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6000000002

第2章 照亮孩子智慧的科技发明故事

我们都崇敬古今中外的发明家,是他们的创造发明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享受着电灯的明亮、电视的娱乐和网络的方便;每天乘坐汽车去上学,坐在数字化电教室里上课,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笔和书本,这其中哪一样东西不是前人发明创造的呢?其实,我们的生活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还待于我们去改进,许多未知领域也有待于我们去开发,下面的发明故事将使我们大开眼界,并启发我们成为一代的发明家。

【鱼鳔的启示】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率领的军队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将英军从大陆撵到海上。英军纠集大批战舰,轮番轰击美国海防陆军,使美国军伤亡惨重。英军见美军既无招架之势,更无还手之力,越发猖狂。战舰在海岸边横冲直闯,耀武扬威。面对英军的挑衅和欺负,美国的士兵们气得牙根都痒痒。

其中有一个叫布什内尔的士兵,虽然憋着一肚子气,却一言不发。他认为光喊没有用,得赶快想出对付敌舰的办法。这天傍晚,他与几个士兵到海边散步,几个人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落日余晖下的海上景色。只见一群活泼的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像是在觅食,又像是在打闹。正在这时,一条大鱼却悄悄潜游过来,悄悄接近小鱼下方后,猛地一跃,一口咬住了一条小鱼。其他小鱼见状,吓得四处逃窜。士兵们对鱼类的这场“海战”感觉很有意思,而布什内尔则开始深思起来:笨拙的大鱼可以逮住机灵的小鱼,我们能不能造个像大鱼那样的船,潜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英国战舰底下去放水雷,炸沉它呢?

“我有办法了!”布什内尔忽然大叫起来,把同伴们吓了一跳。同伴们问他什么有办法了,他就详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一位士兵听罢,却提出了疑问:“鱼在水中能自由地上浮下沉,可船就不同了,浮在水上好办,沉人水中能行吗?”布什内尔被问住了。是啊,怎样才能使船既能浮上来又能沉下去呢?鱼为什么能这样呢?他一拍大腿:‘有了!鱼一会儿浮到水面,一会儿潜到水底,靠的就是它肚里那个鳔’,如果我们也给船仿造一个‘鳔’,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主意一定,布什内尔和他的同伴们经过试验,终于制成了一艘可在水下潜行的秘密船。本来是想仿照鱼的外形制造,但造成之后却像海龟。“海龟”底部有个类似鱼鳔的水舱,水舱内安有两个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时,就往舱里灌水;船在水下若要下浮时,就把舱里的水排出,把空气压进水舱。仿照鱼的鳍,“海龟”外部还安装了两台螺旋桨:一台管进退,一台管升降。此外,“海龟”尾部还有舵,可以控制航向。

一天夜晚,布什内尔和几个士兵驾着“海龟”悄悄驰近英国战舰,然后潜入水中,一直潜到英国战舰底下。他们想钻穿敌舰,然后放水雷,却没想到英舰底部太硬了,钻了许多没有钻穿。士兵们憋不住了,只好浮上水面换气,不料被英军发现,“海龟”只好逃跑,但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眼看就要被敌舰撞得粉身碎骨,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布什内尔急中生智,解下备用的水雷,点着引线后,慌忙钻进“海龟”,“海龟”潜入了水中。英舰正在寻找怪物的去向,突然舰旁一声巨响,战舰顿时起火,英军一边救火一边扭转舰头逃跑。从此,英舰再也不敢在美国沿海耀武扬威了。

后来,经过人们的继续改进,制成了新的神秘武器——潜水艇。在海战中潜水艇大显神威。

故事启示

潜水艇发明之后,用途越来越广。从普通的动力潜艇,发展到核动力潜艇;从嗓音很重的潜艇,发展到无声潜艇,潜艇经过不断改进,在军事用途上越来越先进,作用也越来越大。如今,潜艇除用于作战外,主要用于开发海洋资源和科学考察。它的作用也由破坏、捣乱变为造福于人类。在自然界中,许多现象都是人们难以理解的,但是,只要认清它们的原理,揭示它们的规律,就可以利用它们的特点,为人类服务。

【为什么壶盖会跳动呢】

一天早晨,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

瓦特对蒸气的认识,源于他的童年。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小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厨房里看奶奶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小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奶奶:“奶奶,是什么东西使壶盖跳动呢?”

奶奶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这个回答没有让小瓦特满足,他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奶奶没工夫回答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

小瓦特在奶奶那里没有找到答案,可他并不灰心。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像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这样,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成为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

1769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1782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促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世界进入了“汽船时代”。

故事启示

在十九世纪,蒸汽机的诞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来临,真可谓一项重大发明。然而,水蒸汽是一个常见现象,我们在烧开水、做饭时就能碰见。想一想,当你第一次发现水蒸汽能够掀开壶盖时,你产生过“刨根问底”的念头吗?如果没有,就可能说明你缺少探索性和求知欲望。要知道,正是这种探索性,促进了一项重大发明的产生。

【把光明带给黑夜的人】

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基本上都是用油灯和蜡烛等来照明,虽然也能照亮黑夜,却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真正发明电灯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的父亲是铁路工人,自己小学未读完就辍学了,在火车上以卖报为生。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故事启示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当我们生活在黑夜中的白昼时,无疑对发明家爱迪生心存感激。但是,爱迪生并非“天使”,他只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普通人。是他的钻研精神,是他的不断实践才有灯的发明。如果你也像爱迪生一样勇于发明,你也不会逊色的。相信吗?

【声音可以传递千里】

电话是受到电报发明的启示而发明的。但从1837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至1876年发明电话,几乎经历了40多年的时间。

1873年6月2日下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了声音。这一发现使这位善于思索的学者发生了兴趣,产生了新的构想。他想,人说话的声音是一种空气振动,如果对着一块薄铁膜片说话,会使膜片颤动,如果在膜片的后面放一块电磁铁,膜片振动会改变与电磁铁的距离,使电磁铁的磁力线发生变化,电磁铁线圈中就会感应出相应的变化电流。这电流顺着电线传送到对方同样装置的电磁铁线圈中,就会使电磁铁的磁力线发生变化,吸动它前面膜片,从而发出声音。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华生。华生,这位电气工程师很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开始研制。

1875年6月3日终于制成了“电话机”,这种电话只能传递单音,还不能传送人的完整的话。但他们已经对获得的初步成果感到十分高兴。之后,他们又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1876年3月10日,贝尔和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话机时,华生第一次听到了贝尔发送的一句完整的话:“华生,请到这儿来,我需要你!”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用电话传送的第一句完整的话。

最初发明的电话机十分简单,这种电话机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话。后来经历了许多人的研究和改进,才逐渐完善起来。

故事启示

一项发明的产生,不仅是勤于思考的结果,也是不断实验的结果。在我们的身边,也可能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常理相背,让人一时解不开它的所以然。如果不再往下探究,这个现象就会成为一个永久的谜,供人谈笑而已;然而,一旦“追究”下去,相信吧,一个全新的发现就会诞生,如果再加以利用,或许一项自己的发明就产生了。关键是,你是一个“有心”人吗?

【锯的祖先】

鲁班是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15天内伐出300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10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

这时,砖瓦石料都已备齐,国王选定动工的黄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动工时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怎么办呢?晚上,鲁班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他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抬头望望,启明星向他眨着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丝茅草叶和蝗虫板开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纯了,就是断了。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13天,就伐了300根梁柱。

故事启示

世界上的许多发明,都是受生物的启示。有的是受动物启示,有的是受植物的启示。从古到今,被茅草划破手的现象不断发生,只有鲁班能从中发明“锯”,尽管当时并没有“锯”的概念。可见,勤于动脑、敢于实验是多么重要。实际上,许多自然现象都是在向人类暗示某种规律的东西,只是有的已被人类破解,有的尚未被破解而已。

【可以“写字”的机器】

肖莱士是一家烟厂的业务员,他的妻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她经常带一些文件回来抄,肖莱士有空就帮她抄写,但有时文件很多,两人一起抄也来不及。肖莱士便想:要是有一种“写字机器”该有多好啊!

肖莱士从一个名叫索尔的工人那儿了解到:曾有一位木匠尝试做一台“写字机器”,但失败了。于是,肖莱士找到那位木匠,把他废弃的机器零件带回家继续研究。

一天深夜,肖莱士研究累了,到屋外去散步。当他踱到窗前的时候,他看见妻子埋头抄写文件的身影,他联想到自己正在试图发明的打字机器。妻子的手多像一台正在工作着的打字机啊!于是,肖莱士决定按照这种思路继续进行研究,1867年7月的一天,他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商业打字机。

故事启示

所谓“柳暗花明”,是说人处在困境中,苦苦求索,吃尽了苦头;突然间灵光一闪,一个念头就产生了,就像眼前出现了一片灿烂的世界。发明创造也一样,当你处在重重困惑之中,不妨出去走一走,看看大自然,或换个思路,重新思考,过去的难题或许倾刻化解。

【发明从孩子的好奇开始】

15世纪时,在荷兰米德堡市有一位眼镜匠,他的名字叫普尔斯哈依。他在荷兰的米德尔堡小镇上,经营着一家眼镜店。他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由于家里玩具少,孩子们经常把一些磨制坏的镜片拿来玩。

一天,三个孩子拿着镜片在阳台上玩。调皮的小弟将两个镜片叠在一起,眯着眼睛,看远处的景物。忽然,他大叫起来:“哥,快来看,教堂的塔尖变近了。”

两个哥哥照着弟弟说的那样,将两镜片叠在一起,果然,前:方的教堂、树木变得高大清晰了。

“哥,这是为什么呢?”小弟问道。

“我也不知道。”两个哥哥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他们去找爸爸。

“爸,为什么将镜片一前一后地拿着看教堂塔尖,教堂塔尖变近了?”小弟问道。

“这是因为……啊,没有这种事。不要胡闹了,爸爸很忙。”普尔斯哈依放下手中正在磨研的镜片,慈祥地对孩子说。

“这是真的。”

“这确实是真的。”两个哥哥为小弟作证。

普尔斯哈依只好跟着孩子们,来到阳台上。他按照孩子们说的那样,将两个镜子拿好。确实,他发现塔尖变近了。

“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进一步的试验,他发现只要将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合起来,把凹透镜放在眼前,把凸透镜放在远一些,并调好两镜片间的距离,就可以看见很远的物体。

普尔斯哈依制成一根粗细、长短合适的金属管,并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人管内恰当的位置。用这个装置观看远方的景物,会使景物变近了。作为商人,普尔斯哈依想:“也许这是一桩赚钱的制造行业。”于是,他向荷兰国会提出了申请专利的要求。

1608年,普尔斯哈依获得荷兰政府的专利权,荷兰政府除奖励他一大笔奖金外,还拨出专款,命令他为海军制造一种用两眼观察的双筒远望镜。

荷兰政府认为,如果海军有了远望镜,就等于有了一双“千里目”,将大大提高战斗力。他们秘密地进行望远镜的制造工作。

故事启示

你瞧,望远镜能够远望的现象,最初竟是孩子无意中发现的。这说明,只要头脑机敏,善于变化,敢于尝试,游戏中也能发现或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当然,如果只把这种现象当做游戏,而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就没有后来望远镜的产生。

【“千里眼”终于诞生了】

1609年6月,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叫普尔斯哈依的眼镜商人在一偶尔的发现中,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难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吗?”伽利略非常高兴。不久,伽利略的一个学生从巴黎来信,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信中说尽管不知道那位商人是怎样做的,但是他肯定是制造了一个镜管,用它可以使物体放大许多倍。

“镜管!”伽利略把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忘记了暮色爬上窗户,也忘记了曙光是怎样射进房间。

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

伽利略非常高兴。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动手磨制镜片,这是一项很费时间又需要细心的活儿。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现在,该试验一下他的发明了。

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那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

伽利略制成望远镜的消息马上传开了。“我制成望远镜的消息传到威尼斯”,在一封写给妹夫的信里,伽利略写道:“一星期之后,就命我把望远镜呈献给议长和议员们观看,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绅士和议员们,虽然年纪很大了,但都按次序登上威尼斯的最高钟楼,眺望远在港外的船只,看得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我的望远镜,就是眺望两个小时,也看不见。这仪器的效用可使50公里的以外的物体,看起来就像在5英里以内那样。”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经过不断改进,放大率提高到30倍以上,能把实物放大1000倍。现在,他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窥探宇宙的秘密了。这是天文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几千年来天文学家单靠肉眼观察日月星辰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光学望远镜,有了这种有力的武器,近代天文学的大门被打开了。

故事启示

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没有一件是一个人凭空产生的,它们差不多全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利用前人的科研成果,加以改进或受其启示而诞生的。创新的含义,就是创造新的事物,只要你的发明创造比别人早,比别人先进,具有不可比拟性,你就是创新。懂得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掌握创新能力很重要。

【定影和显像】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开始从事照相技术研究。一次,他无意中把银匙放在曾用碘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过了一阵,他发现银匙的影子印到了板上。他又专门磨制了金属板并在上面涂碘,用镜头进行拍摄,果然拍下了影子。

一天,他到药器箱中找药品,突然看到曾曝过光的底片竟然影像清楚,他断定某种药品具有显影作用。于是每天晚上将一张曝过光的底片放在箱内,次日放进底片时取出一种药,看哪一种药取出箱后底片不再显像,从而发现显影药品。但直到箱内药品全部取完,底片依然显像如故。后来他仔细检查箱子,发现箱内有些洒了的水银。他立刻对水银进行实验,确定是水银蒸发造成底片显像。

恰好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哈谢尔夫的人发现了定影作用。达盖尔以自己发明的底片和显影技术,结合哈谢尔夫发明的定影技术和维丘德发明的印相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

故事启示

生活中,一次偶尔的发现或遭遇,就会成为一项奇迹产生的契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鲁班因为被茅草划破了手而发明了锯;美国牧童因为羊群破圈而出,发明了铁丝网;阿基米德因为坐进澡盆里洗澡,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等。如果我们平时也像他们一样善于动脑子、想办法,也会创造这样的奇迹。

【从敲木桶联想到的】

17世纪,奥地利有一位医生,他的父亲是一个卖酒的商人。那时候,酒店的酒都是装在一人高的大木桶里,存放在地窖内的。每次取酒,酒商都要用手指头敲敲大木桶,然后根据声音的强弱,来判断酒量的多少。

一次,这位医生给人看病,病人说胸口不舒服。那时没有什么设备,医生只靠问来判断病因,结果没查出,没过几天,病人死了。医生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剖尸查病因。原来是死者胸部发炎化脓,胸腔里积了水。这件事使医生想起父亲取酒敲木桶的情景。从此,这个医生再给胸部有病的人检查时,就用手指头敲敲听听,日子久了,他从不同部位的叩击声中,就能分辨出胸部是否有了病。这种叩诊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故事启示

从敲木桶,到叩诊,两者虽然方法不同,功能和目的都不一样,但方法大致相同。一个简单的联想,产生了一种新的诊法。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联想”的,你尝试过吗?

【为了生活的便利】

1946年,世界上第一副隐形眼镜出现了,它是由西德一位设计师赫尔曼·韦尔克研制成功的。

少儿时期的韦尔克,由于严重近视而不得不戴上眼镜,眼镜给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为此,他常常很烦恼,便决心要研制一种美观、方便的眼镜,以改变这种状况。韦尔克既是电学家,又是机械设计师和机器制造者,他博学多识,心灵手巧。开始,他用一种有介电性质的有机玻璃材料进行试验,结果令人失望,因为所试制出的这种透镜不能直接与角膜接触。失败并没有使韦尔克气馁,他坚持继续试制下去,终于在1946年研制出一种硬质微型接触透镜,获得了成功。不久,韦尔克又在硬质隐形眼镜的基础上,发明了软质隐形眼镜,便隐形眼镜得以进一步改进。

故事启示

因为生活的不便,韦尔克才研制了隐形眼镜。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从不方便到方便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迈进的过程。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而创制的。例如,轮椅是为残疾人设计的,雨伞是为了方便雨天外出而发明的。想一想,当你觉得某些方面的生活不太方便时,是否想过改进一下?

【人类劳动的替代者】

1966年的一天,美国空军进行一次空中补给燃料训练时,一架大型轰炸机和一架加油机在空中相互靠拢,却因故发生了摩擦,引起两机起火,轰炸机上装载的4颗氢弹,除3颗掉在陆地上,被安全收回外,还有一颗则落到地中海里。一颗随时可能“发脾气”的氢弹在海底,自然引起地中海沿岸各国的抗议。美军被迫打捞。

美军经过严密搜寻,找到了那颗氢弹,只见它躺在一千多米深的海底。显然,任何人都无法下去打捞,因为如此深处的水压力是谁也无法承受的。此时,有人提议请一个名叫“科沃”的机器出马。“科沃”是刚问世不义的机器人。它其貌不扬,身体像一个长方形的箱子,胸前有一只大钢爪。不过,它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它的爪子可以一下子抓起几吨重的东西。它聚集着当时人类最先进的成果:它的脑袋是电子计算机,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声波探测器,脚是身体的螺旋桨。“科沃”不负众望,稳稳当当地将氢弹抓上来。

1954年,美国工程师乔治设想研制一种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代替人,从事简单、单调的“重复性作业”。乔治将他的设想写成书面报告,向政府提出申请。不久,乔治的申请被批准了。于是,乔治立即组建了机器人研制小组,并购买了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为了加工一个零部件、解决一个技术难点,乔治和他的同事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7年过去了。乔治和他的同事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在1961年成功地研制出了两个机器人——“万能生产者”和“灵活搬运工”。它们的外形虽有所差别,但都只有一只机械手。这只“手”格外灵活,手腕可以摆动、转动,手臂可以伸长、缩短,而且手劲还特别大。它们工作效率高,得到人们的称赞。

此后,随着科技水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研制水平和机械工业水平的提高,机器人越发聪明能干。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像“科沃”一样的机器人。它们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并有一定的记忆和识别能力。在人的控制下,能从事较复杂的工作。后来,科学家又推出了“会动脑筋”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它们装有精密的电子计算机,不仅具有各种感觉,而且还具有分析、判断、推理、计算和学习等功能,在一些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领域以及水下、空中、高压、高温等危险环境的作业中大显身手。它们还能下棋、绘画`写字……

故事启示

机器人的发明和改时,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为它可以替我们人类去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干家务。尤其是在危险的环境里,以及人类不能去的地方,它们都可以“义无返顾”地按我们的要求去进行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就是人类的“仆人”。当然,机器人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智能化。假如有一天,机器人的功能可以替我们完全所有体力劳动,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呀。有志的小朋友,不妨努力吧。

【谁是电脑的发明者】

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为美国陆军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总重量30吨。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这个庞然大物的问世,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可以说,电脑的发明是集体研究的成果。但数学家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和效果。所以冯·诺依曼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在此之前。德国的数学家卡什尔已设计制造出6位数的齿轮式计算机。卡什尔是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和数学家,他对天文学也有颇深的研究。他常困于大量的数据计算,被繁杂的计算搅得精疲力尽。现实中的问题促使他创造一种新的得力的计算工具,来减轻计算上的沉重负担。1623年,他开始着手构思设计,同年造出了样机。以后又进行了一些改进,这台计算机的原理与后来计算机有相同之处,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发生故障。

从历史上来看。人们对卡什尔发明计算机了解很少,它的社会影响极小。直到1958年,人们才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得知他发明齿轮式计算机的情况。因此,在谈到第一个齿轮式计算机发明时,不能不提及卡什尔。实际上,卡什尔才是齿轮式计算机的第一个发明者。

故事启示

虽然计算机的发明和改进有一个过程,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便于繁琐的计算。是出于解决问题的意愿,才进行研究的。之所以称其为“计算机”,也就是这个原因。至于后来,它不断微型化,从台式电脑发展到笔记本电脑,给我们的打字和排版带来了方便,进而与网络技术挂上钩,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则是在原有计算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结果。这是科技进步的胜利,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能不让我们对它的发明和改进者肃然起敬。

【手机的“进化”进程】

手机,顾名思义,就是拿在手上的电话机。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就开始试制。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不为人们所重视。

20年后,AT&T和摩托罗拉这两家公司正式开始对研究移动通讯技术。当时,AT&T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的设想,是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但是,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让人带着走。

从1973年起步,到1985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才正式诞生了。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量达3公斤,依然非常重,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只能叫做“肩背电话”。

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显得轻巧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1年时,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说,一部手机比一枚鸡蛋重不了多少了。

故事启示

手机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甚至早已是我们手上的“玩具”了。如今,手机的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就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最初发明手机的目的是通话,但如今,它不仅可以发送消息,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定位,甚至可以看电影。这是最初的手机发明者所始料不及的吧。我们不妨开动脑筋,看看手机上还能不能再添加一些方便人们生活需要的功能呢?

【摩托车的诞生——从发明内燃机开始】

摩托车轻便、快捷,是现代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它的发明者叫戴姆勒。

戴姆勒是德国人。在少年时代,他就对机器机械十分感兴趣。20岁时考入一所工业学校。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内外的文化知识。这为他以后走上发明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毕业后,戴姆勒去一家机械制造厂谋职。在劳动中,他并不满足于那些简单重复的劳动。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发明创造。

在工作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时街上行驶的汽车都是采用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以煤炭为燃料。这种汽车行驶时烟雾弥漫、速度缓慢。他想,要是能改变一下汽车的动力装置,那将会让汽车工业发生革命。

这时,他听说有一位名叫奥托的人,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制造了压缩式内燃机,感到兴奋不已,立即打听奥托的住址,前去拜访。

见到奥托后,戴姆勒就将自己的情况以及设想详细地告诉奥托。两个抱负相同的年轻人相见恨晚,谈得十分投机。奥托邀请他加人自己的队伍,担任煤气内燃机制造厂的技术指导。戴姆勒欣然接受了邀请。

有了新的工作舞台,他们日夜不断地忙碌着。1876年,奥托研制出了四冲程内燃机。虽然在当时,这已经足够“先进”的了,但戴姆勒知道,这种内燃机还无法在实际中应用,因为它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为了集中精力研制新的内燃机,戴姆勒告别了奥托的工厂,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内燃机的机构,专业研研这项工作。1883年,戴姆勒终于发明了一种热管点火式汽油内燃机,并获得了专利。

在这个基础上,戴姆勒于不久又制成了直立式汽油内燃机。它体积小、重量轻,每分钟大约80转,输出功率0.5马力。戴姆勒的儿子鲍尔是一位自行车骑手。他有一辆心爱的木制自行车。看到父亲研制出体积小、效率高的内燃机,便向父亲建议道:“爸,您那‘宝贝’可以装到我的车上吗?”父亲同意。

于是,戴姆勒就将直立汽油内燃机装在自行车上,并装上两挡变速器。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就这样诞生了。不过,当时并不叫摩托车,而是叫“机器脚踏车”。1885年11月,鲍尔试骑这辆摩托车。只见他自豪地坐在车上,手扶着把手,脚踩着踏板,打开油门,车便向前冲去。围观的人对这不用脚踩的自行车感到惊奇,他们不断地欢呼鼓掌。经试骑三公里,证实它的性能还不错。

由此,戴姆勒被后人称为“摩托车之父”。

就在戴姆勒的第一辆摩托车诞生之时,德国的两位工程师——沃尔夫米勒和汉斯盖霍夫却看出了这种摩托车的缺点。他们设想将单缸内燃机改装成双缸内燃机。这样,摩托车的行驶速度将更快,性能更完善。经过一番努力,沃尔夫米勒和汉斯盖霍夫终于在1894年1月研制出了双缸内燃机,并将它装在自行车上。就在这一年,德国慕尼黑生产了1000辆“沃尔夫米勒”牌摩托车。1897年,沃尔夫米勒在申请专利时,将“机器脚踏车”正式称为“摩托车”。

故事启示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发明,许多东西的问世,是经过许多人,甚至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制造者起到了开创作用,而真正将一件产品完善到最佳状态的,则需要经过后来人的不断改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多元化,所有产品都会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和不适应之处,只能不断地改进,才能跟得上人类生活的变化。所以,要想做一个发明家,人人都有机会哦。

【从钟表到手表】

从钟表到手表,经过了一定的过程。最早出现的钟,虽然有人想象过把表戴在手腕上,但由于它的个头太大,使得这个想法太不现实。

早期的钟,是以可动钟锤为动力,因此它们在搬运时就不能工作。但15世纪时,钟表制造者学会了用一卷弹簧或发条来作为钟的动力。这类机械装置不像早期的重锤那样受活动的影响。17世纪初,第一批以卷成圈的弹簧为动力的表生产出来了。可是它们并不十分准确。由于荷兰人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7年发明了游丝,表得到了大大的改进。游丝对天的运转进行调节,使它更为准时。

这些早期的表,看上去全都像是小型的钟,而且都被设计成能放进衣袋里携带。手腕上佩戴的表,即真正的手机,是在19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时兴的饰品才出现的。然而到了20世纪,手表变得流行起来。后来大多数人都佩戴手表,无论在什么地方随时都能知道时间。

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一只石英表。这种表装有一枚很小的石英晶体,按照一定的频率振动。手表把石英振动转变为指针运动。

故事启示

如今我们掌握时间的途径会很多,手表的发展也变得多样化,从机械表到电子表,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和准确,样式也更符合不同民众的需要。然而在当初,从钟表到手表,也经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是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配件的越来越精致而产生的。有想法才会有实践。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幻想都可以化为现实,这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规律。

【展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

显微镜在发明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察,只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则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王自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后来,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故事启示

正像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遥远的地方一样,显微镜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正因为它的作用,让人类认识到许多微生物的存在,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利与弊,进而发明了许多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的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药物。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观察到原子、核子这样的物质,为人类研究物质的结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怎样才能把船推动呢】

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小时候非常淘气,他喜欢游泳,爬树,钻山洞。他还喜欢画画,画的画就跟活的东西一样。只是他的功课并不好,常常被老师点名批评。但老师们也不得不承认,富尔顿只是贪玩,他实际上很聪明,喜欢动脑子,爱问“为什么”。

有一天,富尔顿背着大人,偷偷来到河边,登上小木船,划着木桨去水中钓鱼。行驶到水中间时,忽然河床上起了大风,他拼命划桨,也没有把船推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船走了十几步水路。累得满头大汗的他,只得弃舟游水上岸。

爱动脑子的他,一路上想个不停:为什么船儿顶风就划不动?为什么拼命划桨也没用?怎样使划船不费劲儿呢?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航行的办法呢?晚上,富尔顿躺在床上,仍然想着这个问题。

第二天,河道上的风停了。富尔顿又下河玩耍去了。他跳上昨天的那只木船,研究自己想的那个问题。由于只顾想着,忘记了划桨,他的两只脚下垂在河里,不停地晃荡、捣动。不知不觉,小船竟慢慢地荡到河中心。

不久,他从苦思冥想中惊醒过来,发现自己的船走动了。这多怪呀,我并没有划桨啊,原来是我的两只脚不停地晃荡、捣动、拍击河水,将它划动的。于是,新的奇思妙想涌上他的心头:为什么两只脚不停地晃动,就能使船前进呢?有没有机器来代替两只脚呢?

富尔顿立即放弃了玩耍,跑回家里,用铅笔在纸上涂抹。画着,画着,他突然高兴地跳起来:如果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在轮子上不断地转动,拍击河水,这岂不是跟双脚捣动一样,可使船儿前进吗?他很快地将船儿和桨叶、轮子画好了。

然而,怎样才能使画上的桨叶轮变成现实的桨叶轮呢?富尔顿这才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太不够用了。从此,他刻苦地学习功课。还深入地钻研有关造船的专门知识。直到1807年,成年的他,终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机器推动的船——轮船。

故事启示

富尔顿的发明,源于他童年的好奇和好动脑筋。童年的时光不愧是黄金时代,她总是能启动我们的智慧,激起我们的联想,激发我们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斗志,并把这种对于科学的追求带到成年,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可见,好学习、勤思考和勇于实践,是成功的三大要素。当然,我们还要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心灵。你说是吗?

【解放农民双手的发明】

中国是小麦的故乡,也是小麦的重要产区。盛夏时节,在麦浪翻滚的麦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把小麦收回粮仓,让几千年来一群又一群的农民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收割麦子的辛劳情景一去不复返了。这时,谁不为收割机的发明而叫好呢?

其实,早在1808年,一位名叫萨尔的英国人就发明了一种“收割机”。这种“收割机”很简单,是在长约60公分的本棒上安装上一排刀刃工具,操作时,仍然需要手工。通俗地说,它的结构犹如好几把镰刀同时握在手中一样。

到了1820年,又有个叫贝尔的英国人,他模仿剪刀的原理,制造出一种用马牵引的收割机。这种收割机虽然跨入了“机械”的大门,却只能割而不能收庄稼。确切地说,它只能叫“割机”而不算“收割机”。

现代意义上的收割机,是美国的麦考米克父子发明的。麦考米克父子都是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场。父亲罗伯特·麦考米克在经营农场的过程中,开了个专门修理农具的小店铺。农场里有许多从事农业劳动的黑人,每到收获季节,这些黑人使用的收割工具常常磨损得厉害,因而农具修理成了农场上新的行当。在父亲的影响下,机灵活泼的儿子赛勒斯·麦考米克自幼和这些农具相伴,他常常动手和父亲一道修理破损的农具。

一天,看着眼前一大堆亟待修理的农具,又想到农场里干活的一大群黑人,老麦考米克心念一动:要是有一种机器能既快又省力地收割麦子,那该多好啊!渐渐地,这个念头越来越清晰,并深深地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他开始思索如何设计制作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机械。看到父亲不再像平常那样急着修理农具,而是整天摆弄那些不知名的机械,小麦考米克好奇心大发,他禁不住问父亲:“爸爸,您老摆弄这些玩意儿干吗?”

“噢,孩子,我想设计一种能快速省力地收割麦子的机械——对,就叫收割机,我想制造收割机。”

可爱的小麦考米克一听乐了,热切地说:“爸爸,我能帮您的忙吗?我一定可以的,对吗?”

于是,年仅10岁的小麦考米克参与了父亲的发明计划。父子携手开始试制收割机。1816年,他们终于制成了第一台收割机。他们忐忑不安地把这台收割机带到麦地里试验。结果令人失望,效果并不理想。

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这个念头。16年后,小麦考米克长大成人,他始终没有忘记小时候和父亲共同拥有的那个梦想,决心再进行一番拼搏。

麦考米克父子又一次携手合作,他们汲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悉心揣摩人的割麦动作,并参考贝尔的收割机加以改进,终于在1832年又试制出一台新型的收割机。

这台收割机需要一个人在前面赶着马,另一个人在后面操纵机器。它不仅能自动割麦子,而且能把割下的麦子自动抛向后方。跟随在收割机后面的农夫,只要从台下卸下麦子即可运回家中。实际操作表演那天,围得水泄不通的人们大为惊叹——这部看似不起眼的机器,它收割麦子的效率竟然是人工的6倍。

故事启示

收割机的发明,源于一对父子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与追求。当他们每次看到农民辛苦收割庄稼的情景时,就产生了一种发明一台机器,代替农民手中简陋的镰刀的愿意。是的,如果能够风卷残云般地收割庄稼,将农民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那该有多好啊!这是个意愿促使他们多年来不懈地研制和实验,直到成功。他们的愿意实现了,那些“突突突突”地奔驰在田野上的收割机,将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给农民们也捎来收获季节欢快的福音。可见,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改进劳动方式的不懈追求,是他们成功的基石,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不断改变模样的自行车】

1801年,俄国有个农奴发明了一辆前后装有两个木轮,中间放着一个坐凳的怪车子。这辆怪车子就是现代自行车的老祖宗。后来,一个德国人用木头在怪车的前面做了一个车把,又有个法国人发明了链条和脚踏。由于众人的努力,自行车才有点像现在的模样了。但是,这样的自行车还很不科学,两个木轮子踩起来也非常吃力。1888年,英国医生邓洛普发明了轮胎,这为现代自行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邓洛普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他弄了一部木制自行车,当玩具送给了儿子。可是由于自行车的轮子是木头做的,儿子骑着它非常吃力,而且还常常摔得鼻青脸肿。邓洛普看到儿子那副模样,怪心疼的。他想,要是能把自行车改进一下,那多好啊。一天,他拿着橡胶管,在花园里浇花,由于水在管子里流动,震得他的手心痒痒的。橡胶管的这种弹性,使他一下子联想到儿子爱玩的自行车,他想:如果把橡胶管灌满水,这样,不就能减轻车子的颠簸吗?

想到这里,他立即收拾水管,把管子安到自行车上。经反复的试验,邓洛普终于在1888年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轮胎——这是所有自行车轮、汽车轮等橡胶轮胎的老祖宗。

发明轮胎的邓洛普,为自行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装上灌水轮胎后的自行车,颠簸得到了一定的缓冲,骑起来变得轻便多了。

后来,人们发现每次给轮胎灌水十分麻烦。手是,又有人把灌水轮胎改为弹性更大的充气轮胎。直此,自行车就成了既轻便、又灵活的交通工具,受到人们的钟爱。

故事启示

自行车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木头制品,变成了后来的钢铁结构;从早期的木制轮胎,到后来的橡胶轮胎,它的模样一步步改变,以至最后成型。如今,山地车、电动车也应运而生了,它们更加便捷和轻巧,功能也更多样化。但是,水有源树有根,我们不能忘记它最初的模样,不能忘记发明和制造它们的一代又一代人。

同类推荐
  • 有趣的力学

    有趣的力学

    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力打交道。本文将通过讲述我们身边关于力的一系列故事,来加深我们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除解答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外,还汇集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科普知识: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第一只碳丝白炽灯的寿命是多长?“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行时间是多少?……答案尽在书中。
  •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离不开它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创造出来的生命的多样性就展现在我们的周围,它们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其损失无法补偿。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然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前提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绿色生态(地球一小时)

    绿色生态(地球一小时)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标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标准,是人与自然相互融洽结合的基本条件。本书对绿色生态的概念做了一个细致的介绍,并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也做了一个讲解。
热门推荐
  • 雨夜妖瞳

    雨夜妖瞳

    明明只是个普通人啊,虽然职业是警察,可也只是想有份稳定的工作,混吃等死而已,为什么偏偏要被卷进这么多奇怪的事情里面,还有.....大哥,你是谁啊,不要贴这么近好不好?
  • 末世重生:女配宠夫

    末世重生:女配宠夫

    她,前世被亲人背叛,死于丧尸口中,重生而来,为复仇而活。他,前世星际猎人,被虫洞卷走,穿越而来,只为了不让那女人死去。善良被伤害泯灭,亲情被亲人伤害,她所剩下的就是要好好活下去,你们伤害用一分,我便用十分还你们。
  • 一把宝剑走江湖

    一把宝剑走江湖

    因为他是个野种,所以外祖父母和母亲被白头村的村民戳烂脊梁骨。因为他不肯服软,所以被白头村的孩子们打骂很多年。因为他有仗剑江湖的梦,所以被人们嘲笑,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终于走出白头村,背着一把破剑,牵着一头黄牛,领着一只土狗。他小心翼翼又毅然决然一头扎进江湖,怕被淹死,却终于没淹死。…………那一年,他仗剑入京都,只为把那个抛弃他们母子的男人带到母亲坟前忏悔。那一年,潇潇细雨漫青山,他一举成为天下第一神仙门派的小师祖,名扬天下。…………痛快过,痛苦过,坚定过,迷茫过,所以通透。他叫李青石,他每一次出剑,只为心安。
  • 最春风

    最春风

    新书《大红妆》有约!罗锦言重生了,可惜早了十年!罗锦言看着自己那二十四孝的亲爹,既然我回来了,那这一世很多人的命运都要改一改了。
  • 都市最强灵皇

    都市最强灵皇

    平凡时被人看不起,强大时无数人巴结。然而林宇内心毫无波动。这是一个由弱变强的故事。
  • 春秋无义战(下)

    春秋无义战(下)

    弭兵之议终结了晋楚的对峙,却无法消弭战争。复兴的齐国顽强地阻击晋国的中原霸权,内乱不断的晋国风雨飘摇。吴王阖闾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捣破楚都,改写南方霸业版图,然而却意料地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勾践之手。越王勾践大起大落,大落后又大起,以“卧薪尝胆”的坚忍,终于搭上霸业的最后班车……
  • 宠夫无度:蛮妻,请矜持

    宠夫无度:蛮妻,请矜持

    (互宠)重生前,她曳梦梦居然放着好帅又多金身材又好的男人不要,居然跑去勾搭初恋?!还被闺蜜骗得团团,害得她家破人亡,连死后还要被狼群分割,尸骨无存﹉重生后,她要虐狗,虐白莲花,还要抓住那个有钱有势的男人,抓不住就打死,打不死就色诱﹉
  • 蚀骨迷恋

    蚀骨迷恋

    从校服走到婚纱,顾清欢才真的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婚礼没有任何仪式,甚至连结婚证上的照片都是ps的。她不止一次,目睹自己老公和众多女人纠缠不清。没有爱,为什么要娶她?这句质问只换来云阙歇斯底里的咆哮,他说今生没玩够之前,绝对不和顾清欢离婚!当爱已成往事,却忽然有一个人,出现在她身边,说也爱了她十年。在这件叫做爱的小事里,没有胜负,只有付出。我不能告诉她当年的真相,她知道后会恨我。我要让她在恨我之前,先爱上我。
  • 台上迟客

    台上迟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霸爱,天价娇妻哪里逃

    总裁霸爱,天价娇妻哪里逃

    豪门骄子林岳宸一尝陆靖祺手艺后,直接把她绑架回家。“以后,你就给我烧饭做菜。”“我可是要做大画家的呀。”“做画家有什么好?给我生小宝宝。”陆靖祺秒变林家少夫人。记者蜂拥而上:”林夫人,嫁入豪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腰痛。”“林夫人,您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步出房门。”“老婆,还不过来?”“老公,我要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