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200000002

第2章 狼毒花(1)

权延赤

我面前时时浮出一幅图画。那是一条被勒勒车碾出深辙的小路,两侧盛开神奇的狼毒花,隔开沙漠与草原。一边绵延起伏着沙包,沙包上盘生了银柳、沙棘和梭梭树,沙包后便是一望无边的大漠。另一边辽阔地舒展开昭乌达盟秋天的草原。衰草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泛出金黄的光泽。草原尽头,火红的天边有两个人影在一匹马的马背上晃动,仿佛再向前跑一步,就会投入芨芨草丛勉强支托起的那轮硕大橘红的落日之中……

于是,我依稀听到父亲在说:骑马挎枪走天下,马背上有酒有女人,这就是你的常发叔。

于是,我又听到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悲凉的感怀:唉,那时的天下是我们的天下!

…………

反扫荡开始前,黄永胜关照我的父亲:“权大个儿,把我的警卫员给你一个吧?”

“那怎么行呢?”父亲握着下巴上的胡须摇头。战争催人老,26岁的父亲,脸相能做爷爷,“我有小陈他们四个,行了。”

“这一次残酷,”黄永胜微低着头,目光沿着上眼皮望定我的父亲,忽然将马鞭子狠狠抽在脚下那块井石上,“能活过去的不会多。”

父亲沉默了。前天,这位骁勇善战又桀骜不羁的军分区司令员,做了“轻装上阵”的彻底准备:他朝那位涂唇描眉的马背上的女人吼了一嗓。有人说吓落马背了,有人说跑掉了。可是,过去半年中,几次反扫荡,行军作战他都毫不经意地带着这位女人,并未觉得累赘……

“听我说,大个子,”黄永胜脸上浮起惯常那种冷傲自信的浅笑,“我打的仗比你见的仗还多。我有预感。”

父亲不自在地耸耸肩,没作声。他的资历不能和黄永胜比。但是走过来的政委王平却笑了:“口气好大哟!”

王平与黄永胜是红军大学的同学,比黄永胜参加革命早一年。他是开拓型干部,三分区的干部多由他培养出来,根据地也是他领导创建。黄永胜曾对新调来的一位团长李湘发牢骚:“三分区跟一分区不一样啊。他妈的,一分区是司令员杨成武说了算,三分区是政委王平说了算!”

黄永胜心里憋着劲,那张脸便红上来:“有人是不服气哟。可老子的一个警卫员能打他的一个警卫班,试不试?”

“试过了,四比一。”王平脾气好,能容人。工作中与黄永胜难免有矛盾,生活中仍是亲亲热热,不少开玩笑。但他生性耿直,这句玩笑便说得绵里藏针。

黄永胜牙齿一挫。太阳穴上暴起一根青筋。午饭时,黄永胜抢过王平的菜勺子,筷子在菜盆里搅几遍,伸出头去说:“五块肉。我俩逐肉菜盆,看肉进谁口?啊,试不试?”王平笑得随和:“你是司令,听你的。”黄永胜夹起一片肉:“来吧。”王平伸筷子夹肉:“好了,你动手吧。”黄永胜牙缝里龇一声:“少来这套,我不占你的便宜。你往中间夹。”王平始终一脸笑,将筷子动一动,于是,两双筷子都夹在中间。黄永胜说:“让你先夺。”王平拖着声音:“让我夺么,那我就——夺!”

“夺”字一落,那片肉已猝不及防地抢来塞入嘴里。黄永胜吼叫:“你他妈耍滑!”王平一脸粲然:“这叫王政委智取黄司令。”黄永胜又叫:“我怕你再也吃不上!”王平夹起一片肉,显出停止玩笑的认真:“我看不一定。”

接连三次“堂堂之阵”,肉都落入王平之口。

黄永胜完全变了样子。通红的面孔忽然转为苍白,两眼时而暗淡,时而闪烁一下,接着又变得漆黑;他早已不吼叫,嘴唇抿紧,鼻翼张得很大,并且由于过度的激动而微微战栗。当他盯住王平时,头像一颗炮弹似的气势汹汹向前伸出。他已经夹起最后一片肉,举在面前“决一死战”地等候着。

王平虽然还在笑,半张开的嘴唇却露出不自在的僵硬。他的筷子稍起又落,在菜盆上碰出轻轻一响,便庄严地举到面前夹住肉片。这两位年轻的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目光对视,撞出一团火花,算是宣战,便同时将目光投向那片肉,手头逐渐加力,开始最后一搏。

两只手在抖,两双筷子在抖,那片肉也在抖,并且如胶皮一样被扯得张开变薄,随时要断裂一般。黄永胜额上绽起三道紧缩的横纹,嘴角下两条僵硬的纹路朝撅起的下巴颏上延伸过去。他的这一形象既能让敌人恐惧,也可以叫同志不安。万一他再输了……

可是,那肉扑噜一声挣出了王平的筷子。

黄永胜望着夺到手的肉,目光里流出疑惑。他抬眼望王平,王平及时嘟哝一句:“妈的,要不是劲用久了手发僵,我未必输给你。”于是,疑惑之色从黄永胜眼中逝去。他的喉结滚动着响一声,忽然张大嘴恶狠狠向那块肉咬去。

咔嚓,竹木筷子断成四截。

他心劲太盛。

“那时我们都年轻。”40年后,父亲用淡淡的声音对我说,“血性、锐气、冲动……”

王平在这群青年干部的心目中,不但是政委,还是老大哥。七七事变,他从延安来晋察冀开辟根据地,囊中空空,便给毛泽东打电话要钱。毛泽东在电话里说:“我也没得钱哟,你找有钱的人去要嘛。”王平问:“主席,哪个有钱啊?”毛泽东说:“你想想么。想不出来就睡觉,睡觉起来再想;想不出来再睡,睡起来就再想。”王平照毛泽东的办法去想,一觉醒来果然想通:陕北有不少地主武装盘踞的土围子,围子里不乏有钱人。国共合作了,这些土围子仍然不许八路军靠近。王平带几个人对着敌人的枪口往上靠,不听吆喝恫吓,迫近围子边,直到围子里开枪,子弹擦了头皮,才抓住理去找国民党县长:“你们开枪破坏统一战线!”县长把联保主任叫来,我们的人抓住他抽两个耳光:“破坏统一战线,破坏抗战,该枪毙!”联保主任喊饶命,王平不慌不忙说:“为了国共团结抗日,我们不毙你。但要罚款。五千块大洋,两百担粮!”联保主任磕头不迭:“认罚认罚,我认罚。”王平再给毛泽东打电话,毛泽东笑着说:“这就对了。但是钱不能都拿走,给我们延安留一半。”

王平足智多谋,又平易近人,干部们心服口服。难怪三分区是“政委王平说了算”,难怪黄永胜心里要憋气,时不时闹点小别扭。

怕心气过盛的司令员再同政委闹起来,父亲忙感谢黄永胜的好意,同意接受他的一名武艺高强的警卫员。

可是,在齐家左发生一件意外事,以后的故事便整个换了样子。

经唐河十八渡,父亲赶到齐家左。

夕阳顺着鳞状的云排悄悄滑落。村落神情冷冷,人迹渺渺。炮声从遥远的东方隐隐传来。这种大战前的沉寂使人激动、热血沸涌,又常常伴有一丝丝孤独忧伤袭上心头。

父亲住了马,擦把汗,目光匆匆扫过街面和屋顶。

不见人,不见牲畜。只有村西南浮升着一缕青烟。

父亲向西南方向赶去,身后只跟了一名警卫员陈发海。其余三名留在家里搞坚壁清野。

他想立刻见到专员张林池,宣布地委决议。边区通知:这次反扫荡将是空前残酷激烈的,所有干部群众都要彻底疏散。于是,张林池便遇到一个难题:关押在政府的37名罪犯怎么办?

这37名罪犯,有惯匪惯偷,还有杀人重囚。派部队看押这批罪犯同日本鬼子打游击是不可想象的。多数人主张立即枪毙。专员张林池不同意,这位出身于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干部,在那个时代便格外尊重法治。他说罪犯绝大多数罪不至死,个别该杀的重囚也还没有结案,不能执行。当他庄严地讲述法律至高无上的意义时,不少工农干部以为是海外奇谈,骂他书呆子。张林池却进一步做出惊人决定:立即释放所有罪犯!

干部们轰然大哗:这些罪犯不打仗时尚且破坏边区的建设与治安,何况是在战乱中?说好听会四处逃散,说不好听,还可能投降日本人为虎作伥哩!

事情闹到地委,地委研究决定:照张林池的意见办。

我的父亲已经嗅到烟气,那一围院墙便横在面前,七八棵指头粗细的小杨树成排高出墙头。院里有奇怪的叫嚷声,声音很大却又含糊不清。父亲绕向南边院门。

这是河北农村常见的那种带门楼的院门。大门紧闭,门前无人。父亲下马从门缝窥望,见到人影晃动,是穿了八路军的黄军衣,便推门走进去。

他立刻怔怔地立住了:迎面一条大汉脚步踉跄,双手舞着驳壳枪。

父亲定定神,看清了。这汉子结实精壮,浑身透出英武之气,却又歪戴了军帽、大敞开衣襟;上身军衣不整,下身偏又穿了老百姓那种宽大的抿裆裤;没绑裹腿,只将裤角在脚腕处系住;腰里围着一条青缎子腰带,足有七寸宽,像练武的人那样深深扎进腰里去,格外显出铁扇似的胸脯、三角形的背脊和宽直潇洒的肩膀。

他脚步踉跄却透出劲力,像打醉拳;手舞足蹈,身体旋转,面孔时时朝西南墙角定住。于是,父亲看到挤挨在西南一隅那群人,蓬头垢面,绳捆索绑,或坐或倒,紧紧缩成一团。他们睁大恐惧的眼睛望住汉子挥舞的驳壳枪,有人索性闭上眼睛等候命运的安排。于是,父亲终于听清汉子的嚷叫:“兔崽子,龟孙子,一个一个来,哈哈哈,莫慌,都不要慌,枪眼没有我指头粗,痛快得很,不疼,谁也不会觉疼……”

七八个持枪的汉子,或穿军装,或穿便衣,散立院子四周望着汉子笑,望着囚徒们笑,偶尔助兴,恐吓地叫喊一嗓子。房顶上三名抱枪的汉子蹲着吸烟,兴致勃勃望着下边;屋檐下那位房东大娘颤动着白发苍苍的头,嘟哝着什么,由于害怕而没完没了地用围裙擦手。

“老子说不疼就不疼,你信不信?信不信?……”汉子叫一声,枪口便点向一名囚犯的头,那囚犯便战栗着缩一缩。汉子开心大笑,乱舞的手臂忽然间换成一种迅捷刚劲的出枪动作,一声吼,双枪炒豆子一般叫起来。靠墙那一排指头粗细的小杨树应声挨个折断,从父亲站立的位置望过去,那一排断树高矮一致,竟如刀裁一般齐!

父亲目瞪口呆,他的警卫员也目瞪口呆!

院子里大乱。囚徒们号叫着滚成团儿,更糟的是那位房东老大娘,“妈呀”一声瘫倒在墙根下。

汉子兀自向天举了双枪,发出一串串粗野的开心大笑。但笑声很快又被呵斥声截断。

“住手!”父亲大步走过去,“把枪放下!”

汉子一怔,住了笑,目光缓缓落在父亲脸上。那汉子酒气逼人。父亲比汉子高一头,汉子比父亲宽半肩。

“把枪放下!”父亲的声音低沉威严。

汉子仰脸打量父亲,颧骨向上一耸,右眼挤细了,冷冷一声:“凭你个子高?”

父亲身高一米九七,那个年代确实少见。

“他是地委副书记,”警卫员手按盒子枪厉声说,“兼任你们军分区副政委!”

汉子被酒精烧红的眼睛浮起一丝惶惑不安,转瞬又消失。舌头掠过干唇,点点头,沙着嗓子噢一声:“秀才。”

父亲被激怒,喝令道:“把他的枪下了!”

警卫员陈发海训练有素,应声用枪比住那条汉子。汉子瞟一眼枪口,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右手枪交在左手,将双枪递给警卫员。父亲明明看到陈发海已经拿过来那两支枪,可是眼前一乱,警卫员便失声惊叫着摔出去几米远,再看清时,三支枪变戏法一样全落在汉子手中。

院子里沉静几秒钟。警卫员从地上爬起,有些不知所措,终于还是走到父亲身边,并且勇敢地向前跨了一步。

“老实点,我喝了酒,小心枪走火。”汉子将两支枪插入腰带,手里剩一支对着警卫员胸口画圈。

警卫员犹豫,不再迈步,放开喉咙骂:“你要想想后果,你这个混蛋!……”

汉子出手如闪电,啪!一记耳光结结实实打在警卫员脸上。

“对,我是混蛋。”他冷笑着说,并且晃动手枪威胁,“别动,别动,小心枪走火。”

“你这个混蛋!……”警卫员脸孔热辣辣地再骂一声。

“我是混蛋。”汉子身形轻晃,警卫员便又挨一记耳光,怒不可遏却无可奈何。因为那个压低的声音一直在嘟哝:“别动,别动,小心枪走火……”

面对这样一条汉子,父亲不得不放缓声音:“你是哪个部队的?”

“八路。”

“是独立营的吗?”

“八路。”

“我命令你报出单位!”

“八路。”

父亲胸脯开始起伏,汉子偏耷拉下眼皮不露声色。父亲敛神再问:“你叫什么?担任什么职务?”

“想当的话么,排长、连长、营长;不想当的话么,就是酒神喽。我叫常发。”

父亲一怔,心里暗暗叫苦:遇上这个家伙可麻烦,何况他又喝多了酒……

“常排长,我现在以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

“那是挂名,你是地方官。”

“你在误大事!”父亲正颜正色,从起伏的胸膛里发出沉沉闷声,“铁的军队有铁的纪律,酒醒了你不要再后悔!”

父亲讲完,回身便走,去寻找专员。可是,背后传来沙哑的声音。

“等等。”常发这汉子眨眨红眼睛,“你打算怎么处置我?”

“叫你后悔都来不及!”父亲吼一声。

“不许动!”常发沉下脸,龇出一颗虎牙,压着嗓子低吼,“大秀才,你叫我后悔,我只好关起你。”

“你敢!”

“自己进屋去。”他始终是压着嗓门低吼,已经目露凶光,“让我动手你就该丢面子了。”

过来一个战士小声劝父亲:“副政委,这家伙喝醉酒什么事都能干出来。我们几个人没把握对付他,你先进屋歇口气,我去找肖营长和张专员。”

父亲狠狠瞪一眼汉子亦邪亦正、又流氓又武勇的面孔,不得不朝屋门走去。

父亲的怀表指向夜里12点时,院中燃起四五支火把。从撕破窗纸的窗户望出去,火光摇曳,映出政府专员张林池微胖的身影和他面前石雕群一样肃立的罪犯们。

起风了,张林池的声音慷慨中又有几分悲凉,话讲得朴素实在,却令人心摇神颤,热泪哽咽。

同类推荐
  • 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全书以北宋末年和南宋开国宋金之交对抗的历史为大背景,并以岳飞抗金、皇帝赵构的心路历程和金国的崛起为三条主线,以历史小说的形式全景式描绘那一场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的一场战争并写出下层人民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将给读者展现一幅活生生的宋代社会生活画卷。为读者塑造了诸如岳飞、秦桧、赵构和金国开国君臣等一系列血肉丰满、可观可感的人物形象。在旧小说或者话本中,岳飞给读者的感觉与其说是一个人还不如说是一尊神。而在本书中,英雄的岳飞与普通人的岳飞做到了有机结合。一方面,他是为完成“驱逐胡虏,中兴大宋”的理想而百折不挠的英雄;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
  •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 三阴阳

    三阴阳

    本书以三阴阳出世到发迹到露出原形为线索,勾勒出一位貌似忠厚却工于心计、拨弄是非、阴险自私、损人又害己的人物形象。作者以锐利的笔锋揭穿了一个个变术,剥离去层层外衣,露出了一个鲜活的怪胎。同时,描写了县县办师范时期一位被乱点鸳鸯谱点到学校任主要领导的乡镇干部楚里的所作所为,把一所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以至不可收拾。客观上为三阴阳、江东京等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气候和土壤。
  • 竞选(中国好小说)

    竞选(中国好小说)

    在银行结算部默默奋斗十几年的林溪,在受到原本不太瞧得起的同事冯宜群升职的刺激后,决定抓住单位中层干部竞选的大好机会,为自己谋一个新的职位。林溪原本自信满满,认为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资历和人脉可获得高升,但在竞选过程中却发现,事情并不如她想的那样简单。原本相处甚好的闺蜜团也渐生缝隙,而高层的领导更是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到底在这暗地里充斥着钩心斗角的竞选中,林溪是否能够如愿呢?
  • 疑案寻踪

    疑案寻踪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但一宗离奇的案件却可以让人们在四十年里几代人前赴后继地进行寻找。不论是溯流而上还顺流而下,一个接一个失踪造成的巨大的阴影与诡谲、恐怖与惊悸却无时不在。冥冥中似乎有一条手臂在左右着一切。命运的无常让人透不过气来。而同为寻踪,小镇当代一个年青人的失踪案却扑朔迷离,迷雾重重,谁能给出答案,也许此方程只有一个解,也许有多种解。开放性的结局更让人对疑案的探究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末日重启

    末日重启

    九转乾坤,末世称雄。前世末世两年,叶言苟活,被虐死,父母被喂丧尸,受尽耻辱。重生回来,他究竟能扭转命运的轮盘吗?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富福有余

    富福有余

    穿越成贫困小农,爹爹还是一个赚钱白痴,武功高有用吗?没有用吗?有用吗?好,以上当白问,且骗学点武功来改变命运!等等,这个不可一世的冰块男是谁?还要来咱家住半年?呸呸!什么?还要跟他去一个勾心斗角的大家族里过上两年?不要啊,啊,啊……去了的话,赚钱大计怎么办?
  • 绝色妖妃,魔君滚远点

    绝色妖妃,魔君滚远点

    前世,她为换取和平,舍下自己最爱的人,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今生,她是冷酷无情的紫国郡主紫寐雨,为了给母亲和师傅报仇雪恨,她拜师学艺,创建血门,手刃恶人。让她想不到的是,自己竟会被一位倪国太子缠上。“倪郝忤,你明白我的目的,我从来不属于谁。”“雨儿,不管如何,你都会是我的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寐雨本以为自己不会爱上任何人,但在一次重伤后,意外找回了前世的记忆!原来,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倪郝忤竟是前世自己最爱的人。在仇恨和爱情面前,寐雨究竟会如何取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我会看官气

    我会看官气

    《骆泽华》《八荒之地》《金冠紫雷蟒》《须弥戒》《斑纹虎妖》……———————————啧啧!这人的官气怎么这么浓烈?莫非是“微服私访”的皇帝?不等骆泽华心中暗自震惊,只见门后又高傲的走出一只小萝莉——哟!面前这个亭亭玉立、精灵调皮的小萝莉发流散如瀑,纤腰一束,玉腿轻分……这么傲娇嘚瑟干啥哈?嘶!她的官气怎么也这么的浓郁?这可是紫气,她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官气呢?莫非她是……
  •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别人心理疾病的同时,却治不了自己的心理顽疾;一个痴情的妙龄漂亮女子,却在现实的面前不由自主地破败、堕落;一个痴情并才华横溢的画家,却由于懦弱始终不敢表白最后自杀而亡;一个出身社会底层最后获得成功的高智商恶魔一次次地挑衅警察……《情人在前魔鬼在后》由弃城编著。
  • 行者风云录

    行者风云录

    携萌宠,踏青峰,行者孤胆闯天下。为红颜,敢上九天摘星;为苍生,敢下九泉喋血。天下乱,山河变,一身修为捅破天;闯妖界,入魔道,直叫天地换新颜。
  • 商韵

    商韵

    元末,经历近一百余年半奴隶制统制的华夏大地,总共有约近三千万人死于暴政之下,其中多数是中原地区的人口,故事从商羽这位贫寒之子的奇特经历开始!华夏中兴,明朝诞生过程中居然另有一段传奇故事,家、国、天下事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