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6700000003

第3章 老子其人(1)

无意中我暴露了自己的天然缺陷

一群人却对我怒目而视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列入世界一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他的学说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思想文化殿堂里儒、释、道三大支柱之一,影响极其深远。

有关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的身世,在世间遗留的信息实在太少,因而,在老子去世仅仅三百多年之后的司马迁(约前145—前87年),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的有关老子身世的只言片语,说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竟不知其所踪。老子,姓老?姓李?难以确定;老子,老莱子?周太史儋?老子,春秋时人?战国时人?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这里既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却又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两种情况。如果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那么可以说老子开私人著述之先河,其哲学著作站在了时代的最高峰,独领风骚,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如果说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那么可以说老子的确总结了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学说的成就,并且把他们的学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系统化和哲学化,指导意义更加深远,超越于诸人之上。总而言之,不论老子是哪个时代的人,这似乎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老子的哲学著作具备了以上两种值得探究的特点。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均可以习惯性地偏向于这样一种传统的说法:老子与孔子同时代而略长于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春秋时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大东周守藏室之史。应该说,他处在了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民众朝不保夕的社会急变的政治经济转型期,由于这样的时代,更激发了人们的社会思维的空前活跃。这些,对于悟清了“道”、参透了“万事万物”的老子来说,对于他老人家的本意来说,对于他一贯倡导的“功成弗居”来说,对于真正的隐者来说,有这样凤毛麟角的少许信息留存于世,也就足够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录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老子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文化巨星了,就是处在偏远的关令尹喜也久闻其名,并是他忠实的粉丝,在老子退休至乡间的途中之时,硬要截住老子,留宿请他留言于世。而逐渐闻名于世且政见不尽相同的孔子,也曾慕名而不辞千里之辛劳,从十七岁开始至五十三岁,曾前后四次去拜访过他,向他探寻关于“礼”等方面的问题。老子说:“孔先生你津津乐道‘周礼’,而那些用‘周礼’的人已经作古,已经连骨头都腐朽了,只是他们的一些言论主张还记录在册罢了。聪明的人要待机而动,乘时而起,适可而止,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一个良好的商人,要深藏财货,但从外表看起来好象却一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深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却好像是愚蠢迟钝的。看你锋芒毕露而急迫慌乱不安的样子,实在可惜。去掉那些傲气和贪欲之念以及不合历史潮流的志向,改掉那些忙忙碌碌的行为,那些多余的东西都无益于你自己的身心;我要对你说的只此而已。”

《史记·孔子世家》中还记载: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大意是说,孔子又一次到周去学礼,拜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赠送人,有德行的人用言辞赠送人。我不是富贵之人,也不是品德高尚之人,就只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话语为你送行:‘聪明能洞察一切的人,常常遭受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短处的缘故;博学善辩见多识广的人,常常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恶毒一面的缘故。做子女的要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对于尼采,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停留在“形而上学家”的认识上。当然,这个“形而上学家”是一个与“传统形而上学”有别的“新形而上学家”,或者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就尼采早期提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以及中晚期提出的“权力意志”等学说而言,这种认识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就会忽略尼采思想、特别是其晚期思想的高度复杂性,忽视尼采在其写作生涯最后两年中彻底反形而上学的异质性。谱系学,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体现。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热门推荐
  • 法医娇妻:总裁老公靠边站

    法医娇妻:总裁老公靠边站

    她是冷静沉着的女法医,他是大家族的太子爷。当霸道少爷遇到冷静女法医,谁又是谁的劫?贺邵恒:你不是喜欢剖人吗?来,剖开这里,我的心给你!白伊雪:喂,你疯了?快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不是人

    一个帅哥遇到鬼会怎么样?逃跑?害怕?哼哼,那都不是我风格,干脆,直接娶回家才是真的,其他都弱爆了!!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记得帮我收藏,各种满地打滚求表扬啊!!!!!
  • 佛说求欲经

    佛说求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俘的归路

    战俘的归路

    巨济岛约400平方公里,是韩国的第二大岛屿。这里地势险峻,地貌荒凉,四面是海。早在古代高丽王朝,这里就是流放囚犯之地,被称为死亡之岛。把战俘关押在这里,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当卢志云他们这批300多人的战俘队伍,被美军用海轮运送到巨济岛上岸码头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情景。
  •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超神主宰

    都市超神主宰

    神秘少年,潜入花都,治病、赚钱、泡妞样样精通。乡绅富豪争着和他做朋友,富家公子死心塌地当他小跟班,村痞、混子头全都被他踩在脚下。{本书纯都市,轻玄幻,无修真}
  • 朝暮与卿

    朝暮与卿

    前世今生都被命运的枷锁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她想寻找真正的自己,他想做不一样的自己
  • 王爷我对你一见钟情

    王爷我对你一见钟情

    天涯新书《空间之寒门孤女》正在火热连载中。女主太难了,养空间养男主,一不小心爱上的还是前世死对头。两冤家相爱相杀的小甜文,欢迎入坑~她对他一见钟情,献上自己解他之毒,却闹出“人命”,只得远遁别庄。五年之后,一道赐婚圣旨当头砸下,未婚夫正是他,她不想嫁。白月笙:你想抗旨?抗旨可是要杀头的!*华阳王白月笙得了失眠症,只有抱着蓝漓才可以睡到自然醒,可睡着睡着,那症状没有半分缓解,反而越发的厉害——只要看不到她,就肝火上头,躁动难安,食不知味,夜不成寝,还老出现幻觉。太医曰:相思症。白月笙只好将蓝漓绑在身边,分秒不离,还咬牙切齿。“你定然对本王下了什么迷魂药。”“什么药?说好的放妻书,到底还能不能算数。”白月笙冷笑:“算数,怎么不算,你走吧。”看着抱走儿子的男人背影,蓝漓气得跳脚。走?扯淡。“那件事情我是不会答应的。”“阿笙,我喜欢你。”“……”“我爱你。”“你这女人从哪里学来的?!”“你爱不爱我?”白月笙长叹一声,只因她说喜欢,他就已经没了底线,再说爱,他可怎么活?*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男主冷峻腹黑,女主人淡如菊,先婚后爱文。
  • 茅山老道

    茅山老道

    五百年前,天地不知为何,九幽震碎,人类以及其他的生灵死后的灵魂没有去处,于是会聚到了昆仑山,经过吸食天地灵气,化而为鬼。在吸食了昆仑山脉龙气所产生的灵气之后,竟然都得到了修炼....
  • 寒夜

    寒夜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