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200000002

第2章 失去了的黄金时代(2)

当时,虽然年幼,在弄堂里和邻家的小孩一同唱起来觉得很有趣。岁月流淌,童年飘远了!长大后回想这段事情联系历史思索时,才明白,唱“打倒列强”时正是北伐时期,唱“大饼油条”时已是历史倒退时期了!那时,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内部派系纷争,接着是新军阀的混战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华。我那稚弱的幼年已经过去,思想也从完全蒙昧走向混沌初开,对人间滋味的体会自然深了一步。我的家庭,在这时也发生了变故。对比起以后,我那昏昏的幼年,应当说是幸福的。接下去的童年,则要辛酸得多了!

到南京去唱《可怜的秋香》

六岁那年,我们家住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一所面街的楼房中,我进了家里附近的敦仁小学幼稚园。这不是一个著名小学,后来大约也就没有了。我进小学幼稚园不久,学会了唱《可怜的秋香》。歌词是:“暖和的太阳,太阳!太阳它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可怜的秋香。秋香,她爸爸呢?秋香,她妈妈呢?她呀,每天都在草场上,牧羊!牧羊!……”

歌是当时很出名的音乐家黎锦晖作的,据后来长大后知道。我们家在上海最初住在小东门裕福里,隔壁是黎锦晖家。黎锦晖的女儿黎明辉当时是有名的歌舞明星。名学者章太炎家也是邻居。当时我们家与章、黎两家过往甚密。哥哥宏济和我都是在这个弄堂里出生的。由于同黎家来往多,哥哥宏济曾经过继给黎锦晖做干儿子。当时黎作曲的歌《小小画家》等都十分流行。这支《可怜的秋香》,我年纪虽小,一唱就同情起秋香来了!觉得秋香真是可怜。但何尝想到自己也会变得那么可怜呢?

那一年,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好像是初秋时分。一天,我正在幼稚园里上唱游课,女老师弹着风琴,我和几个小朋友手挽手一面表演一面唱:“飞飞飞,飞到花园里,这里的风景真美丽……”忽然堂兄洪江来了。他是我二伯父的儿子,大学法科的毕业生,是我父亲疼爱、培养的一个侄子。

歌没唱完,他就把我接了出去。他非常和蔼地对我说:“宝宝,你爸爸跟你妈妈离婚了,要带你到南京去。你要乖,要听话,以后要懂事。……”他没说完,我急了,马上插嘴说:“我要妈妈!”他将我抱起来,也不搭理我。我就糊糊涂涂跟他回到家里。

什么叫“离婚”,我是似懂非懂的。但这话我听得可不少。爸爸跟妈妈打架吵闹时,有时,爸爸会恨恨地对妈妈说:“离婚!一定离婚!”有时,妈妈也会先说:“离婚!明天上法院!”我想:什么是“离婚”呢?一定是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什么叫法院呢?一定是一处很可怕的地方!终于,逐渐有些明白了:“离婚”就是爸爸和妈妈不再在一起了,两人分开!“法院”就是下命令叫爸爸和妈妈分开的地方。我怕他们“离婚”,谁料到他们真的会离婚了呢!

搬家公司的大卡车停在门口,家里乱得一塌糊涂,我不见妈妈,也不见爸爸;只见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在搬东西,家具都在往卡车上搬。我想找哥哥宏济,看不到他。这时,我已有大妹宏洛和二妹宏淡了。他们也不在。我哭了!想起《可怜的秋香》那支歌,想起有一次在街边见到一个“小瘪三”,穿得又破又烂,头发乱蓬蓬,垫着破报纸睡在水门汀的地上。我问妈妈:“他怎么啦?”妈妈放了些铜板在他身边,对我说:“他是孤儿,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这时候,我突然感到:我也变成孤儿了!我放声“哇哇”大哭,哭得十分伤心。洪江劝我也劝不住,直到爸爸来了,抱起了我,我才止住了哭。

后来,我才明白,法院判离婚时,将两个男孩:哥哥宏济和我判给了爸爸;将两个女孩:宏洛和二妹宏淡判给了妈妈。妈妈这时怀着三妹李淑尚未分娩,三妹当然也归妈妈。但哥哥宏济对妈妈感情特别深,妈妈也特别喜欢他。他哭着要跟妈妈,不肯跟爸爸。爸爸同意哥哥先跟妈妈,等哥哥大些以后再到南京跟着爸爸生活。

就在那夜,我被爸爸带到了南京。

爸爸那时早已在南京做法官惩戒委员会秘书长了。离婚前的一个阶段,他家安在上海,自己在南京办公。上海南京之间,坐火车来往很方便,坐夜车在卧铺上睡一夜第二天清晨就到了。离婚后,他决定把家安在南京。其实,所谓“家”,仅他带着我一共两个人。那夜,他带着我坐卧车到南京去。火车“乞卡乞卡”行得飞快,车窗外漆黑墨乌,车厢像摇篮般晃动。黑暗中,我迷迷蒙蒙半睡半醒,心里说不出的压抑、伤心。老觉得妈妈在身边,老觉得哥哥妹妹在身边。醒来睁眼见他们都不在,我就哭了。爸爸哄着我说,“爸爸喜欢你!你妈妈你就当她没有了,以后再也不要想她!”我不敢作声,心里难过极了,想:怎么行呢?我喜欢妈妈!虽然她要打我!……我想妈妈想得老是皱眉头,但妈妈在哪里呢?

跟爸爸到南京以后,住在秦淮河边的贡院东街。爸爸租了房子。那房子很有趣,靠近夫子庙,是一种“河房”。临窗可以看到下面是潺潺绿水的秦淮河。秦淮河两岸,河房林立,我们住的“河房”,铺着地板,最里面的一间像座湖心亭似的,下边全是用木柱撑持的。那一带,周围环境不好,都是些茶园、酒肆,秦淮河上也可以看到画舫上夜晚悬着红绿灯,灯影桨声,吹拉弹唱。

我住在“河房”里,环境新鲜有趣,常常无聊地能倚窗眺望很久很久。爸爸每天要去办公,他有个年岁大些的胖秘书叫周公望,有个年轻的秘书叫张景春,他让张景春来带领我。我就学爸爸的样子叫他:“景春!”

景春是个宁波人,黑瘦黑瘦的,总是穿一套不很挺拔的西装。他还没结婚,就住在我们家。从这开始,他成了我童年时代的老师、朋友和保护人,直到抗战开始,我们才在武汉分离。平时,他连我穿衣穿鞋都照顾,教我念字,陪我做伴,订王人路编的《小朋友》《儿童世界》杂志,将上面的故事讲给我听。陪我看电影,当时正演《火烧红莲寺》,后来还看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是胡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是怎么一个故事我当时就没看懂,也不爱看。只是感到影片上的人会说话挺有趣,才留下印象。《火烧红莲寺》却使我着迷。羡慕影片中的金罗汉有两只大老鹰可以骑着飞上天,羡慕胡蝶饰演的女侠红姑在银幕上能徐徐飞行十分潇洒。影片一共十八集,我看了其中不少集。其实影片是有毒素的。只是我年岁小,不少地方都看不懂,懂的只是好人打坏人和一些神奇热闹的场面。这些对我发展想象力,明辨一点是非,倒是也有那么一点作用的。所以,事隔数十年后,想起我在文学上的启蒙竟是由蹩脚的武侠片开始的,不禁倒有点好笑了。

秦淮河上的“河房”住了不久,爸爸嫌环境太坏,决定搬家。《火烧红莲寺》那样的影片,爸爸认为不好,不许景春带我再看,就也同我告别(虽然有时景春仍偷偷带我看过)。爸爸带我搬到了张府园去住。

“张府园”是条巷名,也是从前做过宰相的张家辖有的一处园林的名称。

姓张的人家祖上做了大官儿,本来很有钱,这时破落了。张府园里房子很大很多,一进一进的好几进院子,大部分都卖给人了。我们住的一个院子和一进房屋是向张家租的,他们自己搬到附近几间破旧的小瓦屋里去了。张府园真大啊!有长廊、假山石、亭台楼阁,有高得穿天盖地的大梧桐树,有各种各样的花木:夹竹桃、石榴、丁香、茉莉……花坛里栽满了鸡冠花、凤仙花、兰草……我夜里睡着,听着风吹梧桐叶瑟瑟响,总带些害怕的感觉。半夜睡了以后,也不能把心上的惆怅抹去,总是梦见妈妈。有时,我梦见了妈妈,觉得身上冷,说:“妈妈,抱抱我!”妈妈抱住我,亲我,问我想不想她,我就伤心得哭了。有时,妈妈突然甩下我走了,我叫着:“妈妈,你别走呀!你别走呀!”也就哭了!我会坐起来大哭,怎么也止不住,像受了惊吓似的,手足冰凉,把爸爸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开头几乎夜夜如此,后来两三天也要来上一次。

爸爸带我看医生,那个白胡子的老中医把着我的脉说了些我不懂的话,说我这是一种病,叫作“发魇”!又说吃了他的药能治好。我就跟药罐子交上朋友了!爸爸天天逼我喝药水。我常背着爸爸偷偷将苦水泼洒掉。我虽然小,心里很亮堂:你要是把妈妈还我,我夜里就不发魇了!不然,我这病怎么好得了呢?

在张府园的初期,每晚总是爸爸带着我睡。白天,爸爸去机关办公了,景春也跟爸爸去办公了,家里只剩下我。那旧式的非常宽大的厅堂式的房屋,阴森可怕。只要天晴,我总喜欢在院子里游玩。院子里像花园,我在假石山里钻进钻出,在涂釉的大荷花缸里看养着的大尾巴水泡眼金鱼游动,摘凤仙花上结的籽儿玩——籽儿有拇指大,成熟了一碰会“啪”的爆炸。墙上爬有山药藤,地上开着百合花,我顽皮地将猫赶上屋顶,顽皮地采山药、挖百合,用嘴咬了尝尝是什么滋味。草里有蚂蚱、蟋蟀、金铃子,我就捉来用小盒子装着。门背后潮湿,有一种驼背的虫会跳得很高,我抓了许多扣在一只碗里放桌上。景春回家掀起碗来,惊叫:“呀!骆驼虫!脏得很,怎么扣在碗里?”

家里雇了个老太太办饭、洗衣、打扫房间。爸爸又托张府园房东张家的老太太照顾我。张家老太太头发灰白,脸上带着苦相,手里总捻着一串发了黑的佛珠,咕噜咕噜念着佛,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时她唠唠叨叨地告诉我:她命苦,儿子败家不争气……说着说着就掏手绢拭眼泪。她儿子个儿很高,留西装分头,穿绸大褂子,是个白脸的中年人,一直在外面吃喝嫖赌乱花钱。有一次,给警察局抓去了,听说是偷了人家的东西,张家老太太哭着来找爸爸帮忙。爸爸叫景春拿了他的名片到警察局去把张家老太太的儿子领了回来。张家老太太千恩万谢,但他的儿子以后仍旧在外边不干好事。张家老太太对我亲热,总是对我说:“宏溥,长大可要学好!不要像我儿子那样没出息!……”又总是说:“我心里可苦啦!你看我可怜不可怜?”

其实,我心里也苦,我觉得我才可怜哪!我常常独自唱《可怜的秋香》,唱着唱着就流泪了,觉得我比秋香还可怜,我老觉得自己丧魂落魄少了什么,当然就是少了妈妈,少了哥哥和妹妹。

寂寞时,我在月亮门里转进转出,我爬树,上假山,假山迂回曲折,有时钻进去就找不到出路。我在草丛里捉蚱蜢,在砖堆里逮蟋蟀,在墙根上刮墨绿的苔藓,用竹竿从树上打下金黄的梧桐子,自己拾一堆枯叶将梧桐子烧熟后剥了皮当瓜子吃。四合院的白粉墙上有山药豆的藤萝,山药豆摘下来也可以烧了吃……

这是我到今天仍深刻留下的关于张府园的印象。没有什么人管我。顶多那管烧饭洗衣的老太太(我已经记不得她叫什么名字,甚至连面貌都模糊了)见我拿火柴会吆喝一声:“不准玩火!”自由倒是自由,一种孤单的寂寞却总像影子似的紧跟着我。

很奇怪,年岁那么小的我,有一天下午,竟寂寞得想到了死。我虽小,觉得树上摇晃着被风吹下的枯叶像我。梧桐树下那些死掉了的知了也像我。我想:妈妈,你好忍心呀!就真丢开我永远不见面了吗?你知道不知道,我多么想你呀!你在哪里呢?像我这样一个没妈妈的孤儿,活着太没有意思了,太痛苦了,不如死了算了!幸亏,我还不懂什么叫自杀!只是那天夜里我没吃饭就睡了。夜里,又发了魇!

这样,我的身体当然不会好。我变得多病了,脸颊下部颈上淋巴腺老是发炎。一连开了几次刀。我还记得景春带我到医生那里开刀的情景。一进医生的诊所,闻到那刺鼻的药水味,我料到要开刀,马上拔腿逃跑,结果,景春和医生、护士一起追捕,抓到后,揿住我的手脚将我按在雪白的手术床上打麻药针开刀。左脸颊下,留下了深深的长长的刀疤。在家里,每天我也吃药吃得不停,有苦水中药,也有糖衣裹着的西药丸。

七岁,我进了卢妃巷小学。报名时,景春将“王宏溥”,写成了“王洪溥”,从此,我的名字就将错就错了。这是个设备简陋办得不怎么样的小学。每天是景春送我去上学,又接我回家。上了学以后不久,有一天回家,发现家里起了变化。爸爸不住在我们原来住的这个四合院里了,原来的房子由景春和堂兄洪海、洪法带着我住。堂兄洪海是我大伯伯的儿子,年龄只比爸爸略小。他在家乡做医生,是到南京来看望爸爸的。他为人忠厚,只是太爱喝酒,几乎是一天到晚都在一点一点喝酒,就用三个铜板一包的花生米、两个铜板一块的豆腐干下酒。堂兄洪法是我三伯父的三儿,也即我前面提到过的堂兄洪江的三弟,洪江是老二。洪法是到南京来上中学的。爸爸弟兄七个,他排行第六。他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很注意培养弟兄们的孩子。洪法就是这么由家乡如东来南京上学的。爸爸不同我们住在一起,也不带我睡,改由洪法和洪海带着我睡,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搬到哪里去住了呢?一连好多天,见不到爸爸。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通往印度次大陆

    通往印度次大陆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通往印度次大陆》讲述了一生钦慕东方文化的赫尔曼·黑塞终于来到了亚洲。热气腾腾的东南亚大陆。鱼龙混杂的殖民地生活,让他一次又一次发出惊叹。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对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称赞了东南亚的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鄙夷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从文献中汲取的古老哲学与旅行中的见闻掺杂在一起,使这些旅行随笔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重新向世人勾勒出·个黑塞眼中的东方世界。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晚上日更】他,抬起高贵的头颅,修长白皙的手指中握着白银光辉的权杖,他是白封国的殿下,拥有不可践踏的尊严,他的瞳孔如同黑曜石般冰冷残忍。她,是平平淡淡的特优生,圣凯樱斯学院的话剧社副社长,为了每一年的奖学金,擦亮了带着黑框平光镜的眼睛,她的世界很难能够看到蔷薇色的微笑。他,是美丽到女孩都不可及的学院理事长,年轻的脸颊纯白干净,紫色的长发透着紫罗兰色的瞳仁,他在她面前轻轻的跪下,宣誓要做她的骑士,永远的守护。他说,她是另外的她,然而她无法去辨别自己的身份,只是哭泣着,看着梦境中曾今出现过的美丽少年和一大片白暇的蒲公英田。她到底是谁?痛彻到心灵的倒塌感;纯白的天空中的哭泣感;梦境中拥有黑色瞳仁的飘渺感;当他们在櫻色的天空下旋转到无力时,他答应她来当她的王子时,她却又一次残酷而痛苦的推开了他温暖起来的手掌。痛彻心扉的爱情交织着勾心斗角的事件,城堡上空的诅咒,许愿池下的幸福。能否,抓得到?
  • 远古求生大师

    远古求生大师

    且看一个野外求生小白如何一步步爬上远古食物链顶端!
  •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三个月的地牢折磨,她从嫡姐口中得知真相,原来,五年来的出生入死,助他登上大位,她只是一颗棋子,为他人作嫁衣裳,温柔大方的嫡姐?善良知体的继母?乖巧讨喜的庶弟庶妹?全都是假的,原来,只有她一个笨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她不甘心,不甘心..........一朝重生,一改往日懦弱性格,既然善始不得善终,那她能夺便夺,夺不了的,毁了又何妨?可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 逐凰记

    逐凰记

    郑佳萌糊里糊涂地被三了,糊里糊涂地穿越了,更是糊里糊涂地住进了别人身体里。她想回家,她不想占据别人的身体,也不想卷入乱局之中,太可怕了!但是,身体原魂迫使她面对现实,夺回失去的一切。她怎么可能夺城掠地成为霸主?人生路漫漫,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软妹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逐渐坚强的漫长故事。
  • 龙镇山河

    龙镇山河

    一代绝世龙皇浩劫重生,灭邪神,战八荒,屠邪魔,踏九霄!有诗为证:龙皇一出四海惊,真经临世苍穹动!无尽狂战风雷荡,龙卧皇阁镇山河!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4月5日,很特殊的日子,俗称清明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个日子是用来扫墓的,忌婚嫁。这一天,一男一女跌跌撞撞,勾肩搭背,沿着蛇形的路线走进民政局。女人把酒瓶丢到桌上,说的第一句话却是:“结婚!我要跟这男人结婚!”“户口本、身份证,去那边复印,然后再去那边拍照片。不过我比较建议等你们酒醒了再来登记,不要明天又跑去隔壁离婚,增加我们的工作负担是很不厚道的。”工作人员很厌恶地瞪了她一眼,口吻很恶劣,还在妄想挽救那个一时鬼迷心窍的帅气男人。偏偏那个男人不领情,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角,微醺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不用了。她不想恋爱了,太受伤,还是早点结婚好。”
  • 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你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什么?你想拥有什么?你想达到什么目标?通过运用本书介绍的技巧、观念和工具,主动参与吸引力法则的运作过程,你会汲取更多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力量,创造出你梦想中的人生。
  • 天衣修仙记

    天衣修仙记

    朱天衣其名,根据其父的解释就是,老天第一你第二,故名天一字第二。然其母觉得此名太大不好养活,遂改为天衣,只求其能觅得仙缘,平平安安多活几百年就好。然仙路艰险,平安二字却是奢望,第二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可一入修仙路,再无回头日,只得向前再向前!
  • 这个儿子不是我的

    这个儿子不是我的

    我敢保证,这不是一个儿童不宜的故事。我赤身裸体躺在被窝里,两只胳膊枕在脑后,被窝外面的冷气,让我温暖的身子迅速降温。春寒料峭时分,最难将息啊。我裸睡的习惯,是汤圆同志精心调教出来的。她说出了三条理由:一没有束缚,二亲密,三有益健康。她的理由振振有词,我没有反驳,也不敢反驳,我只想在后面再加上一条:裸睡,更方便。可是,我以为方便的事,却总是不那么方便。我怕老婆是有来由的,不是因为我是临时工,她是正式编制;也不是因为她是女人,我让着她;我是真的怕她。我只好安慰自己,怕老婆是一种美德。
  • 琴腔

    琴腔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京剧团,琴技高超而为人清高的琴师秦学忠和同为琴师、善于钻营的岳少坤,都对团里的顶梁柱、名角儿云盛兰心有爱慕,但阴差阳错,云盛兰这朵人人觊觎的花终被岳少坤摘去。光阴流转,秦学忠、岳少坤们的下一代在院里逐渐长大,他们被上一代寄予传承的厚望,却在京剧团日渐惨淡的光景中,各奔歧路。而云盛兰和秦、岳的感情纠葛,亦在多年后随形势变化而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波折。京剧团的明争暗斗,时代大潮的变幻,两代人的情感与命运皆裹挟其中,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