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300000010

第10章 带露摘花(2)

我老了!也许不会也不可能再来;我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常会在寂寂的夜暝中依然对这故居和它的历史魂牵梦绕!我也许会在创作和怀念的时节依然会冲动地享受到那种消逝了的壮美的情怀。但这一切仅仅不过从属于我个人,是我生活浪花中曾激发的小小的涟漪。在整个人民生活的潮汐中算得了什么呢!一幢实实在在的新的大厦总比这残破衰败了的旧屋好得多!这代表着我们的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

“拍点照片作纪念吧!”起凤提醒、催促我。

我突然发现那块“洞庭路十号”的已经锈损了的蓝底白字的门牌仍高悬在砖砌的门柱上。它当然快将与这旧屋一同毁灭。我迈步上前,高高举起了臂膀,轻轻用手将门牌摘取在手,像面对一件“文物”,珍贵地将它用手帕包起放入口袋。这对别人已经无用的废物,对我却有意义。我将把它带回到四川成都,放在我卧室里的那只玻璃橱内。

拍了照片,离开洞庭路时,我带着寻梦后的怅惘,也怀着斐然诗意,有离绪悠悠,也有豪情满怀。

(本文刊于1990年《文学报》)

永不忘却的血色回忆

岁月水也似的流过去了,记忆已经遥远。那是一种游荡在我的血管之中,熨遍我的全身,刺激我的心灵,似乎永远不会改变的特殊感受。

置身于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南京,看着龙盘虎踞的“白下”形胜,这种锥心泣血的感受总是随着血淋淋的记忆,不断强烈侵袭着我。我不能不想起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时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的高潮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昼夜不停地持续了六周之久。当时全市被烧毁的房屋约三分之一,无辜同胞惨遭杀害达三十万人以上。只要想起这些,我心情总是变得非常压抑、非常愤激。旅游的欢愉兴致也就受到了创伤。于是,从我下榻的金都大酒店九楼的窗口,外眺南京四下里云霞斑斓、茫茫无边的景色时,我常默默凝思,怅然不悦,沉浸在苦涩复杂的心情中。

到南京第三天晚上,民革南京市委主任委员夏瑛同志,请我和起凤到家里吃饭。夏老安排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孙芷莉同志,利用吃饭前的时间来采访我。纪念馆的同志们,为搜集、考证资料,做了大量宝贵而有意义的工作,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由于我在1946-1948年间常在南京,有意识地搜集过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又参加采访过当时在励志社礼堂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目睹过在中华门外兵工厂后面小山上和南京城北一带死于日军屠刀下的同胞尸骨的发掘,纪念馆的同志希望我谈谈当年的情况。于是,回忆的帷幕打开了,我的心走进了寒冬,那种特殊的感受顿时变得格外浓烈。

我在1947年间访问过一批在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见证人,可惜厚厚的几本笔记连同一些照片早已毁于“文化大革命”。那时,我曾用“王公亮”的笔名在1947年的上海《大公报》、上海《时事新报》和重庆《时事新报》发表过关于南京大屠杀和审判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纪实散文和特写,但这些文章早已失落。不过,印象深刻的事总是难忘,现在还牢牢记得的并不少。

1946年2月,当时中国成立了“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级和丙级战犯达两千多人。我在南京小营“国防部战犯拘留所”,访问了三个南京大屠杀中的受害者:梁廷芳、陈福宝和李秀英。

1947年2月,开始审讯谷寿夫。这个身材短小容貌猥琐光着头的日本军人率领的第六师团是最早由中华门攻入南京的日寇部队,杀人最多,暴行最烈。4月26日上午,我在中华门外刑场目击他被枪决,当时,在东京的远东国际法庭,正审讯恶名昭彰的松井石根大将。他是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官,对大屠杀负有直接的最高责任。他的罪行需要证人,梁廷芳、陈福宝、李秀英三人本来都应当而且愿意去做证控诉,但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不给他们解决来回的旅费。后来仅梁廷芳一人成行,去到东京做了证人,当庭陈述了他所亲身经历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

我访问梁廷芳时,这个饱经风霜的壮实中年汉子,为人朴实,脸色庄严,叙事清楚。他本来参加了保卫南京城的战斗,是担架队的一个班长,城破后,逃入了当时外国人组织的国际委员会设立的难民区(也称国际安全区),地址南自新街口起,经过中山北路、中山东路、汉中路,直到汉中门、挹江门等地,包括山西路、宁海路一带在内。日军来搜查,发现梁廷芳手上有老茧就拉出来反绑双手架走。在南京陷落的第四天,梁廷芳同华侨招待所的男女难民五千多人一起,排列成行,由大批日本兵用刺刀押解到江边中山码头。日军架起机枪开始集体大屠杀,死人遍地成堆,血流成河,尸首随波漂流。梁廷芳中弹负伤,在滔滔江水中拼死游到对江登岸,才逃得命。我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续集《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第五卷写到尹二在中山码头脱险的一段经历,原型就是来自梁廷芳。记得参加当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审讯松井的梅汝法官,在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上发表过一篇《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文章,曾谈到当时有个证人在东京做证,他记不清是谁了,其实就是梁廷芳。我问芷莉知不知道梁廷芳的下落,她说:“人已经不在了!”我的心一动,不禁唏嘘。南京大屠杀已五十四年,梁廷芳活着该有九十岁左右了吧?人不是都能活得那么长的!

陈福宝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南京城陷时,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被日军逮住,与其他几十个人一同用绳索捆绑着,带到五台山下屠杀、活埋。日军勒令其中一些人用铁锨把活埋的洞穴加大。他力气小,挖时使不上劲。一个会柔道的日本兵把他拎起举在背上,猛摔在地昏厥过去他像死了一样,日军将其他人刺杀和活埋后扔下他走了。他苏醒后,天已黑,悄悄爬起潜逃。几个月后,平靖了,他有亲戚在新街口开照相馆,有日军拿了胶卷来冲洗,拍的全是烧杀奸淫的“纪念照”。他亲戚是有心人,特地加洗了一套照片密藏,准备将来抗战胜利了拿出来作罪证。我在1947年2月见到陈福宝时,他穿着西装,已是一个高个儿的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了,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将一套几十张照片送给了军事法庭。我从检察官陈光虞那里看到了这些照片,看时汗毛悚然,心在战栗,热血沸腾。照片上的日军砍中国人的头,刺中国人的心脏,轮奸裸露的中国妇女,奸后剖腹杀死……我那天曾随陈福宝到五台山下,他指给我看日军活埋中国人的地点。军事法庭取证时,曾按他提供的地点挖出过不少骷髅和骨骼。审讯谷寿夫时,各处挖来的大批骷髅骨骼作为罪证都摆在谷寿夫面前。陈福宝提供的照片也使妄图狡赖的屠夫谷寿夫哑口无言,因为照片上烧杀奸淫的日军佩戴着第六师团的番号。我问小孙陈福宝的下落,她说:“知道有这么一个提供照片的人,但未曾找到。”是呀,悠悠数十年,青年早已成了老年,他也许早已病故,也许浪迹天涯离开了南京,哪里去找呢?

我同小孙谈起李秀英,想不到星换斗移,这位了不起女同胞,至今还在南京,该是七十好几的老人了吧?她家住南京玄武区鱼市街卫巷,当年南京城破之日,她怀孕已七个月,丈夫到乡下躲避去了,她随父亲躲藏在五台山一所小学的地下室里。大屠杀期间,来了几个日本兵要强奸她。为了不被侮辱,她宁死不屈,一头撞在墙上,头破血流昏倒在地。头一批日军走后,不久又来了第二批。三个日本兵要奸污她。一个日本兵来解她的钮扣,她见日本兵腰间有刀,就夺日军的刀,用牙咬日本兵拼命。日军用刺刀将她刺砍了三十几刀,以为她死了,这才扬长而去。日军走后,父亲见她死了,十分伤心,但她苏醒过来哼了一声,才知道她还活着,但腹中的胎儿流产了。我在《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写的庄嫂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也就是用了她作原型。知道她仍健在,我真高兴。我还能记得当年,她长长的脸型和严肃、冷峻及庄重、愤怒的表情,还有她脸上的伤疤。小孙告诉我:她采访李秀英老人时,老人告诉她:“当年有一个年轻的记者访问过我,并且写了文章。可惜我忘了名字。”我想,那该就是我吧?我当时确是访问了她和她的丈夫,也写了文章的。我真想去看望她,叙叙旧。可惜因为匆匆离宁急于去上海治病,未能如愿,成了一件憾事。

1991年6月,在美国发现了一部由已故美国牧师、当时南京国际红十字会委员长约翰·玛吉等拍摄的实录影片,能放映三十分钟,证明了日寇当时在南京的种种灭绝人性的残酷暴行。接着,日本《每日新闻》10月5日报道说:“记录片中‘有一位被刺刀刺伤横躺在床上的年轻姑娘’。记录片放映后不久,一位《每日新闻》记者发现这位姑娘的脸形和经历与他在南京市见过的李秀英极为相似。接到这一消息,《每日新闻》采访组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关人员协助下,找到了李秀英,最终判定为同一人。”我读着这段报道,心潮起伏,衷心祝愿这位有民族气节、经历过大劫难而如今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中的老人健康长寿。对我来说,仅仅只是在四十四年前采访过她,但她绝不是匆匆相识又可以匆匆忘却的人。我希望她能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也希望以后到南京时能再同她见面。

那晚,菜肴丰盛。吃饭时,我们谈南京的美好变化,谈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谈今天中国再不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摆布的自豪……但一直到宴罢回到住处,我心中总因那种由于南京大屠杀引起的压抑和愤激感到难受。我望着夜深仍华灯灿烂的南京,仿佛仍听到金戈铁马声。半个世纪过去了!欣欣向荣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早年沦陷时凄风苦雨的容颜。但当年南京遭受敌人铁蹄蹂躏的百姓的哀号声,仍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夜更深,天上有一泓朦朦月光,我关了电灯,让月光进房,仍不想睡,在疲惫的兴奋中默默思忖。起凤同我站在月光中,并肩临窗眺望。她了解我,我也了解她的心情,她的小叔凌淦,是一个誓死抗日的爱国军人,军校十期的,保卫南京时守中华门,勇敢战死在南京城内。我在《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写的童军威,身上就有他的影子。头一天,我们经过中华门,看见了城墙上当年激战时留下的大大小小的弹洞。当时,带着凭吊的心情,谈起她小叔凌淦的死,我倏然发现她的脸色变得那么苍白了!

两年前,我见到报载日本教育当局竟然企图涂改历史,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战争罪行从教科书中抹去,将“侵略”一词改为“进入”。前年,我读过日本一个所谓评论家田中正明写的《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卑劣得竟把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说成是无中生有。去年,我也读过日本众议院议员石原慎太郎胡说什么“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的文章。这些事,这些“书”和“文章”,在国内外都引起公愤,也遭到了日本有识之士的驳斥。

其实,铁一样的事实摆在世界人民眼前是怎么样也否认不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是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就说过:“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前事已是历史,但是不能遗忘,更不能否认、歪曲。这些年来,日本人民进行了六次“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植树访华团”的活动。这项活动由日中友好人士菊池善隆先生创始。他曾五次带队到南京,在珍珠泉公园种下两万多株树苗。他去世后,日中协会常务理事林右一又率一个三十人的访华团第六次到南京,团里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八岁的孩子,他们怀着对大屠杀中受害者的悼念,怀着对中日人民友好的热忱愿望,又在南京珍珠泉公园种下了一千二百株象征日中世代友好的树苗。

南京之行,我的情感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对南京大屠杀的血色记忆,永不忘却,是因为我们愿同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阻止日本****复活,不许历史悲剧重演;永不忘却,是因为中国人民应当牢记中国过去受侵略的血染历史和灾难,从而懂得我们应当怎样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继续走振兴中华之路!

(本文刊于1990年《文学报》)

同类推荐
  • 曼弗雷德

    曼弗雷德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诗剧《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游弋欧陆时创作的作品,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曼弗雷德更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高傲、孤独、叛逆、浪漫:三幕诗剧中,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却终究无法摆脱爱欲的苦楚,得到灵魂的平静。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一代天骄突变众所周知的废物,且看她如何拨弄风云、睥睨天下,夺回属于她的一切。重新回归之后,花卿言悬在霓尘宫上空,用看蝼蚁一般的眼神看着下方面色铁青的花无忧,言语狂妄:“妖界第一人又怎样?你趋之若鹜,我不屑一顾!既然你想要,给你玩玩又如何?”
  • 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要大宝箱

    我要大宝箱

    许阳的跳一跳小游戏变异了,跳到便利店上,获得一个宝箱,开出强身牛肉干,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增长力气;跳到音乐盒上,获得一个宝箱,开出催眠魔笛……只要成功跳到特定的格子上,就会获得宝箱,宝箱里面有功法、法宝、丹药等等。“宝箱开启成功,获得游戏外挂,怼气系统,怼人或气人收集怒气值,可以使用怒气值在游戏里开挂……”啥?宝箱还能开出系统来?ps:新书起航,需要各种支持,有书单的兄弟,加个书单呗O(∩_∩)O~书友群:884876601
  • 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

    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与他

    我们与他

    对这灰色的地板我们已经非常厌倦。每天一早就踩着它,我们的细长的影子扫着它;长长的走廊全部是这个地板,在教室里是它,到实验室也是它,甚至在厕所里坐在马桶上看到的也就是它。它脏兮兮的,表面上有一条条模糊的纹路,一想到它就感到说不出的苦。你就没有过这种感觉吗?肯定有过,只是不想提它罢了。我们就不去谈它了。
  • 娱乐圈之老祖驾到

    娱乐圈之老祖驾到

    一玄门老祖一觉睡了近千年,居然被几个盗墓贼给吵醒了。醒来一看,外面日新月异,科技不断发展,但世间灵气几乎消亡,玄门式微,眼看着就要一蹶不振,这让老祖怎么能忍?画符篆,炼法器,振兴玄门势在必行。可是为什么在振兴玄门的道路中,总有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跟个牛皮糖似的甩不掉。二玄门震惊了!为何那个当红女演员袖手一挥,就是一张顶级符篆,随手一抛,又是一堆逆天法器,还有还有……连传说中的阵法也不在话下。更震惊的是,为啥他们泰山北斗的玄门大师见到这人恭恭敬敬的像个小辈,气都不敢多出一口。娱乐圈轰动了!惊现逆天颜值,万年美少女,窜红速度堪比火箭发射,偏偏还让人找不到缺点。有颜就算了,演技也是演啥像啥,最了不起的就是背景强大,传说中的谢家大佬更是寸步不离,像个痴汉。以前谢大佬最常见的一句话:“女人,有多远滚多远。”后来就变成了,“音音,我滚过来了,求养。”三谢则说:“我的女人,谁敢动?”然后用一生守护她。月流音说:“我的男人,我保护。”然后许了他一世。阅读小指南1:sc,1v12:女主金手指强大,因为就是她自己。3:傲然逆天老祖vs高冷痴汉谢大佬
  • 搜神记

    搜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race of Death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1)

    A Trace of Death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1)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Keri Locke, Missing Persons Detective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LAPD, remains haunted by the abduction of her own daughter, years before, never found. Still obsessed with finding her, Keri buries her grief the only way she knows how: by throwing herself into the cases of missing persons in Los Angeles.A routine phone call from a worried mother of a high-schooler, only two hours missing, should be ignored. Yet something about the mother's voice strikes a chord, and Keri decides to investigate.
  • 惹上妖孽皇帝:皇后在上

    惹上妖孽皇帝:皇后在上

    一场莫名奇妙的穿越,醒来后成了冷宫的弃后。爹爹不疼,娘不爱,好在衣食无忧,就是太冷清,无人问候。但随后,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让她措手不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碰到了一个身份尊贵英俊的男人,是她的希望还是噩梦?她不得而知。每个人都在她穿越后的生命中填上浓重的一笔,她的心会给谁?谁又是她最后的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