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1200000002

第2章

那时,回到中川一带仍然会令我悲喜交加。这里山峦起伏,再次走在一座座房子间那些狭窄、陡峭的街道上总是给我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虽然我不会想来就来,但总也无法长久地远离这里。

拜访藤原太太同样会给我这种感觉;因为她是我母亲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位和蔼的女士,头发已经花白。她的面店开在一条热闹的小巷子里;店门口有一块水泥地,屋顶伸了出去,客人就在那里,坐在木桌和长凳上吃面。她的客人主要是午休和下班时来光顾的上班族,其他钟点则没有什么客人。

那天下午我有点紧张,因为那是佐知子到那边工作后我第一次去。我在担心——替她们两个都担心——尤其是因为我不知道藤原太太是不是真的需要帮手。那天很热,小巷里都是人。进到阴凉处我真高兴。

藤原太太见到我很高兴。她让我在一张桌子旁坐下,然后去取茶。那天下午没有什么客人——可能一个都没有,我不记得了——也没有看见佐知子。藤原太太取来茶时,我问她:“我的朋友在这里做得怎么样?她还行吧?”

“你的朋友?”藤原太太转头朝厨房的门看去。“她在削土豆。我想很快就会出来了。”然后,好像转念一想,她站起来,朝厨房门口走了几步。“佐知子太太,”她喊道,“悦子来了。”我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应答。

藤原太太回来坐下,伸过手来摸我的肚子。“开始变明显了,”她说,“你现在开始可得当心啊。”

“反正我也没干多少活,”我说。“我日子很清闲。”

“那就好。我记得我怀第一胎时,遇上了地震,挺大的地震。我那时怀的是和夫。可他后来也健康得很。别太担心,悦子。”

“我会的。”我朝厨房门口看了一眼,“我的朋友在这里做得还好吧?”

藤原太太顺着我的目光朝厨房看去。然后又转向我,说:“我想还好。你们是好朋友,对吗?”

“是的。我在现在住的地方没有多少朋友。我很高兴认识了佐知子。”

“是啊。那太好了。”她坐在那里,看了我几秒钟。“悦子,你今天很累的样子。”

“我想是很累。”我笑了笑。“我想是怀孕的缘故。”

“是啊,自然。”藤原太太还是看着我的脸。“但我是说你好像——不太开心。”

“不开心?才没有呢。我只是有点累,我没有比现在更开心了。”

“那就好。你现在得多想想开心的事。孩子啊。未来啊。”

“是的,我会的。想到孩子我就很开心。”

“很好。”她点点头,但还是盯着我。“心态决定一切。一位母亲应该得到她想要的所有的照顾,她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抚养孩子。”

“我确实很期待。”我笑了笑,说。厨房里传出声响,我又一次看过去,但还是没有看见佐知子。

“我每周都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藤原太太接着说道。“怀孕六七个月了。我每次去墓地都看见她。我没有跟她说过话,但是她看上去很悲伤,和她的丈夫站在那里。真是羞愧啊,一个孕妇和她的丈夫每周日不做别的,就想着死人。我知道他们是敬爱死者,但仍旧不应该这样。他们应该想着未来才是。”

“我想她很难忘记过去。”

“我想是吧。我很同情她。但是现在他们应该向前看。每周都来墓地,这样怎么能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来呢?”

“大概不能。”

“墓地不是年轻人去的地方。和夫有时会陪我去,但我从来没有要他一定要去。他现在也应该向前看了。”

“和夫还好吗?”我问。“他的工作顺利吗?”

“工作很顺利。下个月他就会得到晋升。但他也该想想别的事了。他不可能永远年轻。”

突然我看见外面太阳下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哎呀,那不是万里子吗?”我问。

藤原太太坐在椅子上转过头去。“万里子,”她喊道。“你到哪里去了?”

万里子站在马路上不动。但不一会儿,她走进阴凉的水泥地,走过我们,在旁边的一张空桌子坐下。

藤原太太先是看着万里子,然后不安地看了我一眼,好像要说什么,但是她站了起来,朝小女孩走去。

“万里子,你到哪里去了?”藤原太太压低了声音,但我还是听得见。“你不可以老是这样子乱跑。你妈妈很生气。”

万里子看着自己的手指,没有抬头看藤原太太。

“还有万里子,请你不要那样子跟客人说话。你不知道那样子很没礼貌吗?你妈妈很生气。”

万里子还是看着自己的手指。在她身后,佐知子出现在厨房门口。我记得那天早上看见佐知子时,我再次惊讶于她比我原先以为的要老得多;她的长发都塞进了头巾里,这样一来,眼角和嘴角的皱纹变得更加明显。

“你妈妈来了,”藤原太太说,“我想她一定很生气。”

小女孩还是坐在那里,背对着她妈妈。佐知子很快地瞥了她一眼,笑着转向我。

“你好啊,悦子,”她说,优雅地鞠了一躬。“在这里见到你真是惊喜。”

在水泥地的另一头,两个上班模样的女人走进来坐下。藤原太太朝她们鞠了个躬,又转向万里子。

“你为什么不到厨房去一会儿呢?”她小声说。“你妈妈会告诉你要做些什么的。很简单的。我相信像你这么聪明的女孩子一定会做的。”

万里子没有反应。藤原太太抬头看看佐知子,一刹那,我觉得她们冷冷地交换了眼神。然后藤原太太转身向她的客人走去。看来她认识她们,边走过水泥地,边熟识地跟她们打招呼。

佐知子走过来在桌子边坐下。“厨房里真热啊,”她说。

“你在这里做得怎么样?”我问她。

“做得怎么样?哦,悦子,这真是很有趣的经历,在面店里工作。我得说,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在这种地方擦桌子。但是”——她很快地笑了笑——“很有趣。”

“我知道了。那万里子呢,她习惯吗?”

我们都往万里子的桌子看去;那孩子还是看着她的手。

“哦,她很好,”佐知子说。“当然了,她有时候很好动。但是你怎么可能要她安静地待在这里呢?真遗憾,悦子,但是你看,我的女儿并没有我的幽默感。她不觉得这里很有趣。”佐知子笑了笑,又看看万里子。然后她站起来,朝她走去。

她静静地问:“藤原太太跟我说的是真的吗?”

小女孩没有回答。

“她说你又对客人不礼貌了。是真的吗?”

万里子还是不做声。

“她跟我说的是真的吗?万里子,人家问你话时你要回答。”

“那个女人又来了,”万里子说。“昨晚。你不在的时候。”

佐知子看了她女儿一两秒钟,然后说:“我想你现在最好进去。进去,我来告诉你要干些什么。”

“她昨天晚上又来了。她说她要带我去她家。”

“进去,万里子,到厨房里去等我。”

“她要带我去她住的地方。”

“万里子,进去。”

水泥地的那边,藤原太太和那两个女人为了什么事大笑起来。万里子还是看着她的手掌。佐知子走开了,回到我这张桌子。

“请原谅,悦子,”她说。“我有东西在煮。我一会儿就回来。”然后她降低声音加了句:“你不能指望她会对这种地方感兴趣,不是吗?”她笑了笑,走向厨房。到了门口,她再次转向她的女儿。

“快点,万里子,进来。”

万里子没有动。佐知子耸耸肩,进去了。

同样在那段时间,初夏时,绪方先生到我们这里来了,那是他那年早些时候搬出长崎后第一次到这里来。他是我的公公,可是我却老是把他当作“绪方先生”,即使在我自己也姓绪方的时候。那时,我已经认识他很久了——比我认识二郎还要久——一直叫他“绪方先生”,我从来不习惯叫他“爸爸”。

他们父子俩长得不像。如今回想起二郎,我的眼前出现一个矮矮、结实的、表情严肃的男人;我丈夫对外表一丝不苟,即使在家里,也经常穿衬衫、打领带。现在我还能想见他坐在客厅的榻榻米上,弓着背吃早、晚餐,就像我以前常见的那样。我记得他老是弓着背——像拳击手那样——不管站着还是走路。相反,他的父亲总是坐得直直的,神情轻松、和蔼。那年夏天他来的时候,他的健康状况还很好,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不像有那么大岁数。

我记得一天早上,他第一次提到松田重夫。那时他已经住了几天了,显然觉得这间小四方屋子很舒适,想多住几天。那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我们仨在吃早餐,二郎还没去上班。

“你们的同学会,”他对二郎说。“在今晚,是吧?”

“不,是明天晚上。”

“你会见到松田重夫吗?”

“重夫?我想不会见到。他不常参加这些活动。我很抱歉得出去,不能陪你,爸爸。我想不去的,但是那样会让他们不高兴。”

“别担心。悦子会把我照顾得很好的。而且这些活动也很重要。”

“我想请几天假,”二郎说,“可是眼下我们很忙。我说过了,订单刚好在您来的那天来了。真是讨厌。”

“哪儿的话,”他父亲说。“我完全理解。我自己前不久也还在为工作忙碌呢。我没有那么老,你知道。”

“没有,当然没有。”

我们安静地吃着早餐。突然绪方先生说:

“那么你觉得明天不会遇到松田重夫。但是你们偶尔还是会碰面吧?”

“最近不常见了。长大以后大家就各走各的了。”

“是啊,都是这样。学生们都各走各的,然后发现很难保持联系。所以这些同学会就很重要。人不应该那么快就忘记以前的感情。应该时不时地看看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事情。没错,我觉得明天你当然要去。”

“也许爸爸星期天的时候还在这里,”我丈夫说。“那样我们也许能去哪里走走。”

“嗯,好啊。好主意。但是如果你得上班,那一点儿也不要紧。”

“不,我想我星期天没事。很抱歉眼下我太忙了。”

“明天你们请了以前的老师没?”绪方先生问。

“据我所知没有。”

“真是遗憾啊,这种场合老师不太常被邀请。我以前有时也被邀请。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忘要邀请老师。我认为这样才恰当。这是一个机会让老师看看他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们向他表示感激。我认为老师应该出席才对。”

“是,也许您说得对。”

“现在的人很容易就忘记他们的教育归功于谁。”

“是,您说得很对。”

我丈夫吃完早餐,放下筷子。我给他倒了些茶。

“有一天我碰到了一件奇怪的小事情,”绪方先生说。“现在想想我觉得挺有趣。一天我在长崎的图书馆看见了一本期刊——一本教师期刊。我没听说过那个期刊,我教书的时候没有那个期刊。读那本期刊,你会以为现在日本的教师都变成共产主义者了。”

“显然共产主义现在在日本越来越流行,”我丈夫说。

“你的朋友松田重夫在上面发表了文章。想想我看见文章里提到我的名字时是多么惊讶。我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记得我。”

“我肯定在长崎还有很多人记得爸爸,”我插了一句。

“太奇怪了。他提到远藤老师和我,说到我们的退休。要是我没理解错的话,他暗示说这一行没了我们真是庆幸。事实上,他甚至觉得我们在战争结束后就该被解职了。太奇怪了。”

“您确定是同一个松田重夫吗?”二郎问。

“同一个。栗山高中的。太奇怪了。我记得他以前常来我们家和你玩。你妈妈特别喜欢他。我问图书馆的管理员可不可以买一本,她说她会帮我订一本。到时我拿给你看。”

“这不是忘恩负义吗?”我说。

“当时我可惊讶了,”绪方先生转向我说。“是我把他介绍给栗山高中的校长的。”

二郎喝完茶,用毛巾擦了擦嘴。“太遗憾了。我说过了,我有一段时间没见到重夫了。请原谅,爸爸,但是我得走了,不然要迟到了。”

“哦,当然。工作顺利。”

二郎走下玄关,开始穿鞋。我对绪方先生说:“像爸爸这种地位的人一定会听到一些批评。这是很自然的。”

“是啊,”他说,笑了起来。“别在意这件事,悦子。我一点都不介意。只是二郎要去参加同学会,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不知道远藤读到这篇文章没有。”

“祝您今天愉快,爸爸,”二郎在玄关那里说道。“可以的话我会争取早点回来。”

“胡说什么。别为我操心。工作重要。”

那天上午晚些时候,绪方先生从房里出来,穿着外套、打着领带。

“您要出去吗,爸爸?”我问。

“我想去见见远藤老师。”

“远藤老师?”

“对,我想去看看他最近过得怎么样。”

“可是您不是要在吃午饭前去吧?”

“我想我最好马上就去,”他看了看表,说。“远藤现在住的地方离长崎市区有点远。我得搭电车。”

“那让我给您准备一份便当吧,不用多长时间。”

“哎呀,谢谢了,悦子。那我就等几分钟。其实我是想让你帮我准备便当的。”

“那您就说出来,”我站起身来,说。“您不能老用这种暗示来得到您想要的东西,爸爸。”

“可是我知道你会领会我的意思的,悦子。我对你有信心。”

我走向厨房,穿上拖鞋,走进铺着瓷砖的地面。几分钟后,拉门开了,绪方先生出现在门口。他就坐在门口看我准备便当。

“你在给我做什么呢?”

“没什么。只是昨晚的剩菜。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要求更好的了。”

“但是我肯定你还是会把剩菜变得很可口。你拿蛋要做什么?那个不是剩菜吧?”

“我要加一个煎蛋。您运气好,爸爸,我那么慷慨。”

“煎蛋。你一定要教我怎么做煎蛋。难不难?”

“很难。您这个年纪是学不来的。”

“可是我很想学。还有,你说‘您这个年纪’是什么意思?我还年轻,还可以学很多新东西。”

“您真的打算成为一名厨师吗,爸爸?”

“没什么可笑的。这些年来,我渐渐懂得欣赏做菜了。它是一门艺术,我确信这点,就像绘画或诗歌一样高雅。不能因为它的产品很快就消失了而不懂得欣赏。”

“您要坚持画画,爸爸。您画得越来越好了。”

“画画啊。”他叹了一口气。“画画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给我满足感了。不,我想我应该学做煎蛋做得跟你一样好,悦子。我回福冈前你一定要教我。”

“一旦您学会了,您就不会再觉得它是什么艺术了。也许女人应该把这些事情保密。”

他笑了起来,像是在对自己笑,然后又安安静静地看我做事情。

“你想是男孩还是女孩呢,悦子?”过了好一会儿他问道。

“我一点儿都不在乎。要是男孩就取您的名字。”

“真的?一言为定?”

“现在再想想,我又拿不准了。我不记得爸爸的名字了。征尔——这个名字不好听。”

“那只是因为我长得丑,悦子。我记得有一个班的学生说我长得像河马。可是你不应该光看外表就觉得不行。”

“没错。我们还得看看二郎是怎么想的。”

“是。”

“可是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取您的名字,爸爸。”

“那可真让我高兴。”他笑着朝我微微鞠了一躬。“可我是知道家人坚持要用自己的名字给孩子取名是多么讨人厌的。我记得我和老伴给二郎起名字的时候,我想用我一个叔叔的名字,可是孩子他妈不喜欢这种用亲戚的名字给孩子取名的做法。当然,后来她让步了。景子是个很固执的人。”

“景子是个好名字。要是女孩,也许可以叫景子。”

“你可不能这么匆忙地做决定。你要是没有说到做到,会让老人家很失望的。”

“对不起,我想到了就说出来了。”

“而且,悦子,我相信还有其他人的名字你想用。其他跟你亲近的人。”

“也许吧。不过要是男孩,我想用您的名字。您以前就像我的父亲。”

“我现在不像你的父亲了?”

“像,当然像。可是不一样。”

“我希望二郎是个好丈夫。”

“当然是了。我再幸福不过了。”

“孩子也会让你幸福。”

“是。怀孕的时机再好不过了。现在我们在这里安定下来了,二郎的工作也很顺利。这个时候要孩子最好。”

“那么你觉得幸福?”

“是的,我很幸福。”

“很好。我真替你们两个高兴。”

“给,做好了。”我把涂漆的便当盒递给他。

“啊对了,剩菜,”他说,接过去,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微微打开盖子。“但看上去很可口。”

我终于回到客厅。绪方先生在玄关那里穿鞋。

“告诉我,悦子,”他头也不抬地说。“你见过这个松田重夫吗?”

“一两次。我们结婚后他来过。”

“但是现在他和二郎不是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吧?”

“不是。我们寄寄贺年卡,仅此而已。”

“我要叫二郎写信给他。重夫应该道歉。要不然我就要叫二郎跟这个年轻人断交。”

“我知道了。”

“我本想早点跟他说,就在刚才吃早饭的时候。但是这种事最好留到晚上再说。”

“也许您说得对。”

绪方先生再次感谢我做的便当,然后出门了。

结果,那天晚上他并没有提起这件事。他们两个回家时都很累了,一整晚大都在看报纸,很少说话。只有一次绪方先生提到了远藤老师。那是在吃晚饭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远藤看来不错,只是想念他的工作。毕竟教书是他的生命。”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我对二郎说:“我希望爸爸对我们的接待还满意。”

“不然他还想要怎么样?”我丈夫说。“你要是这么不放心,干吗不带他出去走走?”

“你周六下午要上班吗?”

“怎么可能不上班?我进度已经落后了。他刚好挑在最不方便的时候来。实在太糟了。”

“但是我们周日还是可以出去,对吧?”

印象中我好像没有得到回答,虽然我久久地仰望着漆黑的房间、等着。辛苦地工作了一天之后,二郎总是很累,不想说话。

不管怎样,看来我是瞎操心绪方先生了,因为那次是他待得最久的一次。我记得佐知子来敲门的那天晚上他还在。

佐知子穿着一件我之前从没见过的裙子,肩膀上披着一条围巾。脸上仔仔细细地化了妆,但是有一小撮头发松了,垂到了脸上。

“很抱歉打扰你,悦子,”她笑着说。“我在想万里子是不是在这里。”

“万里子?怎么了,没有啊。”

“哦,没关系。你没有见到过她?”

“抱歉,没有。她丢了?”

“不是的,”她笑了笑,说,“只是我回去时她不在屋子里,没别的。我肯定我很快就能找到她。”

我们在玄关那里说话,我突然发觉二郎和绪方先生在看这边,就介绍了佐知子。他们相互鞠了躬。

“真让人担心,”绪方先生说。“也许我们最好马上打电话给警察。”

“没这个必要,”佐知子说。“我肯定我会找到她的。”

“可是也许安全起见,还是打一下好。”

“真的不用”——佐知子的声音里有一丝生气——“没有必要。我肯定我会找到她的。”

“我帮你找,”我边说边穿上外套。

我丈夫不满地看着我,好像要说什么,但又没说。最后,他说:“天快黑了。”

“真的,悦子,不必这么大惊小怪的,”佐知子说。“不过要是你不介意出来一下的话,我感激不尽。”

“要小心,悦子,”绪方先生说。“要是没有很快找到孩子,就给警察打电话。”

我们下了楼。外面热气还未散尽,空地那头,太阳落得低低的,照亮了泥泞的水沟。

“公寓这一带你找了吗?”我问。

“没有,还没有。”

“那我们找找看吧。”我开始加快步子。“万里子可能待在什么朋友家吗?”

“我想不可能。真的,悦子”——佐知子笑了笑,拉住我的胳膊——“没必要这么慌张。她不会有事的。其实,悦子,我来找你是想告诉你一些事情。你瞧,事情终于定下来了。我们过几天就要去美国了。”

“美国?”也许是因为佐知子抓住我的胳膊,也许是因为吃惊,我停住了脚步。

“对,美国。你肯定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看到我吃惊她好像很开心。

我又走了起来。公寓楼这一带都是水泥路,偶尔会遇见几棵细细的小树,是楼盖好了以后种的。头顶上,大部分窗户的灯都亮了。

“你不再问我别的了吗?”佐知子追上我,说。“你不问我为什么要去?要和谁去?”

“若这是你想要的,那我真替你高兴,”我说。“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先找到您的女儿。”

“悦子,你得明白,我没有什么丢脸的。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请你问些你想知道的事吧,我不觉得丢脸。”

“我想也许我们应该先找到您的女儿。我们可以以后再说。”

“好吧,悦子,”她笑了笑,说。“我们先找万里子吧。”

我们找了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看了每一栋公寓楼,很快发现我们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突然,我看见其中一栋公寓的主入口有两个女人在说话。

“那里的两位太太也许能帮我们,”我说。

佐知子没有动。她朝她们看了看,说道:“我不觉得。”

“但是她们可能见过她。她们可能见过您的女儿。”

佐知子还是看着她们。然后她冷笑一声,耸耸肩,说:“好吧,我们去给她们一些嚼舌根的东西吧。我不在乎。”

我们走过去,佐知子礼貌又镇静地问了她们。两位太太交换了关切的眼神,但是她们都没有看见小女孩。佐知子请她们放心,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们就离开了。

“我肯定这下她们高兴了,”她对我说。“现在她们有东西可聊了。”

“我相信她们肯定没有恶意。她们看上去都是真的很关心。”

“你真好,悦子,不过不必跟我说这些。我从来不在乎她们那样的人想什么,现在我更不在乎了。”

我们停住脚步。我看了看四周,又望望公寓的窗户。“她会在哪儿呢?”我说。

“你瞧,悦子,我没有什么丢脸的。我没有什么好瞒着你的。或者是瞒着那些女人。”

“你想我们要不要到河边找一找?”

“河边?哦,我已经找过了。”

“那另一边呢?她可能到对面去了。”

“我想不会,悦子。其实,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她现在已经回去了。大概还很高兴自己惹了这些麻烦。”

“那我们去看看。”

我们回到空地边,太阳已经落到河的下面去了,只能看见河边柳树的轮廓。

“你不用跟着我,”佐知子说。“我很快就会找到她了。”

“没关系。我和你一起去。”

“那好吧。一起走吧。”

我们朝小屋走去。地上凹凸不平,我只穿着木屐,很难走。

“你出去了多久?”我问。佐知子在我前面一两步;她没有回答,我想她可能没有听到,又问了一遍:“你出去了多久?”

“哦,不太久。”

“是多久?半小时?不止?”

“我想大概三四个钟头。”

“我知道了。”

我们一路穿过泥地,尽量当心不踩到臭水坑。快到小屋时,我说:“也许我们应该到对面看一看,以防万一。”

“树林里?我女儿不会在那里的。我们进屋去看看吧。没必要这么担心,悦子。”她又笑了笑,但是我觉得她的笑声里有丝丝的颤抖。

屋里没有电灯,一片漆黑。我在玄关等着,佐知子进屋去。她叫她女儿的名字,打开连着主室的两个小房间的拉门。我站在玄关,听着她在黑暗里来回走动,然后她回到玄关。

“也许你是对的,”她说。“我们最好到对面看看。”

河边的半空中有很多小虫子。我们静静地朝下游的小木桥走去。走过木桥,对岸就是之前佐知子提到的树林。

我们正走在桥上,佐知子突然转向我,飞快地说道:“我们最后去了酒吧。我们本来是要去看电影的,加里·库珀演的,可是排队的人太多了。城里很挤,又有很多喝醉酒的。最后我们去了酒吧,他们给了我们单独的一间小房间。”

“我知道了。”

“我想你没有去过酒吧吧,悦子?”

“没有,没去过。”

那是我第一次到河对岸去。脚下的泥土很软,甚至感觉要陷下去。这也许只是我的想象,但是那时我在河边觉得凉飕飕的,很不自在,像是感觉到有事要发生。我重新加快脚步,朝前面漆黑的树林走去。

佐知子拉住我的胳膊不让我往前走。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见河边草地上离河很近的地方躺着一捆什么东西。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只看见地上有一团比周围草地颜色深的黑影。我的第一反应是要冲过去,却发现佐知子还呆呆地站着,盯着那团东西看。

“那是什么?”我傻乎乎地问。

“是万里子,”她静静地说。当她转过头来看着我时,眼睛里有一种异样的神情。

同类推荐
  • 记忆魔咒

    记忆魔咒

    常洛常常问自己,忘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久?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到市立中学的铁栏外,等待那个女孩的出现。终于等到她走过来在铁栏内的石廊上坐下,常洛的面孔一下变得神采飞扬。女孩名叫凌榛榛,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虽然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每次面对她,常洛的心就会变得很软,一如春天懒洋洋的阳光。他点燃一枝烟,静静地看她低头读书的模样。随着书中的内容,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在春日阳光和斑驳树影的掩映下,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晶莹。这样隔着铁栏的相守,已经令他心满意足。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斗虫记

    斗虫记

    中秋时节,淡淡的桂花香在空气中飘散,一轮皓月高悬天际。此时,上海大多数人家都在团聚赏月,而在浜南福康里的卢家大宅,却显得十分冷清而沉寂,似笼罩着不祥之气。原来数天前,卢小开瞒着卢老爷到“帅居”去斗蟋蟀,上海人叫斗虫,又叫上栅,栅即蟋蟀决斗的长方形笼栅。卢小开拿去的是一只上海七宝名虫蟹青铺铁砂,而对方地皮大王的小开金少爷,他的虫是山东宁津的柏叶青,《促织》中的蟋蟀即出于此地。
  • 虎尾汤

    虎尾汤

    本书入选2014年度美国国家独立卓越奖(2014 National Indie Excellence Award)。主人公安丽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的心。1938年春,上海和南京已相继沦陷,丈夫在战场奋勇杀敌,安丽却被迫留在鼓浪屿的家中。在等待丈夫回家的日子里,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和保护母亲、婆婆、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儿子。鼓浪屿渐渐变成一座孤岛,人们纷纷逃离,连安丽的老师也不例外,但安丽选择留了下来。她藏好家里的金子,储存好足够的食物,等待鼓浪屿落入日寇魔爪的那一天。
  • 铁笛子

    铁笛子

    离开兰州北关十七里有一个地方名叫花兰堡,是个两千多户人家的大镇。地当水陆要冲,一面通着黄河渡口,一面又是官驿往来要道,商贾云集,甚是繁富。附近还有许多小村镇,到处水田纵横,土厚泉甘,出产丰美,昔年甘凉、宁夏、青海、新疆各省各地往来贩运的货物都以此为集散转运之地,无形中成了西北诸省的交通枢纽。河岸上下游停满舟船皮筏,人烟稠密,热闹非常。附近村镇富翁甚多,除拥有大片田业、聚族而居的多年土著而外,另有好些都是靠着贩运羊毛、布匹、水菸、杂货以及各种土产因而致富的大商人。地方富足,屋是五方杂处,平日倒也安静。
热门推荐
  • 他存在过吗

    他存在过吗

    痴汉女主&白月光男主有一天,你看见了一个人,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了!
  • 恋时不候

    恋时不候

    有些人,终会成为路人。不是所有人都有千分之一的幸运,成就一生爱情的美满,我们能做的,就是且行且珍惜。顾惜迟:妈妈说过,要爱珍惜自己的人。因为感情,一旦错过了,那个等候的人,可能,就不在了。所以,如果这次,我抓住了你的手,你会不会,一直牵着我走?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流水落花

    流水落花

    一个出身世家的著名作家夫人,在经历了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直至今天的社会变迁后,她内心被迫建起了一道无形之墙。在彬彬有礼背后,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在我母亲的南方故乡有一个传说:经历过生死大病的人们,其灵魂就像受惊的鸟儿般容易飞走。你务必当心,你更要留意,因为当他们返回人间时,身体里很可能栖居着别的东西。我姨妈周璇在88岁那年接受了结肠癌切除手术,从监护室出来的第三天,我来到医院。半掩的窗帘遮住了阳光,她躺着,苍白的脸在幽暗中影影绰绰。我把一大束百合放在床头并向她问好,她沉默着,那异乎寻常的寂静让我怀疑她是否昏睡。
  •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女帝玩转天界

    重生女帝玩转天界

    修仙之路,漫漫无期。纵然凌曦前世问鼎天界巅峰,成帝位,踏仙途,成就星灵女帝之名,也终究逃不过漫漫岁月。寻遍万千古迹,携一《轮回灵女决》重生于少女时代,也不过弥补前世遗憾,不辜负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这一世,她战无数天骄,领无数传承,也顺便俘获了无数美男的心。#纯良少年害羞抿唇:“姐姐,我最喜欢你了。”#邪肆妖孽勾唇一笑:“可愿做本王一生一世一双人中的一个?”#翩翩公子温润如玉:“再造之恩,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冰山美男寤寐求之:“纵江山如画,又怎抵你眉心一点朱砂?”#……世间哪得安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情之一字,她生来……就不能拥有。[重生+修仙+无男主][不定时更新,入坑需谨慎]
  • 超神学院之君临诸天

    超神学院之君临诸天

    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神学院同人小说,而是以超神学院为主世界的无限流小说。主世界:超神学院经历世界:长生界→神墓→一人之下→风云→武庚纪..........................阅读前须知:1丶警告!本书为新人新手之作,剧毒,毒抗没有达到MAX境界的书友请谨慎考虑!2丶本书有缺章,但是这是由于某高维神兽的关系,请不要乱喷作者。3丶.......已经说过有剧毒了,觉得写的烂可以提建议,欢迎,但是请不要骂人,谢谢!
  • 横渡(中篇小说)

    横渡(中篇小说)

    老杨他们走时,怪我说了一句大话,这下倒好,我孤零零站在文化广场上,对面马路是有不少车,可我压根不知哪个车是去木马邑的。我刚拨通陶小绿的手机,有辆警车窜来,我惯性地往后一“溅”,手机像个水点飞甩了出去,陶小绿的声音在地上若隐若现:“我真的不能去,不好意思去……”车上下来一个警察,迅疾而有力地把我往车上扯,我也有力而强硬地与其对抗,我差一点就够到手机了。拿住手机,我声调悲哀地说,好,小绿,咱不去,咱在家平安无事……说完马上关掉手机。同时,心里现出另一个焦虑,这事怎么也该告诉老杨他们一声,可还有什么机会告诉。
  • 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

    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

    一个不安分的女人,任性又疲惫地活着,离了婚,没了工作,情人也移情别恋,就在人生谷底的时刻,突然又查出患了癌症!然而就在这种绝境下,她竟然狂热地追求起自己的主治医生!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行为,背后又闪耀着怎样的人性光辉呢?她的命运会是如何呢?她能否在生命尽头得到她想要的爱情呢?《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笔触灵动细腻,故事激情澎湃,感悟深刻到位,让人们在生与死,灵与肉的纠缠之中,深深地思考,存在,与爱。
  • 灵机禅师语录

    灵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