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5700000002

第2章 代序:我的写作历程(1)

刘心武

我的长篇小说《飘窗》2014年5月出版以后,颇受读者欢迎。总有人问我:你这些年不是在研究《红楼梦》吗?怎么又写起长篇小说来了?其实我研究《红楼梦》的目的,恰是为了向母语经典学习,在生活素材积累得比较丰厚时,来写长篇小说。写长篇小说,进入技术层面的时候,我觉得讲故事、设置悬念还是很重要的。我在《百家讲坛》讲《红楼梦》尝到些甜头。《百家讲坛》的栏目组曾把红学会的专家几乎全都请来讲《红楼梦》,播出并且制作光盘,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统计,收视率不高,有的几乎为零,不是他们没有学问,讲得也很认真,但是那种讲法只适合大学课堂或学术会议,不能引起电视节目受众的兴趣。我是很偶然的机会走进《百家讲坛》的,考虑到要面对也许是不耐烦的、没有知识准备前提的观众,因此我必须首先激起他们的兴趣,我在设计的时候就注意设置悬念,开头十三讲就是揭秘秦可卿,收视率很快就上去了。我的相关书籍也是这样的特点,让读者就像读丹·布朗的推理小说一样,生出兴趣。一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原来可能读不下《红楼梦》,我的讲红只是一家之言,目的并不是要求听众都来认同我的观点,但我可以激发出他们对《红楼梦》的兴趣。因此,在推广《红楼梦》,促使一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去找《红楼梦》来读,这方面我确实是做了有益的工作。

讲《红楼梦》时采取激活受众兴趣的叙述策略,现在自己写小说,更应该发挥这个长处。在《飘窗》里,我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大悬念套入小悬念。

每个出场人物都有他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枝杈。过去我写的小说情节性也强,不是单纯的文本技巧展示,不是拼接、变形什么的,我是现实主义的文本,这种文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衰退,受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作品影响,很多小说创作是从想象出发。这种写法也好,很奇诡,使20世纪50年代的一批作家取得巨大成功。但这种文本不提供人物画廊,只是以文本的颠覆、以意念的想象完成创作。后来是后现代主义,靠拼贴,时空迅速转换。这种文本我也欣赏,读了也拍案叫绝:亏他想得出来!

但我写小说还是写实主义的路数。写实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最笨的办法——过去叫深入生活;二是要提供丰富的人物画廊,要接触人,要有素材,要有人物库和生活细节库、语言素材库,不能完全靠想象,这是一度被人嘲笑的写法。我从那个时代过来,一直钟情这种写法。现在有些作家的全部素材来自阅读,更多来自想象中。

我是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作家,我尝试写作的时候,拉美魔幻文学还没产生,我受写实主义影响比较深。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也有魔幻的成分,总体上基本还是写实的。我青年时代对引进的作品也是欣喜若狂,外国文学读了很多,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写实主义的作品对我影响很大。我的阅读史和写作史跟50年代出生的作家都不一样。他们是纯洁的写作史,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写作。

我1958年发表出第一篇文章,在“文化大革命”前我陆续发表过约七十篇小文章。“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被打倒老作家还没解放出来,划成右派的作家还没平反,知青作家还在为返城而努力,那时我是出版社的编辑,能够写作,就写出了《班主任》。其实“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就开始发表作品并且出版了《睁大你的眼睛》那样单本的书。

《飘窗》是写实的作品。书中人物的名字像《红楼梦》一样,也有很多隐喻。为人物取名我掌握两个原则,一是生活化,非常真实,尽量不重样;二是多少有些寓意。比如薛去疾坎坷一生,老想把这些“疾”去掉。我的人物库分几类,一类是深入接触的,像卖水果的顺顺,我去过原型他们租的房子,也吃过他们做的蒸包,这是比较深入的交往,了解他们的生命前史和现在的生存困境;一类是观察,小说中的报告文学作家、台商、回国经商的华人,也都是有原型的,所有这些原型不可能直接挪用到小说中来,会有变化;一类是比较难以真正深入的,像麻爷,写的时候想象的成分多一些。小说横扫了社会众生相,包括退休工程师、歌厅小姐、保镖、票贩子、论文枪手、黑社会成员、极“左”分子、海归创业青年……有评论说这是一部特别接地气的作品,包罗社会万象。这部作品篇幅不大,但是动用了我二十来年的生活积累。

我的写作,扎扎实实接触人,接触生活,过去的写实主义作家都是这么做。20世纪80年代初我是北京文联的作家,那时的专业作家队伍充满名家,老前辈有萧军、骆宾基、端木蕻良、雷加、阮章竞、管桦等,新中国成立后成名的一批作家有杨沫、浩然等。这些资深作家都主张深入生活。他们对我有一定的影响和感染。骆宾基就说,即使是写一个山区收购站,那人物都得有原型,提及的山区药材都要有根有据。当然从生活到艺术有升华,不能对号入座。有人说《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就是张中行,这是调侃的说法。

但是现实主义流派后来遇到了困境,一是干预生活、干预现实,这就变得敏感;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的写作就像有“疯狗”(即现代派)追着,不现代派就被视为落伍。当然作家“疯跑”也“跑”出了很好的文本,也有的被世界公认。近三十年过去了,我认为现实主义写法到了该“激活”的时候。

我认为现实主义回归恰逢其时。讲完《红楼梦》之后,有很多年轻的读者追着读我的作品。我的助手从网上把看到的帖吧里的帖子,以及涉及我的微博,下载给我看,从评论的语气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80后、90后读者:“耶,刘心武原来是老头耶,还写小说耶!”他们就查到我有“三楼系列”(《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读完评价说写得好看,尤其《钟鼓楼》。

我觉得《飘窗》是激活写实主义的一次尝试。我不是故步自封。写《钟鼓楼》时已经和杨沫他们那样的线性叙述不一样了,是橘瓣式的结构,在文本上,我有一些自己的巧思,开始注重悬念。《飘窗》是强悬念的文本,有新的元素,语言上追求海明威式的简洁。我不搞语言瀑布,不造文字摩天楼,有时完全用对话推进情节,也不回避性的因素,这在以往的现实主义一度是禁忌。我有突破意图。不是无形中一不小心的突破,而是构造文本时主观的突破。

《飘窗》写得非常愉快,没有任何写不下去的苦恼。我的心智健全,只是年龄大了,有体力活的感觉。过去一天写一万字,现在一天几百字,有疲劳感。

这也是控制文本字数的一个原因。

这部小说,我觉得某种深刻性在于,解构了庙堂和江湖二元对立的思维。

江湖也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纯洁美好。看完之后读者会想,薛去疾这个“疾”究竟去没去?作品中最让人绝望的,是薛去疾对麻爷的一跪。这一跪,使庞奇的崇拜彻底粉碎,动摇了信仰或信念……有记者问我:这里的绝望,是不是也是您的绝望?庞奇最后要杀死薛去疾,是否别有寓意?作为叙述者,我要提醒读者,不能从大概念理解人物——每个角色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庞奇本来是和文化隔阂的,薛去疾对他有启蒙影响,而且是西方古典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但是小说最后,庞奇要杀薛去疾,这是启蒙的困境,更是启蒙的悲剧。我的作品不是否定这些,而是体现这些。

另外有一个始终在所有人背后的角色,就是资本。资本无处不在。薛去疾为什么下跪?所有的生命被罗织在资本之下了。这是全球问题。我们怎么办?中国的反腐,美国的占领华尔街,欧盟的困境,以及许多地方经济的衰落……这些现象背后都有资本运作。薛去疾跪的不是麻爷,而是笼罩全球的困境。麻爷只是资本的工具。

《飘窗》整个文本,采取《红楼梦》的写法,所谓地域、邦国、朝代、纪年皆失落无考,小说中一概没有具体的年代,但能感觉到是当代故事。叙述者本身有意不凸显年代标记。二是几乎没有真实的地名出现,就是大都会。

同类推荐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紫薇花事

    紫薇花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紫薇开花是夏秋之际,桃李虽艳,已无踪影。这一句是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杜牧因写了《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 邹韬奋散文精品

    邹韬奋散文精品

    《邹韬奋散文精品》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邹韬奋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内容包括爱与人生、有效率的乐观主义、闲暇的伟力、走狗、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久仰得很!、集中的精力、敏捷准确、随遇而安、坚毅之酬报、干、感情、肉麻的模仿、高兴、办私室等。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热门推荐
  • 至尊武帝

    至尊武帝

    地球少年,穿越异世。随身绑定“新闻早知道”。修绝世功法,练逆天武技。吃极品丹药,掌天地神兵!“既然穿越了,那我便要踏上众生之巅,成就至尊之位!”莫凡如是说道。
  • 鸿蒙道之幻世逍遥

    鸿蒙道之幻世逍遥

    在人间,留下至圣之名,传为万古奇谈!在仙魔妖佛界,成为人人惊叹的奇才,曾一怒,摧毁亿万人的大派!一切,都是为了追寻心中至爱!长剑出,乾坤震动,长剑落,星河破碎!
  • 屋檐下

    屋檐下

    秋兰和文芳是关系友好的妯娌,欺软怕硬重男轻女的满江嫂(婶)只敢对付大儿媳妇秋兰却不敢惹二儿媳妇文芳,这时附近又搬来了秋兰的“老熟人”徐丽霞,而徐丽霞却有着悲惨的遭遇。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建漳州传统的燕尾厝屋檐下的人们为感情、为生活、为养育子女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 唯渡你惊艳了时光

    唯渡你惊艳了时光

    “往后的日子,别墅内一切取暖方式都取消!”“小姐,天冷啊!”“天冷算什么…知道壁炉取暖的正确方式吗?”某只裹成粽子一样的小棕熊一脸无害“多烧几筐现金屋子就不冷了…”几分钟后,管家汇报“BOOS现金不够烧。”远在某国的某男一通电话,长龙般的卡车便载着硬邦邦的钞票到了别墅“小姐,这些‘柴火’请签收!BOOS说,您只管尽情尽兴烧!”某人瞬间暴走“你丫的,放我出去,不然把你家烧个底朝天!”某男隔着千山万水听到那边霸气的嘶吼,嘴角上扬着幅度“炮轰,省时省力省心效率高。”
  • 绝代小农女

    绝代小农女

    叶欣儿一不小心穿来了麒麟国,来到比现代还穷的家庭,本来照样可以好好生活,可是,自从遇到他,叶欣儿就灾难不断!不是刺杀,就是坠崖。他天天戴着面具,难道是长着一副死后下葬都要被人挖出来的容貌,地狱无他的容身之处?所有只能长年都戴着面具?叶欣儿努力的修练,只求能保自身平安无事,可是总是事与愿违。不管怎么样两人的身上都被标下了“同伙”的字样,甩都甩不掉啊。
  • 名门狂妃不好追

    名门狂妃不好追

    别人穿越是特工牺牲,她穿越是挖坟诈尸。小小嫡女,上朝堂,女子做官她很狂;左手治女人,右手斗男人,为平反父兄冤屈,女儿身男儿志。可她却被一个比杀人狂还变态比后宫女人还缠人的妖孽盯上了!她躲到学堂,一进课室就看到他道貌岸然地立于堂前:“欢迎我的新学生。”她走到府衙,一进停尸间就看到他笑得比杀人狂还变态:“这么巧,我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她钻进青楼,就不信这个有洁癖的男人还能跟来!事实上,她一进厢房就看到俊美如他斜躺床榻上对她搔首弄姿:“小姐,本公子恭候多时~”一场绑架过后就黏在她身边的这只腹黑狐狸,有钱有权有脸蛋,她不放在眼里!可得知他真实身份和背景后,她只想仰天长啸,“草泥马!!!”
  • 街心花园

    街心花园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九印梵天

    九印梵天

    本是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场意外让他变得不平凡。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修仙者的路。逝者如斯,萧冷却是沿着这条路,成就了无上的伟业......
  •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虚空中,元乐从睁开眼睛就在仔细的观察四周情况,一片漆黑,整个身体轻飘飘的,无处着力。难道这就是死后的场景一点都没有小说电影里那样恐怖,还以为能看到牛头马面呢。元乐没想到作为21世纪的进步女青年,还没来得及完成自己的梦想,就因为一场拍戏事故早早的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做了多年的三流演员,终于上了一次头条却是这样的情况,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元乐想到额度为0的银行卡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还好活着的……
  • 韵史补

    韵史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