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睡的人叫不醒】
母亲推门走进孩子的房间,想看看孩子是在做作业,还是在偷玩游戏,却发现孩子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这孩子,还没洗脚呢。母亲轻轻喊着孩子的名字。孩子没反应。又提高了嗓门,叫了几声,孩子翻了个身,继续睡,还发出细微的鼾声。母亲摇摇头,帮孩子掖好被子,关了灯,走出了孩子的房间。
见没动静了,孩子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手里还拿着游戏机。他是在装睡。
你一定也装睡过,当有人叫你的时候。也许喊你的,是一个你懒得理的人;也许是你明知道起来要去做什么事情,而那又是你一点也不想做的;也许是你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被打扰;或者什么也不为,就是不想此刻睁开眼睛。你闭着眼睛,呼吸均匀,忍住窃笑,甚至发出鼾声,像一个睡得很沉很死的人一样。
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除非他自己愿意醒来。
装醉的人,也叫不醒。
有个经典一幕:一帮人去饭店喝酒,酒足饭饱,该买单了。这时候再看桌上,趴着一个,横着一个,竖着一个,看样子,是喝醉了。你喊他,买单。叫不醒。你喊他,该走了。他还是不醒。不过,没关系,等真的有人付了钱,买了单,他就会突然仰起身,大着舌头,举着酒杯,大喝一声:“来,干杯!”
在关键的时候,醉了,在适当的时候,自己醒来。这一定是一个装醉的人。
真睡着的人,往往一喊就醒;真醉了的人,对自己的名字,反而可能更敏感。那是本能,或者条件反射。而装睡和装醉的人,是任你怎么喊叫,也叫不醒的。非但叫不醒,为了装得更逼真一点,他还会发出鼾声,或者满口醉话,胡言乱语。
同样的道理,装聋作哑的人,是听不见的。有的问题,你反映了几百遍,有关部门就是既听不见,也看不见。他们没有聋,却听不见群众的呼声;他们也没有瞎,却看不见他人的疾苦。不是他们的视力和听力出了问题,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想看到,也不愿意听到。装聋作哑的人,既可以毫不作为,打打酱油,和和稀泥,又能够什么事都一推三六九,以不知道不了解,而摆脱干系,推卸责任。
装疯卖傻的人,你是无法和他讲道理的。你和他讲事实,他与你摆乌龙;你与他谈道理,他和你卖关子。总之是不搭你的调,不理你的茬,不办你的事,不讲真的理。打太极,玩虚招,还装作一脸无辜,一片茫然的样子,让人徒唤奈何。这样的人,自然不疯也不傻,而是聪明之极,精明之极,遇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他们比谁都清醒,比谁都精干,也比谁都麻利,比谁都果决。
装模作样的人,是不会真心对人,用心办事的。他所做的,只是端个架子,摆个样子,做个姿态,走个过场。当面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领导面前是一套,群众面前又是一套;对别人是一套,对自己又是一套。你永远无法搞清,哪个是他真实的面孔,真实的目的。
装腔作势的人,是难以担当的。这样的人,擅于拿腔拿调,总是虚情假意,处处惺惺作态,遇事矫揉造作,表现道貌岸然,实乃故弄玄虚。一个装腔作势的人,唱的必然是空城计,说的必然是莫须有,做的必然是假大空。
装睡、装醉、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模作样、装腔作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字:“装”。装,是它们的幌子,是一道屏障。就像装睡的人叫不醒一样,无论是对待装聋作哑的人,还是装腔作势之徒,要想还其本来面目,就必须先撕掉他们的面纱,让他们无法再伪装下去。
你有没有“装”过?别装作没听见。
【你有什么让人羡慕】
回乡探亲。去拜望一位小时候的同窗,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是同班,后来,他因为家庭变故辍学了,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生活一直很艰辛。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晚上就住在他家。他让妻子小孩睡另一个房间,我们俩睡一个房间。我们躺在床头,又聊了很久。言语之中,他流露出对我的羡慕:上过大学,在大城市工作,收入高,还会写文章,不像他,生活总是很艰难,以前拉扯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儿子结婚盖房子借的债,又像大山一样压着他……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说实话,如果不是辍学,以他的成绩,一定会比我优异得多。
见我打哈欠,他歉意地笑笑,不好意思,跑了一天,你一定累坏了,那我们睡吧。我点点头,他关了电灯。
闭上眼睛,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不是因为换了环境。很久以来,我的睡眠一直很差,平时在家里,明明很困了,我也要辗转反侧很长时间,才能迷迷糊糊睡着。这已经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
没一会儿,我听到了细微的鼾声。他已经睡着了。我的头昏昏沉沉,却就是无法睡着。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样,这么快就进入梦乡啊。
第二天一早,他起床了。看着我的黑眼圈,他愧疚地说,昨晚没睡好吧,是不是我打鼾影响了你?我这人,就是这个毛病,头一挨着枕头,就会睡着,跟头猪似的。我摇摇头,对他说,你的鼾声不大,没影响到我。我拍拍他的肩膀,其实,我也非常非常羡慕你。
他诧异地看着我,别开玩笑了,我都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让你羡慕的?
很想跟你一样,像一头猪,倒头就能睡着。我真诚地对他说。
这是我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娇情。如果能睡个瓷实觉,我宁愿拿我所拥有的很多东西去交换。
别人羡慕你的,未必是你最宝贵的东西;而你羡慕别人的,一定是你所没有的,也是最渴望得到的。
我的大学同学章,仕途一路顺风,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官至副厅级,令很多人羡慕不已。但章同学却非常羡慕我们的另一个同学王,王同学一直在一所中学当老师,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这么多年了,连个教导主任都没混上,但他的女儿却特别优秀,高中没毕业,就被保送进了一所著名大学,而且,女儿特别懂事。章同学之所以如此羡慕王同学,是因为他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省心,让他觉得自己后继无望。他经常对我们感叹,宁愿自己仕途坎坷点,甚至没有一官半职,自己的孩子能像王同学的女儿那样。
我的同事老李,这些年承包单位的广告,挣了不少钱,买了别墅,开着豪车,让全单位的人都羡慕、眼红,可是,老李看起来却并不开心,他的几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虽然他的身边,永远不乏美女,但却不能给他丝毫幸福感。老李最羡慕的人,是我们单位的司机老赵,老赵的妻子,是大家公认的贤惠、善良、明理的女人,不但持家有方,还把老赵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次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将一个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办成了资产数十亿的集团公司。我走进病房的时候,他正站在窗前,凝神向外看着什么。我走到他身边,也探身看看窗外,窗外是一条马路,车辆行人不多,一个车夫正在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货物的平板车,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他却浑身冒着热气。朋友指着那个车夫,喃喃地说,能有他那副身板,那把力气,那个劲头,该多好啊。言语之间,流露出无限的感慨和羡慕。我忽然想,假如那个车夫在寒风中突然抬起头,看见站在温暖如春的房间前的朋友,会不会生出无限的艳羡呢?
忽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同样,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在你羡慕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你也一定拥有让别人羡慕不已的东西,那就是你的珍宝。
【九句真话和一句谎言】
被朋友拉去听一个关于养生的讲座。主讲人有一串很大的名头,在圈内有不小的影响力。
说实话,我是带着抵触情绪来听的。对类似的讲座,我一向没有好感,认为不过是一种推销术,讲来讲去,其最终目的,无非要推销某个理念,或者某种产品。
这次,听着听着,却入了谜。不得不承认,主讲人讲的都是养生常识,以及容易让人混淆的误区。比如,一段时间十分流行的一个养生之道,每天喝八杯水保健康。主讲人言辞恳切而尖锐地指出,每个人所需要的水份其实并不一样,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
对诸如此类的养生误区,主讲人一一剖析,言之凿凿,发自肺腑,听讲的众生,不时发出感叹之声。看得出,大家显然都被错误的养生之道,贻害已久,所幸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养生大师,讲的句句是实话,字字乃真言,没有虚夸,没有谎言,坦诚而真切。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讲人忽然话锋一转,拿出了讲台下的某个产品,开始介绍起特殊的功能。
我猛然惊醒,这才是她要讲的正题啊。而前面所讲的所有的真话、实话,只是一个又一个铺垫。
那场讲座的尾声,是很多人甘愿掏腰包,纷纷抢购其带来的某养生产品。
和朋友探讨主讲人的手腕,很简单,前面讲了九句真话,就为了最后一句谎言。而因为有了九句真话的铺垫,使最后一句谎言,看起来像真话一样诚恳可信。于是,众人被迷惑了,一切水到渠成。
一个谎话连篇的人,很容易就被人识破,戳穿,换句话说,没人会信任一个满口谎言的人。但如果九句谎言中,只搀杂了一句谎言呢?情形恐怕就完全不同,人们很容易在前面真话的诱导下,放松了警惕,而将那句谎言也奉为真话。
看过很多科幻电影,为什么明知是科幻片,很多人看着看着,却信以为真?道理很简单,科幻片的基底,是建立在众多早被验证了的科普知识之上的,也就是说,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常识之上的。前不久看过一部科幻大片《盗梦空间》,故事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我们知道,梦是虚幻的,那么,梦镜可以被入侵窃取吗?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部电影里面,告诉了我们很多“常识”,比如它明确地告诉你,梦是非现实存在的;梦里的5分钟,相当于现实中的一个小时;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催眠师很难让被催眠者做出违反他们自身意愿的举动,基于这个科学依据,电影中将思想植入设定为最困难的境界,使人相信它的科学合理性,而不是胡编乱造的无厘头……在合理的“常识”掩护下,盗梦变得似乎不再是空穴来风,而成为一种可能。现实和虚幻,相互交融。
有个同事,自诩从来不讲假话,在我们平素与他的交往中,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的实诚,为他赢得了信任和尊重。一次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牌,他的妻子忽然打来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平静地回答,在和领导谈工作。他的妻子相信了。我们都错愕不已,这本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谎言,但这句小小的谎言,却让我们对他重新认识,他真的如他所言,从没有对我们说过谎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识破?
我宁愿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从来不说谎的人,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说了九句真话,却有一句是假话。一种可能是,他无意间不慎冒出了一句谎言;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讲了九句真话,目的就只为了让你相信最后那句谎言。被九句真话层层包裹的那句谎言,往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听起来比真话更像真话。我们要小心谎言,尤其要警惕真话掩盖下的那句谎言。
【时间不是老人】
一直以为,时间真是个老人。
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时间有多老。时间比我们的纪元更老,以耶稣诞生之日作为公元纪年的开始,人类迄今的纪元才区区2013年,时间显然比之老多了;时间比三黄五帝更老,比开天地的盘古更老,比古希腊的时间之神克罗诺斯更老。我们能够追溯的人类历史,据考古专家们的观点,大约400多万年,而在此之前,时间就存在了。时间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个人更老,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个神仙更老,也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件事物更老。
因为无法确切地知道时间到底有多大年龄,人们于是相信,时间是个老人。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宁愿相信时间是个老人。
因为,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就会步履蹒跚,我们的脚步就可以追赶上它;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就会慈悲为怀,慷慨地给予我们更多一点时间;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的手就会绵软无力,经常像沙子一样遗漏一点时间给我们;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的耳朵背了,听不到我们试图窃取它的时光的计谋;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就会眼神不济,看不到我们大把大把荒度的时光,而因此惩戒我们;如果时间是个老人,它的神志也许就不再那么清醒,我们可以乘机糊弄糊弄它老人家,肆意地耗费它给予我们的时光……没错,如果时间是个老人,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向它预借一点,骗取一点,偷拿一点,甚至是巧取豪夺一点更多的时间;或者可以没节度、无羞愧、不自责地耗费一点、虚掷一点、浪费一点、透支一点属于我们或根本就不属于我们的时间。
时间真是个老人的话,那一切就太美好如意了,我们可以远离它的视线,摆脱它的掌控,挣开它的束缚,逃避它的惩戒,甚或可以纵横驰骋,为所欲为,天地之间,唯我为大。还有什么比挣脱时间的枷锁,更让人开心的吗?人生苦短,从此成为笑谈。
可惜,时间不是老人。它精明,敏锐,睿智,洞察秋毫,秉公无私,神力无边。任何企图逾越、凌驾时间之上的行为,都注定要被时间击溃。在时间面前的任何投机取巧,都不堪一击。
把时间比喻成老人,可以说是人类最蹩脚的一个比喻。
时间像个调皮的顽童,它和你玩耍、嬉闹、游戏,却在不知不觉中,把给你的时间,都悄悄地藏起来了;时间又像个害羞的少女,含情脉脉,令人痴迷、销魂,你以为可以和它进行一场旷世的爱恋,它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你的时间,销蚀怠尽;时间还像个威武的壮士,守护着自己的阵地,任何对时间的企图,都将被它一拳砸烂;时间也像个主妇,如果你精打细算,勤俭有为,它就会用擀面杖,将你的时间,碾压得又细又长,让你受用终生。
有时候,时间更像个吝啬鬼,惜土如金,永远别指望从它手上,多拿一秒钟;时间又可能就是个魔鬼,手持魔罩,时刻准备剥夺本属于你的时间;时间也可能像个天使,给予珍惜它的人,更多一点回馈。当然,正如人们习惯比喻的那样,时间也可能真的就是个老人,这位老人,德高望重,洞悉一切,令人敬畏,不容冒犯。
其实,在我看来,时间更像是一面镜子,它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你以怎样的面目出现,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时间,时间就还你一个最真实的你。在时间面前,从无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