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500000002

第2章 在写作中享受寂寞

十六年。四百万字。

这是从1979年开始发表的作品开始计算的,至1995年底。

短、中、长篇小说加散文随笔,三十余种单行本和专集。

是不是真的应该或者可以出文集了呢?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惴惴自问。

难的是没有衡量的标尺。除非进行读者和专家投票。

文集开始热起来时,我寄望于自己将来的年迈,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

直到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老总和编辑专程来了北京。梁晓声把李国文、叶楠老师和我推荐给他们,却一再强调说自己的文集还得等一等。于是,事情突然就变得责无旁贷了。

若是把自己十多年来的作品,从头到尾细细地梳理一遍——就像在冬天的菜窖干活,将储存冬菜的烂帮黄叶一层层丢弃;或是像苗圃的花匠,剪拔掉那些已经死去的枯枝,使得依然活着的生命越发鲜明茁壮;然后按写作时间先后、按体裁分类,将它们重新组合排列,那真是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

于是就出现了一条流向清晰的河。

一条弯曲却可辨可识的路。

或者说,那是用书页压缩、凝聚而成的时间、人生和历史。

那是一个被浓缩了但依然真实的生命过程。

把岁月淘洗和过滤后,沉淀下来的作品,捧给关注你的读者——这是出版文集真正吸引了我的地方。

差不多花费了整整一个半月时间,来选择、校订自己十六年以来写下的作品。

面对自己多年的心血,虽是敝帚自珍,却更是下手无情。

到最后,四百万字只剩下了一百五十万字。被砍去了几乎三分之二。

那些被保留的,不敢说是精品,也不能说是最好或较好的,但至少得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我创作道路上一步一磕的脚印,是水准涨落的标杆,是每一条岔口、每一个弯道的探险纪录。或许偶有异峰突起,继而又低谷深渊;时而奔驰流泻,时而滞重羁绊。勿说才情勿说风格个性,人们若是在字里行间读出我的艰辛,我的心意,便已知足了。

那些被去掉了的,不提也罢。有的当年的激情之作,回头再看已是时过境迁;有的探索与尝试,却显得多少有些勉为其难;还有匆匆急就、应付稿债的粗陋之作,还有力不从心的好高骛远……重新阅读它们时,一次次脸红一次次羞赧,更多的是惭愧,愧疚自己居然制造了那么多的废品。严格说,是文字和语言的垃圾。

编选文集的愉悦尚未到来,率先到达的却是审视自己的痛苦。

若是能有资格出版全集,我当然愿意把自己的全部作品,无论好坏优劣,一无遗漏统统收入,坦率裸露于众人,一任后人评说。然而这不可能,不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权利以自己曾经的幼稚做借口,去浪费读者的时间。

篇目的选择十分艰难,许多次反复许多次迟疑,就此忍痛割爱了。

而校订这最终选入的五卷一百五十万字,更是一次阅读的苦旅。

前期的作品在语言上有一种忍无可忍的直白与粗糙。既然结构和人物都已是永久性定型,唯有文字尚可略作补救。有些句子读得自己大汗淋漓,万不得已提笔掩拙,终是改不胜改。面对稿页无地自容地扼腕:那真是我么?那时我怎么竟然会写出这样糟糕的文字?!

那时的写作是一条小溪,清澈见底。锐敏的思想激流在文中翻滚,却掩不住浅水中的杂草乱石。

后来那小溪流淌着流淌着便混浊起来,流成了一条河的模样。河床渐宽渐深,水流朦胧了厚重了,似能载舟行船、掀涛作浪了。回首溪边那曾经清丽的风光,心里哀哀地叹息:那真是我么?可惜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纯净纯情的语句了……

却不知道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是应该这样还是本来就是这样的。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的作品,除了错字以外,基本保持原样了。

走完这长长一路,眼见着自己头顶这一只青涩的果子,在十六年的时间里,慢慢地熟了起来。

许多年中,所有的好时光,就这样在写着小说和散文的日子里,飞快地逝去了。这样的日子也许可以持续一辈子。

那是一种很寂寞的人生。我说的是一种真正的寂寞。是心的寂寞。

如果是心的寂寞,便没有时间和地点。一个人的时候,只和自己的思想做伴,也许是很充实很热闹的时刻;许多人的时候,却时时地感到落寞和惆怅,那也许是很孤独很忧郁的时候。有人说那是当众孤独。当众孤独并非故作姿态,而是出于无奈;寂寞不是自寻烦恼,而是与生俱来;寂寞不是心情,而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道绝缘的隔离层,隔绝喧嚣与世俗;寂寞是一架过滤器,沉淀浮躁与时尚。

写作的人在写作中享受寂寞。

书籍和文学都是寂寞的产物。

我依然时常怀恋许多年来那些心无杂物的安静日子。不是甘于寂寞,而是不愿失去寂寞。寂寞不应是一种被动而是一种主动。在固守的寂寞之中你会发现,你即使除了寂寞身边一无所有,你仍拥有一份写作的人最不可缺的心底的自由。

在寂寞中期待着文坛开放而宽容、中心与边缘并行、主流与非主流共存的多元状态。面对无数次失望与重振,我们终于已变得无话可说。要紧的仍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若无法要求别人,那么你唯一能够要求的便只有自己了。

要求一个作家的自律。

如今,在难以超越的意识禁锢和商业实利泛滥的夹缝中生存的写作人,绝望与出击似乎都已无济于事。我们不妨时时问一声自己:你还能否守住?

重读若干年中自己写下的那些至心至情的话语,无论是幼稚还是练达,是传统还是现代,茫然而苛刻的自省中,悠然浮上一丝欣慰,为的是自己终究仍拥有一份为人为文的真诚。

尽管真诚已是一个很不时髦的词汇。尽管真诚已被世故的阴影覆盖。

时时也不得不疑惑:若是真把这个世界和人,透心透肝地看了个彻底,那还有什么可值得一写的呢?怎么还能有写作的心情和欲望呢?

曾经写过和以后还将写下去,多半是因为不明白。一生都在问着为什么。然后把自己想过的,说出来给别人;也把自己想不清楚的,写出来再给别人去想。许多时候,像是把别人的事情弄得明白些了,却仍是永远弄不懂有关自己的事情。于是,写作就成为人生和生命的一种依赖、一种存在的必然方式。

如果仅仅是为了美文本身,就像为了让人欣赏美的形体、皮肤和肌肉,为了新奇的形式感觉,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写作。

人类的进化和变异,是从骨骼开始的。当血肉之躯不复存在时,最后留下的只是坚硬的骨骼。当然,还有灵魂。但灵魂是不可妄谈的。灵魂可以寄存、托生,可以飘飞出窍,可以升天入地。而普通人能触能感的,只有血肉深处的骨骼。

骨骼支撑着生命,使人能够站立起来。

骨骼即便碾磨成齑粉,也化为钙质。一个人缺钙易患软骨病或是骨折,另一种病态,就是卑躬屈膝或是奴颜媚骨了。今天中国的写作人,一边面临市场之海洋,一边背负思想之沙漠——腹背被围,何当自立?

所以心里永远仰慕着山峰。山是大地的脊背,是世界的梁柱。当然,不是平原上兀然一峰独秀,看上去雄伟陡峭,实际海拔却很低的那种;而是高原上逶迤的群山之中,悄然挺拔的小小一座山峰。

于是,最后决定还是把文集改称为自选集吧,给自己留一点天空。

1996年

(本文系《张抗抗自选集》跋,贵州人民出版社)

同类推荐
  •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为作者于2009年所写的文艺杂笔作品集,有生活随感、游记散文.有工作体悟、文艺感想,也有为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图书或书法作品写下的序言,其中包含作者在自治区文联主席工作岗位上对文艺工作的总体思考与实践体会.对文联工作的整合想法与创作实践.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哲理感悟一一并辑成此书。
  •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精选了胡适关于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的文章,选录的均为胡适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并结合多个版本进行了校对,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本书探讨了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现当代哲学,以及人生的观念。接受过新思想的胡适,其观念与当时的众多人迥然不同,一些人生观到现在读来仍让人觉得醍醐灌顶。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人是城市的载体和灵魂,城市的性格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之中。在通讯发达、交通迅捷的时代,异地求学、经商、旅行,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主题,品读城市性格、掌握各地人群特征,既是“胸怀祖国”的表现,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需要。本书精选了全国42个最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和地区,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中国城市的性格,品位各大城市人的性格魅力,感受它们之间不同的特质!
热门推荐
  • 九劫渡情

    九劫渡情

    她为九命猫妖,生来便有九条性命,却甘愿冒着元神覆灭之险施了忘情之术,将他毕生忘却,存亡攸关之际,他将她救下,却推给了她一个承载三界存亡的命数,扑朔迷离的身份,似爱又似责任的关怀,她不知,他爱的究竟是她,还是他心怀的普天众生,而这上天既定的宿命,他二人又是否可逃过……
  • 无敌圣手

    无敌圣手

    “给我足够的新鲜血液,我便可助你踏上医学的巅峰,金钱,地位,荣耀……”在得到一把来自第七级宇宙文明帝国随军战医专用的神秘手术刀后,某个女子医院的实习医生被迫走上一条嗜血升级的花都行医之路。无影灯下,手术刀本是锋利无比的治病救人的好工具,但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它同样也是渴望血液来滋养自身的杀人武器……读者群:103913915,欢迎入驻哦!
  • 万圣纪

    万圣纪

    道法末世,元气溃散,修道之境走入末路。有不世奇人,创心圣一派,流传天下,以心成圣,心融万物。发掘心之力量,一念生,花开花落,一念灭,诸天枯荣。内心强大的人,可以用心念控制周围的起落成败,一切生死。并掌握虚空挪位,位面转移,心神化界等神奇力量。唯心之外,别无二物。被赶出家族的落魄少年,偶于书阁拾获一枚无名木鱼,一切从此发生改变。
  • 黄庭内外景经

    黄庭内外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修亚诸神传

    修亚诸神传

    这里不是凡界,这是一场以天使为起点的诸神史诗!这是诸神的崛起之路,是一群热血强者的传奇人生!
  • 霾之二重奏

    霾之二重奏

    那件事发生在我十五岁那年的初夏。当时我还是个懵懂少年,老爸那几年在欧洲做生意,把我扔给他的好朋友海叔——也就是我干爸——照管。干爸对我很好,但也管得很严,每月只给我一万块零用钱,不准我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在外面玩乐花销,以免我堕落了。而且我当时在国际精英学院读书,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平时想进城都不行。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可以出来玩一趟。我还没有自己的车子,就打了一辆出租车从郊外别墅到了市中心广场。在宏伟的广场上,我兜了一圈又一圈,目不暇接地环顾四方,心中涌起一阵阵从未有过的兴奋。
  • 冰火至尊

    冰火至尊

    焚天异火,灭世灵寒,当这两种神物融合,将会爆发何等逆天的威力?莫凌天仗血煞魔刀纵横天下,凭异火灵寒怒霸苍穹。他的人生格言是:谁不服,我就打到他服,谁敢和我抢女人,我就打死他,我的女人,只有我能欺负,谁敢动一下,就只有死路一条……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洪荒之三界妖尊

    重生洪荒之三界妖尊

    本书又名《妖尊I青帝传说》 洪荒太初,凶兽称王,各路先天大神都还处于成长期。王浩重生太初,意外发现自己成了十二品青莲,想到自己最终被三清瓜分的命运,王浩不由仰天吼叫:“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