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3800000004

第4章 辛亥年的血

熊育群

台风“梅花”来临前,广州酷暑,滚滚热浪溽闷得人的思维也昏沉沉。明日即是立秋了,惊觉季节之快。一直念着去黄花岗祭拜烈士,不能又拖到秋天。于是提了相机就出门。猛烈的阳光瞬间要把我熔化。

那个辛亥年整整过去一百年了。在这个炎炎夏季的最后一天,想到“革命”,体会的却是“遥远”,想象那么抽象,有如竹篮打水,好像碰到了,其实是空的。但黄花岗的土地猛然把这一切推到了眼前,一切是那么真切,是辛亥年的血把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彻底推翻了!中华大地从几千年封建王朝的轮替中,走向了新生,新的文明历程从流血后开始。

辛亥年的岭南,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气节、勇敢,为民族与国家前途以死相许,比之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更为震撼灵魂!这是一批精英的慷慨赴死,他们是结束封建统治的死士,其悲壮、决绝、惨烈,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罕见。我在读到他们写下绝命书,读到他们大义凛然走向枪口与屠刀,读到他们残破的遗体,读到七十二烈士马革裹尸,泪水在眼眶中回旋,浩气荡然于胸……

岭南大地,只有挺拔高耸的木棉树才配得上他们的气节与风骨,我常停下脚步,仰望这些岭南的英雄树,它枝干苍松一般遒劲、伟岸,花朵硕大如火如血,令人想起那些烈士的身影,我感恩于木棉,它在这滚滚红尘中标榜的是人间的气节与傲骨,标榜着精神的价值与力量。

午后,火球般的太阳直射,树木尤其竹林绿得苍郁,阳光的瀑布从高处的墓地直泻,濯亮纪功坊、碑亭、祭台、拱桥与石级,扎痛人的眼睛。打湿我衣衫的是奔涌的汗水。置身这光芒之中,头顶只有蓝天。仿佛有一个时光的场,我感觉那个呐喊与论争、骚动与流血的年月正在抵近。

想想一百年很遥远了,但一百年真的远吗?看《末代皇帝》,里面的主角——皇帝溥仪,一直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去世。那个时候,我比他从皇位上赶下来的年龄要大。我们大多数人与他在同一时间里生活过。让皇帝像平民一样生活,让权力归于人民,烈士们追求的“民治”、“公民权”、“平等”、“国有化”、“代议制”、“公民素质”……这些中国古老土地上陌生的词,它们来自于西方,如沉沉黑夜中的曙光出现,一百年后,这些词语仍是我们的追求与寻觅,有的还将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是他们开启了新的文明追求的先河。为着这光明、为着这文明,“革命”在中国的南方酝酿,从微弱而漫长的星星之火,到一夜之间燎原。

凿下名字的石碑耸立亭中,72位烈士名字与籍贯分六排排列,第一排是:方声洞、李炳辉、李文楷、庞雄、陈更新、杜凤书、韦统铃、林觉民、李德山、饶国梁、饶辅廷、林文;第二排有喻培伦等12人。碑上烈士的籍贯都是南方人,他们来自广东、福建、广西、四川和安徽,广东有41人,福建有19人。我一遍遍读着广东与福建,惊讶其数量之多。这两省都靠着大海,都有大量的华侨在海外。辛亥革命的火种就来自于海外华人子弟,是他们从西方带来了东方土地上陌生的词汇与观念,这些异端一样的思想最早在沿海传播,让国人惊惶、激奋、醒悟,让出在燕赵大地的悲壮之士在闽粤出现,让从不过问北方皇帝的事情安顺守命的南方人,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南方之怒吼,挟带着大海的力量与深广!沉默了几千年的南方,它愤怒的力量当掀翻几千年的帝王江山。

石碑上排在第一的方声洞是福建人,1902年,与许许多多有志之士一样,方声洞到海外求学。日本是当时最吸引国人的地方,它明治维新的巨大成功,带给亚洲人以希望。1905年,中国留日青年达到8000多人。方声洞与他的哥哥和姐姐一起到了日本。他选择的是东京成城学校学习军事。

那个时候,民族存亡的梦魇笼罩在每个有志青年心上。方声洞为国难登台演讲,讲得痛哭流涕。他和哥哥方声涛、姐姐方君瑛、四嫂曾醒都参加了同盟会。

同盟会的南方起义九次失败,又在组织第二次广州起义。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起义,是认为起义能够点燃全国人民反抗的火种。

辛亥年方声洞新婚不久。同是福建籍的革命党人知道这次起义的凶险,想强留方声洞,理由是东京这边革命任务需要他。

方声洞却悄悄争取到了秘密运送军火回国的任务。3月31日,他乘船离开日本,微笑着向好友郑烈告别:“昔年秘密开会,追悼吴樾、徐锡麟诸烈士时,君所撰祭文有句云;‘呜呼!壮志未酬,公等衔哀于泉下;国仇必报,我辈继起于方来。’今所谓方来者成为现在矣,宁不快哉!”

方声洞到香港后也不顾姐姐方君瑛和闽籍革命党人的劝阻,阴历三月二十七日晚上,他在香港给侄儿写绝命书,希望他为祖国尽力,并担负起照料诸弟妹、善事祖父的责任。第二天清晨抵达广州,又匆匆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两封绝命书。

广州起义,方声洞已怀必死之志,已无生还之心。

阴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半,起义爆发。正是万家灯火初上时分,榕树下的街巷人家正在准备晚饭。天空在迅速暗下来,骑楼下的店铺有的在打烊。这时,举义的螺号呜呜吹响。120人组成的敢死队,他们手绑白布带,脚穿黑底胶鞋,带着一股旋风,突然冲了出来。

以前起义举枪冲锋的都是哥老会等会党人员。这次是国家栋梁之材充当小卒。他们从海外回来,先在香港集中,然后潜入广州。敢死队彰显的是一群中国精英决绝的意志。同盟会此役孤注一掷。

120人,中国知识分子最奇特的一次群体行动,他们不是以自己的学识本领贡献国家,而是选择以血。许多人在香港出发前写下了绝命书。信中写的是为国家与民族忠孝不能两全,祈望亲人理解、节哀、保重。

突然而至的枪炮声、爆炸声,惊破黄昏的平静,断断续续,显得有些凄厉。也许炒菜的锅铲停了下来,开着的大门“吱——”一声紧急关闭。敢死队呼喊着,从没有见过这样勇敢顽强的军队,孤军深入,在血泊中冲锋……他们占领总督府,总督张鸣岐听见枪声已经逃走。转攻督练公所,与增援的清军半途遭遇……

血色黄昏,短兵相接,同盟会菁英几乎斫丧殆尽。将相之才小卒一样死去,他们的死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与痛。

他们实在是中国现代的启蒙者,在多灾多难的中国,最光明的思想也像风一样吹不进一间密封的房子。民智未开,国家危机四伏,思想与知识无法启迪民众,只有以死与绝命书来惊醒世人,用鲜血来启蒙民众——炸开帝国的一个缺口,让文明之风吹进这已经腐朽的空间。

方声洞在一个叫双门底的地方被清兵围住,他镇定自若,一枪一枪还击,清兵在他面前一个一个倒下,学习过军事的他,俨然一个职业军人,一路击毙二十多个哨弁兵勇。后面一颗子弹穿进了背,鲜血立刻染红了衣服,又一颗子弹从侧面击中了他,鲜血已经浸透了全身,他瘫靠在墙上,再举枪射击时,枪哑了,他没有子弹了。

挣扎着,身子却越来越低下去,血已流尽,他头一歪,所有的喊叫声、枪炮声都离他远去了,他的生命坠入了永远的黑暗。

这一年,方声洞25岁。

跟着他倒下的李炳辉比他还小,刚刚20岁。他的名字刻在石碑的第二个,这个广东肇庆人,眉眼细长、面目清秀,演舞台上的小生都不用化妆。很难想象如此玉树临风的人会有一颗英雄豪杰之心。

革命党人喜欢他、器重他,他死后11年,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为李炳辉写下了近五百字的题词,详记李炳辉的生平、秉性和志向。赞誉他性情敦厚,最孝道。

李炳辉很小就到南洋教会学校学习英语,想为国家做事。他从新加坡赶到香港,母亲听说他要参加起义,写来了家书,以过生日为由,要他回家。李炳辉留给人世的最后文字就是给母亲的复信,他说自己不能回来了,信中最后他给母亲留下一首诗:“回首二十年前事,此日呱呱坠地时。惭愧劬劳思未报,只缘报国误为私。”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到辛亥革命,他认为最不该忘记的两个人,一个是杨衢云,一个是喻培伦。杨衢云在香港创立辅仁文社,首倡推翻满清、创立合众政府,他是最早的觉醒者、启蒙者,中国近代革命的开端始于他。而喻培伦,比之荆轲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找到了他的一张黑白照片,一个自诩“世界恶少年”的青年,留着一个大分头、颇有几分少爷派头。他竟然有过三次赴死经历,两次是壮士一去兮不回头的行刺。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孤胆英雄罕见。

我时常想,中华民族所遭遇的危急鲜有晚清这样的危急,不只是国将不国,连文化也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她的臣民事实上所遭受的待遇比黑奴还要低贱。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这个时代成批地出现,他们既多又慷慨悲壮,为国赴死,竟然接连上演。这个时代成了一个英雄照亮民族史册的年代,一个精神不朽的年代!我们注意接踵而至的国难时,注意那个时代的无能与落伍时,往往忽视了那时的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最有抱负的一群人。

只有最优秀的分子才最早看到国家的危机,最先忧患。一个国家存亡时刻,最先赴死的往往是她最优秀的儿女。清末的知识分子,不只是面对列强,还要面对腐败昏聩的清王朝,面对民族文化的存亡……他们的心像被烈火一般烧灼着。

喻培伦是四川内江人。他留学日本专研化学、炸弹,最初他“深念非科学不能救国”,“可以兴工致富”,他要走的是科学和实业救国之路,在日本他起早贪黑、刻苦学习,还对大阪、东京、神户等地的洋瓷、火柴、洋烛、制糖等工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有一次,在考察中他制造成功一种安全无毒火柴。他给家里人写信,提出了自己兴办实业的计划,如兴办洋磁工厂、机器缫丝厂、火柴厂、机制糖厂以及改进制糖设备和工艺。但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清王朝让他的梦想一点点破灭了。

加入同盟会后,喻培伦“便舍豪华而尚质朴,与前判若两人。”这种转变,缘于多么深的绝望,多么大的痛苦。从此,他一心一意投身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他赋性聪敏,无论什么技艺,一学就会。他对小型机件如钟、表之类,素来装拆自如。”同盟会总部交给他制造炸药、炸弹的任务。当时,炼制炸药主要是银制法,这种方法既危险又昂贵。他因试炸时左手炸飞了三个指头。他于是决心研制安全炸药。

这时,他家中破产,为了不停止试验,他典当衣物,抵押官费券,终于制造成功一种威力强大而又安全的新型烈性炸药,并研究成功化学发火、电发火、钟表定时发火引爆的各种类型的炸弹。其方法被称为“喻氏法”。

同盟会的起义接连失败,书生们红了眼,丢下笔杆子,拿起炸弹和枪,欲舍生取义。他们想到的是刺杀。同盟会成立了暗杀部,方声洞的姐姐方君瑛做了部长。

1909年7月,喻培伦参加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开始了——刺杀北洋大臣端方。

端方这年夏天从两江总督任上调为北洋大臣,同盟会估计他会从汉口取道京汉路北上。喻培伦和黄复生、但懋辛等人秘密回国,潜到汉口车站。端方十分狡猾,他表面上取道汉口,到镇江就诡称上焦山一游,突然转回上海,乘轮船北上。喻培伦等人赴了个空。

这年底,喻培伦与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写下血书,这一次,他们目标更大,刺杀的是摄政王载沣。这一次刺杀行动震动了全国。

1910年3月23日深夜,在载沣每日上朝必经之路地安门附近鸦儿胡同迤西的一座小桥,他们将炸药埋于桥下。不幸的是,一个居民在门外溜达,看见桥下两个人影形迹可疑,于是喊叫起来,引来更多的人。天亮后,他们放置在桥下的二尺高的铁罐被发现,沿着一根电线,一直找到了北面甘水桥下的铁盒子。居民于是报官。

汪精卫被捕下狱。喻培伦受到通缉。他为国慷慨赴死不能,七尺男儿,仰天长叹,有多少痛和伤让他彻夜不眠!

最后的机会来了,辛亥年广州起义,喻培伦自求一死。他制造了300多枚炸弹运到了广州。黄兴、赵伯先看他视死如归,心痛了。这样的人才死不起啊!应该留备党国非常之用。他们劝他不必身临险地。不知道喻培伦听到这话时是什么表情,错愕?震惊?还是气急?他是这样回答的:“储才以备用,今日非有用时耶?且党人孰非有用之才,倘须人人留为后用,谁与谋今日之事?自顾孱残之躯,实不逮诸同志远甚。为革命须流血者,尚可为前驱耳!”

起义时情况突生变故,同盟会通知延期,要求所有同志尽快撤出广州。喻培伦认为延期不妥,他找到黄兴,坚定地说:“就是大家都走了,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丢完了炸弹再说,生死成败,在所不计!”

起义枪声响起,喻培伦前胸挂一大筐炸弹,一马当先,直奔总督府,用炸弹将围墙炸裂。在莲塘街口与增援清兵遭遇,恶战三个多小时,喻培伦身上几处中弹,直到打光了子弹,他挣扎着再也爬不起来,清兵围上来将他抓捕。

刑讯时,他对着清吏以不屑的口气说:“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人尤其是杀不了!”他终于把自己的一腔鲜血献给了国家。

这一年,他25岁。

辛亥年3月、4月之交,杜鹃泣血,中华民族最优秀最忠诚的儿子一个个倒下,中国的良心在颤抖,这个巨人在失血。这一时刻,伟大的母亲是那么无力,面色苍白……

广州起义找得到姓名的烈士86位,其中31位被捕刑讯后被杀;有的连姓名也找不到了。烈士们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炽爱,对亲人的不忍,对死的义无反顾,通过文字——绝命书——留了下来。今天我们展读这些血泪文字,心仍然在滴血。它表达的不只是慷慨赴死的决绝,还有今天我们已无法企及甚至无法想象的胸怀。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遗产,在迷失的时代,它闪烁的光芒能够照耀我们。透过时空虚无的帷幕,我看到了辛亥年的春天浩气盈溢、万物凄迷。

3月27日晚上,方声洞在给自己的父亲写信——“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者,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於地下矣。”

他交待后事:“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报仇也。”

3月26日晚上,林觉民在给父亲和妻子写信,在一座叫滨江楼的小楼里,他几乎写到东方拂晓。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这一夜,不知多少回涕泪交加。20岁东渡日本留学,他谙熟日语,懂得英语和德语,可以从容地出入国际性舞台。他给父亲写道:“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接着,他掏出一方手帕,在上面写起了《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感!年少时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觉得这样的情操似有标榜之嫌。方声洞、林觉民这些活生生的人,哪个不是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很少考虑个人。“天下为公”,是一个时代的追求。一个只知逐利的时代也许无法理解这样的胸怀。

面对爱妻,面对生离死别,林觉民的一腔柔情因《与妻书》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林觉民中弹被捕后,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

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审讯他。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他慷慨陈词,满庭震动。他的回答就像一场演讲,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讲到时局险恶,他捶胸顿足,愤激得难以自抑。他奉劝清吏认清形势,不要执迷不悟,只有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才是出路。张鸣岐也不禁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幕僚劝张鸣岐为国留才,而张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

在关押的几天中,林觉民滴水不进。行刑时,他泰然自若迈进刑场,从容就义。这一年他24岁。

饶国梁的《绝笔书》是在法堂上写下的,洋洋千言,宣传的都是革命与主义。他怒斥清吏:“吾辈不死,国民不生,牛马奴隶,生何荣焉。求仁得仁,死何憾焉。”这一年他23岁。

31位被捕的起义者,没有一个不是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没有一个不是视死如归。他们写的绝笔书,因为对象不再是亲人,无法儿女情长,却更加义薄云天。

巨坟隆起,72位烈士分成四排,埋成了一个大坟。坟顶一个方亭,亭内一块石碑,写着“七十二烈士之墓”。

坟后,纪功坊高高在上,抬头仰望,最高处一尊自由女神像,圣洁、高贵、美丽,也格外不同。我惊讶于这个当年法国人送给美国的女神像,在中国南方一隅伫立了90年。这可能是中国唯一的一尊自由女神像。墓地建筑,柱子是罗马式的,墓碑是埃及的方尖碑式样。女神雕像让人想起法国画家德洛克拉瓦名画《自由指引着人民》中的女神。她代表了西方现代政治的肇始,也提示了一百年前那一场场血雨腥风,它们思想源头的来处。死难者所向往所追求的正是这尊神像所昭示的民主自由之精神。这正是法国当年那一场启蒙运动开启的思想先河。

起义者从海外纷纷聚集广州,本土国民仍浑浑噩噩。

先觉者从华侨子弟到留学生,他们最早接受西方现代思想,他们的孤愤与后觉者国民的愚昧麻木,恰成对比。鲁迅短篇小说《药》中小栓吃人血馒头治病的一幕,那血正是革命党人杀头的血。这巨大的反差无疑是悲剧的主要原因。

我凝望这尊以西方女性形象雕塑的石像,她的身姿像是一种召唤。

这一刻,太阳偏西,女神在一片阳光中,周身散发出熠熠光芒,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感召。

枪声平息,战死的英雄与被俘后用铁链绑扎一一杀害的烈士,他们的尸骨从越秀山麓至双门底各街道上,一具具倒卧。血,流满了街头马路,由红变黑。血,溅红了广州辛亥年的春天。沉寂后的城市,连日凄风苦雨,天地为之含悲。

遗体在雨水中开始膨胀,数日后,有的发臭、生虫,惨不忍睹。这些年轻的生命,来得那么遥远,在广州没有人认识他们。官府诬说他们是一帮地痞、无赖。

市民从门窗偷窥血肉模糊的尸首,谁也不敢走近。有知情者慑于当局追捕革命党人的恐怖,也不敢殓尸。

烈士们的尸骨断头折臂,残缺不全,被广仁、方便、广济、爱育四家善堂院奉命收到了咨议局门前的空地上。南海、番禺的知事商量,打算把尸体埋到大东门外的臭岗。臭岗是专埋死刑犯的地方,被杀的犯人挖一个坑就草草埋掉了,尸体散发的臭气常飘向四周。烈士如果葬于臭岗,那将是对亡灵的侮辱。

留下来的同盟会员潘达微以记者身份寻找墓地,在广仁善堂恸哭求助。得到黄花岗坟地后,又找亲戚帮忙敛尸安葬。4月4日,一百多个仵工,将烈士遗体洗去血污,穿上衣服,然后入棺。有的尸体还被铁索锁着,两三人一束,无法装入棺材,仵工用铁锤把枷锁打掉,尸骸一一分开。

潘达微在现场指挥,逐一清点、辨认和登记,总共殓葬了72位烈士遗骸。

一百多个仵工抬着灵柩向黄花岗进发,一路静默无声,只有潘达微跟在后面,一路走一路流泪。市民担心官府镇压,只是远远凝望,许多人止不住热泪盈眶。天地含悲,下起了淅沥小雨。

抵达黄花岗后,发现墓穴挖得不够深,潘达微又加钱给土工,要他们挖深后才下葬。

潘达微为同盟会办报,留下来是为了起义后能仗义执言。想不到熟悉的战友一个个在自己面前血肉模糊地呈现,记忆里那些鲜活的面孔要与这不忍卒睹的尸体一一联系,一一去辨认,这种悲怆、熬煎,非当事者又何以能够体会。

潘达微是一位画家、摄影家,之后的岁月,他变卖家产,毕生投入孤儿、乞丐和妇女的公益善事中,最后皈依佛门,做了一位居士。他死后就埋在黄花岗烈士身旁。

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5月15日,从南京回到广州的孙中山率领各界十余万人至黄花岗祭悼,他亲自主祭并致祭文。孙中山为墓地题写“浩气长存”四字,于墓旁栽种马尾松四棵。他悲怆地挥笔写下:“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八年后,滇军师长方声涛募修故墓。

方声洞、林觉民的老乡林森来到黄花岗,替烈士墓募建碑、亭及纪功坊。他们对死难者进行审求,确定了其中的五十六位。又过了三年,才确定其余十六人。烈士名字籍贯核查之难,大埔人邹鲁在碑记里作了记述:“然欲举当日死事者姓名籍贯,一一泐之于碑,事乃至难。盖举事之际,务缜密。凡姓名籍贯,同事者非识不能知,亦不愿知之,故今日同事之不知死者。其所能举,亦惟素识者而已。夫死事者已不止七十二即此七十二亦不能尽举其姓名籍贯,可不痛欤!……夫马革裹尸,党人之志。埋骨已非所期,遑论留名”。

如此悲壮的起义历史上也不多见。义士们连留下姓名也都顾及不到了。

22年后,有心人又找出了13位烈士。

李文楷被误为牺牲了。他起义前得重病被送往香港治疗,没有参加起义。在得知七十二烈士名单中有自己后,他给冯玉祥和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写信说明情况。这时七十二烈士已经驰名中外,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远远超过72个,“七十二”便只是一个象征数字,也就没有作改动。

李文楷1959年病逝于山西省万荣县。

黄花岗墓地坐西朝东,在不知不觉中升高。马尾松、榕树、凤尾竹、柏树、棕榈树的阴影在这个夏天最后的阳光里加深、拉长。陵园如今处于广州闹市中央,树木竟然把四面的高楼都遮挡住了,只有东面可以放眼远眺,繁华的街市扑面而来,匆匆车流、人流,感觉却是远远的一种景象,隔了某种时空。

低矮的山岗居然给人俯瞰的高度,珠江新城的高楼区就像是河床下游的森林。这条从大门开始一路往上的瞻仰之路,阳光下干净而明亮,像一条静静的河流,可以洗涤尘埃、清心明目。远处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是现代城市疯狂扩张的戟和矛,已经冲向了更远的地方。

辛亥年的死亡就在这山岗上;城市的崛起、喧哗在山岗下。一片坦荡与一片密集对接着。我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这是烈士们追寻与牺牲的意义呈现吗?在他们赴向死神的时候,他们心中新的中国是否与今天的模样类似?他们每天看着远处的变迁,会不会考问自己牺牲的意义?

今天的知识分子不再像他们那样谈抱负、主义与理想了,世俗的利益已经让人无暇他顾。我想到杜凤书在母亲面前摘下戒指的那一幕,他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去献身。现在的人,戒指的摘与戴再也无关乎生与死了,若是为着人世间的一份爱与温暖,这也是令人心动的一刻;若是一种交换,世界上有价值的事都以钱来衡量,这样的举动,一定显出卑微。

时代远去,辛亥年远去,但愿这座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还有人记得广州起义。烈士墓前冷冷清清几个晃动的人影,躺在鲜花围绕中的烈士,也许还不至于那么孤单吧。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北京来的青年张清水,他在3月29日这天到了黄花岗,流连不舍,感怀不已,写下一段动情的文字。

好在林觉民的《与妻书》还能打动现代人的心,他们的爱与诀别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歌手齐豫、李建复、童安格的歌在城市上空飘荡——

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思国心情

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

言难启诀别吾妻

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

……

这是童安格在唱。齐豫唱的是——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

傍晚,我在广州的猎德大桥开着车,星光快速之下的珠江,一闪而过。收音机里年轻的歌手唱着情歌或劲歌,黄昏时的五彩霓虹刹那间出现在头顶的天空之上。我又一次想到,革命与这座城市还有关系吗?当上百层的摩天大楼矗立于珠江之滨,城市全变成了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幕墙的世界,千万人口的聚集,新的造城运动,甚至历史的痕迹也难以寻觅,一百年,该是多么遥远!革命,那已是一个历史词汇。

一艘游轮从桥下钻过,向着下游的琶洲驶去。我想起下游的黄埔军校,几年前在那里看到过一张照片,它一直在我的脑子里不断浮现:一架自制的简易飞机,上下两层钢架与布做的长长翅膀,可能刚刚试飞降落,一群人在飞机前一字排开合影。他们大都是军人,但个个气宇轩昂,充满理想主义的神情,特别是一种浪漫的气息,从他们的笑容与身姿体态上弥漫开来,让人感受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场。他们不像军人倒更像是诗人。记得其中就有张治中。

这样的军队出现英雄不足为奇。黄花岗烈士墓就埋葬了很多来自这个部队的英雄,他们都是当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安葬的——援闽粤军飞行家叶少毅,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陆军上将邓仲元,中国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陆军中将苏松山、谢铁良,刺杀洪兆麟的烈士韦德,潮梅军前敌司令金国治,陆军少将梁沾鸿,烈士梁国一、雷荫棠、王昌、史坚如、范鸿泰、翁飞龙等。有黄花岗烈士的感召,后来者纷纷为国捐躯。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群,不同的年代彼此相看已是传奇。时代精神气象的差异让各自变得失真!似乎是时间在改变一切,它可以让大地葱茏一片,百花争艳,也可以使万物萧瑟,荒凉孤寂。历史因人因时代可以崇高,也可以卑下、猥琐、蝇营狗苟。

立秋第二天就降临了,眨眼间,天气变化。在珠江边散步,广州塔临江一线在搭建脚手架。亚运会开幕式搭的架子春天才拆。问工人为何又搭,精壮的汉子回说不知道,只知道建好后要两个月才拆。是因为国庆吗?会不会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呢?一百年啊,我们该怎样去纪念?

同类推荐
  •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丛林中的塔形蚁山 旅行车疾驶在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一望无际的旷野。一眼望去,公路两侧遍布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群落,它们以粗细不等的桉树家族为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乐园。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热门推荐
  • 清风明月知多少

    清风明月知多少

    神秘的古宅,莫名的穿越,明明是女子却成为了陆府的家丁。案件重重,迷雾重重,每一个案件的背后,却都有着一份他们所执着的感情。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随遇而安的爱情

    随遇而安的爱情

    少年时期经历过家庭变故而被强行送到国外的顾迪凡在毕业几年后,偷偷溜回国内住到了高中同学郑远齐的家里,由此和郑远齐的表妹费苏苏成了一对欢喜冤家,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接触,两人也慢慢走到了一起,各种啼笑皆非的生活趣事数不胜数,随着顾迪凡的秘密被揭开,危机也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
  • 车祸

    车祸

    袁小月正在给客人做皮肤护理,裤兜里的手机贴着大腿,发出一阵一阵嗡鸣声。手机不知疲倦地嗡鸣了一阵又一阵,袁小月对它不理不睬。她的手上涂满了按摩膏,一会儿用手肘,一会儿用掌心,一会儿用指肚,在客人的脸上依次打圈、点穴、按摩。客人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美容院有两层,一层是宽敞的大厅,负责接待、咨询,兼做皮肤测试、彩妆、美甲等业务。二层是工作室,工作室是用装潢板隔开的格子间,分为贵宾间与普通间。贵宾间只放一张床,装潢考究,进口壁纸、水晶吊灯,墙上还挂着32英寸液晶电视,房内辟有卫生间。
  • 花开四季

    花开四季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是青梅竹马,却是一辈子不能说出口的感情;他玩着惊心动魄的双城恋,结果却只是一场闹剧;他时隔多年,心中仍有她的印记,再相识,只怨为何不是我……曾经年少轻狂,曾经肆意青春,青春向左,爱情向右,躁动青春不言败!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本书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又雄心勃勃的心理学课堂实验的经过。在讲授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中,作者将她的学生随机分为两个文化组。在随后的10周时间中,这两个组的人员内部逐渐形成结盟、忠诚等特质,而两个组之间则发展出偏见、敌意和冲突。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本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同一种文化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机制很有启发意义。这本书对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人员都很有参考价值。
  • 重生西游之九头虫

    重生西游之九头虫

    封神之后,西游未开始。金蝉子在功德池前喂金鱼,猴子在花果山的五彩石中风吹雨打,天蓬元帅执掌天河水兵,卷帘大将在天庭兢兢业业,小白龙在西海作威作福,大名鼎鼎的取经五人正各有各的生活。除此之外,北海妖师宫殿门紧闭,南海紫竹林梵音响彻,灌江口三眼男人在逗哮天犬,各路妖怪在天庭闲不住要下凡。李元丰一觉醒来,成了拥有洪荒异种血脉的九头虫,他修神通,炼法宝,会妖王,上天庭,搅动风云。不一样的西游,同样的证道永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淮关小志

    淮关小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速进化

    极速进化

    一吃错成千古恨,一夜之间他变成全大陆最有潜力修成战神的绝世天才,无数美女投怀送抱,无数基友前仆后继,各大门派世家倾巢而出势要将他据为己有,然而对于绝世妖兽们为吃上一块他的唐僧肉已经垂涎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