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一文中,李慎明、何成、宋维强认为,“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看来,‘中国道路’由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组成。”“第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第二,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第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与各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与不同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的文化发展道路。”“第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各个领域走不断改革创新之路。””第五,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在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与世界各国在借鉴上平等互利,走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之路。”“第六,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上互不干涉内政并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发展,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路。”[8]
包心鉴与李慎明、何成、宋维强关于“中国道路”的内涵的表述,与程恩富关于“中国模式”的内涵的表述,虽然所用概念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主要政策、法律和理论依据,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文件和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权威文献。由此可见,在国内学术界,在中国模式问题上尽管存在概念之争,但由于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文化,从而在关于“中国模式”的内涵问题上没有根本性分歧。
第三节 核心问题:讨论中国模式要有历史感
全面准确把握中国模式的内涵,与上述科学把握“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概念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地说,上述几位学者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内涵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科学把握“中国模式”的内涵的要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他们过多地关注当前的发展、过多地依据现行政策、法律文献,对中国模式的把握缺少历史感。笔者认为,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国模式的内涵,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析研究和总结概括:
一、中国模式的历史形成过程
从中国模式的历史形成看,它初步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以前苏联为榜样,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不太理想。1978年,邓小平领导中国走改革开放之路,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当前国内外普遍认同的“中国模式”。其所以要讲这个历史,是因为1978年前后两个发展时期是不可分割的。任何模式的形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强调这个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和世界的近、现代历史,并经过几十年革命斗争实践而得到的一个基本结论。
二、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
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具体一些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具体一些,还应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表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与其他社会发展学说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要或快或慢地相应变化,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决不是任意而为。恰恰相反,是从世界发展大趋势和中国国情这个基本事实出发,尊重客观、尊重客观规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模式的现实基础
中国模式的现实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形成共识的。一般地说,只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就不难作出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概括。国内外学者在这个方面的表述基本上是可信的。特别是国内权威学者的表述具有可信性、权威性。简要地说,就是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基本运行模式和基本思想方法。笔者认为,把上述程恩富、辛向阳关于“中国模式”内涵的表述与包心鉴、李慎明关于“中国道路”内涵的表述综合起来,中国模式的现实基础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
四、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经历酝酿、产生、形成、成熟、变革、再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能要经历曲折反复。中国模式的发展,如果从1949年算起,那么它已经经历了酝酿、产生和形成等几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的发展,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根据我国国情,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但是,国际上和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势力,要把它往“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上引。中国模式的发展问题,事实上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根据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熟的资本主义必然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演变。但是,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上层人物们绝不相信这一点。并且他们还有与共产主义“血战到底”的态势。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尽管邓小平在改革之初一再强调在“姓资”与“姓社”问题上不争论,但随着中国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迟早会浮出水面。
五、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
如果具体地描述,中国模式内涵十分丰富。但是,如果哲学感强一些,抽象地看,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它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不是它的“市场经济”特征。它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和抗击世界金融危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而得到“中国模式”的称谓。
毫无疑问,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思想文化方面:第一,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国家组织形式方面的中央集权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第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运行制度、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劳动用工制度等等;第三,强调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决策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第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利益的社会发展观;第五,文化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突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崇尚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高尚道德、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这五个方面有机统一,把13亿中国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和官员对此虽然很难全面、准确把握,但对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差别也是心知肚明的。在此问题上,不必有任何的含糊和回避。下面在探讨中国模式的基本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时还将展开论述。
注释:
[1]本章内容参阅了网络上众多观点,恕不一一注明。
[2]《人民日报》2010年9月15日第7版。
[3]《人民日报》2011年1月11日第7版。
[4]以上观点引自百度网络文章。
[5]参阅《参考消息》2011年5月18日第14版。
[6]参阅程恩富、辛向阳,《如何理解“中国模式”》,载《人民日报》2010年9月15日第7版。
[7]《人民日报》2011年1月11日第7版。
[8]《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2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