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6700000005

第5章 道与无为

时间像一把锋利的镰刀。它收割着一切

时间以诅咒的方式进入这个世界

她会不会以我内心的结构形式

释放她那无与伦比的能量呢

谁又能解开时间的咒语呢

弄清和掌握《老子》哲学中几个终极概念和范畴,比如“道”、“德”、“有”、“无”、“无为”、“美”、“丑”、“善”、“恶”等概念,对于准确而深刻理解和把握《老子》学说至关重要。《老子》深邃的哲学思考,对宇宙本原的思考,对人本身及其社会的思考,《老子》辩证地看待这个奇妙的世界,在宇宙本原、物质运动、社会运行、人生意义、生命价值、时间与空间、永恒与短暂、有与无等方面都给我们以具有终极意义的导师般的启示。从哲学终极高度来讲,《老子》说“无”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与“无”是我们这个宇宙世界存在的方式,是时空存在的一种形式;“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要辩证地看,比如时间,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好像“无”,但它确实客观存在,且我们也能感觉得到。从当今科技时代看,比如原子核与电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行,如果原子核有乒乓球那么大,那么整个原子的空间像一座影院那么大,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空间全部是“空”的,好像“无”,但为什么电子能够环绕着原子核运行呢?其实这个“无”中一定充满了我们人类现在还看不见的“物质和能量”,迫使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同样行星绕着恒星旋转,也应该有如此的道理。史蒂芬·霍金(英国,1942年—)的学说认为我们的现实宇宙已经有一百多亿年的历史了,然而,我们人类的文明史仅仅才短短的六七千年,我们现在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应该也一定仅仅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已,我们相信,我们现今人类的知识框架仅仅还是一个简单的基础而已,不必骄傲,我们才刚刚在一个起步阶段,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看穿这个浩瀚的宇宙世界,我们人类现今的知识构架和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足以表述这个奇妙绚烂的世界,更不能准确地表达“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只能去笼统地感性地去“悟”,我们还是井底之蛙,历史发展到当今世界,我们还动物般地在热衷于战争和争斗,还没有足够能力使我们的世界、使我们自身变得有秩序,变得像《易经》和《老子》所倡导的那种“有序变化”、“和谐”与“守中”,但我们同样相信,我们在不断地努力地前进着,未来会让我们认清那一切的一切。我们中华民族面对这个纷争、纷繁复杂的小小环球世界,《易经》与《老子》等经典,还可很好地学习和利用,且并不失为一剂温补之药。

为什么会有宇宙?为什么会有“道”?我们怎么会站在这个世界上?奇妙的本原问题。千百年来,西方人用数学用科技去实证宇宙,去探究“道”,而我们中华民族在《易》和《老子》等经典的哲学思想的严重影响下,始终在感性地只是“悟道”。运用科学和实证的方法,随着我们哲学思维的改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我们正努力地改变着这一认识世界的初级方法和方式。

“无为”到底指的是什么?“无为”的本质意义是指“无所作为”吗?是指在磅礴澎湃、生机勃发、不断发展变化、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面前,只能是消极等待、消极回避、无所事事吗?这样理解“无为”,是肤浅的、文字表面的,只能带来消极的逃避矛盾的思想,这样理解“无为”,实在是远离甚至背离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本意。《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有所为”的思想,“无为而无不为”。鬼谷子在《鬼谷子·捭阖》中说:“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意思是万事万物无论怎样变化,终究是按照恒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没有事物能够超越规律之上的,万物归宗于此;《鬼谷子》沿着《老子》思想的路径,也提到“无为”的概念,但鬼谷子取用了《老子》的“无为”意义的其中一个方面,说“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而牧之”(《鬼谷子·捭阖》),意思是根据对象的变化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或进或退、或贵或贱的方法)去驾驭它,方能成功,“无为”即为“顺应自然”之意,其实质,“顺应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或作为”,即按照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办事,否则就叫“妄为”,“妄为”其实质也是一种“为”,这是老子坚决反对的。其实,在《老子》里的这个哲学概念,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理解,方能接近《老子》“无为”的本意。一方面,“无为”是指遵照“道”来办事,按照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办事,只有我们掌握自然规律,即努力掌握“道”,就应该大胆去作为,大胆去尝试,就像老子之后的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在《养生主》中所谈到的庖丁,他掌握了牛全身的各个关节,掌握了牛的结构,掌握了客观对象的“道”,解牛便游刃有余了,既不费力也不费刀。只有我们不断掌握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努力趋向于“自由王国”,解除了我们在客观对象面前的盲目性,我们人类的行动方能游刃有余,我们方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另一方面,“无为”的确也包含有“不要作为”的思想。老子面对当时横征暴敛、战乱频繁、饿殍遍野的社会时局,为民请命,苦口婆心地劝诫那些昏庸的没有掌握治国规律的治国者千万“不要作为”,甚至说反话叫大家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世界之中去,叫大家“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社会反而还会好些,社会反而还会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反而还会好过些,因为不受“乱政干政”不懂治国之道的统治者的干扰,老子不是笼统地憎恨统治阶级,而仅仅是唾弃那些昏庸无能者,痛恨“妄为”者。为什么《老子》五千余言始终蕴含着反复教导人要“悟道”、“得道”,实际上就是叫人们要努力去掌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要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办事,这方面要努力地“为”,而违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事情,千万不要去作为,“乱作为”莫如“不作为”,最好“无为”。明代朱元璋(1328年—1398年)面对战后的国家初立时曾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在社会治理上,他遵循了老子的谆谆教导。以此“无为”,其实在另一种形式上是大胆作为,赢得了明朝早期的初步繁荣。又比如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间,对文化,我们作了一些傻事。“文化”是经人类千百万年的行为而后、一代代沉积下来的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能力和智慧,既有物质的又包含精神的,它如同江河流水,文化只能疏导,而不能整体截断,除开那一片地域的人们无形地突然消失,便能使那种文化断层。人为地截断,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那是搞运动,硬性要截断传统文化上的东西,出现短时间的文化真空,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够,二、政治条件不够,三、人们思想水平上的条件不够,四、特别是文化上的条件不够,因为新文化体系和框架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文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取代我们有着多少万年积累起来的农耕文化,推翻这个现实的文化体系,当时所谓的新文化体系便是空中楼阁了,何况一种完备的新文化构架不会是几年几十年尚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方可建立和完善,方可生根于民众,方可立足于社会,方可成为文化基因被认可和传承。人为地作为,不按规律、不按事物内在的“道”办事,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妄为”,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若硬性去作为,结果会造成严重地思想上的混乱。毛泽东(1893年—1976年)一生重视新文化建设,曾经在新文化建设方面有过准确的表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若果我们以此来作为,新文化体系将会愈加完善,构架将会更加坚实。

同类推荐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心灵鸡汤(中学版)

    心灵鸡汤(中学版)

    本书收录了几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从梦想、坚持、自信、心态、处事等不同方面选材。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热门推荐
  • 凰倾天下

    凰倾天下

    她,是众人口中嘲讽挖苦不屑轻视的白痴花痴路痴还口吃的草包七公主。她,也是众人羡慕嫉妒恨阴谋圈套最佳使用者的天云国最受宠的小公主。她,还是天下人曰可惜了这么一副好皮囊的天下第一美人云倾天。当现代天之骄子穿越到这个看似胸无半点墨汁脑残至极的的废物公主身上会发生什么?她,隐尽锋芒!只为了那个来自远古的传说和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她,隐尽锋芒!只为了保护对自己百般疼爱的父皇和看似淡漠实则对自己关心至极的亲生哥哥!她,隐尽锋芒!暗地里却是天下第一杀手盟花殇宫独一无二武功登峰造极的尊主倾尽天下。路人皆知,天云国最受宠爱的的白痴七公主为了追求一个男人不慎摔入悬崖之中。这一摔之下,不仅没有摔死,反而还把脑子摔正常了。无数人曰:“这锦江城如今又少了一祸害,可喜可贺啊。”可是众人不知,这一摔,不仅把云倾天的脑子摔正常了,还带来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绝世天才杀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天文地理无一不晓,武术舞蹈更是样样精通!唯一不好的……就是运气差了点,穿到这么一个让人恨不得一把拍死的废物公主身上。好吧,穿了就穿了吧。反正自己也不喜欢杀手这个身份。嗯……当皇帝?MS还挺好玩了,那就玩玩吧。一笑倾尽天下,神仙免恕不得。看她云倾天,如何把这天下风华,尽掌握在一人手中!★★★★★★★★★★★★★★★★★★★★★★★★★★★★★★★★★★★★★★★★★★★★★★★★◇◆◆◇片段一:“皇上,臣听我儿说七公主心慕我儿已久,恳请皇上为我儿赐婚。”老谋深算的左相严重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拉起还呆愣在一旁痴痴望着大殿中央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的儿子,语气里倒好似有说不尽的诚恳。“靖儿,你愿意吗?”眼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狡猾和算计。“愿……呵呵,愿意!”口水不停地向外流出了还在不停傻笑的某儿子,完全无视自家老爹的警示眼神。众人一听,霎时间就鄙视起了这对卑鄙父子。谁不知道在人家七公主脑子还有问题的那段时间,这霍靖可是天天针对七公主,虽然霍靖表面上没下黑手,可暗地里还不一定呢。曾经有段时间七公主疯狂的追求他,他不是还嘲笑人家公主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嘛!怎么如今公主脑子好了,变成了绝世天才,还反倒想要倒贴啊!可怜了人家公主,这次是真的癞蛤蟆吃到天鹅肉了。大殿中央的人儿微微侧过头来,嘲讽的看了一眼那对作秀的父子,继而看向大殿最高处那个威严肃然而坐的人,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不愿意。”
  • 银杏的最后一片叶子

    银杏的最后一片叶子

    车祸太突然,还好尹玦晨陪着她。“怎么还是鸡汤啊?就不能换种口味嘛”10岁的安水韵皱着眉头,心烦意乱。“好。”男孩爽快答应。第二天真的说到就到!可是安水韵却想哭。三年了,换个口味竟然是........“满足你了,换个口味,骨头汤!”玦晨轻松一笑,坏坏地看着她。16岁,水?变了,冷漠沉稳。却没想到她只是..........“你不是她,你不是....”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 余生幸得有你

    余生幸得有你

    林锦初到江城的那天,下起了大雨。她一个人在破旧的车站里,等着外公来接她。她穿着白色长裙,背着一个画板,手里举着手机,站在人群中。一个少年从她面前经过,却不经意的回眸,少年那双没什么温度的眼睛深刻的印在了林锦的脑海里。她仿佛在这个地方找到了同类人。眼里是对这个世界的漠不关心。江恒看了一眼少女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只是他在想,这姑娘,怎么长的这么好看,像长在他心上似的。站在那里,就像是幅画似的,好看!他咬了下嘴角,若是再见到这姑娘,他可不会,轻易放过。若说所有的惊鸿一瞥都是见色起意,那他,大概就是见色起意了吧。
  • 绝世盛妃之邪王请走开

    绝世盛妃之邪王请走开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唐善清,却因为做了一个噩梦而穿越到一个古代当了三小姐。为了摆脱被人欺负的命运,身为特种兵转世的唐善清就找个机会,在夫人萧氏面前,借助她的力量恨恨地教训了段嬷嬷和田姨娘一顿。谁知命运却因此好转,唐善清不会再受到其他人的欺负了。糊里糊涂地与陆少卿相遇,并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从一个庶女变成了一个王妃,这一生,她真的为自己找到了尊严和幸福!
  • 隐龙惊唐

    隐龙惊唐

    做为隐太子李建成的遗腹子,李沐会如何为父亲复仇,继而夺取天下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究竟谁忠谁奸?太上皇李渊一日之间先失二子,再失皇权,隐居在大安宫一隅,甘心吗?君临天下之时,李沐如何面对长孙明月?山东世族、关中郡姓、四大侨姓、江南世族林立,李沐又将如何化解顽痼、集中皇权,打造出一个辉煌盛世。
  • 花都绝品狂医

    花都绝品狂医

    新书《都市第一神婿》欢迎品尝。战圣回归都市,会惊天医术,妙手回春白骨生肌,实力强悍,肆意纵横,一路上,踩敌人,最终登上王者巅峰!、
  • 大地·生灵(二)

    大地·生灵(二)

    喜鹊与老鹰、猞猁的恩恩怨怨大千世界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在它们的国度里,王者们高高在上,君临天下,威风八面,自不待言。但这个王国中的小民百姓们,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一个生命都绚丽多彩,富有智慧和勇气,神秘玄奇,生生不息,万年如斯。喜鹊是中国人的吉祥神鸟。“喜鹊叫,喜事到”。这种说法,有数千年的渊源。青海柳湾出土绘有喜鹊纹饰的陶罐一件,这是件祭祀用的礼器。说明四千年前,先民们已把喜鹊作为神物或图腾;“鹊桥相会”,在这个无比壮美的爱情神话中,喜鹊崇高的形象令人敬佩。
  •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和我的人性

    我和我的人性

    不太确定人性究竟能被我解读到何种地步,只想随便聊聊,那些我看过得我想发脾气的残缺人性。
  •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好故事就像朝阳呵护花朵一样,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在孩子们的书包里,总是有着看不完的故事书;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总是美好而又纯真的,孩子又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一片片枫叶悄悄地张开。孩子稚嫩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好故事深深地印着孩子心灵成长的足迹。这些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正确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