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侏罗纪没多长时间,就看到了这么精彩的场面,我和布丁儿美滋滋的。收获了三只侏罗纪晚期的著名恐龙样本,过去都是躺在资料库里的一些枯燥的数据,现在可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回恐龙的世界。只是传送门搭好以后因为能量没有充满还不能使用,我这一大堆数据不能给大本营传送回去,真是着急啊!我返回了传送门,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充电装置和监控设备,发现传送门的能量已经快充满了,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监控设备可是很有热闹可看,在我和布丁儿离开的这段时间,无数奇怪的大小生物来过这里窥伺,有些能在资料库中找到些蛛丝马迹,但大部分的生物都是闻所未闻的。从录像中动物出现的频率来看,数量和种类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人类主宰的时代。这个时候的地球物种真是极大丰富啊!
从监控录像中的动物反应来看,我们的声波干扰设备还是非常有效的,绝大部分的动物都是刚一接近警戒距离就感受到不同声波的威力,马上远远逃开了。而自动防御系统已经及时地储存了驱赶不同生物的声波频率,下次同样的生物再来的话,就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声波发射器的频率。如果有声波驱赶无效的动物出现,监视设备就会自动地向我发送警报,我就会尽快赶回来救援。但愿这种情况不要发生。目前来看声波保护传送门的效果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正在检查监控录像的时候,传送门充电已满的提示灯亮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把我今天收获的所有数据和资料统统拿了出来,放进了传送门的发射台。按照大本营预先设置的程序,我把所有要传送的资料和样本做了备份,以防意外发生损失资料。看了看传送箱的空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尝试着用叶子包裹了几枚小型的恐龙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箱子。虽然很担心蛋在传送过程中比血液和细胞样本更容易损坏,但是还是想试一下。万一能够安全传送,孵化恐龙蛋比克隆可简单多了!如果能成功,下次干脆传送一枚圆顶龙的蛋回去。这里随处都可以捡到圆顶龙蛋。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输入密码,点下了发送按钮。传送门工作正常,片刻之后,资料和样本从发射台消失了。发送成功!我检查了一下能量消耗,好家伙,一次充电的能量所剩无几,已经开始自动充电了。看来,要等到维斯顿博士他们收到东西再给我发送新的指令和物资,要等到明天了。
夜色降临了,这是我和布丁儿在侏罗纪渡过的第一个夜晚。夜里我和布丁儿并不需要休息,白天我们都在阳光下吸收能量,回到传送门后又从给传送门充电的电源上充了足够的能量,相对传送门需要消耗的能量,我和布丁儿每天消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不了解侏罗纪时期的夜晚会出现哪些危险的生物,按照程序我还是守卫在传送门旁边。等明天大本营传送回新的物资,有了足够建立传送门备用装置的时候,就不用这么小心翼翼了。
一个平静的夜晚就这样渡过了,天一亮,我就打开红外线录像装备看看夜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夜里出现的生物比白天还要多几倍!看来侏罗纪的大自然和后世的原始森林在这一点上完全相同,夜里活动的动物比白天更多。只不过侏罗纪的物种更加丰富,看起来更加热闹。
正在看得津津有味,外出巡查的布丁儿对我发出了紧急呼叫,我开启了传送门的自动防御装置,立即向布丁儿的方向冲了过去。因为不是急救信号,我知道布丁儿没有遇到危险,从布丁儿传回的图像来看,是在湖边是发现了新的恐龙的踪迹,我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啊哦!我怎么老是忘了我是一个没有情绪的机器人,这次一定要和大本营请功,要求给我情绪程序作为奖励,呵呵,那样的话我的干劲一定更足!
赶到了布丁儿的位置,发现布丁儿一切正常,按照他的引导,我看到了让我大跌眼镜的情况,虽然我没有眼镜……因为我看到了一群——“尼斯湖水怪”!几十米外一片平静的湖水上,露出了几个小脑袋,偶尔往上伸出了头,能看到一段长脖子,目测简直像极了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水怪”经常会把头缩回水中消失不见,但是过不了多一会儿又会露出头来。我快速地扫描了露出水面的部分,心里大概知道了这是什么生物,但是因为看不到下面身体的全貌,还是不敢确定。我找了一个安全的位置,开启了自动防御装置,然后对布丁儿发出了靠近扫描的指令,于是布丁儿展开双翅,不快不慢地向“水怪”的上方飞去。通过布丁儿的视频信号,我就像是和布丁儿一起接近了“水怪”。这个大湖的水非常洁净,岸边较浅的地方可以看见彩色的石头之间布满了姿态各异的水生植物,而无数小鱼和水中生物在植物丛中不断穿梭,水下的生命也和陆地上一样生机盎然。
随着深入大湖,水变得更深了,很快就达到了十多米,但是由于水质非常好,透视度仍然很高。布丁儿越是靠近,传送回的图像就越清楚,虽然我早有准备,还是非常惊讶地看到那几个小小的脑袋和细长脖子下面,隐藏在水中的那个不成比例的庞大身躯!这是一群恐龙无疑,是我们到达侏罗纪以后的又一个超级明星!从水面上方的扫描显示,这几只恐龙的身长都超过了20米,最大的一只头部到尾尖的长度达到了25米!这里的水深几米到十多米,它们竟然是站在湖底,把头露出水面呼吸,这说明它们头部可以抬高到距离地面十四五米!按照体型测算,它们的体重也会接近40吨!比我们昨天看到的圆顶龙还要重,这无疑是侏罗纪最大型的恐龙品种!到这个时候,我基本能够确定它的种类了,这是大名鼎鼎的腕龙。这种巨兽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北美大陆,被后世称作高胸腕龙,而在东非也发现过叫做长颈腕龙的类似品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一直认为腕龙是陆地上最大的恐龙之一。腕龙的身躯沉重,脖子和尾巴都很长,脑袋的比例非常小。透视可以看到腕龙有一个强健的心脏,把血液源源不断地通过细长的颈部传送到它的小脑袋里。因为腕龙的体重太大了,心脏的负担很重,所以聪明的腕龙找到一个好方法,就是把自己庞大的身躯泡在水中。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腕龙四肢的负担,水中的藻类和湖岸边茂盛的植物为腕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当布丁儿发现腕龙的时候,这些大家伙正在吃水藻,不停地把头伸入水中采食,再伸出水面呼吸。腕龙的鼻孔长在头顶上方,这说明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浸泡在水里,腕龙已经非常适应这种两栖的生活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腕龙潜水的本事可不小,它们最长时间可以潜入水下20分钟。在潜水中生活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那就是大多数食肉恐龙都没法偷袭了,只要有危险,腕龙就进入水比较深的区域,食肉龙只能干瞪眼了。
可能是这附近的水草吃的差不多了,也可能是想享受一下上午的日光浴,我高兴地看到这几只庞大的腕龙开始向岸边慢慢移动了。随着它们露出水面的身体部分越来越多,我看得也越来越清楚,越来越震撼。这些庞然大物有七八层楼高,和其他大型恐龙不同,腕龙的前腿比后腿长,整个身体沿着肩部向后倾斜,这种体型和后世的长颈鹿非常相似。再加上长长的脖子,腕龙可以轻松够到树梢上的叶子。按照资料和我们的观察计算,腕龙一天能吃掉1,500公斤的食物,这个饭量是大象的十倍!真是难以想象,如果将来的恐龙公园有这样一个超级饭桶,每天的食物该怎么解决……
上了岸的腕龙主要活动仍然是吃,高高的蕨类植物顶端的嫩叶是腕龙的最爱。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有两只雌性的腕龙生蛋了,当然也是像拉便便一样很随意地生完蛋就离开了,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也对啊,腕龙没有把蛋生在水里已经算是不错了,那样小腕龙就算是孵化出来也立即就得被淹死。其实,亿万年后的鸭子,比起腕龙来还要差很多呢,它们就直接把蛋生在水里,养鸭场的工人还要到水里去捞蛋。当然了,野生的鸭子母性很强,不仅会筑巢,还会孵蛋。不知道是不是人工养殖场的鸭子退化了,还是根本就是报复人类:想吃我生的蛋,自己去水塘里捞吧!哈哈!
布丁儿在腕龙后面如影随形跟上了岸,说实话,腕龙在水里的时候,布丁儿还真不好下嘴取血样和细胞样本,虽然布丁儿的防水功能非常先进,但是如果布丁儿正采血的时候被腕龙一低头儿带到十几米深的地方就不好办了。现在上岸方便多了,布丁儿看准了最大的那只腕龙下手了,把血样和细胞样本都顺利地采了回来。我收集好所有资料,准备凑够一批再给大本营传回去。又一张数据卡出现了:
学名:腕龙(Brachiosaurus)
生存时期:侏罗纪晚期
食性:植食性
身长:20到25米
体重:40吨
类别:蜥脚形亚目腕龙科
分布: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