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1800000003

第3章 我们为什么害怕失去朋友(2)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被朋友关注,被群体所接受,这是驱逐孤独的重要途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先付出自己的关心,主动地关注别人。要把“索取关注”的社交动机转变为“付出关注”,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付出你的肯定,而不是总向朋友索求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朋友的尊重,也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因为你付出的关注已经证明了你的价值,它表明你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正确地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我们对自己认知的程度,决定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选择,以及在群体和朋友面前的“精神体验”与“自我定位”。你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晰,定位越理性,在社交中的表现就越得体——不是浮躁的,是沉静的;不是功利的,是淡然的;不是冲动的,是理智的。你和群体之间就能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因为你充分认清了自我,并不依靠别人的评价和肯定活着。

★既要有基本的交际技能,又不使自己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如果你经常在社交中失败——有被朋友轻视或在某个圈子中自感无足轻重的体验,慢慢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将极大地影响到你的性格,这会让你判定自己的社交是非常失败的,朋友和圈子都没有接受你。

有人因此自卑——看来我是个小人物,大家都瞧不上我!

有人因此愤怒——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

有人因此孤独——我还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开吧!

有人因此变得孤僻——我不想再交朋友了!

有人更加不合群——我很想融入圈子,但无计可施!

如何改变这种极端的状态?学习和提升交际的技能自然是一个必需的环节,比如通过高尔夫、保龄球、聚会等沟通的工具加深互相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你的认可,获得朋友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远离那些消极的情绪,把别人的感受、判断与一己之见屏蔽在外面,不要让他们的看法影响你的自我认知。

我们要告诉自己的是:“我在很多场合都是很受欢迎的,并不需要向某些特定的人证明自己。”这能减轻我们对朋友或圈子的依赖。

★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别活在他人的影子中

不论是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还是工作中的商务交际,都应该把自己的原则和态度明确地表达出来,要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划定一条界限。在社交中,每个人都要用这种方式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你不会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世界;你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也不会总是渴望得到朋友的关注。

★别再想自己“合不合群”的问题,而是用沟通提升自己

学会转换定义。还在考虑自己合不合群吗?从今天起,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通过群体去提升自己,而不是依赖群体证明自己。”我们与别人相互的了解、沟通成就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否合群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朋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依赖心理:我需要你帮我做决定

罗宾是个没有主见的胖子,人们称他为“格式化的大脑袋”,因为他的口头禅是:“谁帮我拿个主意?”从3年前起,他就在公司的后勤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公司的培训部和传媒部提供一切后勤支持,这是一个跨界的工作,对执行力的要求极高。

显然,罗宾就是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人。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自主决定的意识。在工作中,他需要得到明确的指示才能行动(他能执行得非常到位);在生活中,他总是盼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对他提供指点,然后他“依计行事”,才能打点好自己的私事。

他自嘲说:“我一天都离不开朋友,正如我工作中每分钟都离不开上司和同事。”罗宾还没有结婚,他连女朋友都没有,因为他的依赖症已经严重到了“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共度此生”都需要朋友提供建议的程度。

有一次,他准备到好莱坞附近的咖啡馆约会,那个女孩非常漂亮,在一家制片公司工作。同事鼓励他:“你还犹豫什么?”罗宾不停地问:“她真的可以吗?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半小时后,他竟然给我打来电话,“老板,您有时间吗?”

我已经从助理口中听到了这件事,因此严肃地回答:“不,我一秒钟时间都没有。罗宾,你去卫生间关上门,自己做一个决定。”

后来的消息是,罗宾再一次向自己的依赖心理妥协。出发之前,他给很多朋友打了电话,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他当然去赴约了,两个人都给对方留下了很不错的第一印象。但我们知道,他的恋爱很难成功,因为他或许会染上“女友依赖症”。

像罗宾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比地重视朋友,是因为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对朋友有所依赖。朋友是他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他的字典、选择判断的渠道、大百科全书和常识的来源。如果他的身边有第二个人存在的时候,他将永远仰仗这个人去做选择,而他则成为那一个享受成果的人。他会盲目地以为朋友能够帮助他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失去朋友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也是他不能接受的。

1.溺爱后遗症

在罗宾的案例中,我发现和其他人的情况一样,他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他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或多或少都有被父母、长辈溺爱的经历,习惯了由亲朋好友替自己做主。

b.他们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总想听一听别人的建议,特别是朋友、同事或上司的意见,对他有很强的影响力。

c.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了强烈的依赖习惯,如果没有人给出建议,就很难采取及时的行动。

这是溺爱后遗症,它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起作用,直到成人后渗透到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中。在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父母是万能的,是我们的保护神。但如果父母或长辈过度地溺爱,鼓励或放纵了子女的依赖心理,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时间久了,子女的心中就会产生更强的依赖,长大以后,对陌生的事物缺乏自信心,总想依靠别人来做出决定。

加州大学的心理教授凯斯曼对“依赖心理”有近三十年的研究,他对人们在社交中的“朋友依赖”现象尤其感兴趣。“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在昨天或一年前,而是在二十年前。”他说,“当一个人读小学、中学时,他是否是一种习惯于依赖他人的性格,就已经定型了。”这样的人终生都负担不起独立判断和选择的任务。对他们而言,必须依傍强者才有安全感。

2.心安理得的坏习惯

凯斯曼认为,最坏的情况不是我们依赖于朋友,而是将之视作理所当然。“有的人觉得朋友帮助他是理所应当的义务,而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出于友情的馈赠。朋友帮他出主意,朋友帮他查资料,朋友帮他订机票,朋友帮他筹集资金……朋友在打理他的一切,离开朋友他就不能活。那么,他的‘自我’去哪儿了?”如果我们的社交是为了交出生活的自主权,社交的意义何在?

由于对朋友的依靠是心安理得的,你对朋友的要求就会变本加厉,不能容忍朋友犯一点错误。与此同时,你在社交中也没有安全感:“没有朋友,我可能会死!”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他们拼命地参加聚会,线上聊天,出没于圈子之中,对搞好社交比对做好工作还重视,这一切的目的只是巩固依赖。

◎缺乏存在感:我渴望他们肯定我

北京女孩妞妞在邮件中说,朋友都很关心她,但她的社交关系相当紧张,因为如果一件事没有人说“好”或点赞,她内心便惶惶不可终日,就像这件事情白做了。有时候,她会在半夜打电话给闺密,原因是她刚发了一条微博或朋友圈的消息,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

谈到社交的动机,妞妞的理由十分简单:获取关注,并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希望有许多好朋友,不管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对朋友的要求只有一个:多和我聊天,了解我的心事,给我点赞。”“点赞”是她在社交平台说得最多的话。

在沟通中我看到,妞妞用很多方式讨好朋友,并不是为了从他们那里获取什么实质的物质利益——她自己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对名利不感兴趣,但她希望朋友能够肯定她,让她觉得有面子。

1.活给别人看

凯斯曼说:“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乏什么。有些人活得很精彩,却是活给别人看的,他们缺乏关注和肯定,因此交友的动机仅是得到这些东西,别无他图。”

“活给别人看,你理解这句话吗?”在“我和我的朋友们”的活动中,我们向受访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不少人都阐述了自己的心声——他们在过去的某个人生时段,都有过这种从别人那里获取肯定的经历。因为有这种从外部寻求肯定的心理需求,他们也格外地重视社交,朋友在他们心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将朋友视为“自身存在感”来源的根本原因,是他内心的不自信。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定位模糊,规划缺失,同时即便获得了朋友的一些认可,在某个人际圈中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他仍然体验不到真正的快乐。

2.补偿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名词叫“补偿心理”:我想吸引他人的关注,则会主动去关注他。为了从朋友的肯定中得到更强的存在感,人们就会表现出更强的主动社交的行为,加强自己的各种交际行动,尽可能地让朋友关注自己。

过去一年来,妞妞的行为表现完全符合这一心理。她报名参加了六七家社交俱乐部,有骑马社团、英语社团和登山客俱乐部等社交聚会组织。她希望在这些组织中交到更多的朋友,增进了解,展示自己。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样,它需要面对不同的境况和时代不断地进行转换,循规守旧就会停滞不前,最后被时代淘汰出局。在思路上会转弯,是对颓丧、失意的自我否定,不固守旧框架,不封闭新出路,这样才会在生活上、事业上有好的前程。假如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窘迫之路,也不要灰心丧气,在迷茫困惑中及时转弯,会转弯思路才通畅,会转弯才会有出路。
  • 哈佛游戏全书

    哈佛游戏全书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 处世的艺术全集

    处世的艺术全集

    爱比克泰德: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生活的艺术》是其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人生的体现。昂苏尔·玛阿里:波斯王子、著名文学家,其《教诲录》被誉为“伊斯兰百科全书”式的散文作品。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伦理学家,《处世的智慧》被誉为“最别具一格的10本书之一”。拉罗什福科:法国著名的伦理作家,流传于世的《箴言录》曾被视为“渎神”之作而被禁销。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生活之路》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查斯特菲尔德:英国著名外交家与政治家,其著名家书《一生的忠告》成为一本世世代代的家教范本。
  • SOHO创业黄金方案

    SOHO创业黄金方案

    能自己体面地挣钱,不用看领导的脸色,还能躲避办公室的明枪暗箭……这样的SOHO生活你不想试试吗?不过,SOHO是新的,SOHO的压力也是“新的”:孤独寂寞、投资风险、养老保险……本书带你职场DIY,减轻压力,让SOHO们放手一搏去创业。
  • 商道即人道:稻盛和夫给创业者的人生课

    商道即人道:稻盛和夫给创业者的人生课

    我一直信奉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人在想,天感知;人欠你,天还你。但愿我精心所著的这本书,对广大的创业者朋友而言,能为他们在创业和人生的道路上带来某些感悟;对已经走上经营管理之路的领导人而言,能为他们在经营管理中提供某些启示;对更广大的其他读者而言,能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之精华,洞悉其中之理念、哲学、信仰。除京瓷和KDDI外,最近稻盛和夫又出任日航的CEO,这更是在耄耋之年对自己的管理、哲学的最大考验。他的管理、哲学是否真的能创造更大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绝世毒医惊世

    绝世毒医惊世

    天才少女苏落擅长制毒,各种奇毒整个世界上只有她能制作,她不仅能制毒还能解毒。在一次招人暗算时,天才少女苏落意外重生到一个废材少女身上,便开始一系列作死,斗渣男吊打绿茶,还顺带撩了一个男神回家暖被窝!
  • 素手难逃

    素手难逃

    身为身负绝学的女子,姻缘不能选择。命运亦无法选择。难道世上没有给她可留恋的人或者事吗?命中注定她必须要跟随他吗?可以放下一切追随自己的心吗?不能!耳边想起他冰冷的话语!我终其一生只爱一个人就是你!你必须在我身边!心动了吗?经历过许多这就是自己的命吗?不论自己如何左右一定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吗?我,真的难以逃离吗?
  • 穿越之炫光大陆

    穿越之炫光大陆

    我是一名普通的21世纪美少女,却因为做了一个梦就来到了一个架空世界!天呐,这个事居然被我遇到了,还遇到了我的白马王子,走上了人生巅峰。
  •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现代杀手阮七七穿越了,穿越小说看多的她以为自己必又是血雨腥风,哪知此穿越非彼穿越,太平盛世的世界令她戒备莫明……什么情况?决心之下,七岁她计算精确为自己特制秘药,且看萝莉女怎样趣味以对多情皇帝妖孽太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无冕之王

    重生无冕之王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弥补遗憾。因为命运对于重生者来说,不是一场向左或者向右的游戏,而是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罗马大道。报业大亨强势归来,重启1999,站在命运的拐点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他是导向的旗手,真相的探索者,社会的观察者,人民的守望者,他是崛起都市的无冕之王!微信公众号:思想家格鱼格鱼qq书友群:437855842
  • 重生之神话复苏

    重生之神话复苏

    道不为仙终始空,武不达极妄称帝!重生十年前,携不世之威战万界。吾道,谁敢一战!
  • 出关与毕侍郎笺

    出关与毕侍郎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种游戏,反对在那种害死人的封闭场景下把孩子弄成呆板的人以后再去给他们忽悠创业,主张所有的人都要呼吁与创造让青少年闯荡的机会:实践、实习、沟通、尝试,然后我们就能得到一种新品种的创业素养,真的适合创造的人才。创业从闯荡开始,闯荡从现在开始。
  • 光头流浪记

    光头流浪记

    本章描写了光头流浪到大上海后的坎坷命运和遭遇,同时表现了光头不断寻找幸福的辛酸,无奈,幽默的流浪经历!
  •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智能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智能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智能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内容包括智能学习的主要特点、智能学习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多元智能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智能学习的意义、课程开发中智能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智能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智能学习的技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