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3000000002

第2章 序言:月亮上的男人[1](1)

我个人与华盛顿的关系由来已久。我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市长大,就读于圣玛丽小学,从此处沿着芒特弗农大道走出13公里远,就是这位伟人曾经生活和经营过的庄园。因为我的学校离芒特弗农庄园很近,老师们(她们都是修女)就经常带着我们去这个历史遗址朝圣,探寻这位美国最伟大的俗世圣徒留下的踪迹。回头看来,与今天相比,当年的游览并不能让人掌握太多的历史知识。比如,我完全不记得有谁曾经提起过奴隶制。倒是记得有人告诉我们,“华盛顿的木头假牙”是虚构的故事——这使我第一次明白,不能总是相信历史书中写的内容。我之所以记得十分清楚,是因为那次游览的高潮部分就是参观华盛顿的假牙,它被放在玻璃展柜里,看来就像一个由金属和骨头做成的、货真价实的大刑具。除此之外唯一还记得的,就是从庄园宅邸东边的阳台望出去是波托马克河(Potomac)壮观的景色。[2]

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10岁上下时,每年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趴在一个油毡搭成的单层车库顶上,观看纪念这位伟人诞辰的游行队伍穿过华盛顿大街。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时刻,因为不用去上学,还可以观看各种学校乐队的演出,这些学校往往被恰如其分地命名为“乔治·华盛顿中学”“华盛顿和李中学”等。母亲还会给我1美元,当时那可是一笔巨款。这样,我就可以用印有华盛顿头像的钞票,在当地为纪念他而进行“美元日促销”的小店中买东西。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河对岸那座以华盛顿命名的城市中。它是我父亲每天工作的地方,市景的主要特征就是与伟人有关的宏伟遗迹。

我想说明的是,伴随着我的成长历程,华盛顿似乎无所不在,他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除了那些假牙和芒特弗农庄园的阳台以外,华盛顿依然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抽象概念。他就像某种杰斐逊式的真理,确实存在,不言而喻。而所有自明之理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没有人觉得有必要多加置喙。我们对他太熟悉不过,以至于不会有人觉得必须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为此举行一年一度的游行。

对我而言,与托马斯·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相比,华盛顿的影响更加无处不在,但也更加遥不可及。如果你去潮汐湖(Tidal Basin)或国家广场[3](the Mall),就能在杰斐逊纪念堂或林肯纪念堂中读到那些富有魔力的句子(“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我们对任何人都抱好感……”)。但华盛顿的纪念碑上却没有只言片语,沿着扶梯拾级而上,我们只能在两边的墙上看到游客的信笔涂鸦。杰斐逊看起来就像耶稣一样降临人间,直接向我们宣道;而华盛顿却如同上帝本人,高高在上,俯视着我们。或者正如我下文要描述的那样,杰斐逊就好比出现在超级碗[4](Super Bowl)赛场上空的飞艇,向比赛双方发出加油鼓劲的信号;而华盛顿则游离在尘世之外,缄口不语,宛如来自遥远朦胧的月亮。

也许你会因此把我接下来的文字看作是登陆月球的一次尝试,预想这场阅读必定充满神奇与新鲜。然而,就我曾趴在华盛顿大街边某个车库顶上的时代而言,当时抵达月球的技术条件尚不具备。那时没有注释详尽、现代版本的华盛顿书信集,所以我们无法一一阅读他发出或收到的每一封信,也无法看到编者对所有主要人物、历史事件和争论所做的大量注释。现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已经出现了非常有用的版本,任何希望追溯华盛顿的一生及其时代的人,都再也不会缺乏历史证据了。而《华盛顿文集》(Washington Papers)的现代版本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富矿,尘封在华盛顿家族阁楼中的片言只语都被收集在一起,进行了编目、整理。这项巨大工程收集的材料非常完整,只有独立战争最后三年和后一任总统任期内的材料还稍显不足。尽管上述年代特征复杂,编辑们将会耗尽他们的全部精力,花费的时间也将超出人们的想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公正地说,现在可供我们使用的历史遗留证据,数量之多已经超过了任何传记作家或历史学家曾经有过的期望。这位美国的开国元勋如今就坐在我们跟前:他备受攻击,暴露无遗,并且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们准备好倾听他的故事了吗?提出这个问题可不只是为了增添文采。以莎士比亚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那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孩子在接近自己的父亲时,都会感到很难完全打开自己的内心。华盛顿以最要命的形式使我们面临所谓的“父权问题”:他出现在拉什莫尔山(Mount Rushmore),出现在国家广场,也出现在美元纸币和硬币上,却总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遥不可及、冷冰冰且令人生畏。理查德·布鲁科舍(Richard Brookhiser)所做的概括十分精当:他在我们的钱包里,而不在我们的心中。至于我们的内心,各种变化不断地稍纵即逝。依赖与反抗、热爱与畏惧、亲密与疏远,这些念头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翻腾起伏。每一位家长都可以证明,起初孩子们相信父母永远不会犯错;后来却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错的——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的话,他们实际上是想杀死自己的父亲。从美国历史的大部分阶段来看,我们对所有的建国之父,尤其是华盛顿,都抱着这种被原始欲望所主宰的情感模式,激烈地摇摆在对其顶礼膜拜和作诛心之论之间。就华盛顿的例子而言,这一症状既体现在帕尔森·威姆斯[5]构造的那个从不撒谎、圣洁高尚的男孩身上,也体现在对这位美国史最已故、最白人的男性[6]所下的各种否定结论中。

同类推荐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 Five Children and It

    Five Children and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孔雀

    白孔雀

    “劳伦斯经典系列”由《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骑马出走的女人》《白孔雀》四本组成,由国内劳伦斯研究专家冯季庆、毕冰宾领衔翻译,集结了国内优秀的老中青三代译者,译文古朴素雅,还原原作的优美语境,大量脚注呈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英国文化底蕴。 《白孔雀》是他的长篇处女作,讲述了不同阶层青年男女间的爱情纠葛,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田园生活与工业时代的对立。它具有自传色彩,贯穿劳伦斯文学作品的主题——爱情、婚姻及父母失和对子女的影响等均在本书中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劳伦斯后续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了解他创作的初衷。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秦振耀,笔名秦三澍,江苏徐州人。青年批评家,兼事诗歌创作和英、法语诗歌翻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比较文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和中国新诗研究,近期关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对中西诗学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问题,兼及当代汉语新诗批评。曾获柔刚诗歌奖、重唱诗歌奖等文学奖项。现兼《飞地》丛刊诗歌编辑。
  • 月小似眉弯

    月小似眉弯

    她曾经倒在血泊中,与夕阳同醉,与天地同眠。她沦为个歌妓,不媚不艳,却名动金陵。她摇身一变成为王侯千金,入得宫中,平步青云,却卷入更大的浪涛沉浮里。一个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变成一位酷冷无情的嫔妃。一个宠冠后宫的昭仪,却成了没落前朝的公主。有九五之尊的英明帝王为她自盲双眼,有温润如玉的世外高人为她堕入红尘……镂金错彩、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流淌着滚烫的鲜血,埋葬着嶙峋的骸骨。有情意,有仇怨。是人为的策划?还是宿命的安排?
  • 林夕梦

    林夕梦

    作家与自己读者的一次古镇偶遇,爱在黎明破晓前一般简单动人。这个故事的美丽在于这场爱情的短暂。美丽的爱情往往却必须是短暂的。最简单的爱情却是最难得,最简单的爱情却也最动人。一座世外古镇,一对漂泊男女,两颗偶然相遇的心擦肩而过,却在彼此的心湖里泛起层层涟漪……这是一场淡淡的爱情邂逅,淡到令人分不清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不过古镇的名字叫林夕,这两个字合起来其实就是梦……
  • 空瓶子里的小青春

    空瓶子里的小青春

    在海边的夏天,张海清开始了一场孤独的旅行。她,渴望爱又渴望独立,渴望合群又排斥世俗。她在这个世界里,迷了路。 她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把白云看成鲸鱼,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客套地问好、道谢,当她决定走街串巷去收1000个空瓶子时,她身边的人甚至惊呆了……
  • 玩游戏刷黑科技

    玩游戏刷黑科技

    重生2017年,并获得高玩黑科技系统。一切,从S7春季赛的RNG替补上单开始……——————(简介无力,看正文吧,求推荐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