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8200000002

第2章 老屋鬼影(1)

01 “鬼影”幢幢

这是一栋典型的楚原市老宅。

始建于1943年,青砖红瓦,九曲回廊,虽几经修缮,墙壁上仍斑斑驳驳地布满风雨侵蚀的痕迹,似乎已阅遍人世兴衰和岁月沧桑。一圈高大的围墙都漆成与北京故宫城墙颜色相似的暗红色,于古风古韵中见庄严肃穆。

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的木匾,上书“莽园”两个隶书体大字。这栋房子建在楚原北郊的苍莽山脚下,前邻巨流河,河水湍急,河面宽百余米,仅有一座木桥连通两岸。房子里共有二十一个房间,一色古早味的实木家具,虽略显陈旧,却仍可以想见房子主人当年的富庶。

莽园是于小红家的祖业。于小红是我的高中同学,非常漂亮,身高一米七二,身材凹凸有致,窈窕动人,是市内一家整形医院的办公室主任。这次她做东,邀请几个关系最好的高中同学在周末来她家的老宅子里玩乐散心。

说起来,我们这个年龄的男女活得也挺尴尬,这次来聚会的七个同学,包括我在内,一共有五个单身,阮芳、钱尤佳、马泉和我是离了婚的,于小红是已跃升到“斗战剩佛”级别的大龄剩女,只有路海涛和童蕾仍在围城里,据他们说,日子过得也是鸡飞狗跳,朝不保夕。都是三十三四岁的人了,每天形单影只地在这座花花城市里行走,活到这个份儿上,心里都有些憋闷,这也是本次聚会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这个社会像是疯了。”钱尤佳在前往莽园的路上发牢骚说,“男的吧,不管挣多少钱,都要找个小三小四来证明身价。那女的呢,一边骂着小三,一边有机会也往小三的位置上奔,怎么说小三的待遇也比原配好。”

阮芳啐了一口说:“都是犯贱。”

这两个都是小三的受害者,对婚内出轨行为有着气炸连肝肺、锉碎口中牙的深仇大恨。

于小红说:“这事儿吧,主要是怪男的,那男的要是不死缠烂打,女的再贱还能主动贴上去做小三?”说完,斜睨着马泉和路海涛两人,他们是这一行七人里仅有的两个男人。

马泉说:“你还别小看女人,现在女的比男人更勇于追求幸福——”他在说“幸福”两个字时故意拉长了音,显得语意未尽,余韵绵长。

路海涛说:“就说你于小红吧,长成这个模样,现在不也还单着,话说回来,没点儿底气的谁敢娶你,那还不相当于挑了一个担子回家,一头装着红杏,一头装着绿帽子。”路海涛长得细眉细眼,鼻子皱着,嘴角上翘,模样很喜庆。

大家一阵哄笑。气得于小红在路海涛身上又掐又拧。

很快来到于小红家的老宅子前。路海涛的嘴张成夸张的“O”形,他打量着气派的莽园,啧啧地说:“于小红,原来你家祖上也阔过。”

阮芳说:“什么话,难道于小红现在不阔吗?”

确实,于小红虽然是打工一族,但是穿戴都是欧美名牌,出有名车,入有豪宅。一个三十几岁的美丽单身女人,她的财源何来,我们也不便追究。

莽园内非常宽敞,时值盛夏,室内却凉风习习,让人周身舒爽,精神为之一振。于小红在此前曾请人打扫过,所以室内虽长期无人居住,却干净整齐。居中一个大厅,容纳十几个人也不觉得挤迫。此外,厨房、餐厅、起居室一应俱全,卧室则有十间以上。最遗憾的是老房子里没有厕所,主人在后门外搭建了一个面积颇大、造型古雅的卫生间,里面放着仿古的马桶,以及一盆用来便后洗手的清水。最妙的是,卫生间被分开两间,实行男女分厕。

我打量着室内的布局说:“于小红,你家的这栋房子,怎么也值一千万以上吧?”

于小红说:“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人曾出价一千万买这套房子,我也动过心把它卖掉,可是我姥姥怎么也不同意,说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不能卖给别人,何况我们现在也不缺钱花。这个地方又偏僻,政府拆迁暂时还拆不到这里,只好先让它就这么空着。”

于小红的父母早逝,她跟着姥姥一起长大。

接下来,七个老不老小不小的男男女女在这套大房子里恣意地暴饮暴食,开着荤的素的玩笑,开心地笑,痛快地哭,度过了一天难得的开心放纵的时光。

好景不长,傍晚时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天一下子黑下来,暮色沉沉,从乌云密布到大雨滂沱,狂风嘶吼,直到玻璃窗被打得噼啪作响。竟然下起了冰雹。

随着天气越来越恶劣,阮芳的情绪焦躁起来,皱起眉头盯着室外说:“怎么会这样啊,天气预报又没说今天有暴风雨。”

路海涛说:“预报里说是中到大雨,可是这明显是暴雨,比预报的程度大许多。”

马泉满不在乎地说:“管它,这里距市区才一个小时的车程,过了桥不远就是柏油路,不至于回不去家。”

在平房里听窗外的雨声,格外惊心动魄,似乎飞瀑般倾泻下来的雨水都击打和流淌在心里。我也有些不耐烦起来,说:“楚原市很少有这样恶劣的天气,这时候要是必须出现场,我就只能误事了。”

于小红见大家的情绪都开始烦躁,用手拨拉着马泉和路海涛说:“两个大男人,出去看看情况,别让我们几个女人着急。”

路海涛说:“怎么着也给我们找两双雨靴和两件雨衣吧,这样出去,那还不都浇透了。”

于小红从箱子里翻出两套雨具,给两人披上,虽然都不太合身,却也勉强能遮风挡雨。路海涛说:“行,就算外面下刀子,我们也得出去看看,男子汉大丈夫,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要是路面积水不多,你们就谁也不用担心了。”说完和马泉冲进了大雨里。

约莫半个小时,两人淋得像落汤鸡一样,身上的水哗哗地往下淌,脸色灰黄,推开房门走进来,说:“完了,完了。”

五个女人心里一沉,瞪大眼睛看着两个男人,不知道什么事情完了。

路海涛哭丧着脸说:“桥被河水冲塌了,我们都出不去了。”

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于小红忙安慰大家:“说不定雨很快就停了,到时候总能想办法出去,大不了报警求救。”

于小红的话提醒了童蕾,她和老公的关系正紧张,不敢离开太长时间,又担心她老公趁此良机到外面放肆,所以急于回家,忙说:“那我们现在就报警求救。”

电话打过去,110接警员说:“这件事不归我们管,你们还是向市政部门求助吧。”

童蕾急了,说:“不是说有事情找警察吗?怎么现在我们遇到困难又不管了?”

接警员那边还是强调事情不在他们管辖范围。

童蕾拿着电话傻了眼。

钱尤佳和童蕾的关系最好,对她夫妇二人的矛盾也非常了解,不忍心见童蕾着急,就问于小红:“除去那座木桥,还有别的路通向市区吗?”

于小红说:“没有,那座桥都几十年了,怎么会在这时候塌了呢?不然我们再出去看看?”

路海涛一听急了,说:“你们是不是以为我和马泉在蒙你们啊?”

于小红忙说:“哪能,我不是对这里的地形更熟悉一些嘛,出去看看情况,心里也有底。”

钱尤佳说:“那我和你一起出去看看。”

钱尤佳和于小红穿上雨具,走出门外。

老天爷像发了疯一样,拼命地向地上泼水,狂风吹得钱尤佳和于小红都趔趔趄趄的。一个闪电劈过来,照得院子里刹那间亮如白昼,两个女人都有些胆怯,紧紧地靠在一起。

于小红突然站住不动,脸色变得煞白。

钱尤佳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瞬间被映入眼帘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莽园的院墙上出现了两个人影,虽若隐若现,却分明可以看出是两个人影纠缠在一起,恍惚可以分辨是一男一女,男的手里拿着一把刀子,恶狠狠地向女方的身上捅去。男的像是对女人有刻骨的仇恨,拼命地捅,女的已经无力反抗,头深深地垂下来,长发一直垂到地上。

在暴风雨中见到这一幕恐怖的凶杀情景,而且是映在墙上的诡异景象,两个女人都吓到腿软——怎么可能,太不可思议了,在这荒无人烟的郊外,竟然会目睹杀人的场面。

难道是鬼魂显灵?

于小红的呼吸急促起来,双腿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缓缓栽倒在地。钱尤佳感觉心脏在怦怦地猛烈跳动,似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脑海里一片空白,张开嘴想要喊人,声音却哽在喉咙里发不出来。

钱尤佳终于也瘫倒在地上。她用双臂撑着,勉力爬到房门处,抬起右臂叩响了房门。

里面的人闻声出来,钱尤佳终于见到了亮光,勉强说了一句“我们见到鬼了”,就沉沉地昏睡过去。

于小红和钱尤佳睁开眼睛时,都躺在床上,我们几个人围着她俩,关切地看着。见她们缓过神儿来,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我安慰她们两个说:“好了,就是被吓一跳,没有大事,外面天气这么糟,谁叫你们逞强出去的!”

钱尤佳乍回到人间,惊魂未定,语带惊恐地说:“是见到鬼了,映在墙上的冤魂,吓死我了。”

大家见她的样子非常认真,也有些狐疑,都感到背上凉飕飕的,马泉和路海涛下意识地裹了裹衣服。

于小红圆睁双眼,呆呆地盯着房顶,一言不发。

听钱尤佳说完她目睹的景象,大家都半信半疑,说:“你们一定是眼花了。”

钱尤佳喃喃地说:“没有眼花,是鬼魂显灵了。”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我对马泉和路海涛说:“咱们到外面看看去。”

路海涛犹疑地说:“看什么呀,我们才从外面回来,什么都没看到。”

我奓起胆子,说:“行,你俩不去,我自己去,我还不信这世界上真的有鬼。”

马泉忙说:“你不能自己去,我陪你一起去。”

我和马泉走到室外,滂沱大雨没有一丝减缓的意思。我和马泉持着手电筒,向钱尤佳所说的那堵墙照去。墙面上光滑如镜,不见一丝异样。

我们在雨中肃穆地站立着,谁也没说话,心底升起异样复杂的情绪。良久,我说:“看来不会有事情发生了,她俩一定是看花了眼,我们进去吧。”

走到房门口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我下意识地回头一看,登时毛骨悚然,一幕极度诡异的景象出现在眼前。

那堵墙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女人的影像——躺在地上,披头散发,痛苦地翻滚着。滚了几十秒钟后,终于停下来,四肢抽搐,生命的气息似乎在渐渐散去。

我感觉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雨点打在身上,冷风侵袭,遍体冰凉。

墙上的画面很快消失。

马泉站在我身边,四肢僵硬,脸色白得吓人。我轻轻拽了下他的衣袖,说:“你也看见了?”

马泉在极度惊恐中受到干扰,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惨叫,真的像是骤然间见到了鬼。

室内的路海涛和童蕾心惊肉跳地走到门口,隔着门玻璃,用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向外照着,观察室外的动静。

我在职业生涯里锻炼出还算坚定的神经,拽着马泉走进屋,才发现浑身已经湿透,不知是冷汗还是雨水。

屋子里的几个人见到我和马泉的模样,也知道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每个人的心底都泛起凉意。

我一时想不明白事情的原委,安慰大家说:“没事,就是眼花了,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大家聚在一起,别乱动,不会有事的。”

马泉瘫软在椅子上,喃喃地说:“没有眼花,就是鬼魂显灵,我看得清清楚楚,有一具冤魂显现在墙上。”

于小红忽地从床上坐起来,尖起嗓子说:“冤鬼索命来了,这里的人都得死。我听我姥姥说过,见过鬼魂显灵的人都得死,这是一栋鬼宅,你们知道吗?”于小红的双眼血红,声音凄厉,让我们每人都连打了几个冷战。

02 猝死

七个人大眼瞪小眼地坐到午夜。童蕾终于坚持不住,说:“我困死了,咱们睡觉吧,别这么硬挺了。”

我说:“也是,没什么大事,干吗如临大敌似的,都睡觉,说不定睡醒后天就放晴了,咱们再想办法回市里去。”

莽园的卧室倒是很多,每间卧室里有一张双人床,马泉和路海涛睡一间房,五个女人中必须有一人单独住。

我主动提出来说:“我自己睡一间房好了。”

其他四个女人立刻表示同意。童蕾和钱尤佳睡一间房,于小红和阮芳同室而卧。

虽然多年的法医生涯,让我锻炼得比一般人的胆子要大许多,但是适才看到的诡异景象仍搅得我心里惴惴难安,一闭上眼睛,那个女人在地上翻滚的样子就出现在脑海里。

一堵墙上居然会出现类似电影画面的场景,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我自然不相信鬼魂之类的说法,那么,出现在墙上的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床上和衣而卧,辗转反侧了近两个小时,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一声凄厉的惨叫把我惊醒。我翻身坐起来,用一秒钟想清楚了自己所在的环境,跳下床,向着传来惨叫声的方向跑去。

在白炽灯光下,我对面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一个人,披散着长发,身上沾满鲜血,是童蕾。

我奔过去扶着她,说:“怎么了?你受伤了吗?”

童蕾用手指着身后,哭泣着说:“是,是阮芳,死了。”

阮芳死在厕所里,屁股还坐在马桶上,裤子褪下一半,上身斜靠着墙,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凝固着惊恐的表情,似乎在临死前见到了极端恐怖的事情,喉咙被割开一个大口子,暗红色的鲜血流了满身满地。血液尚未完全凝固,显然才死去不久。

这时,莽园里的其他几个人也闻声赶来,见到阮芳的可怕死状,都失声惊叫起来。钱尤佳掩面痛哭,于小红手捂着肚子,连声呕吐,把胃里的东西吐得一干二净。马泉和路海涛也红了双眼,不知是震惊还是恐惧,浑身微微抖动。

我说:“谁也不要动,这是凶杀案,要保护现场。”说完,我取出手机,拨打了报警号码,电话里却没有一点声息。

我说:“我的手机没信号,你们快报警。”众人掏出手机,试图拨打110,却相继叫出来:“我的手机没有信号。”

大家面面相觑,巨大的恐惧感如同一张密密的大网,沉沉地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难道真的是冤魂把我们困在这里,向我们索命?

同类推荐
  • 那个屋场,那些人

    那个屋场,那些人

    每天凌晨,万物还基本上沉浸在黑暗中,环卫工老刘就在街边挥动着他的那把大扫帚了。而在这时,赵秀珍都会横过门前那条空无一人的公路,穿过一片到处散布着垃圾的杂树林,来到一堵白色的围墙前。虽然围墙比她高出一个头,但墙角下有一块垫脚的石头,只见她双手紧扣墙顶,往上一跃,双腿腾挪开来,就像老刘手中的扫帚那般轻巧、灵便,整个人骑在了围墙上。这时她会坐稳身子,得胜还朝似的望望微明的天空,拍拍手掌,手上的灰尘随着微微的晨风飘落。她的嘴角掠过一丝自豪的笑,随后一纵身跳进围墙。
  • 金甲虫

    金甲虫

    一位酷爱收集昆虫标本的爱好者,为捕捉到一只金色的甲虫而兴奋不已。为了向朋友描述甲虫的模样,他在纸上画了出来,可他画的甲虫却犹如一颗恐怖的骷髅头! 昆虫爱好者从此之后就变得神秘兮兮,他的仆人认为他被那只甲虫咬伤了,从而遭受到邪恶的诅咒!可他本人却坚称自己十分理智。并将甲虫看成是上天赐予的财富。 几近癫狂的昆虫爱好者,究竟是染上了不知名的疾病导致精神失常,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 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

    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失恋时,爱情里多半是雨天,潮湿的空气夹杂着伤心的泪水,淋湿了整颗心。热恋时,爱情里多半是晴天,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带来了所有好心情。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不让雨天淋湿我们的爱情。本书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梦中的通神者

    梦中的通神者

    大萨满斯琴掛几次来哈尔滨都坚持不住在我家里。说身上带着“东西”,包里装着“神器”。算起来我们相识交往快十年了。2002年我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政府之邀,赴尼尔基做全旗的旅游规划。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东蒙地区做科研搞调查,了解到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朝鲜等民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世居民族,是萨满教母源地之一。他们的氏族萨满至今也是萨满教最古老、最为典型的传承人之一,并不断向外延伸,影响其他北方民族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北方民族萨满继承的是“天人合一”、“人神合一”、“万物有灵”的哲学思维。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描写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的命运遭遇,回顾了合作化以来农村生活的曲折,反映了“文革”后期群众与“四人帮”的较量。
热门推荐
  • 处事绝学(上)

    处事绝学(上)

    《处世绝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明的笔调,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治家、经商、聚财智慧之大成,汇天地之秘籍,掘经史之精华,发宇宙之宏机,可谓是治世、处世、劝世、醒世之宝鉴;修身、养性、养生、应酬之真经;为官、教子、经商、决策之秘诀;解难、佛道、风水、观人之妙术。既注重理论本身,又注重阐述具体的方法,简单明了,行之有效。只要您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并加以灵活运用,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丰硕的成果,从而在您整个人生战场上进退得体,坐拥成功。
  • 完美胎教智商高

    完美胎教智商高

    科学已经证明,胎儿的大脑会因适当的营养和刺激而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胎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想让未来的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最好从怀孕那一刻起,就积极地投入到胎教的行动中来。本书按孕周编排,将怀胎十月细分成四十周,每一周都精心安排了适合宝宝胎龄的胎教方法,从而使准父母们每一天都知道该为胎儿做些什么。希望本书能够伴随你度过一生中最难忘的四十周,并且预祝你顺利生出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 求仙者

    求仙者

    英雄白骨,红粉骷髅,凡世千姿,终究难逃因果轮回。红尘百转,浮华皆虚,匆匆碌碌,但问众生所求为何?**********************************************她本凡尘孤女,幼时偶得机缘踏入修仙界。从此命运悄转,几经波折。探上古遗址,闯百族禁地。跨茫茫乱海,越万里险山……借丹药符箓,用法宝灵兽,遣阵法之道,辅功法秘术……学的是逆天术,行的是通天路。无数劫难,生死历险。不问因果,但求成仙! ps:无男主。不想再重复回答这个问题了,放简介上吧。
  • 休假中的奇案

    休假中的奇案

    度假就应当是这个样子。头上顶着一轮火热的太阳,耳边听着那醉人的波涛声,吸上口充满了海水味的清新空气,身边还要陪伴着一位身穿比基尼泳衣的棕色皮肤的姑娘。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福气来享受这样的休假,但这居然成了现实。自从我到警察局以来,第一次享受夏季一个星期的休假,我也是本局的第一名幸运者,尤其是升任第一组组长以来,几年的夏季都连续发生几起大案,连星期日都搭上了。一晃几年过去了,一旦给了假期,竟不知如何去打发了。
  • 猫城记

    猫城记

    老舍最为奇绝的小说作品。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也有历史,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 噬天仙道

    噬天仙道

    陈铭,资质不凡,却因为家境落魄惨遭同门废去修为,但是却意外得到莫大机遇,从此,面对三千大道,他只愿破得重重仙劫,求得成仙之道,长生不灭,与地同老,与天齐寿!
  • 脑间世界

    脑间世界

    突破想象力空间,脑洞大开的心理悬疑故事,不亚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盗梦空间》的脑洞合集。一位警察,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当中,必然经历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或许从未有人认真深究过,造成怪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里有一位敏感而又执着的年轻警察,和他的队友齐佳恒一同经历了十五个离奇的事件。有些离奇事件的真相,并没有外界看起来这么简单。
  • 御制水忏

    御制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温故(之七)

    温故(之七)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