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8200000014

第14章

——幼时他曾不经意间听母亲感叹,天子所有子女都据佛经取名,如意虽叫做婆娑,然而天子心中所想怕是“娑婆”,意为遍布烦恼苦难的忍土。然而此刻徐仪却觉着不尽然。天子为她取名婆娑,封在舞阳,也极尽其窈窕之姿。

他虽纯为感慨,却也知此意有失轻浮,便不多想。只笑着上前道,“这条路还在学宫治内,外头人不能进来。你若喜欢这边,我们就多走一走吧。”

如意捉了一片黄叶,轻挼着笑道,“嗯。原来一墙之隔,就有这样静美的风景。”

徐仪便笑道,“是。”又说,“金陵繁华帝乡,人烟稠密,这样的街道大概也就只这么一条罢了。然而外间山林川谷之美,胜过此处的又不知有多少了。你若喜欢这样的风景……”他说到一半,意识到自己竟是又要空口许诺了,不由失笑,道,“又要待日后了。”

如意却并不在意,她也只看眼前,兴致勃勃的问道,“我阿娘说她幼时家住在秦淮河畔,不知秦淮河在哪里?”

徐仪再度失笑——他的姑姑幼时的住处,自然就在他家啊。他便抬手指南,道,“你若问秦淮河,出学宫过一条街便是了。要问姑姑幼时的住处,却还要沿河再走一段路,怕今日是不能带你去看了。”

如意便意识到她竟问到徐仪本家去了,也跟着笑起来。

徐仪问,“要去看看秦淮河吗?”

如意点头道,“要去。”

自这条林荫道上南去不远,便可以望见沿河之处的繁华,有对街的店铺,当街的摊贩,肩担的货郎……往来处果然人烟稠密。

徐仪便对如意道,“早些时候那街上还并没有这么多贩售文房四宝、饮食日用的店铺,多半都是今年新兴建起来的。正是因为两学里来求学的学子渐多,商贾们觉着有利可图的缘故。”

如意却从未见过这些东西,远远瞧见人买入卖出,心神早被吸引过去。

徐仪见她如此,便笑道,“有趣吗?”

如意目光晶亮,点头道,“有趣!居货为贾,商而通之,这便是《书》所说的‘懋迁有无’吧!”

士农工商,她说的是最末最俗之商贾,却引最雅之《尚书》点题。可见确实不愧是国子学里的博士们教出来的。然而她并不以此为鄙业、末技。可见也不是先生们说什么她便尽信什么。

徐仪便笑道,“是。”

这街上东西精致者有,粗陋但有趣者也有。有如意司空见惯的,也有她闻所未闻的。不论是哪一样,凡有人买卖,她都看得津津有味。她自幼长在宫中,连钱之一物都没见过,何况是贸易?只觉得无处不新奇。

恰路边有老妪卖草编的蝈蝈儿,徐仪便拾了一枚给如意。如意不由去看那老妪,老妪见她天真可爱,便笑道,“先看再买,不要紧。”

如意方接到手里,徐仪笑着掏钱袋,如意目光不由又追过去。徐仪顿了一顿,便取了一串钱递给她,如意疑惑不解,徐仪便笑道,“你来买吧。”

如意脸上立刻涨红——却是由激动而来。她接了钱,却不知该怎么用,只青涩的现学现卖,“婆婆,草蝈蝈儿几钱一个?”

老妪本想叫高价的,却被她一句婆婆叫的心都化了,笑道,“婆婆送你玩的,不要钱了。”

徐仪差点便又失笑。

如意也愣了一下——原来钱也不是你想花,想花就能花的啊!

她道,“谢谢婆婆……”

徐仪却玩笑道,“我也想买一只,婆婆收我的钱的吗?您若不收,我就给家里十七个弟弟妹妹每人讨一只。”

他说的俏皮,老妪被他话给逗笑,道,“收!五钱一只,少一个子儿也不卖给你!”

徐仪便对如意努了努嘴,如意忙撸下十五枚铜板来,笑道,“婆婆,我还要买三个。”

老妪便笑着挑了三只草蝈蝈儿给她。如意做完了买卖,心满意足。却也没忘分出一枚来递给老妪,笑道,“这一只送给婆婆玩。”

待离开那老妪的货担了,如意便仰头笑着问徐仪,“表哥家有十七个弟弟妹妹?”

徐仪笑道,“你焉知没有?徐家家大业大,各房各支都算上,莫说十七个,二十七个也数的出来。”

他们相处日久,这却是头一次互相取笑玩闹。待话说完,才觉出忘形,脸上各都有些红,忙错开目光。

片刻后却还是各自失笑出声。

如意将剩下的钱还给徐仪。徐仪问道,“不想再买旁的东西了吗?”

如意捧着她的草蝈蝈儿,心满意足道,“已经买过了,应当就是这么一回事吧。”片刻后又道,“胡饼五钱一枚、蒸饼两钱一枚……一天有十五钱,当就够在外头生活的了吧。”

徐仪道,“学宫前卖的东西比旁处贵些,十五钱确实尽够寻常百姓过一日了。不过富贵人家的生活又不同,饮食上日费万钱的比比皆是。十五钱大约还不够他们看一眼的。”

如意吃了一惊,道“老婆婆在学宫前买一整日草编,也未必能赚到一百钱。那些光饮食上开销就如此巨大的人家,究竟有什么生财的办法,竟能维持这么奢靡的生活啊?”

徐仪笑道,“这便说来话长了……”顿了顿,又道,“日后我再慢慢和你——”

他话未说完,忽听见一阵喧哗,人群纷纷避让。不知谁碰了如意一下,如意闪避不及,便被推进他怀里去。

徐仪忙抬手扶住她。

原来他们出来闲逛这会儿,馆内少年们已讨论好该如何消遣假期,正结伴从国子学内走出来。外头等着来接他们的马车抢着上前赶,一时便堵住了道路。少年们上不得车马,远远望见徐仪同如意一道在前头,便挥手呼唤,“徐兄!”

恰有马车从一旁经过,车上人闻声掀起车窗帘子一角,正同徐仪和如意对上目光——却是琉璃。

琉璃听人唤徐仪,下意识便掀起帘子张望,心里原本就十分懊恼。忽然撞见徐仪扶着如意的肩膀,行态暧昧,越发羞恼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咬牙切齿道,“不要脸!”便将帘子摔下来,气冲冲的呵斥车夫快行。

如意莫名其面被骂了一声,心中恼火。但也不可能当街同琉璃计较起来,便不理会。

徐仪也只皱了皱眉头,见如意连气都懒得生,他也全当不曾看见、听见。只护着如意离开人群,便和同窗们打招呼去了。

少年们商量出的消遣假期的法子,果然又是出游——却是打算一道往钟山去赏秋,顺便礼佛参禅,尝一尝长干寺里闻名遐迩的斋饭。这一次出游听着确实十分有趣,馆内大半数少年都在,想必都是要去的。

张贲也在其中。他近来同众人越发熟悉起来,身处其中,全然看不出他比众人晚来了半年多。

如意自然推脱,“要在家中读书。”少年们也只笑她,“才考完了,怎么还要读?”便不再勉强邀约。

她在幼学馆中便譬如一朵高岭之花。人人皆知小徐公子不爱交游,虽性情温和不失礼,可和他们并非一路人——他们这些人读书纯粹是为了拓展人脉、经营名声,为日后出仕做准备。但小徐公子想必会是个孜孜不倦访求大道的纯儒。

于是众人转向徐仪,道,“徐兄是一定要去的吧!”

和如意不同,徐仪却是个十分合群、善交游的人。虽说他聪明绝伦,是众人中优而异之的那个,却从未有人觉着他高高在上。他的聪明更多表露在有趣和敏捷上。只要他在,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冷场、乱场和意外,做什么都格外的尽兴和新颖。馆内人人都喜欢他。

不想徐仪却笑道,“家母也要去上香,怕是不能陪你们一起去了。”

他说得堂堂皇皇,众人更无法纠缠,都惋惜道,“真是不巧……还以为这回你一定会去。”

张贲看着这兄妹二人,对于徐仪拒绝一事似乎有些失望,又似乎隐隐松了一口气。

徐仪和如意是要回幼学馆里去的,就此同众人道别。

如意听见背后议论纷纷——多是因徐仪不去而感到失望的声音。徐仪隐隐是馆内少年们的领袖,但近来却不大应约。偏偏他生性圆转周全、滴水不漏,众人都猜度不到缘故,难免有些烦恼。

如意也感到十分在意——钟山之行简直就是投徐仪之所好、前几日他才同她说起来,打算趁着秋意渐浓、凛冬未至的季节,去钟山住几日。谁知伙伴来邀,他却拒绝了。

她斟酌着,终于还是问道,“表哥不去钟山,是因为张贲的缘故吗?”

徐仪倒是惊讶了片刻——如意虽年幼,然但待人说话极有分寸,几乎不曾过问过他的私心、私意。他一度分辨不清她究竟是不曾注意到,还是压根就不关心。但原来她竟是都看在眼里吗?

他便道,“是。毕竟你我都知道三公主的身份,自然就不难推断出他的出身。”

如意疑惑道,“他的出身有什么问题吗?”

徐仪哑然片刻,忽而意识到——如意毕竟年幼,母亲徐妃也并不是喜好蜚短流长之人,她自然是不知道当年往事。

徐仪知道,却一时不知该怎么对她说。就他看来,张华还真未必是冒充,而世家的反应也着实激烈到可笑和不体面的地步——争执最白热化的时候,彭城张氏本家因无人出面表态,竟也被攻击了。简直不但要替人管家,管不成还要掀人屋瓦。

不过,难得如意问了,他只想知无不言、言无不诚。

便大致将当年往事一说,道,“至今士林提起此事,依旧当作一件丑行,视张氏如秽垢。若张贲的出身被识破,后果可想而知。故而我便干脆置身事外,既免去他的忧虑,也能省掉许多故作不知的麻烦。”

如意沉默了许久,才道,“原来还有这样的原委。”

她对张贲本没什么恶感,可此刻却忽就觉得他可气可厌起来。她心知这并不是张贲的错,也知道谁都不愿只因为生而如此就被众人轻薄、排挤。可连自己的出身都要隐瞒、都不敢承认,如何算是顶天立地的活着?也就不要怪罪旁人瞧不起他了。

徐仪见她心情不快,却十分疑惑,便笑问道,“怎么恼火起来了?”

如意便道,“我只恼他不敢承认。”

徐仪却多少能明白,“畏惧悠悠之口吧……”他不由就笑着宽慰如意,“不过是一些趋利避害的小心思罢了,甚至都算不得奸恶,你又何必替他气恼?”

如意想了一会儿,觉着徐仪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张贲的心思毕竟有常理可循,而在幼学馆中,远比这荒谬之事多了去的。她偏偏气恼张贲,岂不是避重就轻?

她把玩着手中草蝈蝈儿,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舒服。却依旧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假期归来,不几日大考的位次也就排列出来了。

和平日小考不同,大考过后先生们会张贴榜单,虽依旧只标明优劣,但位次上却很有讲究——国子学中博士也分两派,一派是世家出身,自然倾向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但优良劣的评级上要美饰,就连真实排名也要据此而定;而另一派则比较实事求是,坚持官场规矩归官场规矩,学术净地归学术净地,门第高下难道还能排在圣人学问之前?所以必须按卷面位次来排!

有太学和国子学前车之鉴,两派长期斗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分榜。士族子弟一榜、寒门子弟一榜。在各自的榜单里按真实名次来排位。

既然有考核,自然也就有攀比。

尤其寒门子弟,上进的路途极为狭窄,纵然还在幼学之年,却已经知道要在国子学中拼出前途。平日课业极为刻苦,此刻也就分外在意位次。纷纷挤上前看。

而世家子弟横竖都有平流稳进的前途,家族自会为他们安排周全,便很有余裕。不但不在意位次,反而还要取笑着榜单前聚着的寒门子弟,姿态如群豕争食。

如意听他们妙语如珠的取笑人,再想起徐仪对她说过的张家的事,只觉得荒谬绝伦。

她毕竟年少,偶尔也有些不合时宜的小脾气,偏偏就要在此刻起身到榜单前头去,看一眼她压根就不在意的位次排名。

甲榜前空得几可罗雀,就只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人——她的三姐姐,沭阳公主萧琉璃。

一时风过。江南晚秋的晴日,阳光明得耀眼。卵石铺就的小小院落,有深绿浅黄错落交映的树荫,和白墙黑瓦素淡典雅的亭台。

琉璃终于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化名。她失望而又茫然的站立了一会儿。待要转身要进屋时,就同如意对面相逢。

琉璃羞恼悲愤,羞恼的是自己明明用了苦功夫,竟然依旧远远排在如意之后。悲愤的是如意什么都比自己强,竟还要来羞辱自己。

如意却只觉得讶异,心想原来她三姐姐竟十分在意名次。会在意名次,显然就有向学之心,可见自己往日也看错了她。

她待要同琉璃说话,琉璃已生硬的移开目光,视而不见的同她擦肩而过。

如意已习惯了她这份脾气,目光追了一会儿,心想不说话就不说话吧。转而也去看榜单。

她位列第一。

只不过这第一也没什么意思。

一者,她并不在意名次——她本就是为学而学,名次对她而言才是真的没有意义。

何况她心知徐家表哥学问更胜过她,名次排在她之后,大约只是因为表哥真的随性到连考核也不放在心上。

她之所以走到这里,完全就是因为一时意气。

而且这一时意气还很挑衅——此举直接打脸,很可能同窗的世家子弟已觉得她狂狷乖戾了。

不过,纵然他们看不过她,又能如何?

如意心想来便来了吧。

既已看过了,那便回吧。

她转身回殿里去,路过乙榜,恰被榜前人群挡了路。她无意间抬头,正看到乙榜榜首的名字,是张贲。

榜前有人低声议论,“既是同族,怎么张璃在甲榜,张贲却在乙榜?”

琉璃回到殿了去,气冲冲的埋头俯在桌面上,谁都不理会。

刘峻同她最亲善,知道她平日里赌劲奋发是为什么,自然也就知道她此刻到底在难过什么。先头同窗们取笑汲汲营营追求名次的人,他碍于情面没有上前制止反驳,此刻对于琉璃这个挚友便有种隐隐的愧疚。琉璃不理人,他便主动凑上去。

凑上去却不知道当怎么安慰人,想了一会儿才道,“其实你的名次已经前进了许多……”

他越说名次,琉璃便越恼火,“走开!”

刘峻是头一次被人呵斥——还是被自己极亲近在意的人呵斥,比起恼火来,竟是先懵了一会儿,心想他不会是厌恶我了吧。

同类推荐
  • 宛君来

    宛君来

    有一些事情是上天注定,一旦发生便不可挽回.....但是偏偏林曦葶不相信上天注定跟命中注定......她相信事在人为,她终于在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 猜一猜我是谁

    猜一猜我是谁

    她总是俏皮的捂着他的眼睛对他说猜猜我是谁,他有时能猜对,而有时却猜错人,他伤她的心,她不住在他心里,而她却努力要往他心里去,而当他车祸失明,当她再一次捂着他的眼睛,是那么的不自信而又有些难过,这场爱恋到底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有着什么样的真相,是悲又是喜。
  • 天香

    天香

    从百年名门琅琊王氏贵女,到湘东王府女官章要儿,她与他,相隔万千杀孽,却两心相惜。情天恨海,繁华流光,她因爱而放弃仇恨,却在层层阴谋中永失所爱。乱世桃花逐水流,这一世的波折坎坷,就成她传奇的一生。她终成南陈皇后,主宰三代帝王更迭,天下兴衰。而她用尽毕生心血所调制的御天香,亦在她之后缥缈消散于九州天地之间。
  • 时间潜行者

    时间潜行者

    这一生只有爱你的时间里是活着的。一部关于时间、救赎、拷问人性的小说,一段在时间里走散又邂逅的爱情故事。一项违背人文道德的科研成果,牵扯出一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梦幻到幻灭的情缘;一个在东方战场参加抗日的妻子,一个被困西方战场的丈夫;一位惧怕衰老的女孩,一个救赎的父亲;一个驻颜在二十几岁见证了中国发展却在苦苦寻找自己身份的“年轻老人”;一个长达七十余年的谎言;一段在时间里走散又邂逅的爱情故事。
  • 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每个女孩子在看了《长腿叔叔》后都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孤儿,羡慕那种无拘无束和自由放任的生活,幻想着也能够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长腿叔叔。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亲笔写封信,无论他们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达到了我们出版这本书信体小说的目的了。
热门推荐
  • 渡劫仙尊

    渡劫仙尊

    再回首,竟然只过去三年。地位普通的他,已经变得不同,势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 转世

    转世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通过水鼠和鼹鼠的观察,呈现了英国乡村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蛤蟆落难、出逃的故事,表现了世人眼中的英雄人物有怎样可笑又可爱的弱点通过三个朋友义助蛤蟆夺回家园的故事和蛤蟆终于成长了的完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友谊和完美人性的期待。故事的节奏不紧不慢,可以从容读来,没有非得读到最后,一睹结局的张力,却有让人消除杂念,心平气和的吸引;每天一个章节,读给孩子或读给自己,都是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步剑庭

    步剑庭

    这是个传说老去的时代:北面的老龙王翻个身子大地就是一个哆嗦,西边的孔雀儿依红偎翠懒得挪窝,俩耍剑的老头无冤无仇却要拼个你死我活,而苦穷脸的书生扔开卷册,突得抽刀剁碎了半壁山河。这是个传说新生的时代:倾国倾城的妮子还不会梳妆,席卷天下的将军还在偷羊,更别提那还没长开的妖儒邪道怪和尚,乳臭未干的小子捡件紫裳就要称帝封皇,却被更小的毛孩子一剑扎个透心凉。那毛孩说:舞台已经搭好,生旦净末丑轮流登场,好一副光怪陆离众生群像,但我才是这戏的主角,天命飞扬,没办法,谁让咱用剑的今生就是要比别人强!
  • 金丹四百字

    金丹四百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阅读中华国粹)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我国独有的绘画门类之一。年画自汉代萌芽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覆盖地域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个画种。年画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演变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我国独有的绘画门类之一。年画自汉代萌芽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覆盖地域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个画种。年画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演变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 绝世神女追夫忙

    绝世神女追夫忙

    简而言之,这是一尊神和一粒种子之间的故事,亦是一段割舍不了的情缘。(一)对于生而目不能视的池玖妍来说,最幸福的事不是能看见生灵的额间魂火,而是能看见七色魂火。所以拥有七色魂火的颜钰,便成了她追逐的光。对于来历不明的颜钰来说,最悠闲的时候不是撸猫,而是能撸池玖妍这只眼瞎的大懒猫。池玖妍眯眼,面露不悦:“谁是猫?还是懒猫?”瞥了一眼美人榻上慵懒垂眸的红衣少女,颜钰道:“玖玖当之无愧。”(二)听说魔王寻妻寻到了人界,听说妖族公主爱上了书生,听说鬼王的爱犬守着一个小丫头不肯走,听说言仙入世混得凄惨而又壮烈……颜钰:“嗯,还听说了什么?”池玖妍:“还听说,本公主爱上了一个神。”颜钰:“玖玖以为如何?”池玖妍:“本公主觉得甚是有理,因为七七确实是个神……精病!”
  • 我的青春时代

    我的青春时代

    “站在我们曾经用生命爱过的村庄,落日金黄,我们的追思从地平线开始。四季轮回,太阳照耀我们的村庄、土地、肥沃、土层温暖。岁月啊,我们的村庄。”作者绘制出一段无限延伸的青春时光轴,从如诗的文章中,领略不同的情感,重逢旧时的模样。
  • 文娱我做主

    文娱我做主

    他被称为歌手界——百变王子;影视界——千面戏骨;词曲界——创作鬼才;综艺界——点金能手;这……只是冰山一角,看咸鱼获得系统后,如何翻身逆袭,玩转文娱界。星光闪耀!!!《文娱我做主》书友群号码:108920364,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