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云、糜竺、简雍等均不知下落,刘备身边只剩下100多骑兵。正凄惶之间,忽见糜芳身带数箭,踉跄而来,口称“赵云投降曹操去了”。
刘备不信,张飞说:“他见我们势穷力尽,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图取富贵。我现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说完,不听刘备劝阻,飞身上马,率20多名骑兵,回到长坂桥边。他见桥东有一大片树林,心生一计,教那20多名骑兵,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中往来奔驰,冲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则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其实,赵云并未投降曹操。撤退时,他受命保护老小,在长坂坡被曹军冲散,便不顾死活,翻身杀入重围。经过一天血战,赵云先后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杀死曹营名将50多员,直突重围,到达长坂桥边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他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便大呼:“翼德援我!”张飞因有简雍报信,知赵云并未背叛,便说:“子龙快走,追兵有我抵挡。”赵云纵马过桥。此时,曹军大将文聘引军至桥边。他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飞扬,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曹仁、李典、张辽、许褚都来到长坂桥,见张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都恐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只好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对面,派人向后军飞报曹操。
曹操得到报告,赶紧催马由后军来到桥头。张飞站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料到是曹操起了疑心,亲自来阵前查看。张飞等得心急,大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声音犹如巨雷一般,吓得曹兵两腿发抖。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关云长说过,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在囊中取物那么容易。今天遇见,大家千万不可轻敌。”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圆睁双目大声喊起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张飞看到曹操后军阵脚移动,又在桥上大声猛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从马上栽到地下,身亡而死。曹操赶紧调转马头,回身便跑。于是,曹军众将一起往西奔逃而去。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急忙唤回二十余骑士兵,解去马尾树枝,拆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打好“外交牌”,胜利自然来
其次伐交。
——《孙子兵法·谋攻篇》
其次是运用外交取胜,挫败敌人的外交活动,争取、分化、打击敌人的盟国。
精读
《谋攻篇》中所提出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等克敌制胜方式的选择,孙子认为,从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论,伐谋为上,而伐交则较伐谋为次。但是,伐交在谋攻中仍占着重要位置,在统筹方略时,仍往往可以作为制胜的特殊手段。所谓“伐交”,张预注解:“伐交者,用交以伐人也。言欲举兵伐敌,先结邻国为犄角之势,则我强而敌弱。”李筌注解:“伐其始交也。苏秦约六国不事秦,使秦国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山东也。”因此,国家首脑精于政治外交、善于用兵者,能以交为谋,以交代兵,夺取战争的胜利。所以古今中外,伴随政治、经济、军事斗争而施行“伐交”,丰富多彩,史不绝书。
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来说,“伐交”往往也能获得巨大的积极效果。在一定的条件下,“伐交”的成败甚至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高层次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主要精力在许多时候都应集中到“伐交”上。
在近代企业史中,亿万富翁阿曼?哈默就是靠广泛交际获得信息;果断决策取得成功,成为苏联国土上第一个合法的外国资本家。哈默后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哈默富于冒险精神,十月革命后不久便进入苏联。眼见苏联因闹饥荒,不计其数的儿童和成人挨饿受冻痛苦不堪;同时,苏联辽阔的土地上又有数不清的皮毛、白金、绿宝石等珍贵物产。他想到此时美国小麦大丰收,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他以中间桥梁自居,频繁往来于美苏之间,拿苏联的皮毛、白金、绿宝石与美国的小麦交换,并促进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橡胶公司、艾利斯一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与苏联合作贸易,从而使他获得极高声誉和堆积如山的卢布。与此同时,他又发现苏联商店铅笔价格高出美国十倍,并了解到“扫盲”是苏联国策,需要铅笔量大,因此,决定在苏联办铅笔厂。1926年产量高达1亿支,成为世界最大的铅笔厂之一,不仅满足了苏联的市场需要,而且还出口英国、土耳其、中国、伊朗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伐交”给哈默提供信息,信息又给哈默带来利润,终于使哈默成为世界知名的商界巨头、铅笔大王、亿万富翁。
伐交,也即外交,它在现当代各国、各企业的历史发展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外交成功,就可以变危机为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以至于扭转局势,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或达到最终的目的。
战例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内部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国力也日益衰弱,尤其是吐蕃统治集团早已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没想到,一场叛乱却在这时掀起,引发叛乱的主要人物就是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曾经参与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是朝廷却没有赏赐他,他心里非常不满,就决定反叛。不久,他带领轻骑300多人逃往灵州,并发誓与唐朝势不两立。为了推翻唐朝政权,仆固怀恩便撒谎向吐蕃、回纥借来10万大军,从灵州向长安进攻。仆固怀恩的大军很快就到达奉天。长安受到严重威胁,朝内的文武百官,却都一筹莫展,政局又是一片混乱。皇帝惴惴不安,忙向大臣们问计。郭子仪说:“仆固怀恩曾做过我的部将,我了解他。他虽是一员猛将,但他不爱惜士兵。士兵虽然跟着他,只是迫于无耐,但心里都想乘机重返家园,所以只要我们指挥得当,打败他并不困难。”皇帝听了郭子仪的话,就立即任命他为关内河东副元帅,让他率领10万大军去讨伐仆固怀恩。
10万大军在仆固怀恩率领下,横冲直撞,旁若无人,直朝奉天城而来。这恰好中了郭子仪诱敌深入的计策。他们刚要摆开阵势,就听见战鼓咚咚,杀声震天,奉天城外,唐军摆成一字阵势,非常严整,当中竖着一面帅旗,随风飘扬,旗上写一个“郭”字。仆固怀恩的将士一听说郭令公的大名,都吓得丢盔卸甲,四散逃跑,郭子仪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仆固怀恩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又回到灵州。唐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仆固怀恩死心,后来,他又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共10万多人,再次进犯长安。
为了阻挡各路叛军的进犯,郭子仪传令各地驻军,必须坚守要塞,抵制敌兵,不让敌兵前进一步。
郭子仪深知这场战争战必失败,退则被歼,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他决定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郭子仪召集所有的将领一起来商量退敌的策略。任命部将白孝德为副元帅,让他死守泾阳,等待援军;派牙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表示愿和回纥王联合平定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健在,十分惊奇,半信半疑。他对李光瓒说:“郭令公真在人间,你不是欺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我可以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回纥王的这番话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是个足智多谋,不畏凶险的将领,为了劝退回纥兵,他决定一个人去见回纥王。他对将士们说:“敌强我弱,实力相差悬殊,很难用武力战胜。过去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密切,曾订过互不侵扰盟约。为今之计,我不如亲自去说服他们。兵不血刃,退回纥兵。”郭子仪要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去回纥军营中与他们谈判,将士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全,准备选拔500名精锐的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他说:“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让回纥王有更深的防范,说不定还会有误解。”
郭子仪正想动身,他的儿子郭唏前来阻拦,说:“回纥兵像虎狼那样凶暴,父亲是国家的元帅,怎能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回纥军营谈判呢?”郭子仪坚决地说:“如果唐军和回纥兵打起来,不但咱们父子生命难保,就连国家的命运也很危险。如果国家保不住,个人又哪里有存身的地方呢?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王谈判,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也许还有成功的希望。要是万一不成功,我就捐躯报国,来实现我平生的大志。”说着扬起鞭子,打了他儿子的手,喝令他:“走开!”便和几个骑兵出了军营,朝回纥军的方向而去。
郭子仪事先做了安排,在他出军营后,让人连声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闻者丧胆,情不自禁地都放下了武器。回纥兵的统帅药葛罗立即拿起弓箭,准备应战。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勇敢沉着地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兵都很吃惊,大眼瞪小眼,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药葛罗也放下弓箭,赶忙走过来迎接郭子仪。郭子仪握着药葛罗的手,非常严肃地说:“你们回纥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万分感激,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们丢掉过去的功劳,帮助叛臣仆固怀恩作乱,同唐朝结怨仇,是不明智的选择啊!仆固怀恩叛唐弃母,被人唾骂,像他这样寡廉鲜耻的人,能为你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们真心同唐朝和好,应该马上撤兵。不然,我将传令三军,一气杀来,管叫你们片甲不留。如果你们现在敢把我杀死,唐军一定不会答应。”郭子仪的一番话,吓得药葛罗惊慌失措,连连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你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一片混乱,没有主人,因此我们才敢跟仆固怀恩来进犯。现在我们知道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看到你,我们怎么还敢和唐军对抗呢,我们马上就撤军!”
看到事情成功,郭子仪心里十分高兴。为了粉碎回纥与吐蕃的联盟,他抓紧机会,又劝药葛罗说:“吐蕃王不讲道义,反复无常,趁着唐朝内乱,便抢占土地,烧毁城市,破坏乡村,还掠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我们打退吐蕃,继续保持同唐朝的友好关系,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失去这个好机会啊!”药葛罗听了又感激、又惭愧地说:“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打退吐蕃兵,以便立功赎罪。不过,请你不要把仆固怀恩的儿子杀掉,因为他是我们王后的兄弟,杀了他,我们王后会很伤心的。”郭子仪答应了他的请求。先前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回纥兵,这时稍稍转向前来,郭子仪的随从人员怕他们伤害郭子仪,也紧紧跟上几步,加强戒备。郭子仪却毫不惊慌,挥手叫部下退回。药葛罗一面喝退士兵,一面叫人摆出酒席,同郭子仪同饮共欢。药葛罗要试一下郭子仪是否有诚意,请他举起酒杯发誓,郭子仪面对众多将士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药葛罗也照样发了誓。双方互相立了盟约后,郭子仪就领着几个部下,胜利地回到了唐营中。
不费一枪一卒,郭子仪就这样又平定了一场叛乱,并且还为唐朝争取到了一个盟友。
◎争人才比争什么都重要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孙子兵法·谋攻篇》
将帅是国家君主治国安邦的辅佐,他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就像加固在车轮外侧的两根附木一样,起着重要的辅佐作用。将帅如果才智周备,辅助国家君主能团结一心,各地军事布防坚实周密,社稷江山就会安全,国家就一定强盛;将帅如果才智不全,与国家君主彼此关系不协调,在军事布防上有空隙缺漏,社稷江山就会出现危险,国家必然就会衰弱。
精读
孙子把深知用兵之道的将帅看作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贤能之将“得之国强,去之国亡”。在这里,孙武竭力宣扬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将者,国之辅也”,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佐有疏漏,国家必然衰弱。这就像光有灯而没有电,灯是亮不起来的一样。只有双方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极至。这样就把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不仅关系战争胜负,而且事关民众生死、国家安危存亡的战略高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它说明在人才不易识的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千军易得,一将就更难求了。在作为社会生活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的军事领域里,统帅的决心具有重大作用。军事领导人才是统御部队的人才。作为一支部队,一个组织,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驾驭之意,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和敌情,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识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识别平时能练兵,战时能打仗的一般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识别平时能治军,战时能指挥打仗的各类指挥人才。注意识别、发现和培养、选拔一批能担负起新世纪重任的军事高级指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