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200000002

第2章 狼毒花(1)

权延赤

我面前时时浮出一幅图画。那是一条被勒勒车碾出深辙的小路,两侧盛开神奇的狼毒花,隔开沙漠与草原。一边绵延起伏着沙包,沙包上盘生了银柳、沙棘和梭梭树,沙包后便是一望无边的大漠。另一边辽阔地舒展开昭乌达盟秋天的草原。衰草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泛出金黄的光泽。草原尽头,火红的天边有两个人影在一匹马的马背上晃动,仿佛再向前跑一步,就会投入芨芨草丛勉强支托起的那轮硕大橘红的落日之中……

于是,我依稀听到父亲在说:骑马挎枪走天下,马背上有酒有女人,这就是你的常发叔。

于是,我又听到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悲凉的感怀:唉,那时的天下是我们的天下!

…………

反扫荡开始前,黄永胜关照我的父亲:“权大个儿,把我的警卫员给你一个吧?”

“那怎么行呢?”父亲握着下巴上的胡须摇头。战争催人老,26岁的父亲,脸相能做爷爷,“我有小陈他们四个,行了。”

“这一次残酷,”黄永胜微低着头,目光沿着上眼皮望定我的父亲,忽然将马鞭子狠狠抽在脚下那块井石上,“能活过去的不会多。”

父亲沉默了。前天,这位骁勇善战又桀骜不羁的军分区司令员,做了“轻装上阵”的彻底准备:他朝那位涂唇描眉的马背上的女人吼了一嗓。有人说吓落马背了,有人说跑掉了。可是,过去半年中,几次反扫荡,行军作战他都毫不经意地带着这位女人,并未觉得累赘……

“听我说,大个子,”黄永胜脸上浮起惯常那种冷傲自信的浅笑,“我打的仗比你见的仗还多。我有预感。”

父亲不自在地耸耸肩,没作声。他的资历不能和黄永胜比。但是走过来的政委王平却笑了:“口气好大哟!”

王平与黄永胜是红军大学的同学,比黄永胜参加革命早一年。他是开拓型干部,三分区的干部多由他培养出来,根据地也是他领导创建。黄永胜曾对新调来的一位团长李湘发牢骚:“三分区跟一分区不一样啊。他妈的,一分区是司令员杨成武说了算,三分区是政委王平说了算!”

黄永胜心里憋着劲,那张脸便红上来:“有人是不服气哟。可老子的一个警卫员能打他的一个警卫班,试不试?”

“试过了,四比一。”王平脾气好,能容人。工作中与黄永胜难免有矛盾,生活中仍是亲亲热热,不少开玩笑。但他生性耿直,这句玩笑便说得绵里藏针。

黄永胜牙齿一挫。太阳穴上暴起一根青筋。午饭时,黄永胜抢过王平的菜勺子,筷子在菜盆里搅几遍,伸出头去说:“五块肉。我俩逐肉菜盆,看肉进谁口?啊,试不试?”王平笑得随和:“你是司令,听你的。”黄永胜夹起一片肉:“来吧。”王平伸筷子夹肉:“好了,你动手吧。”黄永胜牙缝里龇一声:“少来这套,我不占你的便宜。你往中间夹。”王平始终一脸笑,将筷子动一动,于是,两双筷子都夹在中间。黄永胜说:“让你先夺。”王平拖着声音:“让我夺么,那我就——夺!”

“夺”字一落,那片肉已猝不及防地抢来塞入嘴里。黄永胜吼叫:“你他妈耍滑!”王平一脸粲然:“这叫王政委智取黄司令。”黄永胜又叫:“我怕你再也吃不上!”王平夹起一片肉,显出停止玩笑的认真:“我看不一定。”

接连三次“堂堂之阵”,肉都落入王平之口。

黄永胜完全变了样子。通红的面孔忽然转为苍白,两眼时而暗淡,时而闪烁一下,接着又变得漆黑;他早已不吼叫,嘴唇抿紧,鼻翼张得很大,并且由于过度的激动而微微战栗。当他盯住王平时,头像一颗炮弹似的气势汹汹向前伸出。他已经夹起最后一片肉,举在面前“决一死战”地等候着。

王平虽然还在笑,半张开的嘴唇却露出不自在的僵硬。他的筷子稍起又落,在菜盆上碰出轻轻一响,便庄严地举到面前夹住肉片。这两位年轻的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目光对视,撞出一团火花,算是宣战,便同时将目光投向那片肉,手头逐渐加力,开始最后一搏。

两只手在抖,两双筷子在抖,那片肉也在抖,并且如胶皮一样被扯得张开变薄,随时要断裂一般。黄永胜额上绽起三道紧缩的横纹,嘴角下两条僵硬的纹路朝撅起的下巴颏上延伸过去。他的这一形象既能让敌人恐惧,也可以叫同志不安。万一他再输了……

可是,那肉扑噜一声挣出了王平的筷子。

黄永胜望着夺到手的肉,目光里流出疑惑。他抬眼望王平,王平及时嘟哝一句:“妈的,要不是劲用久了手发僵,我未必输给你。”于是,疑惑之色从黄永胜眼中逝去。他的喉结滚动着响一声,忽然张大嘴恶狠狠向那块肉咬去。

咔嚓,竹木筷子断成四截。

他心劲太盛。

“那时我们都年轻。”40年后,父亲用淡淡的声音对我说,“血性、锐气、冲动……”

王平在这群青年干部的心目中,不但是政委,还是老大哥。七七事变,他从延安来晋察冀开辟根据地,囊中空空,便给毛泽东打电话要钱。毛泽东在电话里说:“我也没得钱哟,你找有钱的人去要嘛。”王平问:“主席,哪个有钱啊?”毛泽东说:“你想想么。想不出来就睡觉,睡觉起来再想;想不出来再睡,睡起来就再想。”王平照毛泽东的办法去想,一觉醒来果然想通:陕北有不少地主武装盘踞的土围子,围子里不乏有钱人。国共合作了,这些土围子仍然不许八路军靠近。王平带几个人对着敌人的枪口往上靠,不听吆喝恫吓,迫近围子边,直到围子里开枪,子弹擦了头皮,才抓住理去找国民党县长:“你们开枪破坏统一战线!”县长把联保主任叫来,我们的人抓住他抽两个耳光:“破坏统一战线,破坏抗战,该枪毙!”联保主任喊饶命,王平不慌不忙说:“为了国共团结抗日,我们不毙你。但要罚款。五千块大洋,两百担粮!”联保主任磕头不迭:“认罚认罚,我认罚。”王平再给毛泽东打电话,毛泽东笑着说:“这就对了。但是钱不能都拿走,给我们延安留一半。”

王平足智多谋,又平易近人,干部们心服口服。难怪三分区是“政委王平说了算”,难怪黄永胜心里要憋气,时不时闹点小别扭。

怕心气过盛的司令员再同政委闹起来,父亲忙感谢黄永胜的好意,同意接受他的一名武艺高强的警卫员。

可是,在齐家左发生一件意外事,以后的故事便整个换了样子。

经唐河十八渡,父亲赶到齐家左。

夕阳顺着鳞状的云排悄悄滑落。村落神情冷冷,人迹渺渺。炮声从遥远的东方隐隐传来。这种大战前的沉寂使人激动、热血沸涌,又常常伴有一丝丝孤独忧伤袭上心头。

父亲住了马,擦把汗,目光匆匆扫过街面和屋顶。

不见人,不见牲畜。只有村西南浮升着一缕青烟。

父亲向西南方向赶去,身后只跟了一名警卫员陈发海。其余三名留在家里搞坚壁清野。

他想立刻见到专员张林池,宣布地委决议。边区通知:这次反扫荡将是空前残酷激烈的,所有干部群众都要彻底疏散。于是,张林池便遇到一个难题:关押在政府的37名罪犯怎么办?

这37名罪犯,有惯匪惯偷,还有杀人重囚。派部队看押这批罪犯同日本鬼子打游击是不可想象的。多数人主张立即枪毙。专员张林池不同意,这位出身于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干部,在那个时代便格外尊重法治。他说罪犯绝大多数罪不至死,个别该杀的重囚也还没有结案,不能执行。当他庄严地讲述法律至高无上的意义时,不少工农干部以为是海外奇谈,骂他书呆子。张林池却进一步做出惊人决定:立即释放所有罪犯!

干部们轰然大哗:这些罪犯不打仗时尚且破坏边区的建设与治安,何况是在战乱中?说好听会四处逃散,说不好听,还可能投降日本人为虎作伥哩!

事情闹到地委,地委研究决定:照张林池的意见办。

我的父亲已经嗅到烟气,那一围院墙便横在面前,七八棵指头粗细的小杨树成排高出墙头。院里有奇怪的叫嚷声,声音很大却又含糊不清。父亲绕向南边院门。

这是河北农村常见的那种带门楼的院门。大门紧闭,门前无人。父亲下马从门缝窥望,见到人影晃动,是穿了八路军的黄军衣,便推门走进去。

他立刻怔怔地立住了:迎面一条大汉脚步踉跄,双手舞着驳壳枪。

父亲定定神,看清了。这汉子结实精壮,浑身透出英武之气,却又歪戴了军帽、大敞开衣襟;上身军衣不整,下身偏又穿了老百姓那种宽大的抿裆裤;没绑裹腿,只将裤角在脚腕处系住;腰里围着一条青缎子腰带,足有七寸宽,像练武的人那样深深扎进腰里去,格外显出铁扇似的胸脯、三角形的背脊和宽直潇洒的肩膀。

他脚步踉跄却透出劲力,像打醉拳;手舞足蹈,身体旋转,面孔时时朝西南墙角定住。于是,父亲看到挤挨在西南一隅那群人,蓬头垢面,绳捆索绑,或坐或倒,紧紧缩成一团。他们睁大恐惧的眼睛望住汉子挥舞的驳壳枪,有人索性闭上眼睛等候命运的安排。于是,父亲终于听清汉子的嚷叫:“兔崽子,龟孙子,一个一个来,哈哈哈,莫慌,都不要慌,枪眼没有我指头粗,痛快得很,不疼,谁也不会觉疼……”

七八个持枪的汉子,或穿军装,或穿便衣,散立院子四周望着汉子笑,望着囚徒们笑,偶尔助兴,恐吓地叫喊一嗓子。房顶上三名抱枪的汉子蹲着吸烟,兴致勃勃望着下边;屋檐下那位房东大娘颤动着白发苍苍的头,嘟哝着什么,由于害怕而没完没了地用围裙擦手。

“老子说不疼就不疼,你信不信?信不信?……”汉子叫一声,枪口便点向一名囚犯的头,那囚犯便战栗着缩一缩。汉子开心大笑,乱舞的手臂忽然间换成一种迅捷刚劲的出枪动作,一声吼,双枪炒豆子一般叫起来。靠墙那一排指头粗细的小杨树应声挨个折断,从父亲站立的位置望过去,那一排断树高矮一致,竟如刀裁一般齐!

父亲目瞪口呆,他的警卫员也目瞪口呆!

院子里大乱。囚徒们号叫着滚成团儿,更糟的是那位房东老大娘,“妈呀”一声瘫倒在墙根下。

汉子兀自向天举了双枪,发出一串串粗野的开心大笑。但笑声很快又被呵斥声截断。

“住手!”父亲大步走过去,“把枪放下!”

汉子一怔,住了笑,目光缓缓落在父亲脸上。那汉子酒气逼人。父亲比汉子高一头,汉子比父亲宽半肩。

“把枪放下!”父亲的声音低沉威严。

汉子仰脸打量父亲,颧骨向上一耸,右眼挤细了,冷冷一声:“凭你个子高?”

父亲身高一米九七,那个年代确实少见。

“他是地委副书记,”警卫员手按盒子枪厉声说,“兼任你们军分区副政委!”

汉子被酒精烧红的眼睛浮起一丝惶惑不安,转瞬又消失。舌头掠过干唇,点点头,沙着嗓子噢一声:“秀才。”

父亲被激怒,喝令道:“把他的枪下了!”

警卫员陈发海训练有素,应声用枪比住那条汉子。汉子瞟一眼枪口,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右手枪交在左手,将双枪递给警卫员。父亲明明看到陈发海已经拿过来那两支枪,可是眼前一乱,警卫员便失声惊叫着摔出去几米远,再看清时,三支枪变戏法一样全落在汉子手中。

院子里沉静几秒钟。警卫员从地上爬起,有些不知所措,终于还是走到父亲身边,并且勇敢地向前跨了一步。

“老实点,我喝了酒,小心枪走火。”汉子将两支枪插入腰带,手里剩一支对着警卫员胸口画圈。

警卫员犹豫,不再迈步,放开喉咙骂:“你要想想后果,你这个混蛋!……”

汉子出手如闪电,啪!一记耳光结结实实打在警卫员脸上。

“对,我是混蛋。”他冷笑着说,并且晃动手枪威胁,“别动,别动,小心枪走火。”

“你这个混蛋!……”警卫员脸孔热辣辣地再骂一声。

“我是混蛋。”汉子身形轻晃,警卫员便又挨一记耳光,怒不可遏却无可奈何。因为那个压低的声音一直在嘟哝:“别动,别动,小心枪走火……”

面对这样一条汉子,父亲不得不放缓声音:“你是哪个部队的?”

“八路。”

“是独立营的吗?”

“八路。”

“我命令你报出单位!”

“八路。”

父亲胸脯开始起伏,汉子偏耷拉下眼皮不露声色。父亲敛神再问:“你叫什么?担任什么职务?”

“想当的话么,排长、连长、营长;不想当的话么,就是酒神喽。我叫常发。”

父亲一怔,心里暗暗叫苦:遇上这个家伙可麻烦,何况他又喝多了酒……

“常排长,我现在以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

“那是挂名,你是地方官。”

“你在误大事!”父亲正颜正色,从起伏的胸膛里发出沉沉闷声,“铁的军队有铁的纪律,酒醒了你不要再后悔!”

父亲讲完,回身便走,去寻找专员。可是,背后传来沙哑的声音。

“等等。”常发这汉子眨眨红眼睛,“你打算怎么处置我?”

“叫你后悔都来不及!”父亲吼一声。

“不许动!”常发沉下脸,龇出一颗虎牙,压着嗓子低吼,“大秀才,你叫我后悔,我只好关起你。”

“你敢!”

“自己进屋去。”他始终是压着嗓门低吼,已经目露凶光,“让我动手你就该丢面子了。”

过来一个战士小声劝父亲:“副政委,这家伙喝醉酒什么事都能干出来。我们几个人没把握对付他,你先进屋歇口气,我去找肖营长和张专员。”

父亲狠狠瞪一眼汉子亦邪亦正、又流氓又武勇的面孔,不得不朝屋门走去。

父亲的怀表指向夜里12点时,院中燃起四五支火把。从撕破窗纸的窗户望出去,火光摇曳,映出政府专员张林池微胖的身影和他面前石雕群一样肃立的罪犯们。

起风了,张林池的声音慷慨中又有几分悲凉,话讲得朴素实在,却令人心摇神颤,热泪哽咽。

同类推荐
  • 北伐大同

    北伐大同

    续西峰,又名续桐溪,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经历守卫大同、出任山西巡警道、华山聚义、北京政变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孙中山誉为“奋不顾身救国救民者”。《北伐大同》节选了长篇纪实《续西峰》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1911年11月的崞县西社村。刺骨的北风刮净了楸树上的叶子,后沟里的庄稼已经收获归仓,同河水尚未封冻。 钦阳巷是西社村中的一条狭窄的小巷,续西峰就住在钦阳巷里。
  • 感官世界

    感官世界

    那是一个芳香的年代,空气中总是飘荡着一丝丝若有若无让人心醉神迷的香气。那些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似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了香云缭绕中。他们头发上散发着香味,衣服上挂着香囊,洗澡的浴缸里掺着香料,读书时手边也放着个香烟袅袅的熏笼或长柄香炉。在这个有着古老的焚香传统的国度里,焚香一度被看作是秉受来自上天的意志。在神圣肃穆的朝廷政治生活中,皇帝焚香接受神喻,象征着一种贯穿天人之际的、活生生的、超自然的智慧。当这沁人心脾的香气随风散入十七到十八世纪缙绅阶层的世俗生活,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潮流,弥漫了从禅房经堂到青楼歌馆的所有空间,香料——这种以沉香为主要成分,再配以乳香、檀香、丁香、麝香、甲香提炼而成的奢侈的物品——被看作是一种能赋予生活以超凡脱俗意义的神奇物品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它能升华和净化污俗不堪的生活,并使一个人的感官所能享受的美感得以最大限度的扩展。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街衢上有人鼻翼翕动,请不要感到奇怪,因为很有可能他正在努力辨认空气中那鬼魅般游荡着的一缕缕香魂。
  • 独木棺

    独木棺

    王松,祖籍北京,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文艺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下乡插队,做过教师、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导演等。现为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红》等多部。出版中篇小说集《双驴记》《王松作品集》(四卷)等多种。作品多次获多种文学奖项。喂,你是杜杨吗?你是谁?你是不是杜杨?你……有什么事?问一下,你是江西竹南县人吗?错了。
  • 蒋经国婚外恋

    蒋经国婚外恋

    赣州古城,本名虔州。据传,宋朝有个校书郎,给皇帝上奏本说,“虔”字虎头,是个凶名,天下太平,唯独此郡不宁。于是改名赣州。因章水贡水夹域而流,在此汇合成赣江。这里闭塞落后,却是古代进入广东的必经之道;民风纯朴勤劳,却是蛮荒之地;山川秀丽,却又瘴气甚盛;资源丰富,却又贫穷不堪。这里少出才子名人,却是历代才子名人咏叹之地。苏东坡称赞“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文天祥形容“城郭春声阔,楼台画影迟”;辛弃疾更是留下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名句。
  • 毕业那年,适逢花开

    毕业那年,适逢花开

    吕蔚涯和林乐知是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四学生,他们一个青春热烈,一个清冷淡漠,本无交集的两人却在毕业那年邂逅于夜晚的操场,就像炙热火光与寂寥冰雪的碰撞,这次相遇震颤着各自的心弦。多年前车祸留下的生死之迷深深埋藏在蔚涯心中,让她陷入寻找和等待的深渊。林乐知的出现让她尘封的心开始苏醒,毕业晚会后一次误会让原本就内心矛盾的蔚涯选择了逃离。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当寻找成为赎罪的方式,她渐渐走出过去。她重返故地,终于鼓足勇气推开爱情的门,林乐知却已有了未婚妻,她只得又一次逃跑。朋友的背叛、闺蜜的死亡、林家的落败、那个人的归来……他们的爱情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他们能否解开误会,幸福牵手?
热门推荐
  • 末代公主荣寿

    末代公主荣寿

    她是慈禧皇太后的养女,恭亲王奕訢长女,身为郡主却破例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公主。她当面批评慈禧打扮妖治,调和慈禧与光绪的矛盾,安排慈禧光绪的丧事,满清倒台也余威仍存。她的夫君在属于她之前,已经是试婚格格的男人。她被心爱之人视作不供戴天的灭族仇敌。
  • 天地共一春

    天地共一春

    长篇小说《天地共一春》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陵山区为背景,揭示这一特殊时期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矛盾及百姓的生存状态,国难当头,土家族、苗族同胞为求生存,自发组织武装力量,保境安民,各类民变队伍应运而生。
  • 玉玦之珩戒

    玉玦之珩戒

    新晋作家陆小贝签售会意外被杀,死因迷雾重重,再度醒来,竟变成了太子白珩,阴差阳错踏上寻找玉玦碎块之旅……死亡的真相慢慢揭露,一边是深爱着陆小贝的国君李宪,一边是一路生死不离守护着她的拓拔辛……
  •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主要内容包括:往日的梦、关于我自己、生活与猫、写到一个孩子、又说到我自己、我的母亲、纪念我的亡母、病、猫、弟弟、亡者、雨夜、献给母亲、冷落、渔、火、社会一相、医生等。
  • 化仙

    化仙

    草木为灵者,百年养精,千年诞念,三千年方可幻化人身!远古大战之后,人族昌盛,妖族没落,灵兽亿万却无化形之妖……东灵大地,剑祖霸世。南环之地,木家纵横。西陵险地,残妖广布。北寒极地,冰魔封帝。升仙殿雄踞中天灵地一统天下,七彩升仙桥凝聚人间仙脉,掌控升仙之事!升仙难,成仙难,化仙更难……且看一个身世如迷的少年,如何在这大争之世,走出属于他的仙路……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Sense and the Sensible

    On Sense and the Sens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禽可待

    此禽可待

    他们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久别重逢,吴微禹咬牙切齿,“容忆,咱们来日方长。”简而言之,这是两只“禽兽”相爱相杀的纯洁爱情故事。
  • 盛世蜜婚:冰山御少,宠上瘾!

    盛世蜜婚:冰山御少,宠上瘾!

    他权势滔天,只手遮天传说冷酷无情,毫无人性唯独对她深爱入骨深宠无度。一笔交易,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御太太!他抛下分分钟亿万上下的股东大会,只因她说了一句,“我想你了。”前男友结婚,某商界帝王不爽,拉着她去秀恩爱!
  • 妖灵家族

    妖灵家族

    神幻大陆,强者为尊,一家为龙还是为人。看少年如何打破桎梏,带领家族重返神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