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一江天,
颍州是故园。
父母工作后,
落户在淮南。
一九五七年,
降生临人间。
三岁未成人,
举家淮北迁。
初居三堤口,
后又栖东山。
小学二年半,
复又城里搬。
一九六六年,
文革风云卷。
休学回故里,
家乡私塾念。
两载赋悠闲,
务农在田间。
少儿不更事,
小童最贪玩。
田野小河畔,
犹是娱乐园。
割草牧羊时,
戏水捉河鲜。
夜晚明月悬,
麦场听书弦。
老少各所取,
苦乐不觉寒。
匆匆两年半,
生活无虑天。
突报家信到,
通知返校园。
结束农家乐,
多有心不甘。
回城续学业,
了却父母愿。
局小复局中,
苦读近五年。
高中转校园,
环境重改变。
就读市一中,
苦熬两暑寒。
一九七五年,
毕业近眼前。
广阔天地里,
二度见农田。
接受再教育,
知青多苦怨。
食不能果腹,
衣不御寒单。
拼死拼活干,
只为多表现。
城里招工时,
大队先推荐。
干过突击队,
进过民兵连。
午收秋种时,
舍命抢争先。
由于肯苦干,
连年做模范。
基层受赞誉,
招工机遇宽。
一九七七年,
天公降机缘。
省城招工人,
单位设计院。
自兹挥手去,
重写新生篇。
岂知刚出海,
又落苦涯边。
培训分配后,
方知干钻探。
日日宿野外,
工资十八元。
离家数百里,
酷暑霜雪寒。
野外作业时,
常常泪洗面。
命运凄楚连,
何日见云天。
夜晚月高悬,
发誓把命转。
茅屋油灯下,
苦读书万卷。
日复一日去,
年又复一年。
终于天开眼,
不负苦心愿。
四川天府国,
成都地质院。
带薪修学业,
从此命运变。
毕业返单位,
技术做骨干。
工作环境变,
学习干劲添。
日日苦读书,
夜夜笔不闲。
文章古诗篇,
常常付笔端。
苦心天不负,
终于了宏愿。
文化厅招员,
调入文干院。
先在办公室,
后又做教员。
一干四年半,
春风雨露轩。
岁在八三年,
机遇又再现。
安徽青年报,
学习做采编。
师从名家门,
所学业务换。
身虽在省会,
常常把家恋。
恰逢一良机,
设立记者站。
老师一举荐,
站长不二选。
一纸文件下,
走马家乡还。
入住团市委,
配合做宣传。
人勤手不懒,
文章发连连。
帮忙不添乱,
领导常夸赞。
驻站近十载,
人已到中年。
团口有俗成,
适龄宜离转。
合该运济圆,
法制报招选。
同是记者站,
工作性质变。
配合政法委,
普法做宣传。
公检法司民,
游刃在其间。
虽说驻淮北,
兼管皖北片。
地域面积广,
业务范围宽。
二十余年间,
自觉无悔怨。
时时守法纪,
年年皆率先。
半生简介完,
以偏难概全。
淡然犹自在,
无悔笑当前。
附录
感五言自传
半世风雨艰,
人生苦亦短。
我赋五言传,
阅后一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