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700000008

第8章 丛林下的冰河(7)

23

浑县火车站只售无座的站票。这条线路大大超载,我站了几个钟头才抢到座。

夜晚火车上通宵开着刺眼的日光灯,清晨6点起广播就开始用费翔程琳姜昆刘伟轮番轰炸,人们在遍地垃圾堆上甩扑克,吸烈烟,小孩子在坑坑洼洼的麻袋上撒尿,和袋里不知何物发生化学反应,臊气浓得像一座化工车间。一个京油子一路没停嘴,除了损西北老土就是吹林彪当年的战绩,直到一个红脸穿白绸衫的万元户掏腰包给半个车厢的人买了烧鸡,才把京油子的嘴封住了半小时。

我也吃了烧鸡,还有沿途上车来提篮串卖的菜包子,麻糖,高粱饴,煮鸡蛋,鸡蛋糕……

回到家竟大吐大泻,发了几天烧。妈妈每小时换一块湿毛巾把它按在我脑门上,逼我卧床,喝口莲子赤豆粥。背回的一布袋瓜也因此被打成“特嫌”,披枷戴锁竖在阳台上暴晒,等我终于好透了,解开袋口一望,只见一个个干腮瘪肚,不胜酷刑。我叹口气,它们跟我走这一趟不易,我至少得给它们个囫囵身子的死。

于是扎牢口袋,把哥几个一总丢进了垃圾道。不料随即听到楼下轰隆一声巨响。

我从阳台上伸出头去看,只见一口袋瓜从垃圾口冲出几米远,那扇歪斜了多少年的缺一颗螺钉的小铁门,终于被我那怒气冲天的瓜们彻底干掉了。

到底是俄国种。

瓜弹事件之后,居委会的吴老太吭哧吭哧爬到五层楼上来,当着双亲的面,对我这个准洋博士很撇下几句微词。父母本来对那袋瓜如临大敌,现在却转而对我“美国式”的浪费痛心疾首。

某日,家里来了一位父亲的老战友,我知趣地躲到里间,让他们畅怀忆旧。

自己平躺在床上,戴了耳机听Bob Dylan那些粗哑动人的歌。老战友屁股很沉,后来被留了饭。我自然也给叫出去陪饭。席间,老战友不大理会我,我亦觉得很自然,三下五除二塞饱肚子,到厨房帮母亲收拾。

不料老战友一走,我便遭到父母大肆讨伐。中心问题是整个晚上我的肩膀几乎全露在外面,上头只搭着两根细带子。

“穿着背心见客……”母亲哀叹着。

我实在见不得人,见了人就让他们没法见人。运了运气,我准备道个歉,忍了。结果冲口来了这么一句:“Leave me alone!!”

父母的眼睛全都睁圆了,从里面流出滔滔的问号惊叹号。?!?!?!???!!!

我掉转身走了,走进我自己的卧室,随手想插门,却醒悟到这门没有插销。咬牙切齿地想:他们要进来,我就打开窗户跳下去。

他们后来果真推门进来了,可我没有跳楼。我跳上飞机,回了美国。

24

我重新找了一所公寓房,两卧一厅,有树有草。头一个月没找室友,想好好自在一下。

我开着Toyota在小城里兜风。有时为了瞬间的突发奇想,会驱车跑几十迈,到城郊小店去吃顿墨西哥快餐。有时去校体育馆游晚泳,独自占条泳道,一口气潜几十个来回不歇气。上来后还要冲老长一个热水澡,用大毛巾擦干全身,然后换上一身宽松柔软的夏布裙衫。我酷爱那种涤荡一身尘垢后的轻飘感。记得大学时代的一个冬季,比我大十多岁的一位同屋曾向我抱怨,说棉袄棉裤太沉重,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当时我只觉得怪可笑的。现在才开始明白负重原来有各种形式。

昔日的朋友寥若晨星。西蒙和丽撒早已不在小城,彼得和一个女友同居去了。我晚上独自一人去泡了几回格林酒吧,坐在角落里呷着啤酒看体育录像。今年的橄榄球大赛狂野之极,两个队的教练竟然大打出手,而且中间休息音乐表演前一家伙发放了上千个画着美国国旗图案的气球。酒吧小乐队奏带劲的曲子时,我也下池去抒发一番,舞伴多是偶遇到的夹生朋友。往往走火入魔,舞得大汗淋漓,仿佛要以毒攻毒,“克”掉整整一夏天的郁积。

我从不带人回家来坐。因为家具还没弄齐,房间愈显得大而空。我暂且睡在一张地板中央的双人床垫上。床垫软极了,我还有两只蓬蓬松的大枕头。一个人,可以睡得极为惬意。干脆连睡衣也不穿,将四肢伸得开开的,呈大字,双眼蒙眬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抹月光,聆听四下里的风声虫鸣,想象自己是睡在几千年前崇山峻岭中的一顶小帐篷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片刻身心似乎悠悠地超越了时空,步入一片永恒的旷野。不禁想到,或许庄子的“吾丧我”,便指的是这种赤条条无牵挂的时刻和意境?

可第二天清晨醒转来,我的睡姿永远是侧身蜷体,怀中紧抱着一只枕头。微微发胀的头颅证明夜间肯定做了不少乱梦,而且是不那么轻松的梦。但这些梦竟如千年的古船,顽固地沉淀在潜意识层里,拒绝上升。

25

巴斯克伦不久也从印度回来了。

他已是正式的博士,经过一番寻职的周折,终于有一天,他碰到我,说他找到教职了。

我祝贺他,问是哪个大学。他说是美国南部一个小地方小大学。不太理想,可他决定去,因为这毕竟是个通向Tenure的教职。

“这么说,你可能要在那儿落户喽?”

巴斯克伦点点头说:“很可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好像松了口气,但毫不兴奋。全无一个即将开始新生活的人的那股踊跃活力与紧张期待。我疑心他还没有从离婚和离开女儿的震动中全恢复过来。

我说:“你走前我请你吃饭。”

他踌躇了一下:“谢谢你,不过怕来不及了,我下周就得去报到,一堆杂事。”

我没坚持。

道别前,我笑着说:“巴斯克伦,我永远忘不了刚来美国时,是你帮我认识了亨利·詹姆斯。”

巴斯克伦也笑了:“是呵,那时候你多年轻多天真!讲到那篇故事的结尾时,我都觉得凉飕飕的,你还那么微笑着说:多聪明的结尾!不瞒你说,当时我心里想:这个女孩子永远都长不大。”他又笑了笑,这回却明显地有些不一样,“可现在你也长大啦。”

我心里非常地受感染。巴斯克伦那双悲哀的眼睛和他的话,重重地压在我心头。

是夜我想着巴斯克伦的话,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我隐约意识到了这番话的某种特殊性,重要性,却苦于一时无法确定它的含义。

蓦地,我记起了詹姆斯那篇小说的结尾。

《丛林中的猛兽》的结尾

梅·巴特拉姆患病死后,约翰·马切尔被她的亲友当作看热闹的人拒之于葬礼的人群之外。他感到悲哀:自己竟被这帮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亲友挡住了,失去了哀悼他这巨大损失的尊严。

随着梅的死,约翰似乎也对那个他等待了半生的奥秘丧失了信心。他遍游世界各地,期待在旅行中寻回某种精神平衡。但与他和梅不寻常的神交相比,这个世界在他眼中充满庸俗与虚荣。

一年之后,他回到家乡,常去巡访梅的墓地。关于她的记忆似乎是他这平庸孤寂的时日中唯一闪光的点缀。

终于有一天,他在墓地偶遇另一位陌生的哀悼者。他看到这位哀悼者脸上那种悲痛欲绝的表情的一刹那,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对梅的哀悼缺少了什么最基本最深刻的东西。这张悲痛欲绝的脸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一幅融融火焰点燃的大字,告诉他有一样东西他完完全全地错过了,如此荒谬绝伦地错过了。

“正是他失之交臂的东西使这些东西化成一道长长的火光,使它们在内心痛楚的抽动中显示出来。他曾经看到生活的外表,可不懂得他生活内在的含义——如果爱一个女人,爱的是她本身,那么就应该这样来哀悼她。他深信那位陌生人面容的含义就是这些,那位陌生人的面容仍然像点燃的火炬那样闪耀着。”

约翰此刻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那激荡过回响的空虚的生活。石板上梅的名字折磨着他,对他说他错过的就是她。这就是对他全部往事的回答。

在他漫长的等待中,等待本身就是他命运的一部分。战胜厄运的出路是爱梅。要是那样,他就不会虚度此生了。

然而一个人的厄运是永远不会被战胜的。

约翰·马切尔恐惧万分地醒悟到他成了他那个时代里某个特别的代表人物——即人世间任何事情都落不到他身上的人。

这便是他的厄运,他的突变,是丛林中那只巨大的猛兽。

关于这个结尾的记忆,使我的心猛然抽搐起来。好像一长串无法破译的密码突然间真相大白,命运之手终于叩响了我的门。

詹姆斯的故事为我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无比残酷的启示。

当年我轻而易举地辞别了D,深信若无冥冥之志,安有昭昭之功,满脑子想入非非地跑到美国来寻找我的伟大发现。

岁月如流,我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我又想起巴斯克伦那句话:找到的就已不是你所要找的。

而在我埋头“找”的时候,却绝没意识到我其实正与一长串的宝贵东西失之交臂。

或许,最大的损失就是D。如果我当年真正听懂了D临别时的预言:“也许不会再有那一天了。”或许,这句话是D对我的最后一次挽留。倘如此,我应该坚决地留下来,同D一起去西北。要是那样,一切将会多么不同!也许D会活下来,也许我俩会一同葬身于冰河之下。但无论生还是死,我们俩都将结为一体,我们将真诚相爱,共同地活着。

也就在这一瞬间,D的形象蓦然被熊熊火焰照亮了,我终于明白了苦思已久的关于D的真正含义,也许D本人还活着,仍像奇迹一般出没于西北辽阔的土地上,也许他仍在冰河下静静地漂流,但无论如何,他对于我是永远永远地失落了。因为D不是别的,而正是我生存的某种可能,是我自身的某种理想与精神。

我浑身冰凉,呼吸困难,仿佛活着睡在一座墓地的石板底下。四周空荡黑暗,没有一丝声响和生机。

巴斯克伦那双悲哀的眼睛又浮现在面前,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向我刺来,使我顿感一阵铭心刻骨的疼痛。

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他那悲哀的沉重恰恰来源于他生存的某种空洞隔膜,某种轻与虚。为此我深受震撼,因为他的悲哀也是我的悲哀,他的未来也是我的未来。

原载《人民文学》1988年第11期

点评

这篇小说是典型的双线小说,两条线索分别是詹姆斯小说《丛林中的野兽》和“我”游荡美国与中国西北的故事,两个故事的扭结点是“错过”。埋头寻找的过程也就是渐渐失去的过程,而只有失去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真正错过的是什么,那些最美好、最珍贵的都已经永远失去。小说的题目也是《丛林中的野兽》与D丧生之地的冰河的嫁接,暗示这篇小说中两条线索最终将合二为一,两者原本就是互文关系。其实,几个故事、几条线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中的人物都在埋头寻找,而不管在哪个时间与空间中,生活终将归于平静,归于错过。

小说的叙事风格与故事架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是全新的,这种两条线索互文的结构在那个时代也是较为新颖的,有欧美小说的明显影响,讲述的却是一个中国女人四处寻找理想爱情与生命意义的经过。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或真或假的爱情都是路途上的风景,不管大西北的D,还是美国小城的捷夫、巴斯克伦,都是注定要遇到又注定要错过的。这就是在文化丛林中的人如同野兽一般的命运。野兽可以有强大的内心,但这种外表上的强大直接的后果就是在丛林中一再错过,终于沦为孤独。异域文化中的野兽一般的人,既强大又孤独。而所谓的意义,就是丛林中野兽般的彷徨与寻找。

(刘永春)

同类推荐
  • 没有寒假

    没有寒假

    期终考试结束后痛痛快快地踢了几天球,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想,美极了。可惜得很,这样的好日子又没了。丰富站在晾台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今天上午到学校,全班集中。甘老师宣布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还排了名次。甘老师是先报分后报名次,最后评说。
  • 民企教父沈万三2

    民企教父沈万三2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时局动荡,沈万三用他的处事诀窍,在元朝廷、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几大政治势力中间妥协、迎合、揣摩,走钢丝般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游刃有余地做着生意。从贩售私盐、倒卖粮食、经营钱庄,到炒作地产、采办军资、海外贸易,他的足迹北上大都,南下南洋,处处有生意,时时有算盘,逐渐构筑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海盗

    海盗

    本书是欧洲最为经典的海盗题材巨作,电影《加勒比海盗》就是以本书的故事内容为原形加以改编而成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奥兰多·布鲁姆和尼·德普倾情演绎,创造了突破10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在西方,本书中的主人公名字甚至成为了海盗的同义词,本书名列美国《出版周刊》推荐排行榜榜首,并入选欧美青少年必读书目。本书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系列著名的海盗故事,从布兰德船长的幽灵到杰克巴里斯特的财宝,一幕幕或是妙趣横生或是惊心动魄,使人尤如身临其境。一大批极富盛名的海盗头子,包括著名的黑胡子爱德华·提奇、基德船长、黑色准男爵罗伯茨等都是这段时间海盗史上的传奇人物……
  • 百年炉火

    百年炉火

    这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一部截取一个短暂的断面透视和提取上下千年的历史。截面里有故事,有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背景寻找各自的支持力量,从而为自己的理想憧憬而努力的历程。但在没有找到一种平衡力量的情况下,他们摸索前行,相互冲撞……故事中的梁泾渭教授总结说,一座以陶瓷业为主要营生的小镇的历史中,那么多纠葛与惊险,那么多血腥和辉煌,那么多缤纷与繁复,以及那么多猜测与疑惧,令时人惊悚、后人回味。
热门推荐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纳尼亚传奇:最后的战役

    纳尼亚传奇:最后的战役

    一只无尾猿无意中捡到一张狮子毛皮,劝诱他的朋友——头脑简单的驴子披上狮皮,假扮阿斯兰,控制纳尼亚的生物。国王蒂莲为了解救纳尼亚的生灵,并揭穿无尾猿的诡计而成为无尾猿和卡罗门人的俘虏。他向阿斯兰呼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他们救出蒂莲国王,并带领独角兽等忠诚的动物和卡罗门军队、反叛的野兽以及矮人们展开战斗。但此时残酷的异教塔什神已经来到纳尼亚。
  • 你染指了我的年华

    你染指了我的年华

    一朝重生,一个承诺,神秘老人为她择出了一条不同的人生路。一张面具,她扮演了两个女人的人生。他,黑暗之王,冷冽、霸道。她戴上面具,他爱“她”入骨,撕下面具,他恨她若狂……
  • 他是你的明天

    他是你的明天

    命运是道难解的谜,如果早知今生谜底,你是否仍愿慷慨以赴?“宁居”是家颜料店,老街坊都清楚,它的院子藏了太多秘密,而那位店主,就是其中最珍贵的藏品。传言里,店主雍宁拥有特殊能力,可以帮人预知意外,却有着不成文的规矩,买她店里的颜料,才能请她帮忙。可惜她实在不够漂亮,编不出旖旎情史,更多的人相信,这处院子不是她的,她留在这里,其实是在等人。她伤过人也救过人,一句谎言,改变了何羡存的未来,却逼他另娶他人,远走异国。她预知所有人的前路,却独独看不见自己的意外。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甘小姐的半枝桃花

    甘小姐的半枝桃花

    甘棠的人生目标是嫁给自己的高中物理老师,弄死陆九龄。陆九龄的人生规划是怎么踢开碍眼的物理老师,把甘棠娶回家。“陆九龄,我迟早弄死你!”“如果能解恨,随便你。”甘棠不仅要时刻提防着害了亲妈的小三谋财害命,还是得警惕小三儿子陆九龄的深情相待,结果谋财害命防住了,却一不小心淹死在了陆九龄的糖衣炮弹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凌如烟幽幽醒来,只觉全身力气都被抽空。周身不能动弹,就连手指头动都费力,更别说睁开眼帘。她不在睡觉吗?怎么会这样,难怪遇到鬼了不成?朦胧的意识跟着渐渐变的明朗,对了,她跟师傅从科研所回来,又累又渴,就把研制不久的药液当水喝了。全身无力,难道是那药的作用?不对,那药明明是兴奋的?怎么会这样?“老大,这丫头这样也成?”粗野猥琐的声音传来,有只……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12月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69年上山下乡当知功夫青,1977年起,分剐在乡镇、县、市机关部门工作。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福建省文联工作。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发表小说二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相约金色年华》《金瓦》,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危险的旅途》,中短篇小说集《彗星岱尔曼》《西风独步》《红布狮子》《秘书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刊曾转栽过他的《亚健康》《尼古丁》。徐启维到任之初领教过林奉成一梭子弹。
  • 惊世嫡女:多面王妃不好惹

    惊世嫡女:多面王妃不好惹

    在亲眼看见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人摔死喂狗之后,孟轻遥含恨重生。斗女配,虐渣男,这一世绝对不会再让他们好过。只是某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悉心呵护,一步步伴她成长。“夫人,上一世错过了你,这一世休要我放手。”“好。”孟轻遥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医师的修仙日常

    女医师的修仙日常

    宁殇自从穿越到了异世后,就遇到了一本无比奇异的医书,这医书不仅能说会跳,还能治病救人,本以为捡到了宝,可...宁殇:“等等,后面那群满身煞气,拿着刀剑的黑衣人是怎么回事?”“别说了,先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