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500000007

第7章 股东(3)

二人出了茶餐厅,林中请吴冶平上车。吴坚持开自己的车。不是因为他的宝马车比林中的本田好,而是担心万一话不投机翻了脸,不好意思让对方送回来。

吴这么做,也表明他的底气,他不担心林中利用路上这段时间背着他打电话回工厂布置。他允许林中提前布置。他相信事实终归是事实,林中总不能这么快把工厂搬走吧。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出来。

从深圳到惠州的高速公路有两条,一条是深惠高速,通往汕头或河源方向的,另一条是新开辟的沿海高速,经大亚湾、稔山往汕尾。吴跟在林后面。车子走深惠高速。经过岔路口的时候,吴发觉车子往汕头方向走,而不是河源方向,他估计工厂在淡水一带,但不是大亚湾,否则,就直接走沿海了。

工厂在惠阳区秋长镇,果然是淡水旁边。说实话,吴冶平之前并不知道淡水旁边还有一个秋长镇,以为它们是一起的呢。

下了高速,七拐八拐,终于到了一个破旧的工业区。停稳车,上了满是灰尘的四楼,忽然干净起来,“秋长中荣电子厂”的招牌挂在墙上。

“叫人把楼梯打扫一下。”吴说。说话的口气,仿佛他才是这里的老板。

“是。马上安排。”林应道。

经过一路的调整,吴已经彻底冷静,此时看上去完全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倒像是大股东来视察工作。

林中殷勤地陪在旁边,有问必答。

工厂占据了半层楼,大约一千平方米。可以看出,确实是刚刚筹办的,虽然已经投入生产,主要设备基本到位,但仍然显得空荡荡,不是满负荷生产的样子。

看完生产线,走进办公室,喝着茶,吴问:“效益怎么样?”

“不怎么样。”林中小心地回答。

“不怎么样你还办厂?”吴问。

“不办不行啊。大哥您知道,现在竞争太激烈了,自己没有工厂很难接单的。接到单也不能保证按时交货,所以,必须办厂,否则公司维持不下去呀。”

吴听出林中话里有话,似乎在暗示,维持不下去,你吴冶平的资金就泡汤了。

吴假装没听懂,问:“注册资本多少?”

“五十万。”林说。

“和林瑞公司一样?”吴又问。

“是。”林中回答。

“几个股东?”吴问。

“就我一个”,林说,“另一个是假的,只占零点几。”

“是你个人还是林瑞公司?”吴绕了一个弯,终于问到关键问题。

“是我自己。”林回答。

吴不说话了,喝茶,很专注地喝茶。

林中这一路显然也不是在打瞌睡,他经过了认真思量,他似乎知道吴冶平会问这个问题,此时耐心地解释说:“因为我知道效益不好,所以就没敢拉大哥入伙,想自己一个人承担风险。大哥您放心,虽然效益不好,但有工厂总比没工厂好,即便中荣不赚钱,只要能维持,林瑞公司的业务就有保障,承诺给大哥的固定分红和利息一分钱不会少,年底还有追加。”

吴不接林的话,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继续问:“厂房装修和设备投资大概有一百万吧?”

“是。”林说。

“差不多正好是我投资给你和借给你的钱?”吴问。

林中愣了一下,说:“我另外又筹集了一些,找我表哥借了五十万。”

“我的钱还是占大部分?”吴追着问。

“是。谢谢大哥的支持。我保证兑现大哥的利益。协议怎么写的,就怎么执行。绝不打折扣。”

吴听出来了,林中的回答表面上客气,其实暗藏争辩。意思是说,他这样做并没有违背双方的协议。

是,从情理上说,他办工厂应该告诉吴冶平,但如果他不告诉吴,也不违反协议。无论是入股协议还是借款协议,上面都没有明确这项告知义务。

但吴心里仍然不高兴。有一种老江湖被菜鸟耍了的感觉。

“协议怎么写并不重要”,吴说,“我们之间的协议,说到底是君子协议,不可能写得那么详细,写得太详细,就不像兄弟了。”

“那是,那是。大哥说的是。”林中赶紧应道。

“说实话,你之前的林瑞公司是没有资产的”,吴说,“如果你成立中荣公司的时候,发起人不是你个人,而是林瑞公司,也就是把林瑞作为中荣的母公司,我们仍然执行之前的协议,不管工厂赚多少钱,我仍然是每月拿固定分红一万元,其实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不是更好?”

“是是是,大哥说得对,确实是我考虑不周。”林中说。

“不是考虑不周,是考虑得太多了吧?”吴轻声问。

“是是是,是我多心”,林中说,“我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怕告诉大哥后,万一大哥不同意,我就开不成工厂了。”

“哦?我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吴说。

“当然”,林中说,“不告诉大哥,先把工厂开起来,万一失败了,我一个人承担,如果做好了,再告诉大哥,给大哥一个惊喜。”

说得好听!吴心里想,你这点小心眼,我还看不出来?

不过,事已至此,就只能往最好的方向纠正,而不是让对方下不来台。不能为了出气而影响双方的合作。

“小林啊”,吴说,“我老了,想休息了,不想有所作为了,要不然,在深皇集团,我赖着不走,也没人敢动我。”

“那是,那是。大哥是深皇的元老。”林中赶快说。

“元老谈不上,但那么大的深皇集团,我从发展委下面投资部经理做起,一直做到董事局主席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进入集团的核心层,成了发展委主任的上级,并不是我有多么硬的后台或者是会拍马屁吧?”

“是能力,大哥的能力。”林中说。

吴摆摆手,说:“错。不是能力。能进深皇总部的人,都是有能力的。”

“那是……”林中不敢乱说了。

“是做人”,吴说,“关键是做人。其实做什么都是做人。尤其做老板,更是做人。小林啊,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真的发现,人这一辈子,关键是做人。比如我把钱借给你,向你的公司投资,其实看重的还是你这个人啊,相信你会做人啊。”

“感谢,感谢”,林说,“我还年轻,在做人方面还要向大哥学习。请大哥多批评,多指教。”

“你知道做人的关键是什么吗?”吴问。

“大哥请讲。请讲。”

“换位思考”,吴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对方的感受。你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我,说好了要和别人一起投资办厂,结果,一百万资金出了,厂子也办起来了,却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既不是直接股东,也不是间接股东,你自己怎么想?”

林中的额头开始出汗,吴冶平也见好就收,他像有经验的大律师那样,在询问对方一个关键问题并得到满意回答之后,立刻说“我没有问题啦”,这时候,吴一抬手,看看腕上的金表,说:“啊,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这就走?”林中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说,“吃了饭再走吧,我请大哥吃饭。”

“不了”,吴说,“吃过饭天就黑了,我不喜欢开夜车。”

林中说:“没关系,我让司机送您。”

吴说:“那何必呢,我们兄弟之间还在乎一顿饭?”

林见留不住,就说:“那我送送您。”

吴略微想了想,说:“也好。你把我送到高速路口。我怕自己找不到。”

吴刚刚回到深圳,林的电话就追过来。

吴料到林中会打电话过来向他解释的,但没想到这么快。

解释什么呢?吴不想听林的解释,他想看到林的行动,看林拿出什么具体的纠正或补救的办法来。

不外乎两种方式。吴冶平猜想。一种是立刻纠正错误,把中荣公司的股东由林中个人换成林瑞公司,这样,等于工厂也有吴冶平的一份,准确地说也有吴冶平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种纠正对林中没有任何损失,因为,按照当初他们双方的协议,无论公司经营状况好坏,当然也包括无论公司下面是不是有工厂,吴冶平都是每月领取固定分红一万元,但这样的纠正会让吴冶平心里舒服一下,起码,他入股林瑞的五十万并不是买了虚股,而是拥有实业的实股。

另一种方式是在中荣公司股东里面加上吴冶平的名字,后面作为借款的五十万转化为中荣公司的股份,同样是拿每月一万元的固定分红,同样是年底根据效益适当追加分红。如果这样,吴冶平的实际收入或许少一点,但可以终身制,并且有实业做抵押,感觉安全一些。不过,这种方式有一个麻烦,就是不好确定吴在中荣公司的股份。林瑞公司是虚的,林中说净资产二百五十万就二百五十万,中荣公司是实的,总共有多少万资产是能计算出来的,按照吴冶平下午所看到的情况,估计厂房装修和设备投资在一百五十万左右,那么,吴冶平的五十万就要占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一,林中舍得给吴冶平三分之一股份吗?难道这才是林中“忘记”告诉吴冶平的真正原因?

果然不出吴的所料,林中简单寒暄几句后,直入主题,说了想纠正或者补救的方式。但是,令吴冶平始料不及的是,林既没有采用吴设想的更换股东方式,也没有说到为中荣公司增添股东的方式,而是说了吴根本没想到的第三种方式。

林说,他在注册中荣公司的时候,最初是想让林瑞公司作为发起人的,但如果那样做,手续就非常麻烦,需要直接注册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同时通过消防和环保两个部门,需要花很多钱并且耽误很长时间,而如果以他个人作为发起人,则可以先注册成小规模企业,等运作一段时间后,再转换成有限责任公司,简单许多。

吴听了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他甚至觉得是自己错怪了林。

林中继续说,因为工厂的效益确实不敢保证,所以,他也不敢拉大哥入股中荣,还希望大哥理解。

吴冶平一想,也是,如果当初林中真拉他入股中荣,建议他的五十万借款转为中荣厂的股份,他可能真不一定会立刻答应,毕竟,作为小规模企业的中荣公司,虽然实际资产超过一百万,但注册资本最初只有五万,运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转换成注册资本五十万的有限责任公司,吴冶平的五十万如果一开始就投进去,账面上却只能显示两万,不是更不安全?

最后,林中说:“如果大哥真想做,我有更好的建议。”

“什么建议?”吴问。

“投资前道。”

“前道?”吴不解。

“这是我们业内的说法”,林中解释道,“后道是生产电子元件的,前道是生产电子芯片的。芯片在前,所以叫‘前道’。”

“前道工序后道工序的‘前道’?”吴问:“你是说我们再另外投资一个工厂,生产芯片?”

“对”,林中说,“前道比后道赚钱。”

接着,林中就反复说明前道如何如何赚钱。说他一个朋友,准确地说是当初他们台资企业的一个中方副总,也辞职出来自己办厂了,但他办的不是后道,而是前道,刚办厂的时候,欠了一屁股债,不到两年,就开上路虎了,眼下正在筹划公司上市等等。

“我现在的中荣就是买他的芯片。”林中说。

这有可能,吴冶平想。吴虽然是师范学院毕业的,但他学的是物理,算是半个“理工科”,加上来深皇集团之初在港资厂当过生产主管,对“前道工序”“后道工序”的概念并不陌生。他相信生产芯片的利润确实应该更高一些。但是,“前道”的技术含量高,估计投资也大,所以,门槛也高啊。

“你有这项技术吗?”吴问。

“我当然没有”,林说,“但可以请人啊。我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了,认识很多人,想请一个人很容易。”

吴想了想,说:“不行。请人不行。拉一个懂行的人入股还差不多。”

“对,还是大哥说得对。长期请人不是办法。要做,我们就拉一个掌握技术的人入伙。”林中说。

一听林讲“还是大哥说得对”,吴立刻警觉起来。他感觉有些不对劲。怎么说着说着,话题被绕到投资前道上面去了?而且,按照林中“还是大哥说得对”的讲法,就会把林中自己想法转换成是“大哥”的想法,而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按照“大哥”的指示执行了。

吴决定赶紧打住,这是吴冶平在职场的经验,一旦发觉不在自己的语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求“暂停”。

“啊呀”,吴说,“我有些累了,今天先聊到这里吧,还没吃晚饭呢。”

他们之间沉寂了一段时间。或者说是“冷”了几天。但吴冶平毕竟还是林瑞公司的股东,他们之间毕竟还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不可能“冷”得彻底,所以,仍然联系。

说实话,这段时间吴冶平主动联系林中的时候多,林中主动联系“大哥”的机会少,可能是林确实比较忙吧。但只要吴主动给林打电话,林中都十分热情,开场白是:“大哥好!我正要向您汇报工作呢!”吴冶平明明觉得很虚伪,但听上去仍然有些温暖。毕竟,他离职了,在家等退休了,已经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了。每次通话,林中都说“形势大好”,说他又接到某个大单了,生产任务根本完不成等等。每次听到这些,吴冶平多少有些高兴。因为他一贯信奉“客户第一”,只要有足够的订单,企业就确实“形势大好”,这样,他的资金就很安全,他的分红和利息就更有保证。

也不尽是虚的,也有实的。比如每月8号,林中都在上午准时把利息和固定分红打到吴的账上。每次吴从手机上看到银行的提示短信,都获得一丝安慰,都想起林中的好处。想着自己是过来人了,做人要宽容,林中是人,不是神,他身上肯定有许多缺点,但只要在资金的问题上能严格遵守信用,自己就不必苛求他在其他方面都很完美。说到底,自己与林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到目前为止,林虽然在私下办厂的问题上做法不妥,在事后的补救措施上没有让吴冶平看到足够的诚意,但在最关键问题上,也就是钱的问题上,还没有失信于“大哥”。

同类推荐
  • 恶报

    恶报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卫是全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水旱码头,商家云集,百业兴旺。当年,全国各地许多人闯天津卫,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甭管什么人,在天津卫没有两把刷子,三个板斧,就别想在这地界上混。因此,老天津人就常常开导年轻人:小子唉,别没事找事,别看街上那些敲牛胯骨、卖大粒丸、变戏法杂耍、摆摊儿算卦、拉洋车、背粪篓、捡破烂儿的,有一个算一个.
  • 记忆的夏天(中国好小说)

    记忆的夏天(中国好小说)

    小说主人翁是个小有名气的的画家,与从小认识的女主角葛长爱在多年后的酒桌上的重逢,暗自产生了情愫。可是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清纯的女子,为了更好的工作升迁机会,她不得不攀上了有钱有势的人。两人在一场不明不白的关系中暧昧着,后来,葛长爱由于受到那个有钱有势人的侮辱,又得不到主人翁的谅解,最终就这样消失了,而主人翁意识到之后,也陷入了愧疚之中,不知道还能不能完成代表他们之间感情的那幅画——记忆的夏天。
  • 大漠魂

    大漠魂

    当我阅读郭雪波小说时,被作者的写作技巧,成熟的风格,简洁洗练的文字和这部小说的艺术再现能力迷住了。这是优秀的作品。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后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任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华文出版社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
  • 盘破门

    盘破门

    《盘破门》是一部中国传统式小说,既有根据历史演绎的痕迹,又有作者虚构的江湖故事,同时不失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披露。包含《刺杀端方》和《木棉袈裟》两卷。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热门推荐
  • 赶考时代(一)

    赶考时代(一)

    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也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雨,终于停了!久违的太阳又重新回到这连绵数百里的湘西大山。整个大山被十几日的连阴雨刚刚洗过,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人们都能闻到野花和泥土的芳香。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着,一抹淡淡的彩虹挂在翠绿的大山之间,洁白的云朵一动不动地挂在天空,山里没有一点儿风。野花在明媚的阳光下顾盼多姿,滴滴露珠颤巍巍地沾在草叶上,哪怕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那露珠也会轻轻滑落。山涧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小溪的两旁开满了金黄金黄的山油菜花,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
  • 缺德皇帝,妃常萌

    缺德皇帝,妃常萌

    N年前师徒节奏:他逼着她嫁人,别的师傅都教徒弟轻功剑法,他却教她女红、女戒、打坐、金刚经、地藏经、以及各种发神经!她卧槽一声,当着说成的准夫君来了句:“师傅,难怪你教我地藏经,原来是用来超度我未来夫君的啊……”板上钉钉的婚事吹了,某师傅:“……”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2012年“独立读者发现奖”(育儿类)和《序言书评》发起的2011年“年度图书奖”(幽默类)的决选入围作品,讲述了23个有趣、真挚、暖心的故事,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信仰、诚实、勇敢、勤劳、忍耐和爱。每个故事的主题真实而又常见,在父母教导孩子有关正直与品德的重要性时,特别适合用作谈心的话题。《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一本非常幽默而又富含教育意义的小书,是为孩子成长导航,为父母育儿指路的最佳读物之一。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封神双龙传(全十册)

    封神双龙传(全十册)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读心狂妃倾天下

    读心狂妃倾天下

    上一世,她被愚昧蒙蔽双眼,认继母亲庶姐,最终不过黄粱一梦,折辱而死这一世,重头来过,带着金手指重生,读忠心辨奸人,人来杀人,佛挡灭佛两世的所有,本该有人来偿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一生一世一双人,自从见到谢轩的第一面,白若秋便满心的把自己全都给了他。不管是欢声还是笑语,痛苦或者灰暗……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我都渴望着参与,但却错过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幕……这世界,天南海北、山长水阔,我都走遍了,只为寻你;离家出走、逃避婚约,也只为你……我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你的山盟海誓还能再对我实现吗?
  • 特工萌妻:洛少别腹黑

    特工萌妻:洛少别腹黑

    情之一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身份是假的,承诺也是假的!莫云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听信男人的花言巧语,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还傻傻的痴等,直到那个男人和别的女人订婚她才幡然醒悟,转身攀上那个鸭先生,可仔细看,越发觉得他和他长得像.....原版还是高仿?继续还是就此放手?她说:听过许多大道理,可我还是忘不掉那个渣男!他说:小乖,等我,若我还有命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