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700000011

第11章 蒙古汉子(11)

桐花抹了把眼泪,给申慕德道了个万福:“拜见申将军,恭祝申将军福体安康。”

申慕德忙道:“桐花侄女,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通智对桐花道:“女儿呀,申将军也是正黄旗满洲,阿玛远在京城,想照顾你也照顾不到,以后有什么事,你就找申将军。”

申慕德应道:“对对对,桐花侄女,以后建威将军府就是你的娘家。”

桐花再次下拜:“谢申将军,以后少不了麻烦申将军。”

桐花依在通智身边,一步也不离开。

巴特回到章盖衙门,一一拜见通智和申慕德,申慕德恭维道:“通大人,你这位女婿年轻有为,可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皇上驾临归化城,看了他的骑射龙心大悦,回朝之后就封他为世袭都统。只可惜宝丰山林木一案,皇上震怒。不过,准噶尔蠢蠢欲动,科布多早晚还有一场恶仗,巴特武艺精湛,箭法无双,只要在战场上再立新功,通大人再进几句美言,巴特将军官复原职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桐花摇着通智的胳膊:“阿玛,是你说巴特文武全才,日后定能飞黄腾达,女儿才答应嫁给他,现在巴特削了职,罢了官,你可不能不管。”

通智安慰桐花:“阿玛管,阿玛管,我的女婿我哪能不管?”

巴特对桐花道:“桐花,不要为难岳父大人了。”

桐花把脖子一扬:“什么为难?你不当官,我嫁给一个平头百姓,那不是毁了我一辈子?”

巴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通智和申慕德留宿沙尔沁,巴拉把章盖衙门腾出来,给通智和申慕德居住;把巴家东西厢房腾出来,给通智和申慕德的随从居住。巴拉在衙门外搭起蒙古包,除太夫人外,其他各房各室都睡在蒙古包。

晚饭之后,巴特陪桐花来到通智的房间。通智与桐花几年不见,有说不完的话,巴特知趣地退了出来。使女桐雪为通智和桐花端茶倒水,二更时分,她也回了帐篷。巴特一个人躺在帐篷里,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直到鸡叫三遍,天光渐亮,桐花也没从通智房里出来。巴特心中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

这天清晨,太夫人没有敲铜盂。

早餐过后,通智起程赴宁夏,申慕德回归化城。

桐花一夜之间仿佛长高了八尺,两位一品大员,凭什么到一个小小的章盖衙门?是因为我桐花,他们是来看我桐花的!巴家娶了我,祖坟都跟着冒了青烟。桐花看人的眼神、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变了。她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仿佛她不是一品大员的女儿,而是皇上的千金。打骂下人自不必说,对几个伯伯也口出不逊了。

蒙古人吃手扒肉一般都煮八分熟,肉里带点血丝吃着才有嚼头。肉不太烂,筋就更硬了。二伯伯啃骨头上的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桐花阴阳怪气地说:“听说蒙古人祖先是一只饿狼,我还不信,现在终于明白了。”

巴特忙打圆场:“蒙古人的祖先是苍狼和白鹿。”

桐花眼睛一翻:“苍狼就不饿吗?”

二伯伯不敢啃了。

三伯伯喜欢喝羊汤,羊汤太热,喝的时候发出“咝咝”的声音,桐花就说:“咱家的牛没跑到屋里来吧?”

锡兰赔笑:“三少奶奶,牛有牛棚,羊有羊圈,怎么会跑到屋里来呢?”

桐花看也不看锡兰:“那我怎么听见牛喝水的声音呢!”

三伯伯不喝了。

四伯伯一边剔牙,一边嘬,嘬牙时发出“啧啧啧”的声音,桐花对桐雪急道:“有耗子,快打耗子!”

桐雪道:“小姐,大白天的,哪有耗子?”

桐花不耐烦地说:“我都听见耗子叫了,怎么没耗子?”

四伯伯不敢剔牙了。

浓云像一堵厚厚的棉絮,太阳被缠在里面,无法挣脱。草原的白昼跟黑夜纠缠在一起,拉不断,扯不开。

上房太夫人烟袋敲击铜盂的声音晚了半个时辰。巴家各房闻声起来穿衣,使女仆人扫院子的扫院子,做饭的做饭,倒痰盂的倒痰盂,擦桌子的擦桌子……唯独不见桐花。

天已近午,西厢房的桐花还是没有动静。太夫人连抽了三袋烟,第四袋烟锅里的火就要熄灭了,她缓缓地说:“哈珠,去,把巴特叫来。”

“是,太夫人。”

巴特来到上房,太夫人磕了磕烟灰:“巴特呀,你媳妇是不是不舒服?”

巴特支吾道:“好像是……这些日子,她总是睡不醒。”

太夫人眼神之中露出渴望的神情:“她有了?”

巴特摇了摇头。

太夫人悠悠地说:“桐花过门快四年了,你们这一辈兄弟八个,除了三个礼佛当了喇嘛,你们兄弟五个就你没孩子,现在,老八媳妇也怀上了。要不,你和桐花请个喇嘛看看?”

巴特咧了咧嘴:“嗯,我,我跟她说说。”

巴特回到西厢房,桐花虽然睁着眼睛,可仍躺在被窝里,不知在想什么。

巴特对桐雪说:“伺候三少奶奶穿衣、梳头。”

“是,姑老爷。”桐雪应道。

桐花打了个呵欠,又伸了个懒腰,这才坐起来。

桐花漱完口,洗完脸,巴特道:“桐花,咱们结婚这么长时间,也该要个孩子了,奶奶为这事很着急,要不咱们请个喇嘛看看?”

桐花门帘子脸一下子就撂下了:“要看你看,我不看!”

巴特碰了一鼻子灰。

Chapter 11

申慕德全看明白了,通智这个女儿绝不是贤良之妇,干脆,早点把她打发就得了。可是,桐花往凳子上一坐,却不走。

几个月之后,巴特的堂弟老八媳妇生了个男孩,太夫人特别高兴,她让哈珠告诉厨房,炖一盆羊蹄子,再杀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给老八媳妇催奶补身子。

哈珠出了上房,迎面碰上巴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见哈珠,巴特心中都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哈珠,你去哪儿?”

哈珠低着头,把太夫人的话学说一遍。巴特心中怆然,想到哈珠也结过婚,巴特下意识地问:“你有孩子吗?”

哈珠犹豫一下:“回都统少爷,哈珠有……有个儿子。”

巴特问:“儿子在哪儿?为什么不把儿子带来?”

哈珠眼圈一红:“儿子,儿子丢了……”

巴特大惊:“什么?儿子丢了?这么大事怎么从没听你说起?”

哈珠咬着嘴唇,眼神之中露出一道寒光。

巴特追问:“为什么不去找……”

“哪来的儿子?”桐花突然出现在巴特和哈珠身后,她正颜厉色。

哈珠忙向桐花道了个万福:“三少奶奶。”

桐花眼睛一瞪:“我问你哪来的儿子?”

巴特解释说:“是哈珠的亲生骨肉。”

桐花没理巴特,而是逼视哈珠:“当然是亲生骨肉,我问她跟谁生的亲生骨肉?”

见桐花凶得像个母夜叉,巴特对哈珠道:“你先去吧,我跟三少奶奶说。”

哈珠刚要走,桐花大喝一声:“站住!别以为我不知道,今天不把儿子的事说清楚,谁也别想走!”

见桐花怀疑自己,巴特只得向桐花解释。

桐花哪肯相信,目光在巴特和哈珠脸上搜索着,她质问哈珠:“我问你,这孩子是谁的?”

哈珠道:“我男人被人害死了,留下一个儿子。”

桐花眼睛死死地盯着哈珠:“这孩子是巴家的吧?”

哈珠使劲儿摇头:“不不不,三少奶奶,我这孩子跟巴家一点关系也没有。奴婢家在漠北……”哈珠一下子捂住了嘴,没往下说。

桐花厉声问:“你不是本旗二甲的吗?怎么成漠北人了?”

哈珠一时没答上来。

桐花恨不能盯到哈珠的骨头里:“两个人张口儿子,闭口儿子,拿我当傻子吗?”

哈珠恨不能把心都掏出来,可桐花一句也听不进去。桐花如同审案的官老爷一般:“太夫人叫你去厨房干什么?”

哈珠道:“八少奶奶刚生个儿子,太夫人让奴婢告诉厨房炖一盆羊蹄,再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

哈珠话还没说完,“啪”,桐花一巴掌打在哈珠脸上:“你敢指桑骂槐,我打死你!”

哈珠“扑通”跪倒:“奴婢不敢,奴婢不敢,是太夫人这样吩咐的。”

巴特一把拽过桐花:“奶奶让厨房炖羊蹄,杀老母鸡,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桐花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好哇,你也骂我是不下蛋的老母鸡!我就是不下蛋的老母鸡,怎么了?怎么了?”

巴特压着心中的怒气,声音尽量放低:“我什么时候说你是不下蛋的老母鸡了?老八媳妇在坐月子,你小点声行不?”

桐花手一甩:“事都做了,还怕别人听吗?我就这么大声!怎么了?”

太夫人从上房走了出来,老人和颜悦色:“老三媳妇,不要吵了,是我让哈珠告诉厨房炖羊蹄、杀老母鸡的。老八媳妇身子弱,奶水不足……”

桐花一个高蹦了起来,她双手叉腰,眼睛看着巴特,话却是对太夫人:“嫌我是老母鸡,嫌我不下蛋,我就不下蛋,气死你!气死你!娶了我你就倒了八辈子霉!我让你这辈绝户,下辈绝户,辈辈绝户!”

多子多福是中国的传统观念,草原人丁不旺,蒙古人更是如此。老人无不希望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最忌讳的就是绝户。

太夫人嘴唇颤动:“反了!反了……”老人身子一软,瘫了下去,人事不知。

哈珠扑过来:“太夫人,太夫人……”

“奶奶,奶奶……”

各房听到哈珠和巴特的惊叫声都跑了出来,巴特和几个兄弟把太夫人抬进上房,锡兰呼唤了好半天,太夫人才睁开眼睛。

院子里的桐花不依不饶,她跳着脚骂:“少跟我装死,我不怕!表面跟个人似的,一肚子花花肠子。给我两只破镯子,明明是下等货,还说是翡翠的,不让这个知道,不让那个知道,还不是怕人看出来是假的!我一过门就看我不顺眼,满满一盆洗脚水,全扣在了我身上。从那以后,我们就倒了大霉,到了手的世袭都统,没坐一天就被罢了官。这些我都不说,我忍了,可蹬鼻子上脸,每天让那小妖精勾引我男人,两个人眉来眼去,连儿子都有了,还拿我当傻子!骂我是不下蛋的老母鸡,有人下蛋,还用我下什么蛋?我就不下!”

桐雪出来拉桐花,桐花哪里肯听,她唾沫乱飞,嗓门一声比一声高。

太夫人屋中的八弟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对巴特说:“三哥,你就不能管管她?”

巴特双眉往上一挑,“腾腾腾”来到外面,巴特手指点在桐花的鼻子上:“你给我住嘴!”

桐花心生怯意,嘴却很硬:“让我住嘴,除非我是哑巴!我让大伙都听听,拿破镯子糊弄我,往我身上倒洗脚水,让小妖精勾引我男人,还骂我是不下蛋的老母鸡……”

“啪”,巴特一巴掌扇在桐花脸上,桐花“噔噔噔”倒退三步,“扑通”坐在地上,一张嘴,一口血吐了出来,左边脸顿时比右边高出半寸。

桐花大叫:“我是太子太保、户部侍郎的女儿,正黄旗满洲。你敢打我,我跟你拼了!”她爬起来就往巴特脸上抓,巴特揪住桐花的头发,把她拽往西厢房。

桐花拼命挣扎:“你打我,我让我阿玛把你们全家杀光,一个不留!”

桐雪想把巴特拉开,可巴特是一员武将,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桐雪一个弱女子,哪里拉得开。

“姑老爷,别打了,别打了……”

巴特手一扬,桐雪被甩出七八步。

巴特真急了,他一摁桐花的头,桐花的脸就贴了地:“你还骂不骂?”

桐花并不示弱:“我就骂!我就骂!让我阿玛把你们全家杀光,一个不留……”

巴拉从外面跑了进来,他老远就喊:“老三,放手!快放手!”

巴拉把巴特拉开了,桐雪趁机把桐花扶进西厢房,桐花放声大哭:“阿玛呀,你可害苦女儿了,他们打死我了……”

入夜,巴特和桐花一个在炕头,一个在炕梢;一个脸朝左,一个脸朝右,中间是一张八仙桌子。两个人和衣而卧,巴特翻来覆去睡不着,往事一幕幕出现在眼前。自从娶了桐花,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她胡搅蛮缠。可越怕,她越闹事,过门第一个年就把奶奶气昏了。尤其是通智来了一趟沙尔沁,天底下都放不下她了,她竟然再次把奶奶气昏。这哪是官宦家的小姐,分明是泼妇!是悍女!

巴特迷迷糊糊,鸡叫二遍,才闭上眼睛。

早晨,上房烟袋敲击铜盂的声音没有按时响起。巴特醒来时,太阳已经很高了。

巴特揉了揉眼睛,他往八仙桌子那边一看,桐花没了。

巴特叫道:“桐雪?”

桐雪从外屋走了进来:“姑老爷。”

巴特吩咐道:“给我打水洗脸。”

“是。”桐雪应道。

巴特一边洗脸,一边问:“她去哪儿了?”

桐雪吞吞吐吐:“不,不知道……”

巴特喝问:“她到底去哪儿了?”

桐雪吓得一哆嗦:“姑老爷,小姐,小姐去归化城建威将军衙署了。”

清晨,巴家大门刚开,桐花骑马出门,桐雪追上去想拦住她。可桐花执意要走,她扬言要到建威将军衙署告巴特。桐雪劝她,桐花反踹了桐雪一脚,骂桐雪不跟自己一条心,她纵马而去。

虽然巴特打了桐花,可桐花毕竟是他的结发妻子。一个年轻女子独自去归化城,万一路上出点什么事,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

巴特抹了两把脸就走出房门,他牵过一匹马,奔归化城方向追去。

直到归化城,也没见到桐花的影子。巴特的心七上八下,我对她是不是有点过分,她可千万别寻短见……巴特大脑一阵混乱。

归化城街上熙熙攘攘,各商号门前车水马龙,叫买的、叫卖的此起彼伏。

巴特来到建威将军衙署门前,当值的两个军兵认出了他。衙署里的人都知道巴特的大名,虽然巴特被罢了官,可他们还是很尊敬巴特,仍“大人大人”地称呼巴特。

一个被罢官的草民,哪里担当起大人的称呼?巴特问桐花来了没有,两个人不认识桐花,说有个女子自称是太子太保、户部侍郎通大人的女儿,刚刚进去。

巴特步入厅堂,见建威将军申慕德端坐在上,桐花跪在地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将军,你可得给我做主啊,我可活不了了,巴家下人骂,主人打;老的往我身上泼洗脚水,少的不拿我当人。看在我阿玛的面上,你救救我吧。呜……”

申慕德叫人搬过一个凳子:“侄女啊,别哭了,有什么话慢慢说。要是巴特不对,我让他给你认错赔情。”

正说着,巴特走了进来:“叩见将军。”

同类推荐
  • 哥特式恐怖小说集

    哥特式恐怖小说集

    国际图书大奖获奖作品:小说及短篇故事集。本书由多个超自然的惊悚故事组成,作者布赖恩·大卫·布伦斯是美国国家畅销书作家。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 蜜蜂的舞蹈

    蜜蜂的舞蹈

    我想说我不过是婚姻的幸存者,或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已。但我终究没说出口,我怕坏了她的兴致,于是连忙快走几步,进了服务大厅。坐在结婚登记处的椅子上,我抬头看了看,对面墙上挂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鲜红横幅。工作人员动作娴熟,程序规范。那一刻,我什么都没想。我呆呆地看着工作人员,看着她在结婚证上贴上我们的合影,又看着她在我的脸上狠狠地戳上了钢印。
  • 劫根

    劫根

    赵三平做梦也没想到,进城刚刚四个月,媳妇月花在家就出了事。这个七月真是怪,半个月了滴雨未下。明晃晃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人好像在蒸笼里。城里的居民疯了似的挤到商店买空调、买电扇。可是建筑工地上就得硬挺。建筑工一个个戴着红色硬塑的安全帽,光着晒黑的膀子在作业面上干活,绑钢筋、浇混凝土。这幢楼设计为二十八层,开工以来,七天长一层。现在干到了十八层。赵三平就站在十八层作业平面上绑着钢筋,这几天他的右眼皮总跳,干活时格外小心。楼的上空有一层薄薄的烟雾,越往远,越朦胧,再往远是淡蓝色的山峦。
  • 江湖街

    江湖街

    段姑娘小我一岁,但我从来没叫过她段姑娘,因为她是我的亲小姨。十二岁那年,外婆去世后母亲便把段姑娘从乡下接到我们家,从此我和段姑娘便一起在江湖街小学上学,风里雨里来去像是一对兄妹,虽然我年纪稍长,但母亲从来不准我叫段姑娘的名字,只准我喊她小姨,梳子去掉齿,背(辈)儿在。反正我也顺口了,只把“小姨”两个字当作她的名字叫。段姑娘白白净净的瘦细身子,性格却像个男孩子,比我顽皮的多,没少让母亲烦心。记得小学五年级那年暑假,有一天段姑娘跑到江湖街尽头的老庙里抓壁虎,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她竟爬到了庙顶上。
热门推荐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本书中所收录的哲理低故事,能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迪,使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它们是你迷失的灯塔,失败时的守护神,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变得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这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变得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你才会出类拔萃。本书诠释了“借他人之智,完善自己”这一美好主题,通过讲述和冷静的、智慧的、明智的、坚韧的等14类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在一起,学习其生活处世中积极闪光的一面,告诉你如何成为理想中最好的自己。
  • 我不愿做你的爱人

    我不愿做你的爱人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我愿意早遇见你几年。那样,时空如何变换,我们都是属于彼此的。我不愿意做你的爱人,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不敢想象你把别人放在心上,不敢分享每一个和你的快乐。我选择黑暗的生活,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爱你爱到无可救药地步,所以就算是流言依然坚定。一生做一次佩佩,此生无憾。一生爱一个秦炀,死伤何妨。**************************************************
  • 翊国传奇之留梦

    翊国传奇之留梦

    那日,红烛映衬你的面颊,我便知,你是我今生唯一的牵挂,纵使负尽天下,我也绝不愿负你分毫,我供千山,予你踩踏,我供万水,予你嬉戏,我供天下,任你撒野。
  • 神荒春秋

    神荒春秋

    掌乾坤,覆阴阳,一步一轮天,一式一春秋。狄靖因激发古墓阵法,被传送到名为神荒大陆的修行世界,凭借手段和机缘,搜罗了不少珍宝,九死一生,观遍太古石刻,修炼古荒一族秘法,九重神宫化鼎,引来混沌大劫,惊动神界,为神中之王。
  • 盛世独宠之天玑

    盛世独宠之天玑

    前世,好友一碗汤药让她成为石女,她从身份贵重的国公府嫡女跌落成下堂弃妇,最后含恨而亡。悲愤而亡,幸得重生。这一世,她必会手刃仇人,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誓要亲手讨回!这一世,她必会保持本心,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一世,她也必要多生几个孩子,让那些前世看她笑话的人都睁大眼睛瞧瞧,她沈天玑并不是不能生的!呃……这什么破愿望?
  • 终极武力

    终极武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终极的武力,造就终极的人类。当王越的人生再一次重新开始之后,这个世界固有的规律就被彻底改变了!一把神秘的剑器载着他穿过两个宇宙间的黑洞,就如同桥梁一般承载着不同世界的他……。就让我们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步步的揭开这个世界最神秘的面纱吧!!
  •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中医认为,病是病根,症是症状,有着明确的区分。很多症状是人体自愈现象。抑制症状,可能是多余的关照。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的礼物。中医讲究以毒攻毒,以病治病。“治风用风,治热用热”,健康需要“大局观”。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病”不一定是坏事。从来不生病,一病就要命。没“病”不一定就健康,也可能是免疫系统不够敏锐。“药不暝眩,其疾不愈”。要区分药物的副作用与瞑眩反应。中医讲究“虚不受补”,小心被补品害惨。免疫力是把“双刃剑”,开非越高越好。 本书以真心的关照,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真真切切地照料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