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儒
他高大健美,却须臾离不开那度数不浅的近视眼镜;他儒雅倜傥,却是一名几度浮沉于华尔街商海的斗士;他曾任横跨中美、拥有七家分公司的“环球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执行长,却偏爱牛仔装运动衣,他就是《华尔街:野心不眠》一书的自述者和主人公王勇先生。
王勇和我同住旧金山湾区,却从无交集。直到去年八月一次偶然的际遇,他在旧金山南湾帝国饭店请同住旧金山的作家刘荒田、吕红和我吃饭,才得识此君。边吃边谈,我们无不为他传奇般的经历和酷似窗外太平洋海浪般大起大落的商战故事所震撼,他说他要把一生写成一部原汁原味的回忆录。没想到,事隔半年多,他的人生之书已杀青。这就是他的性格和风格——言必诺,行必果。
这的确是一部饱含诗性、激情、血泪,不避丑、不溢美的诚实之作,读着它,我们会听到主人公的血流、脉息、心的跃动、情的歌哭,会看到一个不伪饰、不夸张,实实在在地站在你面前的立体的人。
面对这自述,我倾听着,发问着:何以一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上海中层干部家庭,从物质到精神都属“饥饿”的一代的男人,于八十年代以三十一岁的年龄,携着一纸大学文凭和迷蒙又渺远的梦想闯入美国,经过十年求学和打工,竟然创建了横跨中美的“环球实业公司”,并在华尔街上了市?何以十六年后,在其事业财富正抵巅峰时,竟横遭美国证监会调查并被亲自聘用的美国白人雇员逐出自己创办的企业,其历遇和苹果企业已故董事长乔布斯早年遭际版本类似?何以经过三年在美国两处法庭的绝地反击,竟能柳暗花明重新赢回自己的商业帝国?
掩卷沉思,我终于找出了这一切的答案。以我的体会,在陌生的西方世界,如果说学问、智慧和灵性是你的灵魂,语言就是你的双脚,王勇正是三项并用,迈开了他健劲的步伐。看得出,他有一种先天的语言禀赋,唯如此,他才能一入美国就如回家,求学、荐工、社交,了无障碍;入学明尼苏达大学后,不但听、写自如,还很快谋得了该校一个分院的教职,从此夫妻俩生计费用不愁;移师硅谷,求职MP公司时,为了拿到高额收入,他申请到的第一份职务是推销员,也因其能说一口几乎不带口音的纯美式英语;与极顽强的对手多次在美国法庭鏖战,他更能逻辑严密、法律稔熟地辩倒对方的律师。其次是不断扩展的眼界、胸襟和胆魄。即使还是上海里弄里的一个“饥饿少年”时,他就不认低不服输,一心要做“人上人”,确立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当出人头地的外交官;青年时期在上海上大学,目标变为“拿诺贝尔奖”;在明尼苏达大学得识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人、教授路丹博士之后,他读了一系列华尔街和硅谷的致富传奇,毅然中断博士学位的研修,直冲第三个人生目标——当“亿万富翁”!他毫不回避也毫不美化一个紧抱“不奋斗,毋宁死”宗旨的拼搏者对财富的追求,而且,随着眼界的开阔、经验的积累,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高。在苦苦追求执意获得的征途中,他遇到了无数次阻击,其中有私欲的碰撞,更有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然而,他愈挫愈勇,屡败屡战,人生的负面元素被他转化为登上成功彼岸的动力。令人惊喜令人敬佩的是,在奋斗的路上和取得成功之后,他对生命的体悟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并坚守自己的财富伦理和商业道德:当以本公司的华生(身为“二把手”的白人)为首的对手们将他挤出他一手创办的公司,公司股值急剧跌落后,他一面与骨子里不脱“白人至上”观念的“董事”作战,一面照顾陷于弥留的癌症晚期的父亲和病危的岳母,顶住千钧压力,与患病多年的妻子商定,倾其家中所有以当年的股价购回本公司的股票,减少股民们的损失。如果说当初的奋斗只是为自己,那么,在历尽艰险的后来,他的胸怀已升华到为正义、为良知、为比自己穷困的人们而拼出自己的一切。第三是他的坚毅:处于逆境而不潦倒,反而一路高歌猛进;发财之后不奢糜、不淫乐,为富益仁,当敌人杀进门来强夺他一手创建的财富帝国时,他能赔上身家性命高价聘请美国精英律师团,以法庭为舞台,演出一场场惊心动魄、峰回路转的商界《纸牌屋》。
细读王勇的回忆录,知道他绝不是横空出世,他的素质、品格乃至种种不凡的作为,自有其来历:一是来自军人父亲血脉中朴实、无私、刚毅的遗传因子,二是来自世家出身的母亲的贤达、教养和传统伦理,三是妻子那“执子之手”、夫唱妇随式的情愫,四是上海那中西文化交汇、创造与欲望并生的都市文明,归根到底还是来自自励、自强、坚韧善良、兼济天下等中华传统文明的长久滋养。
同是“自述”,《华尔街:野心不眠》既不同于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自述,也不同于革命家文学家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因为前二者都是身陷囹圄即将绝决于世时总结自己一生,向历史告别的断肠语,而《华尔街:野心不眠》,乃是秉持非虚构文学的本真品格,不避丑、不溢美、痛快淋漓、直抒胸臆的成功者的叙说;更不同的是,透过王勇所叙述前三十年留学创业的艰辛坎坷,我们身临其境地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留学生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相融相谐,终于打出一片天地的生命历程,也可看出两种文化的差异、错位,还有美国商业社会的暗流涌动和不知何时会扑来的不测之灾。如今,祖国的伟大航船正沿“一带一路”驶向远方,这本坚实的纪实作品,既可成为一路的航标,也可成为后来者的航行借鉴。
请记住,路在足下,梦在远方,虽说世上没有无泥泞的路,但只要坚韧前行,总能到达你向往的彼岸。
2017年春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