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4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洪堡先生创办了洪堡大学后才赋予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大学才真正有了科学精神的内涵。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授权政府通过赠地资助各州建立农业、机械等实用专业,培养实用人才,并最早在威斯康星州实施了这一法案,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由此诞生。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过程。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文化传承因此成为大学的第四个功能,并业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接受认可的观点。这是继欧洲人和美国人之后,中国人对大学功能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一观点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家们进行深层次地理论阐释,争取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可接受的观点。

虽然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人们对“大学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有了越来越清晰和丰富的认识,但具体到某个时段、某个国家、某个学校,在大学的功能定位上仍然存在着忽左忽右的现象。就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来讲,我们会发现,60余年来有两种理念在其中交织而行:一种是要恪守“大学就是学术殿堂”“大学是学术共同体”诸如此类的理念,认为大学就是探索未知、钻研学问的地方,大学就是象牙塔,大学生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另一种则是大学必须与社会紧密地结合,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多种需求才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大学的这两种观念不仅表现在个体认识上,而且还体现在国家政策层面。记得我在复旦大学上学时,有位很有名气的教授,曾说他所研究的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诸多问题与当下的“四化”建设没有多少关系。虽然我们明白先生此言有些“赌气”的味道,其实是说给那些今天识了几个字、明天就想暴富的功利之徒听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学教授的研究不可能与“四化”完全没有关系,至少也应算作是文化建设的内容或成果,但从中反映出两种观念在认识上的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与毛主席畅谈学问,临别时毛主席送了金先生一句话,就是让他多接触接触社会。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有位文史大家叫童书业,这位先生在给学生上完课后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跑到派出所求助,让民警送他回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学者大概就是第一种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在国家政策层面,这两条线索的交织也是清晰可见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强化了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念,一度把这种理念推向极致,曾经在江西省成立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学方式以半工半读为主,坚持面向农业、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的理念,直到1980年才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早稻田大学”,农林口的大学基本上从城市搬往农村办学,直接融入农业生产。1964年,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刘少奇同志曾明确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上述的两种教育理念。由于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这条道路上走得太猛,似乎又偏离了大学应有的轨道。“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总理曾指示一些高校可以招一些研究生,单纯从事学术研究,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先生就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这一做法应该是对第一种理念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生态,同时也在不断地调试、调整,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赵紫阳同志提出了“高等院校要同生产单位建立科研、教学、设计、生产联合体”的观点,与今天我们所强调的产学研联合的内涵基本一致。20世纪末,国家决策层接受了经济学家汤敏等人的主张,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扩招,似乎与刘少奇同志当年提出的“两条路线”的观点和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梳理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和办学理念的发展演变,今天我们难以用对与错来评析两种理念的交织运行。从学理上分析,上述现象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适应论”,若失去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犹如舞池中一对翩翩起舞的恋人,相依相爱,一刻不能分开;二是“回归论”,大学就是大学,大学就是研究学问、探究未知、求索知识的殿堂,就像一只独自觅食的白鹤,优雅的动作之间保持着自己的一份高贵与淡泊。看来,我们真需要回到原点,重新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这个问题了。

只要高等教育存在,上述争论也许会一直存在下去。今天,重视实践教学业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这种认识倒不是来自对上述教育理念甄别、讨论、辨析的结果,也不是对新瓶装旧酒的质疑,因为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是何等的不易,我们可以梳理出从孔子开始至今到底产生了多少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前些日子翻阅了一本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感触颇多,其中一些理念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和践行的。比如,毛主席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提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同生产劳结合起来。除了群众路线外,其他两点也是今天举办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东西。现在的情况是“不是理论创新急,而是形势逼人紧!”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每年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成为悬在高等学校头顶上的一把利剑。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容易找到工作。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年来,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争取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例如,学院每个专业都创办了提供学生练笔、练手的刊物,并坚持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校园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套丛书即是从这些刊物中遴选的学生作品结集而成,既是对学生成果的展示,也是对这项工作的总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家长送孩子来大学念书,基本上是冲着孩子未来就业而来的,每年新生报到时,总能看到家长们提箱携眷、忙前忙后的身影,一些家长为了省钱,舍不得买瓶矿泉水而爬在洗手间自来水管上饮水,令人有一种难以说出的滋味!此情此景,我们这些大学里的园丁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待学生好一些,再好一些。

是为序。

杨蕤

丙申惊蛰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同类推荐
  • 阿光和阿光们

    阿光和阿光们

    “……始创于一八六五年的百年老字号‘茂芝堂’,秉承‘药为百病之茶,茶为百病之药’(见《本草拾遗》)的古训,以创制‘茂芝堂’甘和茶、午时茶而闻名遐迩。其‘解暑清热,消滞祛湿’等药效,使身处湿热气候的广东人民受益于百年。不断发展创新,‘茂芝堂’业已发展成集药茶、饮用茶的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国有企业……”这里述的,是引一段茶叶包装上的说明文字;却不是为着打什么商业广告,而是想叙说一段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关于我的同辈人的故事。
  • 阎连科文论

    阎连科文论

    本书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方面面的内容,有作家的个人简介,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作家作品的阐释和解读,有对文学潮流,文学现象的分析和展望。与一般的文艺理论不同的是,本书没有理论著作的晦涩,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说理透彻生动,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一部分演讲词,如同与人聊天和谈心,读之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王火文集·第十卷:九十回眸

    王火文集·第十卷:九十回眸

    《王火文集·第十卷》以“中国现代史上那些人和事”为主题,是作者在不同时间陆续发表在报刊、杂志等刊物上的纪实文章的结集,内容均为回忆旧时经历和见闻。全书上下两卷共十辑,分为“早年记事”、“师恩难忘”、“日伪罪恶”、“春秋钩沉”、“时光流转”、“情感记忆”、“掉亡伤逝”、“海外人物”等八个部分,为作者接触过的百余个人物的事迹,涵盖中外,其中涉及很多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第一手见闻录。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火就曾采写过南京大屠杀审判日本战犯及汉奸,发表了许多抨击时局的特写通讯,还采访过胡适、于右任等多位名人;作者父亲是爱国烈士,不幸在汪伪政权下遇难,书中有多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怀念。
热门推荐
  • 十八枚功章

    十八枚功章

    “丢牛案件”的蹊跷。傍晚,冯家堡村村民冯树田骑着很破的自行车,要到乡派出所去报案,因为他家丢了一头小牛。冯树田是冯家堡村最先富起来的村民。他原来是兽医,还在县兽医站呆过几年。这几年他养牛富起来,人也变得小气了。他让儿子和雇来的帮工喂牛放牛,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早晨起来,劈里啪啦地打算盘,也不知是算些什么。傍晚,他就到牛圈里数牛,一遍一遍地数。这天他忽然数出少一头牛,他把他的牛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筛子以后,马上就知道少的那头牛是头小牛,生下来不到半年,还是一头小母牛。他先是骂了一顿儿子,又骂了一遍帮工。
  • 猎爱弟皇

    猎爱弟皇

    那一年,他十二岁,她十七岁。他是被发配冷宫的九皇子,她穿越成为冷宫的宫女与他相伴。她将他环住,心疼地说:“小音别怕,姐姐带你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一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二。他已经坐上紫晖国的皇座,她爱的人却因为‘天下’离她而去。他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眼神凌厉:“姐姐别怕,小音打下天下送给你!”*当男孩成长为男人,却发现自己心爱的“晴儿姐姐”却将眼光放置在别的男人身上。猎爱,终于开始!*【易昭水】桃花公子,青岚国三皇子,作为人质被困在紫晖,名满天下的才子。【寒墨夕】雪湮圣者,雪灵石原来的主人,冷酷,强大【乐乐】苏晴柔的奴仆,具有异常的恢复能力,忠心,单纯【七夜】女主的师兄,一个有着狼一样眼睛的男人。*
  • 蜩笑偶言

    蜩笑偶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有些人这辈子可能只做过一件让你看得上的事,可这一眼看过,便是生生世世。——题记。“翻过这个山头,就能看到一些村落的遗址,据说当年附近还有好几个土匪窝呢,后来老百姓受不了搬走了,老百姓一搬走呢,土匪没得抢,自然也走了。”一身户外运动装的中年男人健步如飞,半人多高的杂乱灌木对他造不成丝毫困扰,“所以说啊,这打家劫舍也得有度,涸泽而渔要不得。”几个年轻人稀稀落落跟在后面,苦不堪言。“我说领队,你能不能在讲故事说道理之余也关心关心后进群众,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半小时你就回首不见人了。
  •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其实这是一个乡下丫头重生后被人从女孩养成女人最终成为一名小媳妇的故事。正经文案:没哪个鬼差像乔莞这么窝囊,活着的时候真金白银倒贴小白脸,死了以后,鬼差没当几年,便在那轮回台上一失足,掉了!再醒过来,她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带着一身鬼气重生是啥滋味?乔莞摸摸鼻子,管他啥滋味,小日子照着过呗,难不成再一砖头把自己送回去?不过这重来一世,再窝囊她也得过得比上辈子好吧,至少前世那小白脸得踹了吧,那姓刘的老骗子给揭穿了吧,还有她得给他们老乔家屯点钱吧……等等等等!这一世好像又有点不同?这个年少时期被她捡回家的男人似乎有点诡异,就跟开了挂一样的打怪升级。知天命,懂时机,白手起家,翻云覆雨。乔莞想不明白了,重生以后,这面瘫男怎么变得那么难搞。上辈子他不是很乖很木很听话的吗?怎么一晃眼就变成现在这副又糙又霸道的模样?后来的后来,她又发现,其实不仅仅是她开了金手指,她家男人也不简单呐……【片段1】他本是财阀之子,权贵集于一身,却因年幼遭家族迫害,隐姓埋名,匿于一平和小镇,装疯卖傻,等待浴火重生。直到欺我者——辱之,害我者——杀之,逆天改命,再创巅峰……乔莞默,两辈子都被这么个男人惦记上,她的压力真的很大啊……【片段2】乔莞低头数手指:我的经期好像推迟了两个月。傅天琅沉默片刻,说:怀孕了。她也沉默,良久后惊惧抬眸:啥?傅天琅重复:怀孕了。她转而掰他的手指:格老子的,我一个黄花大闺女,做都没做过,怎么怀?!傅天琅惜字如金:做过。乔莞傻眼了:啥时候?他低头,不说。【片段3】某日午后。某只色猫趁狼狗午睡,做贼似的蹭了他一嘴油。狼狗睁眼,色猫吓得一屁股坐地上。乔莞眨眼:你醒着啊。傅天琅淡笑:我刚才梦到自己被一只猫叼了舌头,所以就醒了。乔莞心虚捂嘴,她没叼,没叼!PS:双重生,双处,忠犬,1V1,HE,小暖文,小甜文。老坑《婚不由己之溺爱暖妻》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无敌诸天万界

    无敌诸天万界

    打翻诸天,回溯时光,逆流无尽长河,我全知全能,我就是无敌,恒古不变,掌控一切,创造一切毁灭一切,我就是林帆(无女主),求支持!求票票!
  • 修魔

    修魔

    别人都是隐藏在正道大派中暗中修炼魔道功法,佟玉却是在魔道大派中光明正大地修炼正道功法。在真魔宫六十年一次的论道大比中,佟玉力压群雄夺魁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庆贺。他师父仰天长叹:“魔道后辈无人啊!”殿主、长老、师叔、师兄、师姐、师弟···就连他徒弟的脸色都很难看。佟玉非常无辜的表示:“虽然我修炼的是正道功法,但我有一颗魔心啊,你们不能搞歧视!”
  • 二度梅全传

    二度梅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