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400000004

第4章 纳税人的权利(2)

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税收道德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中没有设相关内容,少量的中文文献,也是从加强财政税务人员征税、用税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方面谈的,如尊重纳税人、勿行贪贿等。但国外学者这方面的研究却不少,如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本诺·托格勒近年就出版了《税收遵从与税收道德:理论和经验分析》。他的研究表明,从人性上说,没有哪个人真正喜欢往外掏钱,所以各国政府通常采取强制手段课税。但他发现,在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信任等因素在确立税收道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道德规范的影响力比经济处罚手段的影响力大得多。

托格勒认为,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与税收道德问题直接相关。他说,在澳大利亚,由于自我评估申报课税制度的推行以及公共管理透明度的增加,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据1981年的调查,有48%的受访者认为逃税于理于法都是错误的,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2%,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说明澳大利亚公民依法纳税的信念日益坚定,税收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有趣的是,托格勒还发现,对于纳税事项,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及信教妇女比男性在纳税方面更有可能据实申报,她们认为逃税于理于法绝对是错误的;而男性更倾向于逃避纳税义务。因此,女性的税收道德水平比男性高得多。我国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说不出所以然来。

《辞海》里,“税”的释意是“国家对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而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语辞典》中,对tax(税)的释意是“公民交给政府用于公共目的资金”。这两种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一个是国家、政府要征税了,征收的是货币或者是实物,实际上只是说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另一个讲的是公民交税给政府,只能用于公共目的。我交税给你,是在购买一种东西,就是公共产品或者是公共服务,不做这件事我是不会给你交税的,目的非常明确。我们看到,一个对税收的解释道德在,而另一个对税收的解释道德不在,这就是区别。

税之品质

现代税制来自于古典经济学家们创立的税收原则,我们发现,这些原则里都含有税收道德的因素:如威廉·佩第提出公平、便利、节省的税收三原则;亚当·斯密则提出公平、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的税收四原则。

我们知道,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的同时,还写过另一本书,叫做《道德情操论》。学术界把它们并列为研究自由市场经济的经典文献,可是以往我们重视的只是前一本书,而忽略了后一本书。斯密是在跟我们说,市场经济是讲道德的,税收财政也不例外,所以他提出的税收四原则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这以后,德国学者瓦格纳又增加了一条税收正义原则,认为征税必须有合法依据,必须以国民福利的增加为目的,而正义也是个道德的范畴。

谈道德问题更是中国古代哲人的“拿手好戏”。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是不大善于讲制度建设,比如法治、民主等,但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却远胜于西方思想家。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句话主要不是谈个人修养,而是针对统治者所说的,敦促统治者施仁政。孔子是在告诫统治者们:你不愿做的,不要强迫你的人民做;你自己不愿意被奴役,就不要让你的人民遭受奴役;你自己不愿意承受沉重的负担,就不要让你的人民被横征暴敛。这就使治理一个国家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了。

《礼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经过一座大山,碰到一个妇女在路边痛哭。孔子就派他的学生子路去问一问她为什么哭,女人回答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丈夫、儿子也被老虎吃了,我在哭他们。孔子问,既然他们都被老虎吃了,你为什么还在大山里呢?妇人回答说“无苛政”。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看到没有,“苛政猛于虎”啊!孔子这里说的“苛政”就是指苛重的税收负担。又如在《说苑·政理》里,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子曰:“政有使民富。”哀公问怎样才能做到民富呢?孔子的回答是:“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哀公曰:“若是,则寡人贫。”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的这些涉及税收的言论都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现实中,人们总是把税收当做一种为政府服务的工具或手段,这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税收具有道德的要素,充满道德的意蕴,税收必须是符合道德的税收。税收与道德不仅不能分离,反而最应该相互交融、相互浸润。

税之公平

现代财政税收理论中,税收的公平原则被具体解释为两个概念:第一,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承担相同的税负。或者说,征税前相同收入和福利水平的人,在征税之后,他们的福利水平还应该是相同的;第二,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他们的税负也应该有所不同。或者说,对福利条件不同的人必须区别对待,交不同数额的税。

在我们的社会里,没有谁会反对公平,但也没有人能肯定地说出来,到底应该怎样实现公平,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看法,而且一般都会从个人利益出发考虑这个问题,尤其是税收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分歧可能就更大。我个人认为以下的政策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个人收入、性别、职业等条件相近的人,其所拥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应当是相近的。

——有时候需要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通过转移支付来支援低收入者。但只有必要的时候才这样做。成熟的政策不是消极地消减高收入者的所得,而是设法积极地增加低收入者的所得。

——照顾低收入者。

——对弱势企业的扶植应超过给予强势企业的支持。

——政府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追求府民之间的“买卖公平”。

——公民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时,附设的条件应当宽松,即税负应该较轻,如此就愈容易增加普遍的公平感;反之则反是。

——判断某一税收制度或政策公平与否,不仅要依据个人有无受到实惠或损失而定,还要看他人有无受到实惠或损失而定。

有人会问,税收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典型的如所得税的超额累进征收,使市场主体的负担差距拉得很开,有的负担很重,有的却只缴纳很轻的税甚至无须缴税,这怎么解释?实际上,税收表面上这些歧视性的做法,依据的仍然是效率、公平和稳定的原则,所谓“富者税重,贫者税轻甚至无税”,不就是最大的公平吗?

近年来,在二次分配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措施,但已有的政策还是不够。以我国个人所得税为例,目前的税制是分成11个类别分别征收,而起征点仅限于工资薪酬这一类,高收入者经常并没有承担较高的税负,中低收入者因而成为个税的主要承担者,这样的税收格局很难做到公平。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往综合性所得税制演变,就是把一个人所有的收入综合起来,归并到一个税号下面,取得多少收入,在多少家银行存了钱,统统都算在一起计算应纳税额。另外,现在一些企业主把自己的财产开始向下一代转移,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少儿庄主”、“少儿企业家”,因为没有遗产税,也没有赠与税,就容易出现这种财富的代际转移的局面。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使得我们不能再回避遗产税和其他各种涉及公民个人财产的税收问题,应该重新组合一下我们的税收了。未来中国新型的税收组合,应该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流转税退居其次,而且应该是由一系列轻型的税收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税收领域,应提倡“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和原则,这是由公共财政的性质所决定的。

税之正义

税收的正义性首先来自于它的合法性,是经过法定程序的,指定的目的、用途必须是提高国民福利,而不能用于培植政府机构自身,弄个职能、规模越来越大的无限政府出来,那就是税收的不道德了。

税收是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剥夺,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凡涉及增加公民税收负担的事情,应当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投票来决定,而不是由少数执掌公权力的官员们来代替公民决定。

社会上经常把人群分为穷人和富人,是一种不准确的认识。现实是,富人因有权而致富,穷人因无权而更穷。因此,要解决中国的贫富分化问题,关键在于使无权者变得有权,成为真正的纳税人,而不只是一个“交税者”。纳税人与交税者的区别,就在于他是不是拥有作为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纳税人的权利不在,税收的正义性也就欠缺。

归纳起来,税收正义与下述问题相关:

——税收具有合法性来源,也就是走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之路。

——在法律上规定出纳税人完备的权利,在税收问题上,人人拥有表达权。

——公民财产权在政府征税权之前,因此确定税种、税目、税率时首先要保护好纳税人的财产权。

——征税的目的只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福利,这是税收的唯一正当的理由。

——政治上排除对特权者的免税,也就是说,税法面前,人人平等。

——有完善的纠错机制并及时纠错。

税收、财政应该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核心议题,我们为什么花费大量资金开“两会”,主要是为了审议财政、税收、预算,这才是人大、政协的“正业”,最核心的任务。但人民代表讨论税收、预算问题,经常反映说“看不懂”,一个可能是代表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个可能是没有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对税收、预算的终极决定权,代表们认为讨论这些问题没有用。我们国家近二十个税种,真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立法的,只有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他的税种都是由政府自己下文件就征收的,也就是说,决定我国税收怎么征的不是人大,而是政府。这是一种行之既久的非法治化的政治运作,缺少的正是税收的正义性。

税之责任

公民纳税是为了交换政府尽责,不是为了供养一个无为的政府,收了税的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你收了一分钱,就多承担了一份责任和使命,而不是多增添了一分权力和荣耀。

人民创造财富,理应享受到相应的国民福利,这是大家交税的理由,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一个政府的理由。两者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享受的福利待遇从道理上说就应该逐步得到改善。

看一种财政税收的政策体系是不是正确履行了职责应该有几个标准:

——是不是兴建了一个“豆腐渣工程”?或“政绩工程”?或“鸡肋”工程?

——是不是对某一方面的投资过多,而另一方面的投资又过少?

——是不是保护了某种不需要再保护的企业?或者某种非常需要保护的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是不是浪费了税收资源,把税收的征收费用提得很高?

——是不是有贪贿税收资源的行为?

诚信、廉洁、责任感和执政公开透明,无疑是公权执掌者的美德。资源是珍贵而稀缺的,税收资源同样如此,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创造的血汗钱,征税者、用税者应该懂得珍惜。

人们对政府用税的期待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维护社会安全,而不是营造恐怖;造福于社会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巧取豪夺;捍卫公民自由,而不是奴役和压迫。政府无权借口某些地方更需要钱而对纳税人的吁求置之不理,更不能逃避监管,将公共财政收入变成少数人的私房钱。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就应严厉追究征税者、用税者的法律责任。因为政府从本质上说不是一个聚财或散财的工具,而是能够促进社会共同体总体福利实现的组织。

构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每一个纳税人都承担着责任,都能做很多事。首先要做有所担当的人,在涉及自己利益最深的税收问题上,你永远不可能置身于事外,要积极参与,敢于言说,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其次,应督促政府实行宪政民主改革,同样,你永远也不是一个局外人;再次,应认真履行纳税义务,自觉遵守法律,诚信交税,这是纳税人的第一美德。

税之诚信

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说谎,不扯淡,不作假,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税收也是一个道理。但对于执掌公权力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似乎有点难度。道理上说,他们不得不接受政务公开的信条,但又总是公开一部分事实,而设法遮蔽另一些对他们不利的信息——用纳税人的血汗钱来遮蔽纳税人的眼睛,公众总是难以明了真相到底是什么。

同类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在这一篇篇作品背后,我们就看见了两条主线:在三农问题上,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做些什么、为什么做?我们的父老乡亲在这些政策指引下,又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
热门推荐
  •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低,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习则是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治学与教育这一人生的发展话题?本书精选了中外作家、教育家、艺术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以及文化名人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文章,让您在耳目一新的观点碰撞中深悟治学与教育的真谛。
  • The Wrecker

    The Wre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眼凡胎

    鬼眼凡胎

    拥有鬼道诀的鬼眼,拥有修真道的天眼,一个被恶魔宠爱,一个被天神眷顾,而命运的最终让他们不但成为了朋友还成为了生死之交,更是命运中最好的对手。一个自称我命由我不由天,狂妄自大,还说要灭世的人,这个傲慢的家伙连地狱也不敢收留他。看看他如何找到真爱,如何与朋友们在异世创造属于他们的天地,看看鬼眼与天眼如何主宰各界。
  • 原始拾缘

    原始拾缘

    一个误闯原始社会的现代人,遇到过猪一样大的兔子,骑着驼羊,在恐龙的世界挣扎驰骋。见识过刚刚是白天,眨眼便是夜,黑暗中只有他能看得见的夜晚,不安静。我一路种下蘑菇,只为让你找到回家的路,石源异世界之旅,带您领略超自然的原始社会。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闹!我的大魔王

    别闹!我的大魔王

    一直信奉以上三大准则的宁多多,永远坚信自己是“魔王”中的美少女,美少女中的“大魔王”,但当遇上无论是美貌还是武力都比自己更胜一筹的“混世魔美男”,是不是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呢?
  •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都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抑郁的心情恣意发展下去,抑郁的程度一定越来越厉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烦恼、因此,一个人无论正在面临什么问题,正在遭遇什么烦恼,都不要因此输了心情,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全部。有了好的心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也有重新开始、东山再起的资本。正像法国的文学家乔治·桑说的那样“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土的最佳卫生法”。《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告诉读者面对成败输赢,要善于调控情绪,把握心态。不能悲观、气馁甚至绝望,不能在内心把自己打垮。
  • 想妃了吗

    想妃了吗

    一个跟头,叶焱超过了孙大圣的十万八千里,跨越了千年,却是四脚朝天地摔在了异世界。向来理智的她深谙一个道理,穿越——何等悲苦!一朝穿越,拥有了偶像剧里最狗血的身世,又不得不嫁一绣花枕头,而这让她悲催的一切,却是羡煞旁人。只因为她一“超大龄老处女”嫁了全国所有女人心目中的神……他——是痴情而多情的绝色王爷,她——是冷漠又淡然的天才王妃。初次谈判,她抛下一句“买花瓶我也会挑个精致的,你——还算合格!”后潇洒离去。嫁到王府,本以为安安分分做个米虫就好,无奈……新婚夜被刺杀不说,丈夫新婚后十几日夜宿青楼也不说,要她陪他天天约会小三更没什么可说了。只是,她竟然意外的发现了君逸风隐藏在痞笑下的深不可测,悲剧就此华丽丽地诞生了……
  • 我真是风水大师

    我真是风水大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养气、观气、定气、乘气、修气、问气,风水六大境界!王梓轩一名狡猾的风水学徒,重生回到30年前,香港电影里跑马跳舞、纸醉金迷的黄金年代,一场场磨砺,一点一滴成长,走上了术士的巅峰道路。风水即术士,这是一个关于强者重生的故事。………………Q群:735085801
  • 我的王妃是影后

    我的王妃是影后

    影视歌三栖明星袁小雅无意中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是穿越成了一个妾侍,居然还是疯子。她屡次三番被陷害,当然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在不知不觉的布局与拆局当中,却渐渐的把自己的心也给奉送了出去,且让我们看袁小雅到底是选择放弃反击抱得美男归呢?还是选择一一报复狠心之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