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7900000009

第9章 杰出的汉代发明家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他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公元78年(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张衡诞生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县城北五十里的地方)。他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生活相当清苦。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求知欲望,反而更加激发他刻苦忘我的学习。他十多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写一手好文章,当时很有名望。一天,一个地方官来劝诱张衡:“我看你才学出众,想推荐你去做‘孝廉博士子弟’怎么样?”十七岁的张衡,拒绝了地方官的推荐。他想:我绝不能成天呆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我要历尽千辛万苦到实践中去探求科学真理。于是,他收拾好行装,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

公元94年,他首先来到关中观览西京(长安)名胜。他跋山涉水,往来游息于渭河平原上,观览了太华、终南间的风云景色、名山大川。他接触了关隘和城镇,考察关中的民间风俗习惯,土质和物产以及古代的遗迹,当代的事物,尤其是对长安城郊的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货财的集散、富豪、游侠、王侯的故事等等,都有较深切的认识。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的文学素材。他的不朽名篇《温泉赋》就是在游览的途中,在骊山脚下写出来的。

公元95年,十八岁的张衡,来到了喧闹的洛阳城。张衡在游学长安、洛阳期间,为了增长科学文化知识,他不辞辛苦,求师访友,结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青年,有擅长辞赋文学、弹琴吹笛的音乐家马融;有谦虚勤朴名闻当世的贤士窦章;有学识渊博、潜研时务、有三十多篇政论名著的王符;有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数等学问的崔瑗。这些有为的青年,对张衡都有很深的影响。特别是他和崔瑗友情较深,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结下浓厚友谊。后来张衡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是受了崔瑗的影响。五年来的游学生活使张衡找到了科学的大门。

张衡摸到了科学的大门,于是更用功了。他读书认真刻苦,善于从古籍里吸取精华。从公元108年到111年,张衡一直在自己的家里夜以继日地专心进修学业。一天夜晚,已经是五更天了。月落星稀,即将破晓,张衡还在聚精会神地钻研着扬雄的《太玄经》,他看到书里面涉及好多有关天文、历法、数学的知识。他读着读着,发现这样一段话,第九篇称:“阈无谓之宇,辟宇谓之宙。日月往来,一寒一暑。律则成物,历则编时。律历交替,圣人以谋。”张衡顿觉心里豁然开朗。茫茫无际的宇宙在吸引着他,他开始对天文、数学、历法等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他一边忘我的读书,一边刻苦实践,制造科学仪器,对天文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和长期的测量。当时了解张衡的人,对他刻苦好学,坚韧不拔的毅力,很是佩服。他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的学习态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这对张衡是多么恰如其分的称赞啊!

而《二京赋》的写作,更是感人。公元97年,二十岁的张衡,根据长安洛阳游学时,从各方面搜集来的资料,开始了他的名著《二京赋》的写作。

一天天,一年年,一晃三年了,远离家乡的游学生活,使张衡十分窘困,不谋求一个职位,他已经无法生存,但他仍然坚持写作《二京赋》,从没有间断。恰巧,这个时候,有位黄门侍郎鲍德到南阳郡去做太守,邀请张衡去助理郡政,为了维持生活,为了学习和写作,张衡于公元100年应邀做了南阳的主簿官,这时他已经二十三岁了。张衡经过十年艰苦创作,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不断补充,洋洋万言、内容丰富、辞藻瑰丽的《二京赋》终于在公元107年完成。《二京赋》文词里,表现了张衡横溢的才华和朴素的唯物论观点,斥责了大城市里统治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震动了当时的文坛。

公元119年(汉安帝元初六年)2月的一天,京师洛阳突然高温酷热,雷雨骤降,不大一会儿,上空出现了一道道灼亮的闪光,随之又有隆隆的响声,接着大地摇晃,天旋地转,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压死了无数黎民百姓。这是当时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京师洛阳和其他四十二个郡国地区,都或轻或重地遭到了地震的袭击。这年冬天,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地震,地震范围波及八个郡国的地方。东汉时候,中国发生地震次数比较多,从公元92年以后,我国当时几乎连年发生地震。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从公元96年到125年的30年中,就有23年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张衡一生遇到过好多次地震,据统计,从公元92年到139年间,京师洛阳和陇西共发生地震二十次,其中大约有六次是破坏性地震。当时人民群众对这些地震现象,由于缺少认识,怀着非常神秘和恐惧心理。张衡亲眼见到了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决心研究地震。他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可以认识的自然现象。于是苦心琢磨,下决心制造出一种能够用来观测地震的仪器,预防地震,解除人民的痛苦。

张衡当时在洛阳工作,对地震有不少亲身的感受和体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另外,公元115年(东汉安帝元初二年),他作了太史令(掌管天象学、历数学和传习学问的官职)后,使他更有条件进一步开展地震科研活动,地震发生后,上报都由他记录。为了掌握各地震情,他也更感到需要仪器来观测。这促使张衡常年累月孜孜不倦地研究这个问题。他特别注重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一面不断地翻阅前人留下的资料,一面又注意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他破除迷信,一连苦苦钻研了六年,这位五十五岁的科学家,终于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地震学系统研究的开端。地动仪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有八尺,形状像个酒坛子,其表面装饰着各样篆文、山、龟、鸟兽等纹饰。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周围铸有八个龙头,按照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面排列着。每一个龙嘴里都衔着一粒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蹲着八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大嘴巴。仪器内部中间设有都柱(即中枢机械),柱的外边通着八条道,每条道上都有发动机关。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传来了地震的震波,哪个方向的龙嘴就张开吐出钢球,“当啷”一声落在铜蛤蟆的嘴里,看守的人听到响声,跑去一看,便立刻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日期和地震的方向。

张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当时最高的成就。他不断观察天象,摸索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用了七八年的功夫。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观察、测验,到公元117年,制造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张衡担任太史令工作,先后两次,共计14年,他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对天体星象、日月星辰的观测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并且画出了我国最早的星图。他的《灵宪》和浑天仪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方面极其重要的科学成就。尤其是浑天仪提供了极其优秀的观测天象的方法,对以后天文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为地动仪的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92年以后,连年发生大地震,经常发生大风灾。有一次,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风拔树三万多棵,对百姓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张衡针对风灾,在发明地动仪的同时,还感到需要观测气象,创造一种风向计,防止风暴袭击,起到科学预报作用。他在五丈高的竿上,立起一只衔花的铜鸟,随风而转,可以看出风向,这就是候风仪,一般和地动仪混称为候风地动仪,又叫相风铜鸟。这和西方装置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不过,西方在12世纪时才有候风鸡的记载,比张衡的创造晚1000多年。候风地动仪的制造成功,是张衡的卓越成就。

张衡的发明创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突破重重的阻力才得以实现的。地动仪研制成功的消息传开,洛阳城里的百姓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可是无视科学的统治阶级,那些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不关心百姓生命财产的封建官僚们,为了麻痹人民,加强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却把自然灾害说成天意,极力炮制一种谶纬神学(谶纬是汉朝统治阶级向人民施行欺骗的一种极端荒诞迷信的东西,它在东汉时已成为皇帝崇信的重要国典之一),宣传迷信,由于张衡反对谶纬神学,因而朝廷对张衡恨之入骨。一次,几个谶纬神学的信奉者,恶毒攻击张衡,说:“你发明地动仪是‘屠龙之术’、‘雕虫小技’。”张衡愤怒地斥责他们:“你们这些虚伪之徒,歪曲历史。附和谶纬,献媚权贵,逢迎求荣,借以窃取个人利禄。”他们听了张衡切中要害的揭露,恼羞成怒,猖狂攻击:“你的候风地动仪算不了什么发明,没有大用,做水运浑象,徒劳无益!”张衡听了这些谬论,哈哈大笑,反击道:“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笨蛋,靠谶纬吃饭,是一伙守株待兔的歹徒!”张衡连夜奋笔疾书一篇《应间赋》,批驳这些流言蜚语,他毫不退缩,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心反而增强了,决心在斗争中前进。

公元138年3月1日,地动仪上头朝西那条龙嘴里的铜球,突然“当啷”一声,落了下来,但洛阳城却十分平静,没有地震感觉,连酒杯里的酒都纹丝不动。于是,封建官僚们议论纷纷,认为攻击张衡的时机已到,他们狂吠张衡是吹牛,造谣说候风地动仪不准。可是.张衡却坚信说:“咱们等事实说话吧。”过了几天骑马送信的驿官,果然从千里以外的陇西,带来了甘肃兰州、临洮地区发生地震的消息,正是候风地动仪指示的方向,在铁的事实面前,那些封建官僚等反对的人,哑口无言!但在封建社会里,科学总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架仪器早已失传了,直到我国解放后,才把它复原出来。

不管反科学的封建统治阶级如何反对张衡的卓越发明,这一伟大发明的价值,却永远不能被泯灭。1800多年以前,张衡的地动仪,已能测出千里以外的地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呀!地动仪里面摆的构造设计,可能在隋唐时期传到了波斯(今伊朗)和日本。

公元139年,这位年纪六十二岁的老科学家,怀着晚年政治生活中不满当朝统治的悲愤,在洛阳与世长辞。

河南石桥西南的鄂城寺,相传就是东汉时西鄂县城旧址,鄂城寺东侧的夏村寨,就是张衡旧宅所在地,现在叫作平子读书台,这一古迹说明了祖国人民对张衡的敬仰与纪念。

同类推荐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洪水防范与自救

    洪水防范与自救

    从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洪涝灾害的预防、洪涝灾害时的自救互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记录了读者最需要、也最应该知道的技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 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

    本书在对艺术的本源问题、活动系统、家族谱系、文化维度、发展流变的概述过程中,作者以历史梳理与逻辑建构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力图充分呈现艺术的历史性、复杂性及其对当下的启迪价值。从中生发的诸如“艺术是人生匮乏的陌生化体验及其表达”、“艺术的开放性与家族相似”、“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的统一”、“‘进步’与‘终结’同样虚妄”等观点,将读者对艺术之谜的追问推向深层。
热门推荐
  •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本书介绍了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人物包括:好莱坞电影奇才,国际影坛第一代功夫巨星,太空独舞,时尚百变女王,舞之女神:篮坛飞人,一代球王,美国人的心灵女王,喜剧表演大师等璀璨明星。通过他们的简介、生平、经典语录、以及影响领袖生平的传奇事件几方面,向读者真实还原明星的传奇人生。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召唤美食

    召唤美食

    阿烈对天发誓,他原先真的只打算当一个纯粹的厨师,结果他就死了!若能在天有灵,阿烈只想对“自己”怒吼:“我是厨师,不是偶像,不是嗜血狂,更不是女装大佬!”……召唤师、契约者、妖兽,一本异界大陆的美食录,一场救赎与希望的故事。
  • 全民斗鲲

    全民斗鲲

    每个人类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精神,而到了人类的未来某个元素科技时代,却有了代表人类初心和使命的新时代精神——全民斗鲲。那何为“鲲”呢?庄子曾这样描述过一只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然而,这只鲲却是如同过眼云烟那般来去匆匆,等鲲第二次降临地球的时候,人类世界就因鲲的大量降临而改变!那时候,人类与鲲相斗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人类斗鲲,从来都是以命相搏的,不是鲲死,就是我亡!
  •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包含近200个冒险故事串成探险史,每个都是征途上的历险记,知识性强,受户外社区驴友青睐,是展示毅力和胆识的百科全书和资料大全。对于人类探险者来说,世界没有尽头,宇宙也不是极限。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人类探险的历史》,跟随探险者们的脚步,一起去感受探险带来的乐趣。
  • 开个飞机去明朝

    开个飞机去明朝

    皇后娘娘寿辰到了,没有珠宝送什么?送张照片啊。皇太极十万骑兵寇掠辽东,怎么搞?用挖掘机啊。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怎么办?去接陈圆圆回来啊。皇帝陛下煤山吊死了,该如何?让他死啊,我来干。崇祯可以死,大明不能亡。我是皇叔朱常渊,我为自己代言。
  • 女子防身妙招(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子防身妙招(女性生活百宝箱)

    防身格斗姿势一般用于双方将要交战时,在我方有准备的情况下使用的动作,它分为站立格斗姿势和倒地格斗姿势,站立姿势一般分为左手在前的“正架”和右手在前的“反架”两种,运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姿势作为自己的定势,本书均以正架为例。
  • 一世人生半世妖孽

    一世人生半世妖孽

    前世的背叛,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刺在她的心底。重生的疼痛,让她懂得怎样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她的心,从此不再为任何人敞开。她,手握免死金牌,腹黑狡诈;她,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她罩着的人,谁敢动?外人前,她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可,又有谁真正懂她...直至——他的出现,将她的心一点一点的偷走,连渣渣都不剩。将她的小性情一点一点挖出,百般宠溺。他宠着的人,谁敢碰?
  • 马丁·伊德(上)

    马丁·伊德(上)

    《马丁·伊德》以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通过露辛达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对露辛达追求与失落、沉浮和哀乐以及漫长的痛苦经历的细腻描述,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新兴澳大利亚的崛起和老牌英帝国的衰落。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 父亲死因的两种版本

    父亲死因的两种版本

    2002年的春节刚过,还没出正月,我爸死了。离我过生日还有三天。我爸答应我,在我十八岁生日这天,他会送我美国海军陆战队的Zippo打火机。他说那是我的成人礼物。之前我抽烟被我爸抓住,会揍我个半死,他说抽烟这事,十八岁之前如果做,就得往死了揍。十八岁之后,只要不是烟鬼,大家在一起抽烟显得浑和。我爸在我差三天过生日时死了。我的十八岁成人礼物没了。我的Zippo没了。2死亡的两个版本我爸的死亡,有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