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5300000013

第13章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穿西装的年轻男子与一位年纪较长的妇人坐在厨房里,喝着咖啡。他朗读着这段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圣经》篇章。

“这是《启示录》第21章第4节,”他带着自信,用友善的口吻说明着,“手册中也引述了这一段,‘生活在宁静、安详的新世界’。”

他习惯性地翻开一本小手册,翻到该段落。

“我也想引述这一段,就在这里……”

本杰明指出手册中的一段文字给老太太看。她戴上老花眼镜,假装细读着。

“啊,是的,没错!”她咯咯笑起来,“看到了,就在那儿。”

本杰明微笑着。

他非常清楚,老太太只是高兴旁边有人做伴而已,并不是真正喜欢他传教。但使他获得接待的原因,还是耶和华的保佑。

这些年来,本杰明已长大成人,他开朗又沉静,在教会里广受欢迎,行事作风散发出赢家特有的风范。

他从母亲身上遗传到开朗的脸庞与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从父亲身上遗传到直来直往的态度与墨色的胡须。

他的生命以教会为核心,他的熟人与朋友几乎清一色来自教会。

“我把小册子留在这里,您有空就可以自己读几段。我大概一个星期后会再登门拜访,届时务必让我听听您的想法。”

他的语气永远是那么友善,然而岁月的洗礼也早已悄悄融入他的声音。就像父亲一样,他绝少抬高音量,语气永远听不出一丝气恼或愠怒。他也遗传了爸爸的果决气质,他的果断会使旁人都知道他是对的。

他轻柔地将手册放在盖着油布的餐桌上,然后将手放在手册上,仿佛是要明确告诉对方,他就是要将小册子留在此处,仿佛这是为老妇人留下的一小块宝藏。

老妇人将杯子挪近嘴边,对热烫的咖啡吹了口气。桌上是略显陈旧的瓷制茶杯与好几种不同的饼干。本杰明非常礼貌地用过了餐点,喝过了咖啡。

“啊,这,我不确定呢。”她面带迟疑,似乎把本杰明当作推销员,现在她必须礼貌地拒绝。但本杰明曾多次经历过类似状况,知道如何避免被拒绝。

他站起身来,面带笑容地表示他下次会再来敲敲门。言谈间,两人仿佛多年老友,或者说,老妇人好像成了他必定会再见面的亲戚。

他站起身,伸出手,再度微笑。恰到好处、不卑不亢的微笑,就像他的母亲那样。

“请您多保重!我们下次见!”

他握握老妇人的手,准备离去。初次拜访,他的停留时间拿捏得相当准确。

本杰明来到街上,公文包里放着手册与袖珍版《圣经》,他深吸一口气,干净的空气使人感到清爽。澄澈的蓝天里挂着10月的太阳,天气开始变得寒冷。现在是大白天,阳光还能直射到街上他所站的地方。他眯着眼睛,避免被刺眼的阳光照得眼花目眩。

现在,他即将前往下一扇门。他已准备好《圣经》与手册,对当中的篇章如数家珍。

6月从高中毕业后,他终于正式具备“正规先驱”的身份,每月执行任务至少90个小时,每星期传道22小时半[15],每周二、四、六晚间参与教会的集会,还有会议前的准备事项。他才19岁,生命的全部就奉献给了教会。他为教会而生,也为教会而活。

他是耶和华忠实的门徒。

身为正规先驱,他在教会的地位相当引人称羡。父母对他非常满意,更以他为荣。

他们因为他而挺直背板,接受亲友与教会成员的盛赞。

他的妹妹玛格丽特甚至还没当上辅助先驱呢!

她与哥哥个性迥然不同,对于在公开场合谈话感到极度不自在,对执行任务必须随时和接触到的陌生人沟通甚至开启话题感到相当羞怯而怕生。她总是与爸爸、妈妈或其他女性友人一起执行任务,能不开口说话,就绝对不说话。

父亲一天到晚盯着她的进度,责难她欠缺热忱。

对他来说,没有理由,不准推卸责任。

对他来说,实际遭遇到的困难都是试炼,想到教会与所有家庭所提供的协助、赞助的《圣经》、物质资源与精神鼓舞,他们完全没有理由逃避这些困难!

本杰明乐于独自执行任务,他觉得这样反而简单得多。前来应门者若看到他们是两个人,可能就会感到压力、局促不安。

但他也为玛格丽特担忧。

她的状态似乎在下滑,好像失去立足点般无法重新找回自己。

一如哥哥本杰明,父母也同意让玛格丽特中学毕业后继续读高中。今年是她就读高中社会科的第一年,然而与本杰明不同的是,她竟放任学校课业榨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荒废课业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应该放任自己被课业榨干,让自己无法专注于更重要、更紧迫的精神课业。

更让父母担忧的是,她在学校认识许多世俗圈的女性朋友,甚至还包括男孩子,净花时间在这类朋友身上,聚会,嬉闹,玩乐。

她不应该费神在这些世俗的享乐与杂务上。人,非常容易失去专注力,无法全身心投注在重要的事务上。

就拿健身和锻炼这方面来说吧!父亲已经非常仔细地解释过,她为什么不应该去地铁锌矿场站上面那家健身房。她好几个同班同学都在那里健身,现在也想拉她进去瞧瞧。他耐心地倾听她的想法,然后针对每一个论点给出了答案。她想健身的想法遭到明确反对。

慑于父亲的论点与意志,玛格丽特最后不得不屈服。但她看起来可没被彻底说服。

她越来越常与父母吵架、斗嘴。本杰明选择站在父母这边,身为长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至少,这是为了她好。他为她感到非常担忧。她无法抗拒世俗的危险诱惑,离堕落越来越近了。

更危险的是,她似乎无法继续相信真理。

阳光直射在拥挤的布兰教堂街上。本杰明站在光线的稀疏缝隙间,聚精会神地研究笔记,想找出早先拜访这栋楼住户所留下的记录。

所有耶和华见证人会在教会的“王国厅”集会,他们会收到传道与执行任务时的教区地图,以及写在满布褶皱的小表格里关于过去拜访记录的观察心得与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访谈是否成功、是否有人出来接待、在哪里吃了闭门羹、拜访后留下了哪些书籍、如何后续追踪,等等。

本杰明从未来过这一区,所以在进入屋内时,他先阅读了笔记。

每间公寓都有意义独特的缩写代号。比如H、30、EI,这代表:男性,30岁,不感兴趣。

通常,执行任务的见证人会将完全不感兴趣者与有再访可能者的信息写在教区小卡片上。本杰明甚至会在每层楼楼梯间的布告栏上暗藏自己的笔记,让之后接替他的见证人执行任务时更加方便。

和他一样,执行他称之为“救赎任务”的见证人们,为的就是解救人民于大洪水之中,引领他们登上代表救赎的挪亚方舟,带领他们回到耶和华的王国。

看过笔记后,他将纸条折好放回装着袖珍版《圣经》、手册与书籍的公文包内。他得将这些资料留给对教义感兴趣的人们。然后,他按下大门的密码。他从曾在此教区传道的见证人的笔记中得到的密码。

大门在他面前开启。

他走进屋内的黑暗中。

在本杰明进入高中前,他曾和双亲有过漫长的讨论,讨论高中教育的必要性。和父亲的讨论尤其深入。

其实,本杰明是否真的需要高中教育的确有待商榷。他们同是见证人的朋友从事的多半是体力工作,像清洁工、门房、大楼警卫或送报人。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甚至医生,但为数不多,而且他们多半在完成学业多年后才投入教会活动。

本杰明的父亲就是一位市政府聘请的清洁人员,身份称不上崇高,他的母亲则始终是家庭主妇。他们当中,没有人会对教育或出身这类问题多想。

能够为你在教会里赢得尊敬与信任的,不是高薪,更不是崇高的物质或世俗地位。

所以,本杰明其实大可在中学毕业后就直接献身教会,尽早累积传道所需的时间与经历。

教会希望成员尽可能多地执行任务,成员的工作与教育背景并不重要。耶稣本人就是最贴切的例子。他只是一个木匠,完全没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反而能够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在传道上。

使徒扫罗是帆布工人,彼得只是个渔夫,他们借工作谋得简单的温饱,然后将生命献给了教会。

既然这样,怎么会有人觉得自己比耶稣或他的门徒更优秀呢?

本杰明的理解与阅读能力极佳,家人最终接受他进入高中就读的决定,但这远非理所当然之事。为了让教会明白,他和家人真切地了解到将大量时间投入高中教育这种世俗尘务所导致的危险,他每年暑假自愿担任辅助先驱,每个月至少传道60个小时。

为此,他放弃自己最爱的夏季小屋,最多一个星期前往一次,其余的时间都留在父母位于市区的公寓。整个夏天,他每天都出门执行任务。

现在,时序已由夏转秋,其他家人也已回到城里。为了生计,本杰明在一家五金行打工,其他时间全奉献给耶和华。

他比任何人都认真于传道任务,几近狂热,无比执着,活在真理之中。

他就是父母的骄傲。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

他紧握对方的手,如念符咒一般念着《圣经》篇章。这些年来,他朗诵这些篇章,犹如行云流水,倒背如流。他将要擦拭他们眼中的每一滴泪水,死亡将不复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仅有这些话语能够留存下来。

永不背弃对方的承诺。

永不放弃,一定尽力改变现状的承诺。

现状是恐怖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改变现状,使其好转。即便当下似乎不存在任何希望,也只能这样了。

情况一定会好转的。

户外只剩积雪与严冬,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扫过整座城市。城市里的烟囱冒出袅袅烟雾,仿佛是取悦天上的耶和华所做的献祭,此刻祭品正被烈焰燃烧着。

耶和华仿佛已经授意,由他照料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

这是一具憔悴瘦弱的躯壳,扭曲变形的面孔与身体,被癌症肿瘤与病毒啃噬殆尽。

这是他真心所爱的人。

同类推荐
  • 海鸥

    海鸥

    成为新晋微博红人,郭炜凭的是一部叫《失语者》的微电影。而当粉丝数到达七位数时,他也开始意识到,制作微电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于是,在拿到桥梁工程的硕士学位后,郭炜放弃了导师推荐的好工作,并用《失语者》赚的钱买了专业的摄像器材,开始独立制作城市题材的小纪录片,当然,也拍摄一些软广告性质的视频在网络发布。郭炜很满意这种工作状态,时间自由,兴趣所致,还能赚得盆满钵丰。
  •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着一个作家爸爸,却不能凸显出优秀的遗传基因,成为了一名并不被看好的医生,阴差阳错认识了帅气优秀的男主,经过一系列事情的磨合,两人的心逐渐交织在一起,成为了男女朋友,从此生活发生了改变。
  • 东方之旅(黑塞作品12)

    东方之旅(黑塞作品12)

    《东方之旅》是黑塞写作态度的转折点,从强调自我的完美个人主义,到献身给团体的崇高服务精神。描写生之追寻者的心路历程。我们不再有一位朝着模糊的理想奋斗的主角,而只有试图表达和实现理想的一个中心思想。透过十八世纪流行的“盟会小说”引人入胜的技巧,象征黑塞自己的书中主角H.H,为盟会所做的象征性旅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卡夫卡式”经验,终于为他所追求的永恒精神领域——“第三王国”下了有效的定义。以象征性的自传开始的这本书,卒以艺术的神圣化结束。黑塞在此已经到达唯美的理想境界了。
  • 毒枭枪声

    毒枭枪声

    漫城,在西南边陲,是个不大的城,然而,这个不大的城,最近却是血案连连,以至于每晚六点半,漫城新闻开始,漫城人从女主持人那红润的唇里,都能猜测出,她将会说出什么内容。果然,今天晚上,在女主持人的唇红齿白间,吐出的珠圆玉润的句子,又一次抓住了人们的神经:“今天早上,在城南靠近边境的苍龙山上,又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是一个胖子,一弹毙命。在死者身上,发现了少量毒品。目前,对于这个案件,警方正在作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又是一枪毙命,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 梧桐

    梧桐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金仁顺的中短篇小说十多个。《纪念我的朋友金枝》《梧桐》《松树镇》《在敦煌》《绿茶》等,在文坛广有影响,获各种奖项。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是女帝

    青梅竹马是女帝

    红衣女帝伊人袖,青衫书生亦风流。舍权散财素身清,只愿与卿共余生。
  • 本宫要出逃

    本宫要出逃

    【完结】“朕的皇后魅力不小?连武林盟主都勾搭上了?”“嘿嘿,过奖过奖,作为超级男生的总冠军,本宫和他只有业务上的来往。”“别告诉朕那少主,那小倌,那乱七八糟的暗卫都是业务来往,还有琼王你怎么解释!”“皇上蛋腚,马列思想教育的好,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不是喷人的,皇后就业压力大,放松放松嘛。你干嘛?要杀我?
  • 人生边走边悟,努力才有出路

    人生边走边悟,努力才有出路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为何每次失败后,都会找借口,来抵消心中的忐忑;为何每次反思后,都不借鉴教训,一直迷茫无向地前行;为何总会忽视生活中的小枝节,以致失去了一次次彰显自我的机会;为何总要埋怨自己总在人生的路口徘徊,没有丝毫进展。一句话,只因你付出的努力不够。
  • 往生礼赞偈

    往生礼赞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胎产秘书

    胎产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债务新娘

    总裁的债务新娘

    平平淡淡,相扶偕老,那便是安兰所要的幸福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将这一切都毁灭了拒绝了总裁的求婚却拒绝不了他替她还债捧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她还可以再爱吗?
  • 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

    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失恋时,爱情里多半是雨天,潮湿的空气夹杂着伤心的泪水,淋湿了整颗心。热恋时,爱情里多半是晴天,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带来了所有好心情。爱你到最后一个晴天,不让雨天淋湿我们的爱情。本书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傲娇千金的守护骑士

    傲娇千金的守护骑士

    一篇关于青春的故事,错过的人会再次相遇,迎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飞吧,鸽子

    飞吧,鸽子

    在湖南黄家镇有三个人在怀想他们的青春,他们分别是作家、画家和教授。他们都有过各自的理想和爱情,但都在时间的长河里遗失了,他们老了。他们还能重新获得理想和爱情吗?黄小民李作家来电话,告诉我马教授从长沙回来了。我放下话筒,目光移到窗外,窗外是十月里一个金灿灿的下午,黄灿灿的太阳照在街对面的红砖墙、青砖墙和白墙上。汽车从街上驶过,鸣着喇叭驱赶横穿马路或走在街中的行人,街上一片嘈杂的叫卖声和音乐声。我的画店是街上最安静的商店,只有我和我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