登陆注册
6350200000010

第10章 魏广才夺房(1)

近些日子,厂里忽然起了一阵谣传,说是又要集资修建住宅楼了。得知了这个消息,二车间的钳工魏广才就变得坐卧不安了。平常,魏广才是不爱主动跟人说话的,因为即使他不说话,周围的人还喜欢惹着逗着拿他耍笑一番呢。所以他一般都尽量死钳着嘴,不给别人提供这种机会。但现在不同了,集资建房是他后半辈子的头等大事,他不能不向别人打听、核实。于是他尽量紧绷着脸,摆出一副很严肃的架势向别人打听这事。不料别人却不吃这一套,依然以那种耍弄人的口气跟他没正经:集资建房?有这回事呀!不过,我听说要有现成老婆的人才有资格报名呢!尽管听出别人口气中耍笑的味道,魏广才却并不气馁。他想,还得找个权威人士仔细打听一番。

要知道,凡是谣传的东西,必须经过认真核实、甄别,才能知其真伪。因为谣传都有这么个特点,问谁谁都是听来的,我听你的,你听他的,源头的情况究竟怎样,谁知道呢?就像厂里强行摊派职工股的那一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忽然就起了一阵谣传,说是要分红了,一股分500元,惹得大家都到财务科去打听。厂长大发雷霆,最后一追查,原来是二车间那个不成器的黄毛,在家属区小酒馆里喝多了,信口捏造出来的。

魏广才在心里盘算着,该找谁打听这事才能一锤定音。其实,厂里是有分管福利的副厂长的,但魏广才不想去找副厂长。一来,与副厂长等级隔得太远,有心理压力。二来,以魏广才的经验,凡是领导,总喜欢拿他们在会上研究的事对群众保密。领导喜欢把他们在会上定的事弄得很神秘,很绝密。眼看着群众心急火燎,旁敲侧击地向自己打听,而自己出于组织原则偏偏又不能告诉他,领导就会觉得眼前的群众真是又可怜,又可笑,甚至有几分可爱,并进而产生了一种做领导才特有的庄重感、权威感,乃至神圣感。

魏广才虽然没有亲自尝试过,但他却有这样的间接经验:有一些胆子大、脸皮厚的群众,曾经向领导打听与自己利益攸关的某项决策。领导本来还挺慈祥的,一听这话,脸色顿时一凛,反问道:你听谁说的?!群众知道坏了,赶紧挂起二皮脸,一边抓着头皮,一边讪笑着说:反正底下都这么说来着。领导于是脸色凛然地道:谁给你说的你叫谁给你办嘛!反正我是没听说。领导撂下这句话就扬长而去。群众呢,只好讪笑着唯唯而退。虽然转过脸就可以骂句“老牲口”解解气,但终究属于自讨没趣。

魏广才可不敢做这种自讨没趣的事。他搜肠刮肚地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三车间的天车工小秦。他曾隐约听说过,小秦虽然不是领导,但却是小道消息的权威鉴定家。原因就在于,小秦和厂办主任的儿子住在同一幢楼、同一个单元,而且是门对门。据说,小秦跟厂办主任的儿媳妇关系相当不错。你想,厂里有了什么大事,厂办主任能不知道吗?厂办主任知道了,厂办主任的儿子自然就知道了。厂办主任的儿子知道了,厂办主任的儿媳妇自然也就知道了。厂办主任的儿媳妇知道了,小秦自然也就知道了。

这天中午,魏广才在食堂瞅准了一个机会,贴到小秦身边打听集资建房的事。小秦这天不知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魏广才还没把话说完,就见小秦脸色一凛,反问道:你听谁说的?!

魏广才向人四处打听集资建房这件事时,为了避免别人耍笑,最后总要郑重其事地加上一句口头禅“不开玩笑”。由此可见,集资建房这件事对魏广才来说的确是关系到后半辈子的大事,开不得玩笑。

魏广才今年36岁,至今未婚,原因就在于置不起一间像样的房子。十几年前,魏广才乡下的三个堂哥曾经结伴跑到城里来做临时工,在水泥厂当了几年“灰老鼠”。回到家乡,三个哥一人起了一间房,一人讨了一房媳妇。那时,黄毛曾经嘲笑过魏广才的老家人,说他们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有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盖一间房,然后讨一房媳妇。黄毛把这归纳为“老鼠生儿会打洞”。没料到过不了几年,城里人的房子也要花十几万来买了。魏广才、黄毛们这才理解了房子和媳妇之间密切的关系。买房子和娶媳妇,现在对他们来说成了捆绑式的任务。魏广才闲着没事瞎琢磨时,就琢磨出老祖宗的语言有多么深刻:一个男人讨女人,叫作娶了一“房”媳妇。如果他再有点钱,想娶第二个,就叫讨二“房”,或讨偏“房”。等他有了若干个女人,就分别将她们命名为大房二房三房……乃至五六七八房——视财力而定。“房”无形中成了女人的量词,——“我爷爷当年很有钱,娶了九房姨太太!”——诸如此类。“房”为什么会成为女人的量词呢?就因为女人与“房”有着致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房”是女人的存在前提和存在方式。这就好比“口”是“人”的量词一般,——“你家有几口人?”——“口”为何成为“人”的量词?因为人身上最难办、最要命的就是一张吃饭的嘴呀!娶女人呢?最难办的就是一间房呀!

魏广才虽然恍然大悟了,但却拿“女人”和“房”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没有那十几万。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一“房”一“房”地娶媳妇,或者成“房”成“房”地养女人。

魏广才刚跨过30岁的那几年,曾经为女人的事着急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他听从了别人的点子,开始学着别人耍心眼。每回有介绍人把女人领到他面前,说不了两句,他就会把话题扯到房子上。他暗示女人,只要跟他结婚,马上就能有房子。最后轻描淡写地带上一句:“不过,是非标准房。”

他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厂里盖在马路边的那几排土平房。那几排土平房5年前就被市政管理部门扣上了“棚户区”的大帽子,差点儿被推土机推平。后来工会组织工人去市政府闹事,才把这片“棚户区”保存下来。耍心眼儿这种本领,如果不是天生的,怎么学也学不像。被魏广才弄得欲盖弥彰的这套把戏,很多精明的女人一眼就识破了。总之很难得逞。

也曾有个把稀里糊涂的女子,还真跟魏广才处了一段时间。都处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可是一等到见识了魏广才所谓的“非标准房”的真面目,吓得立刻就缩回去了,临走还郑重告诫魏广才:“做人,要诚实。”

某一回,有一个女子,家是农村的,自己在饭馆里端盘子,一心想赶快在城里找个靠山。甚至在听说了土平房的真相后也没打算变卦。可是,当魏广才真领她来到棚户区的时候,土墙上用红油漆刷写的那几个大大的“拆”字,还有那些个绕着“拆”字的粗粗的红圆圈,还有那些个酣畅淋漓、血红血红的惊叹号,可把这个叶公好龙的姑娘给吓坏了。姑娘见识过城管办的推土机,她可不想生活在推土机的阴影下。

还有一回,又有人给魏广才介绍了一个女子。魏广才很满意,女子对魏广才和棚户区也都无意见。就在事情快要水到渠成时,魏广才却听到些小道消息,说那女子以前曾经是城里洗头房里的洗头妹。有人屡次在城里大街上看到不三不四的人跟她打招呼,还动手动脚地十分亲热。魏广才联想到这女子回回一见面就要钱花的习性,顿时醍醐灌顶,又羞又怒。他可不想随便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赖汉,就跟自己家里沾亲带故。介绍人最后还想竭力把魏广才说服,说到不耐烦处,竟被魏广才反咬了一口:“你觉着好,你咋不要上呢?!”

介绍人气得到处骂魏广才“死心眼儿”,“活该打一辈子光棍儿”,“也不撒泡尿照照,连间正经房子都没有,还想要什么样的好货色!”

好在魏广才并不孤单,厂里的工人中间,有一大群情况类似的人在陪他打光棍。不过,这群老光棍并不那么死心眼儿。既然没有足够的钱娶回一“房”完整的女人,他们就另辟蹊径,想办法零打碎敲。他们一有机会就凑到一起打麻将,一旦手气好赢他个几百元,顿时觉得今天富了。揣上钱就直奔那种下三滥的洗头房、按摩屋,找个小姐打一炮。他们曾自豪地嚷嚷说,谁说老子没女人?!老子女人多得来回换!

但魏广才这种死心眼儿是从来不干这种事的。他用他的死心眼儿来分析这桩事,认为这种花钱零买的方式是上了女人的当,等于把钱扔进水里。表面上看,女人得你一回钱,就给你当一回女人。可是,实际上完事之后,女人还是她自己的,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下回想要,还得花钱买。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找女人,那简直是狗熊搬苞谷,到老一场空。魏广才曾经在家属区小卖部里看见老板娘把整盒香烟撕开,一根两根地零卖,就好奇地打听是怎么回事,老板娘告诉他,厂里一些穷光蛋,整盒香烟舍不得买,要到蹭不着、熬不住的时候,才肯买一两根救急。不过,魏广才得知,两块钱一盒的香烟,撕开零卖就变成了两毛钱一支。于是他想,零买终究是要吃亏的。

这么多年来,魏广才一直坚定着自己的决心:哪怕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也要攒钱、买房,完完整整地娶回一房好媳妇!

在二车间,魏广才以拼命揽活儿而著称。有句话叫“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一般用来形容男人在搞女人方面的贪婪。但二车间的人却用它来形容魏广才拼命揽活儿的那股子劲头。有过几年车间经验的人都知道,车间里的活儿是有肥有瘦的。尽管有估工员在那里斤斤计较,通过估算工时,让每个活儿尽量显得肥瘦均匀。但因为零件材质、形状千差万别,技术含量深浅不一,使得肥瘦不均的现象难以避免。肥活儿,省力,工时好挣;瘦活儿,费力,工时难挣,万一出几个废品,说不定还倒贴。如果给你几根像《米老鼠和唐老鸭》里那种白森森、光溜溜的干骨头棒子,你就准备着干磨牙吧,油水是别想嘬到一星半点儿的。所以调度员派活儿的时候,工人们往往是要挑肥拣瘦一番的。精明点儿的,装作串门的模样到估工员办公室转悠一圈儿,对桌上的图纸溜上那么几眼,肥活儿瘦活儿立马就有一本账了。与调度员讨价还价、挑肥拣瘦的时候,也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言之有据、有理有力有节。有的人为了独享挑肥拣瘦的特权,甚至不惜以黄面、烤肉、小烟小酒巴结调度员。咱们国家人口太多,相应地聪明人也太多,重用不过来,致使相当多聪明人不得不屈居下九流。哪怕是当一名卖力气混饭吃的工人,你也得学着有眼色、有心计、耍手腕儿。否则,混不开。

像魏广才这种死心眼儿是不具备这种智商的。被那几年没活儿干的萧条时期整怕了,为了多挣工时,他的办法就是到调度员那里死缠烂打,肥瘦不论,拼命揽活儿。因为喜欢揽,又不挑肥拣瘦,所以揽到手的就都是别人挑剩下的。以至于时间久了,调度员形成了习惯,没人愿干的活儿,那就派给魏广才得了。往往调度员感到最为难的时候,猛一下想到魏广才,顿时心明眼亮,嘴里念叨着:魏广才呀魏广才,你狗日的刚才躲到哪里去了……心里呢,有种如释重负的踏实感。

在车间的悠悠岁月中,经常可以看见魏广才在干着最笨重、最肮脏、最嘈杂,总之一句话——最野蛮、最没有人性的活计。有时甚至连临时工的活儿,比如搬运笨重的坯料啦,敲焊渣打毛刺啦,他都愿意干。他好像从来也没意识到,他总是在吃别人吃剩下的泔水。有人对他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比如同车间的黄毛,就曾指着他的后背骂道:猪猡!见啥吃啥!

有一回,魏广才又从调度那里揽到了一批粗活儿。把一大堆2米长、碗口粗细的生铁管子,下成10公分一截的短料。管子堆在圆盘锯床的旁边,像是一堆刚伐倒的圆木。这活儿明显很笨重,想想吧,把2米长的生铁管子抱到工作台上去,对好尺寸,把两头V形夹具上的大号螺丝拧紧,按动电门。圆盘锯飞转着,刀口一吃到生铁管子表皮,生铁管子立刻发出一声尖锐凄惨的嚎叫,就好像有人在对它动刑。沿着圆盘锯刀口的切线方向,一束金光灿灿的火星子喷溅而出,随便哪个火星子溅到脸上,就是一个麻子坑。这时候,你若把手放在生铁管子表面,会感到一种微微的战栗,好像生铁管子已经受不了这种酷刑,竭力要从这台残酷的刑具上挣脱出来。可是,管子两端的V形夹具上的大号螺丝早被魏广才这个刽子手下死力拧紧。管子尽管身受酷刑,发出凄厉的嚎叫,却被两头的V形铁夹具夹得死死的,丝毫也动弹不得。

这是午休时间,黄毛等几个工友正准备躺在车间的长板凳上打个盹儿,挨了锯的生铁管子猛然发出了尖叫。你不知道,那简直就像是用铁丝直接伸进你的耳朵眼儿里捅似的。黄毛等人从板凳上跳起来,在刺耳的噪音中指着魏广才破口大骂。魏广才反正听不见,只管埋头干活儿。他从调度那里接这批活儿时,调度警告他,这是批急活儿,必须在明天中午前把活儿全部干完,否则扣工时。此刻,他脑子里塞满了管子、V形夹和工时,哪能想到什么午休呢!

同类推荐
  • A Reason

    A Reason

    桌上摆放着刚做好的午餐,蓝白条纹的碗内盛着鸡肉丸子酱汤。这是清水杏最喜欢吃的东西,加入了碎葱的鸡肉丸子和蘑菇高汤先在一起煮,然后再将味噌溶入汤中。她面前还摆放着用秋葵、家山芋当配料制成的金枪鱼,拉丝奶酪和虾肉做内陷的洋式春卷,整齐地排列在白色的瓷碟里。电视调在了新闻频道,餐桌对面的母亲没有与杏对话,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每个月,只有月中的一个周日,杏是与母亲一起吃饭。平日里她都是和外婆两人在这个镰仓的海边小镇生活,而母亲因为在东京都港区的一家电台当着策划人,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 老板贺文治(节选)

    老板贺文治(节选)

    2007年七月的某一天,高树杰到河南某冶炼厂催要货款,该厂供应部的杨部长,很得意地对高树杰说:“麟州柳树湾焦化厂的贺厂长和我们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每吨小料兰碳590元,固定碳82以上,开全额增质税票,两千吨结一次帐。其余标准都和你的一样……”高树杰猛地楞了那么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那以后的小料兰碳就让柳树湾焦化厂送好了,把我的帐结一下,商量一下如何给我还款。”杨部长说:“帐可以结,你把票开来,但欠的款大概一下给不了你。”回到旅店,高树杰细细地算了算帐。
  • 大鳄1:血色交割单

    大鳄1:血色交割单

    一部横跨40年的资本传奇,一个金融天才的复仇传奇,再现资本游戏的罪恶与救赎。17岁的少年袁得鱼亲眼目睹身为“上海滩证券教父”的父亲卧轨自杀。袁得鱼自小拥有金融天赋,他意识到事情并不是传闻中父亲一意孤行做多股票帝王医药导致负债累累那么简单。在这起轰动全国的帝王医药事件中,父亲的世交——泰达证券的唐子风与另一群金融大佬临时倒戈,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少年袁得鱼拿到父亲遗留手表上的交割单——上面有7个名字,其中有个名字已经模糊。名单上那些人是敌是友……
  • 魔方

    魔方

    或许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比素食更加让大家众说纷纭。它好比—个转来转去的魔方,能拼凑出各种任意组合但很难统一的平面来。宗教学家说它是宗教问题——因为素食源自宗教信仰,无论佛经、圣经、古兰经都有劝诫人们斋食的篇章。生态学家说它是生态问题——因为素食可缓解地球的承载与再生能力,在人口爆炸的当今尤其需要提倡。仅就将成为人类最大恐慌的水资源而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集约型畜牧业发达地区,地下水源已经因行业性超标准使用而日渐干涸。美国《新闻周刊》对养牛业的耗水量有过一个生动描述:“一千磅肉牛身上所用过的水,足以浮起一艘驱逐舰。
  • 名字

    名字

    詹姆斯·埃克斯顿,一名在希腊从事风险分析的美国人,被一个狂热教团所吸引。他们在各处杀人,并在凶器上刻上遇害人的姓名首字母。 詹姆斯与他的朋友们被一条条线索带领,穿行于暗藏敌意的陌生国度,寻找那些用生命祭奠字母的凶手与信仰者。《名字(精)》是德里罗旅居希腊期间的创作,开启了他1980年代小说的辉煌篇章。他在旅行中亲身探寻希腊、中东、印度的文明遗迹,搜寻变幻的名字和语言,也将希腊的阳光与风景融入了这部关于语言 与现实、古老文明与美国力量的小说之中。
热门推荐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 独家暖爱:盛宠国民夫人

    独家暖爱:盛宠国民夫人

    突如其来的一场噩耗,让唐雪原本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当她以为她是老天最不眷顾的哪一个人,以为身边不会再有温暖。……六年后她带着女儿华丽归来,她成了金马奖最受欢迎的影后,牵着心爱的女儿走红地毯,向媒体和全国人民展示最幸福的笑容……身边还有他,给她极致的宠,极致的爱。唐雪问他“我有那么多缺点你为什么还喜欢我”他回答她“不管你有多少缺点,只要你来到我的身边就够了”
  • 吾回头君可还在

    吾回头君可还在

    再见,明明我们的距离如此的短,却……独独留不下彼此……
  •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写下了大量新闻稿报道和调研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本书稿选收入了100多篇调研稿件和论文,记录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勤奋写作、履行职责的历程。
  • 春雪润之(五场话剧)

    春雪润之(五场话剧)

    王秘书(轻声地)主席没叫我?杨春雨(摇头)没有。王秘书他睡了吗?杨春雨好像没有。杨春雨王秘书,几点了?王秘书(看手表)已经早晨五点啦。杨春雨(试探地)这两天,主席好像一直情绪不大好。王秘书(摇摇头)是啊,又遇上烦心的事了。杨春雨(不懂地)王秘书,新中国都已经成立一年多了,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咋还老有烦心的事呢?王秘书(耐心地)成立新中国——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以后革命的问题、建设的问题,还有打仗的问题……
  • 青医魂

    青医魂

    每个人似乎都是在爱恨情仇中生活着,故事里的人们也是如此,可当一场巨大的灾难来临时,所有的一切都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里面有最普通的爱情和最普通的友情,与其说这部小说是在纪念一场灾难,不如说是纪念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还有他们的故事,他们曾经的生活……——这些故事和这些人,都那么让人怀念……
  •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有关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训练的理论与实用方法、排球运动员营养恢复、全国第九届全运会男女排球比赛的调研报告等。
  • 邪王追妻之废材逆天诛仙陨

    邪王追妻之废材逆天诛仙陨

    21世纪,她是杀手界巅峰的存在,冷血嗜血是她的标志!殇岐大陆,他是众人仰望的神邸一般的存在!杀伐果断是他的常态!一场背叛,她穿越时光来到他的身边,一眼万年,他在人群中看中了她,从此不离不弃,只为意中人能够安好!
  •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她,为了他被世人称之为蛇蝎女人……她,为了他被世人唾弃……她,为了他寄人篱下……她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爱上了一个复杂的人……乱世之中,能有几分真情?她说:我想要的只是你简单的爱我而已……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