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0500000009

第9章 平如美棠(3)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最温柔的思念】

丁午(1931—2011),祖籍贵州遵义,现代著名漫画家。195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编辑;1979年调职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审、儿童美术编辑室主任,不久后开始主编国内第一家儿童漫画类刊物——《儿童漫画》。

悲苦的感受他都不谈,在他的画笔和文字之下,干校生活被描述得简直像田园牧歌一般。

我大概是感情相当冷漠的一个人,所以我很少在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的时候会感动得要流泪。我是个不怎么哭的人。但是有一本书,我翻看几页之后便不忍卒读,因为觉得再看下去眼眶就会发热。可是隔一会儿,又忍不住打开来看。这本书,就是《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为什么它让我这么感动呢?是因为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的催泪程度要胜过韩剧吗?不是的。恰恰相反,它里面几乎没有情节,而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家书。书的作者丁午先生,相信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中国的“漫画大王”。我猜没有哪个“八零后”没看过他画的漫画和他编的漫画杂志,乃至他引进的外国漫画,例如《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等。

丁午先生在1969年的时候,曾被下放到河南黄湖干校。在此后的四年里,他给女儿小艾寄去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并且在书信里画了大量的漫画。因为当时小艾才8岁,认字不多,而丁午先生是漫画家,所以顺理成章地用了边写边画的方式给女儿写信。2011年丁午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丁栋在帮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批家书,它们总共有61封,配有277幅漫画,写于1969年5月至1972年8月之间。

这些信被整理成书后,为什么书名叫作《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呢?那是因为它们几乎都是以“亲爱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开头的。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句子:“爸爸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想你了”,足有10个“太”字。

这本书的设计编排很值得称赞,它把所有家书以拍照的形式原貌呈现,所以能看到丁午先生的字迹,还有字旁边配着的那些漫画。只有像这样去看信的原件,你才能感受到一个漫画家笔下文字与图画之间巧妙的配合。也许你会觉得丁午先生的字迹不如铅字印刷那么容易辨认,假如有些地方看不清,书的最后附有信件的文本供你查阅。

当然,相比字和画来讲,更重要的是内容。丁午先生和女儿都说了些什么呢?他怎样向女儿描述他的生活呢?我举一例,在这本书的第二封信里,丁午画了一把镰刀,并且写道:

现在已经开始割麦子了(让妈妈告诉你什么叫割麦子),爸爸最喜欢割麦子,累是累,可是挺好玩!

有时割着割着,前面飞起一只野鸡,那再往前走,就能找到七八个野鸡蛋。

昨天爸爸还吃了一只野鸡蛋,和鸡蛋一样好吃!

后面又说:

爸爸现在晒得特别黑,只有牙是白的,你看见一定不认得我了,以为是黑人来了!

爸爸身体很好,每天劳动完了,别人睡午觉,爸爸就和沈培叔叔去游泳,一点都不怕累!

在字的旁边,他画了一个很健壮的黑人模样的人,戴着一顶毡帽。

你可能会问,这哪里感人呢?我们不妨再看一封信,丁午写他生病了——

爸爸病了!

爸爸得了疟疾。疟疾是因为有一种蚊子在咬爸爸的时候,把一种小极了的小虫子叫疟原菌的,留给了爸爸。这种小虫子在爸爸的肉里面一闹,爸爸就病了。病的时候一会冷得发抖,一会热得要命,发烧39℃,一发就是六个钟头,特别难受!

好多阿姨、叔叔对爸爸特别好,给爸爸送来好多好吃的东西,送给爸爸的鸡蛋还是热的呢!在爸爸发烧的时候有人给爸爸送来了扇子。

你说这些阿姨叔叔好吗?你也要这样做,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人家!

这最后一句话,在其他信里还能看到。比如丁午不会缝被子,他告诉女儿,这时一些阿姨来了,帮他缝好被子,他就不会冷了。然后他对女儿说:“你说阿姨们好吗?你也要学习阿姨们,多帮助别人做事,你说对吗?你愿意帮助别人吗?”

其实这些话都很寻常、很简单,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你想想它们背后是怎样的处境?丁午的信里面不断提到自己在做各种劳动,他养鸡、养猪、杀猪、烧砖、砌砖、做木工、盖房子,还煮蛇汤,几乎样样都会做。他偶尔才会说一下自己要开会,但从来不提开的是什么会。他有一次让女儿转告家人,说他晚上要搞运动,但也不解释是怎么回事。你想想这些是什么?是干校生活。而他在对女儿描述干校种种的时候,每次却都说那很好玩。又例如一封信里说:

小艾,我最亲爱的女儿:

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你知道吗?

爸爸收到你自己写、自己寄来的信高兴极了!

你说爸爸老不给你写信,可是你知道,爸爸现在忙极了,每天天不亮就上工了,晚上天黑了才回家吃饭,吃了饭就开会,开到很晚,马上就得睡觉了,要不然就起不来床了。

我们是十天放假一天,可放假的那一天也总有事情要做,连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又忙又累,可是爸爸是不怕的!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意识到,相比其他同样写干校的书,这本书有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读过杨绛的《洗澡》,读过季羡林的《牛棚杂忆》等等作品,但你有没有听过哪位作家描述干校经验是好玩的呢?我只看过一次,就是在丁午的这本书里。他不断地告诉女儿又有什么事好玩极了,哪怕那件事听起来并不好玩。例如他有一次因公受伤,手上扎满了针灸,他画给女儿看,还说:“爸爸手还没有好,差不多每天都扎针,手上扎上好几根针,好像一个刺猬。你说好玩吗?”又有另一封信里说:

有一天爸爸的眼睛只剩一只了。可是到了晚上,又变成了两只。这是怎么回事呢?

爸爸正在劳动,大洪在搬木头,大极了的大木头。

后来,大洪把大木头一扔,正扔在一把锯上,这把锯就起来了,飞到了爸爸的眼睛上,后来……后来……

后来,爸爸的眼睛就包起来了,所以就剩下了一只。后来又好了,就又变成了两只。

这好像也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们常说一部文艺作品感人,是因为它很真诚,它的作者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但到底什么是真诚呢?从哪个层面上来定义真诚呢?当丁午以“好玩”来形容干校生活的时候,他真诚吗?他真觉得干校的日子很愉快吗?他写的那些劳动都不累吗?他们开会、搞运动,开的是什么会?不就是批斗会吗?那好玩吗?可是,悲苦的感受他都不谈,在他的画笔和文字之下,干校生活被描述得简直像田园牧歌一般。

他是一个想女儿想疯了的爸爸,不断地告诉女儿他是多么多么地想她。他写信回忆过年回家时如何和小艾玩儿,把那些都画出来寄给女儿。他问女儿怎么老不给他写信,后来小艾大概回信向他道歉了,他就赶紧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说:“你不写信来爸爸一点都不生气,爸爸永远都不会生你的气!永远都不会!永远都不会!永远都不会!”他这么想念女儿,当他在干校忙到顾不上给女儿写信时,他能开心吗?

所以从事实层面讲,你可以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他是因为不想让女儿担心,想让她高兴,才将生活的劳苦转化为有趣的一面给女儿看。慢慢地,他可能也会习惯从女儿的视角去看他的生活,由于有了这双眼睛,说不定现实中的干校生活也变得可堪忍受了。

最后再看一封极为感人的信,丁午先生在信中说:

亲爱的孩子:

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那天爸爸一下子收到了你的两封信,可真高兴极了!

等爸爸打开信封,看到了小艾的照片之后,就更加高兴了!

你真的长大了,爸爸都快不认识你了!又快有一年没有看见你了!

好多同志都说小艾越长越像爸爸了,你说是吗?

爸爸把小艾的照片看了许多次。收到信封里,又拿了出来,又收到信封里,又再拿出来……

后来灯灭了(我们这里每天十一点钟灭灯,跟北京不一样),爸爸还想看,就划了一根火柴看小艾。一根火柴灭了,就又划一根……

配合这封信有两幅漫画,都是画他自己。一幅是他双手各举起一封信,高兴得不得了。另一幅是他坐在床上,借着火柴的亮光看小艾的照片。丁午很少在画他自己的时候,是不带笑容或不高兴的,但这时的画面上,他虽然还在笑,眼角却有一颗泪滴。

(主讲 梁文道)

【《乱时候,穷时候》 最朴素的书写】

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刊于《读库1302》《读库1304》,并陆续刊于《北方文学》《新青年》等。《乱时候,穷时候》为其首部作品集。

她以素人书写扰乱了文字秩序。

有一本书出版之后,竟引得很多人奔走相告,说它是个奇书。这是因为写书的作者是个奇人。它就是姜淑梅写的《乱时候,穷时候》。为什么说作者是个奇人呢?看一下作者介绍你就知道了,是这么写的:“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本书为其首部作品集。”

原来作者是一位老太太,到60岁时几乎还是文盲,才刚开始识字;然后75岁学习写作,一年之后就出版了这本书。这样的一本书,有点像什么呢?它有点类似素人绘画。所谓素人绘画,就是指没有接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凭着某种天赋或自学而掌握了绘画,其画作可能没有什么章法,却别有一番风味。同样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一种素人书写。那是一些没有经过正式写作训练、也没认真想过要当作家的人,忽然拿起笔来,就把想写的东西写成了。

在今天,素人书写其实到处可见,因为人人可以写博客、写微博。而姜淑梅更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她原本是一个文盲。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有一篇是她女儿艾苓写的,回顾了母亲学认字、学写作的过程。艾苓也是一位作家,当年她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读书的时候,她的母亲去学校看过她,还到教室里旁听过课,并且喜欢听女儿和同学、朋友之间的交谈,听完还高兴地说:“俺就是喜欢听有文化的人说话,人家说的话就是有道理。”而那时,姜淑梅还不识字。后来艾苓鼓励母亲认字,她坚持学了下来,慢慢地能够看书了,戴着老花镜看完了《一千零一夜》。再之后,艾苓又鼓励母亲写东西,她歪歪扭扭地写了十天,一开始连笔画都写不直,到最后却觉得惊喜:“做梦也想不到,俺会写字了,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姜淑梅是看了她老乡莫言的小说之后,才有了写作冲动的。莫言小说里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在乡土当中渗入了一种魔幻感,这种魔幻感使整个故事看起来难以置信,可是字字句句分开看又很真实。姜淑梅看了便说,我们山东有很多这种故事,我也能写。于是,她就写成了这本书。

书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乱时候”,一部分是“穷时候”。乱时候指的是1949年之前天下大乱的时期,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国共内战相继上演,此外民间还流窜着许多土匪、流氓、山寨王,说抢就抢说杀就杀。穷时候则是现代很多中国人共有的经历了。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正如王小妮在另一篇序里所言,它是一种民间记录。

民间记录不同于通常学者、作家的书写,后者作为知识分子,总是带着一套观念框架来看待历史。而我觉得,民间故事本身就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力量。比如我们看这本书的第一篇《胡子攻打百时屯》,里面讲在1919年的时候有四五百个胡子来抢杀百时屯,村民和他们打仗打了七天七夜之后,才终于请来正规军把他们打跑了。然后姜淑梅这样写道:

雨不下了,白老鼠、猫头鹰一个也不见了,太平了,俺娘说:“这个月子过得心提溜着,今天可得好好吃点儿饭。”

做好了饭才想吃,二大爷拿着一个血淋淋的东西回来了,二大爷说:“这个胡子活着,俺给他一刀,用脚一踹,心就出来了。这才是活人心,俺吃了它!”

这顿饭,俺娘一口都没吃。

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你想想看这是怎样一种骇人的场景。继续往下读,假如你对过去中国的农村印象模糊,或有着过分浪漫想象的话,它会刷新你的认识。例如接下来的一篇《点天灯》,讲了一个把女儿嫁给儿子的故事:

家里有个女儿没嫁人,十八岁,老婆子想把女儿嫁给儿子。

从前的女孩不念书,多数女孩都听娘的。到了天黑,老婆子就叫女儿钻到她哥的被窝里,哥俩成了夫妻,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老头看出来了,劝两个孩子:“你找你的媳妇,你找你的婆家,咱中国没这样的,你们这样太丢人了。”

两个孩子不听爹的,就听娘的,爹就骂他们牲口,骂老婆子不是人。老头总骂,把他们骂烦了,赶上连阴天,他们把老头灌醉,整死了。

老头有个干闺女,听说干爹死了,哭着来了。

干闺女问:“俺爹啥病死的?”

老婆子哭着说:“急病。外边下着大雨,你弟弟去请先生。先生不在家,你弟弟回到家,他就死了。”

干闺女跪在干爹的棺材前,哭得鼻涕一把泪两行的。她去门后擤鼻涕,看见门后有把剪子,用手去摸黏糊糊的,拔出来看,上面全是血。趁那三口人都不在,干闺女查找干爹的伤口,扒开脖子看见一个血窟窿。

姜淑梅这样讲故事有种什么效果呢?可以这么说,她以素人书写扰乱了文字秩序。什么是文字秩序?就是指写作的方法和原则,写作有一套大概的习规。但凡专业作家或长时间练习写作的人,都会有某些共通的东西,尽管他们也有各自的文字风格。而姜淑梅不同,作为一个刚学认字便进入写作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如何将文字之前的那些故事带进文字秩序的。

王小妮称姜淑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什么是“讲故事的人”?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叫作《讲故事的人》[1],他说在小说家出现之前,欧洲就存在很多讲故事的人,他们可能是吟游诗人,也可能是乡野的一个老人家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这类人的特点是,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刻意要给出什么教训或意义,而是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启示。有时是灵光一闪,有时像神秘的回声,总之你很难简洁明了地去归纳出其中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本书是著名学者孙康宜的学术人文随笔集。分为“学术生涯”“师友交游”“生活记趣”“社情洞见”几部分,在书中,作者以学人特有的教养气度,将她与文化耆宿张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施蛰存,知名学者叶嘉莹、夏志清的交往娓娓道来;对《冷山》《钢琴课》《廊桥遗梦》等经典影视作品的人文阐释,孙教授以跨文化研究的眼光观照,高屋建瓴,别有新见。
  • 世上没有灰姑娘

    世上没有灰姑娘

    本书从一些女性的真实案例出发,以精致和不精致为两个维度,选取大量事例告诉女性朋友们,精致女人的生活和不精致女人的生活分别是什么样,以及怎样成为一个女人爱,男人也爱的精致女人。无论什么样的女人,即便是灰姑娘,在得到水晶鞋后,也能变得精致起来,赢得王子的芳心。本书从自我认知、细节打造、创意生发、一人生活和伴侣相随的五个角度全面带领女性加入精致生活的行列,使她们的生活脱离平庸乏味,走向五彩纷呈。女人的精彩需由自己做主,需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立春又夏至

    立春又夏至

    诗歌写作是个人史,表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生履历、经验、才智与素养。本诗集共分为“岁怀季影”、“征马履痕”、“心霁微虹”、“枫声渔火”四个章节。“岁怀季影”看似农事诗,其实是一个人的青春成长史。“征马履痕”则吟咏的是他的军旅生涯,“心霁微虹”从凡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与诗,“枫声渔火”是一章新古体诗。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给我一张球星卡

    给我一张球星卡

    自带强大的球星卡抽奖系统!凌海顿时美滋滋,我要靠着这个系统走向篮坛巅峰,震惊世界。任务一:请凌海同学在今晚八点之前,收集十套某某明星写真集。奖励:萨克雷空位上篮能力十分钟……凌海:呵呵……系统你坐下,我们好好谈谈……
  • 草医肖老爷

    草医肖老爷

    乡间药草,是过去乡下人贱命的守护神,等闲识得,用心去做,便是此生莫大的造化。住在山里边的人,得了病,没得地方看,也没得钱看,就扯些草药熬成汤来喝,还算管用。秦巴腹地的凤凰山间里,到处都是树木野草,于是在一条河一道沟一坡梁里,就有一些懂得草木药用道理的人,常给人看病祛痛,山里的人们就把他们叫作草医生。南山人,吃五谷杂粮,住茅草矮屋,做蛮力苦活,就爱得些疾难杂症,尤其是长疱疖灌痈的多。过去这南山的响洞子沟原有一位草医生,名叫肖德愁,最善好治疱疖这些杂症,大家都叫他肖疱疖。
  • 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星火》发表的中篇小说《北京户口》、《红豆》发表的中篇小说《胡老板进京》、《刘大胖进京》。《北京户口》先后被《中华文学选刊》、《红旗文摘》转载。《胡老板进京》被《北京作家》转载。《北京户口》关注生活在北京的农民工后代的生存身份认同问题,因为没有户口,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小说发表后曾产生较大反响。《胡老板进京》写的是外地老板进京跑项目、拉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腐败问题,符合中央正在整治的“四风”问题的主题。
  • 太上正一咒鬼经

    太上正一咒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Songs of a Savoyard

    Songs of a Savoy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好,我的老公大人

    你好,我的老公大人

    本来是来替哥哥追回嫂子的……可是自己怎么招惹了一个腹黑的家伙?在学员面前冷酷无情,可她觉得他很傲娇。心中的白月光和蠢萌指导员,应该如何抉择?看蠢萌娇妻如何收服腹黑男!!!『希望各位大佬点进来的能够加入书架,相遇即是缘分!!!』
  • 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本书通过生动浅显的语言、明白晓畅的叙述,结合精彩纷呈的案例,以及点睛之笔“要律箴言”,针对事业起步期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从人际关系、工作方式、自我修炼、晋升道路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成为优秀员工的必备特质,旨在引领奋斗在职场之上的你,成为受企业倚重、让老板喜欢的金牌优秀员工。
  • 小丑皇的大海贼时代

    小丑皇的大海贼时代

    【火影之惊涛骇浪】正式进入王道时代,看水遁仙人硬刚整个世界~~【小丑皇的大海贼时代】霸王色霸气爆发,王者潜质毕露,传奇海贼即将诞生~~双开很辛苦,两本书要同时保证更新进度,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小宸啊~~欢迎加入书友群:拖更养老院~,群号码:361434131
  • 重生邪王:废材逆天御魔师

    重生邪王:废材逆天御魔师

    她本是军中暗探煞神,被誉为第一圣手的战地军医。他却是以捉拿煞神为终极目标的年轻少将,战地之王。一朝穿越,一个成了废材小姐,一个变身痴傻王爷。可本是龙凤,终将搅动天下乾坤!说世间险恶,她组团出发!可是这一个温润如玉谪仙公子,一个欢脱活宝羽扇男,在加上一个阴险守财奴和某位腹黑恋战狂,身后还跟着六只傲娇萌兽。这队伍?是不是不太靠谱...“你到底是谁?”被无奈扑倒的某只很愤怒。却见妖孽王爷邪魅一笑:”女人,我跨越时空追着你,忘了我,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