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4800000005

第5章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作战篇(1)

本篇是在接上篇“庙算”之后的用兵,即“先计而后战”之战。主要通过对战争依赖于经济的分析,论证了速战速胜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并进而提出了达到速战速胜目的的有效方法。

◎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兵法·作战篇》

凡用兵作战,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大量的财力保障。如要动用四马拉的轻快战车千辆,用牛皮遮盖的辎重车千辆,出动步兵十万,还要向千里迢迢之外的战场运送军需粮秣。如此前方后方的费用,招待来往国宾使节、食客等外事交往的花销,制作弓箭矛盾等所需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维修和保养,每天耗资都非常巨大,需千两黄金。只有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精读

军事后勤,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对战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古今中外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对后勤建设无不非常重视。拿破仑在决战胜利后,曾把第一枚勋章挂在他的后勤部长的胸前;毛泽东极力强调军队生产队的作用,等等。时至今日,军事后勤理论日臻完善,但追本溯源可见到,军事后勤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框架,正是基于我国古代兵法名著《孙武兵法》而建立的。古代简陋的兵器和原始落后的作战方式与指挥方式,不仅没有阻碍,反而促进了先进的军事理论的诞生,《孙武兵法》至今仍被兵家奉为兵经。

战争是经济力量的对抗,是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争斗和体力上的厮杀。尤其是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很不发达,人的体力与马匹的强弱甚显重要,因而作为将帅在谋略消灭敌人同时,必须首先考虑到保存自己。显而易见,饥困几天的士兵是谈不上有很强战斗力的,兵强马壮无疑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前提。而人要吃饭,马要食草,损坏了的兵器装备要有及时的补充,由此必须有切实可靠的后方勤务。对于这一点,2500多年前的孙武是独具慧眼的,他在兵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军争篇》)在那时,军事术语中还没有“后勤”、“军需”等词,但他在这里所列举的“辎重”、“粮食”、“委积”,却大体上包括了现代军队所说的后勤军需的基本内容。孙武的这段话,明白无误地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句战争信条:军队无后勤不战自亡。

历史证明,没有经济条件与经济资源,是无法取得战争胜利的。古今中外战争都是政治、军事与经济的竞赛,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是较强的。战国时代,商鞅就认识到“国不富,不可以养兵”。经济是实施战争的基础,战争严格受物质条件的制约。只有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保证下,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同时,战争又会严重地破坏经济,致使国家处于困境而无力再实施完成战争。孙武通过对战争费用的实际考察,认为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实施战争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明战争极大地依赖于后勤,只有物质齐备,方可兴众举师征伐。

战例

正十七年(1357)攻占徽州后,朱元璋亲自到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高瞻远瞩地送给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说,要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朱元璋认为老儒的话很有道理,即提出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动”的行动计划。

“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按照老儒朱升的提示,朱元璋首先抓紧军队建设,提高军队的作战本领,尤其重视军事纪律的训练和整顿,强调“惠受加于民,法度行于军”。同时,朱元璋大抓农业生产。他设置营田司,任命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并且还抽出一部分将士,在战事之余开荒屯田;推行民兵制度,组织农村壮丁,一面练武,一面耕种。这样一来,军队的后勤军需有了保障,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支援贫苦的百姓,改变了军队历来吃粮靠百姓的习惯,深受农民的欢迎。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还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刘基、叶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土被应聘至应天,朱元璋称他们为“四先生”,特筑礼贤馆,给他们居住。

此外,朱元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较早暴露自己,以防止在自己力量脆弱的时候被吃掉,他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用的还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还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争的口号也不改变。直到朱元璋改称吴王后,发布文告,第一句话仍是“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朱元璋经过如此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开拓疆土,巩固根据地,在外人毫不留意的情况下,培养了一支足以与元军相匹敌的军事力量。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一天比一天强大,原先的盟友,为了争夺利益,也逐渐变成了对头,变成了朱元璋改朝换代的强大阻力。于是,朱元璋在同元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不得不对盘踞在周围的敌对势力进行清除。四周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部,以陈友谅部的势力最大。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并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有的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移,也有的主张献城投降。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站在一边默不作语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先斩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敌获胜。他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一世,其心时刻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江东下,乃是向我示威,逼我退让。我们不能让其得逞,只有坚决抵抗。他又说,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后,我以伏兵击之,自当必胜。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关系重大,一定要打好。刘基的一番话,坚定了朱元璋抗击的决心,他采纳了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

陈友谅虽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为了扫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后推翻元朝政权,朱元璋军中对东张西陈两个战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打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对朱元璋也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而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故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存亡便由我了。陈张既平,就可拥麾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计,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战死。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马不停蹄,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死。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在围攻张士诚的同时,派大将廖永安去滁州假意迎接小明王至应天,从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渡江时,廖乘机把船弄翻,使小明王溺死江中。这样,又为朱元璋以后的登基,扫清了一个绊脚石。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制服了浙江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又乘胜南进攻克了广东、广西。在实现了整个南部中国除四川、云南外的统一后,不失时机地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元朝政权虽然依靠地主武装,于至正十九年(1359)攻陷了宋政权都城汴梁(今开封),后又拔掉了宋最后一个据点安丰(今安徽),把北方红巾军也镇压下去。但它的统治基础,也在各支起义军,特别是北方红巾军的沉重打击下趋于瓦解。此时,它仅仅依靠几支地主武装支撑残局,且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了。

至正二十七年门367)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大军出发前,他亲自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先取山东,撤除大部的屏障;再回师河南,剪掉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如此一来,天下形势为我所掌握,然后进兵大都,元朝势孤援绝,可不战而胜。”

北伐战争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当年十一月,徐达就率军推进到山东,平定了山东全境;继而兵分两路,又胜利进军河南,所向披靡,元朝将领纷纷归附。至第二年三四月间,北伐军包围元大都的战略已告完成。

朱元璋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退在后方稳步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做好了战前的物质储备,一旦时机成熟,便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这时他的实力已经是无人能敌了。他在这个过程中,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充分体现出他出色的战略决策意识。

◎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在一次战争中不进行第二次征兵,也即不再次征发兵役;不为作战部队第三次运粮,也即不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取之于国内,由国内供给制式兵器装备;粮草则到敌国去夺取,靠在敌国或邻近战场的国家征集和采购,借以保证军食的供应。这样,军队的粮草给养供应就可以充足了。

精读

战争依赖于经济。奥国名将有一句名言:“作战第一要素是钱,第二要素是钱,第三要素还是钱。”诸葛亮六出祁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纵观古代历次著名战役,为将者无不视后勤补给(特别是粮草)为生命之源、胜利之本。拿破仑远征莫斯科,俄国人坚壁清野,拿破仑在粮食告罄、御寒无衣的情况下,被迫惨败而归。现代战争,如越南战争,美国耗费了近千亿美元,大伤国家的元气,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孙子为解决后方补给和战场需要的矛盾,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反映了他取之于敌、用之于战、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因粮于敌”是孙武重要的军事经济思想。“因粮于敌”主要讲深入敌境作战,夺取敌人粮草,就地补充给养的后勤保障思想。古代战争消耗主要在粮草上,加上当时运输手段落后,组织远道运输十分困难,同时运输线还往往是敌人攻击的目标,因此,粮草补充对军队、对国家都是一个沉重负担,造成劳民伤财,国困民疲的状况。这都是由于远道运输所造成的。基于这种情况,孙武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强调指出:“故智将务食于敌”。这样做可以减轻本国负担,免除运输的压力,而且有较高的保障,这实际上是鼓励将士们就地取材。由于后勤补给是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就极大地减轻了本国的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使战争能够按照己方的意图,顺利地进行下去。

孙子这种“就地取材,以战养战”的办法,与商业活动中“借地生财”、“借钱生钱”是一致的。在企业生产、商业经营中,“因粮于敌”也是一个重要策略。

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环境,而环境是个难以预测的变数,人类无法抗拒环境,我们只能随环境之变而随时随地变换生存方式。虽说人类有时可以改造环境,但那只是微弱的一点点,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环境的变化少有规律,而人生的应变方式应该是有术可循的,而且应高招迭出。环境的变化可以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是造成人生之变的一种外在张力。

1984年,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洛杉矶举行,尤伯罗斯就任洛杉矶奥委会组委会主席,主持筹办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应聘经营奥运会不久就公开宣称,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尤伯罗斯夸下如此海口,使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人士目瞪口呆。

众所周知,举办现代奥运会是财政上的一场灾难。自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庞大、奢华和浪费,成为举办奥运会的一种时髦和趋势。举办一次奥运会要几亿美元的投入,已属于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尤伯罗斯如此说法,难怪人们不敢相信了。

其实尤伯罗斯绝决不是口出狂言,他已成竹在胸。尤伯罗斯查阅了历届奥运会举办情况的资料,他看到,前几届奥运会之所以耗资巨大、亏损严重,主要是由于必须要负担庞大的建筑设施成本。他看到洛杉矶有现成的各种运动场地,同时,这里三所大学的学生宿舍可以作为选手下榻的奥运村,所有这些基本的大宗项目几乎都不必另行建设。剩下的就是如何充实一些必要的设施了。尤伯罗斯决定实行各个项目直接由赞助者赞助设施的办法。

同类推荐
  • 抗日之浴血战神

    抗日之浴血战神

    林锐,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兵作战机器!意外魂穿1937年上海,成为一个名扬江南的纨绔子弟,同时还是税警总团的一个连长!值此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他拿起了枪,开始了一段浴血传奇!阔别三载,再铸热血,三郎出品,必属精品!
  • 特战荣耀

    特战荣耀

    他叫叶成风,服役于风狼特种大队,在一次年度军事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至抗战前线。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他义无反顾的拿起钢枪抗击日寇。凭借着自身所学的军事技能建立“雪狼特战分队”使鬼子、伪军闻风丧胆!这是英雄的史诗,随我一起走进他们吧!
  • 代号“龙舌草”

    代号“龙舌草”

    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投降,但天皇已知无力回天,便发出密令:对即将回国的日本官兵进行大清洗,大日本帝国需要是忠诚的卫士不是卖国者。凡是在二战期间为他国传递情报者,一律绞杀。我党在截获了日军即将绞杀所谓的“内奸”的情报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以代号“龙舌草”为中心的特别行动小组。谍影重重中,危机四伏,雌雄难辩,孰敌孰友?
  •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是一本军事图书,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比较 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案例。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向读者展示的是中外战争史上一次次著名 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是一 本集战役、战略于一体,充满血与泪的战争典籍。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 史料的记载,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古今 中外的兵将充满智慧的计谋与策略。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旨通过将科学的体例、流畅的文字、精美 的图片、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 阅读空间,并向人们传达战争的弊端以及和平的重要。
  • 觉醒者

    觉醒者

    神秘杀手冒名进军统,打鬼子,除间谍,美女相伴,破坏特高科惊天阴谋,揭露不世之密。
热门推荐
  • 全世界失眠

    全世界失眠

    一场出轨、导致了一段悲剧,林辰看着支离破碎的家,选择了离开。他恨透了自己的妈妈,居然做出了偷汉子的丑事,自己的父亲也因此自杀而亡。林辰迫于无奈、只能选择了消失。他的高中女友东方墨,得知他离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但是最终无迹可寻。用情至深的东方墨,在失去了林辰后,变得更加堕落起来,抽烟喝酒、玩物丧志,成了一个彻底的腐女!大学之后,东方墨再次遇到了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生颜司明,但是后来的后来,背叛和不幸再次降临到了她身上,最终的最终一切都变了。
  • 窖大道心驱策法

    窖大道心驱策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古狂尊

    万古狂尊

    一代杀神江枫,叱咤十方风云,却在探索仙古遗迹之时,被红颜知己暗算,携旷世古经,重生八千年后!一世情断,三生缘尽,心怀无上杀意,江枫强势崛起,凝聚九龙星象,淬炼不灭之躯,以无敌身姿,暴揍各路天骄!我意,神不可挡,我念,天不可灭,这一世,吾必杀他个血染青霄,不上九天终不还!!
  • 余生与你共终老

    余生与你共终老

    回到老家,她立马听说横刀夺爱的小三惨死,前男友再一次纠缠自己,柔情攻势,甜蜜陷阱,破镜能否重圆?上司的追求,前男友的执念,她该如何取舍?好友的惨死,无端的车祸,私生女的身份被曝光,厄运再一次降临在她身上。当闺蜜变成了情敌,她是斩断孽缘,还是让闺蜜知难而退?
  • 代嫁弃妾

    代嫁弃妾

    她的混蛋父亲用她母亲的性命来要挟她替姐代嫁入宁王府。可是新婚之夜,她意外发现原来权势滔天的宁王居然是七年前她曾经救下的又瞎又哑的冷血少年。因为宁王的暴戾与绝情,一念之差,她没有告诉他真相,却因此失去了与他相认的机会……他从来没有想到:替姐代嫁的她,原来就是他年少落难时救了他性命的女孩,他早已情根深种,无法容下其她女人,她是他爱逾性命的女人。人海茫茫,他一直在找寻她,却不知道她原来就在他的身边……错过了,是否会因此错过一生?
  • 绝世天尊

    绝世天尊

    一个泡不到女友的悲剧男离奇穿越异世,意外成为了绝世天才。从此,充满奇幻色彩的异世之路开始了,泡妞,升级,虐虐高手,专治不服,逍遥异世,纵横天下……呃。没事勾搭小妹妹,和美女导师淡淡人生,淡淡理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猪弗莱迪:北极历险记

    小猪弗莱迪:北极历险记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 时空责任

    时空责任

    因它而生,因它而识。降生大陆,世界因我而颤抖。准备好让恶魔拯救世界了吗?
  • 留守的天空

    留守的天空

    小说讲述的是贵州苗家山寨一群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故事。以贵州一个偏远的苗寨小学六年级学生阳晓月、孔祥兵和李家明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强,还有对生活不灭的美好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