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5400000017

第17章 碧血剑(17)

三个农夫死里逃生,呆在当场,做声不得。

那瘦子见他如此武功,惊讶异常,见他转身而去,忙飞身追上,伸手向他肩头拍去,说道:“朋友,慢走!”这一拍使的是大力千斤重手法。袁承志并不闪避,肩头微微向下一沉,便将他的重手法化解了,却也不运劲反击,似乎毫不知情。那瘦子更是吃惊,说道:“阁下是这批家伙请来,跟我们为难的么?”

袁承志拱手道:“实在对不起,兄弟只怕闹出人命,大家麻烦,是以冒昧扶了他们一把。这可得罪了。老兄如此本领,何必跟这些乡下人一般见识?”

那瘦子听他出言谦逊,登时敌意消了大半,问道:“阁下尊姓?到敝处来有何贵干?”袁承志道:“在下姓袁,有一位姓温的少年朋友,不知是住在这里的么?”那瘦子道:“我也姓温,不知阁下找的是谁?”袁承志道:“在下要找温青温相公。”

众农民见袁承志和那瘦子攀起交情来,不敢再行逗留,纷纷散去,走远之后,便又大骂,行得越远,骂得越响。乡音佶屈,袁承志也不懂他们骂些什么。

那瘦子也不理会,向袁承志道:“请到舍下奉茶。”

袁承志随他入内,只见里面是一座二开间的大厅,当中一块大匾,写着三个大字:“八德堂”。厅上中堂条幅,云板花瓶,陈设考究,一派豪绅大宅的气派。

那瘦子请袁承志在上首坐了,仆人献上茶来。那瘦子不住请问袁承志的师承出身,言语虽然客气,但袁承志隐隐觉得他颇含敌意,当下说道:“请温青相公出来一见,兄弟要交还他一件东西。”

那瘦子道:“温青就是舍弟,兄弟名叫温正。舍弟现下出外去了,不久便归,请老兄稍待。”袁承志本来不愿与这等行为凶暴、鱼肉乡邻的人家多打交道,但温青既然不在,只得等候。可是跟温正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两人默然相对,均感无聊。

等到中午,温青仍然没回,袁承志又不愿把大批黄金交与别人。温正命仆人开出饭来,火腿腊肉,肥鸡鲜鱼,菜肴丰盛。两人随意吃了。

等到下午日头偏西,袁承志实在不耐烦了,心想反正这是温青家里,把金子留下算了,将黄金包裹往桌上一放,说道:“这是令弟之物,就烦仁兄转交。兄弟告辞了。”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传来笑语之声,都是女子声音,其中却夹着温青的笑声。温正道:“舍弟回来啦。”抢了出去。袁承志要跟出去,温正道:“袁兄请在此稍待。”袁承志只得停步。可是温青却不进来。温正回厅说道:“舍弟要去换衣,一会就出来。”袁承志心想:“温青这人实在罗里罗唆。见个客人又要换什么衣服?”

又等良久,温青才从内堂出来,只见他改穿了紫色长衫,加系了条鹅黄色丝绦,头巾上镶着一颗明珠,满脸堆欢,说道:“袁兄大驾光临,幸何如之。”袁承志道:“温兄忘记了这包东西,特来送还。”温青愠道:“你瞧我不起,是不是?”袁承志道:“兄弟绝无此意,只是不敢拜领厚赐。就此告辞。”站起来向温正、温青各自一揖。

温青一把拉住他衣袖,说道:“不许你走。”袁承志不禁愕然。温正也脸上变色。

温青笑道:“我正有一件要紧事须得请问袁大哥,你今日就在舍下歇吧。”袁承志道:“兄弟在衢州城里有事要办,下次若有机缘,当再前来叨扰。”温青只是不允。温正道:“袁大哥既然有事,咱们就别耽搁他。”温青道:“好,你一定要走,那你把这包东西带走。你说什么也不肯在我家住,哼,我知道你瞧我不起。”袁承志微感迟疑,见他留客意诚,便道:“既是温兄厚意,兄弟就不客气了。”

温青大喜,忙叫厨房准备点心。温正满脸的不乐意,然而却不离开,一直陪着,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温青尽与袁承志谈论书本上的事。袁承志对诗词全不在行,史事兵法却是从小研读的。温青探明了他的性之所近,便谈起什么淝水之战、官渡交兵之类史事来。袁承志暗暗钦佩,心想:“这人脾气古怪,书倒是读过不少,可不似我这假书生那么草包。”温正于文事却一窍不通,却又不肯走开。袁承志不好意思了,和他谈了几句武功。温正正要接口,温青却又插嘴把话题带了开去。

袁承志见这两兄弟之间的情形很有点奇怪,温正虽是兄长,对这弟弟却显然颇为敬畏,不敢丝毫得罪,言谈之间常受他无礼抢白,反而陪笑,言语中总是讨好于他。如温青对他辞意略为和善,他就眉开眼笑,高兴非凡。

到得晚间,开上酒席,更是丰盛。用过酒饭,袁承志道:“小弟日间累了,想早些休息了。”温青道:“小弟僻处乡间,难得袁兄光临,正想剪烛夜话,多所请益。袁兄既然倦了,那么明日再谈吧。”

温正道:“袁兄今晚到我房里睡吧。”温青道:“你这房怎留得客人?自然到我房里睡。”温正脸色一沉,道:“什么?”温青道:“有什么不好?我去跟妈睡。”温正大为不悦,也不道别,径自入内。温青道:“哼,没规矩,也不怕人笑话。”

袁承志见他兄弟为自己斗气,很是不安,说道:“我在荒山野岭中住惯了的,温兄不必费心。”温青微微一笑,说道:“好吧,我不费心就是。”拿起烛台,引他进内。

穿过两个天井,直到第三进,从东边上楼。温青推开房门,袁承志眼前一耀,先闻到一阵幽幽的香气,只见房中点了一支大红烛,照得满室生春,床上珠罗纱帐子,白色缎被上绣着一只黄色凤凰,满室锦绣,壁上挂着一幅工笔仕女图。床前桌上放着一张雕花端砚,几件碧玉玩物,笔筒中插了大大小小六七枝笔,西首一张几上供着一盆兰花,架子上停着一只白鹦鹉。袁承志来自深山,几时见过这般富贵气象,不觉呆了。温青笑道:“这是兄弟的卧室,袁兄将就歇一晚吧。”不等他回答,便已掀帷出门。

袁承志室内四下察看,见无异状,正要解衣就寝,忽听有人轻轻敲门。袁承志问道:“那一位?”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丫鬟,手托朱漆木盘,说道:“袁少爷,请用点心。”把盘子放在桌上,盘中是一碗白色胶质物事。

袁承志虽是督师之子,但自幼穷乡陋居,从来没见过燕窝,不识得是什么东西。

那丫鬟笑道:“我叫小菊,是少爷……少爷,嘻嘻,吩咐我来服侍袁少爷的。袁少爷有什么事,差我做好啦。”袁承志道:“没……没什么事了。”小菊慢慢退出,忽然回头咭咭一笑,说道:“这燕窝是我家少爷特地炖给袁少爷吃的。”袁承志愕然不知所对。小菊一笑出门,轻轻把门带上了。

袁承志将燕窝三口喝完,只觉甜甜滑滑,香香腻腻,也说不上好吃不好吃,解衣上床,抖开被头,浓香更冽,中人欲醉,那床又软又暖,生平从未睡过,迷迷糊糊间便睡着了。

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

睡到中夜,窗外忽然有个清脆的声音噗哧一笑,袁承志在这等地方原不敢沉睡,立即惊醒,只听有人在窗格子上轻弹两下,笑道:“月白风清,这么好的夜晚。袁兄雅人,不怕辜负了大好时光吗?”

袁承志听得是温青的声音,从帐中望出去,果见床前如水银铺地,一片月光。窗外一人头下脚上,“倒挂珠帘”,似在向房内窥探。袁承志道:“好,我穿衣就来。”心想这人行事在在令人捉摸不透,倒要看他深更半夜之中,又有什么希奇古怪的花样。穿好衣服,暗把匕首藏在怀里,推开窗户,花香扑面,窗外是座花园。

温青脚下使劲,人已翻起,落下地来,悄声道:“跟我来。”提起放在地下的一只竹篮。袁承志不知他捣什么鬼,跟着他越墙出外。

两人缓步向后山上行去。那山只是个小丘,身周树木葱翠,四下里轻烟薄雾,出没于枝叶之间。良夜寂寂,两人足踏软草,连脚步也悄无声息。将到山顶,转了两个弯,清风悄生,四周全是花香。月色如霜,放眼望去,满坡尽是红色、白色、黄色的玫瑰。

袁承志赞道:“真是神仙般的好地方。”温青道:“这些花是我亲手种的,除了妈妈和小菊之外,谁也不许来。”他提了篮子,缓缓而行。袁承志在后跟随,只觉心旷神怡,原来提防戒备之意,一时在花香月光中暗自消减。

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小小亭子,温青要承志坐在石凳上,打开篮子,取出一把小酒壶,两只酒杯,斟满了酒,说道:“这里不能吃荤。”承志挟起酒菜,果然都是些香菇、木耳之类的素菜。

温青从篮里抽出一枝洞箫,说道:“我吹首曲子给你听。”承志点点头,温青轻轻吹了起来。承志不懂音律,但觉箫声缠绵,如怨如慕,一颗心似乎也随着婉转箫声飞扬,飘飘荡荡地,如在仙境,非复人间。

温青吹完一曲,笑道:“你爱什么曲子?我吹给你听。”承志叹道:“我什么曲子都不知。你懂得真多,怎地这等聪明?”温青下颚一扬,笑道:“是么?”

他拿起洞箫,又奏一曲,这次曲调更是柔媚,月色溶溶,花香幽幽,承志一生长于兵戈拳剑之间,从未领略过这般风雅韵事,不禁有如习练木桑所授的轻功时飘身在半空之中。温青搁下洞箫,低声道:“你觉得好听么?”承志道:“世界上竟有这般好听的箫声,以前我做梦也没想到过。这曲子叫什么名字?”温青脸上突然一红,低声道:“不跟你说。”过了一会,才道:“这曲子叫《眼儿媚》。”眼波流动,微微浅笑。

这时两人坐得什近,袁承志鼻中所闻,除了玫瑰清香,更有淡淡的脂粉之气,心想这人实在太没丈夫气概,他相貌本就已太过俊俏,再这般涂脂抹粉,成什么样子?幸亏自己不是口齿轻薄之人,否则岂不耻笑于他?又想:江南习气奢华,莫非他富家纨袴子弟,尽皆如此,倒是我山野村夫,少见多怪了。

正自思忖,听得温青问道:“你爱不爱听我吹箫?”袁承志点点头。温青又把箫放到唇边,吹了起来,渐渐的韵转凄苦。袁承志听得出神,突然箫声骤歇,温青双手内拗,啪的一声,把一枝竹箫折成两截。

袁承志一惊,问道:“怎么?你……你不是吹得好好的么?”温青低下了头,悄声道:“我从来不吹给谁听。他们就知道动刀动剑,也不爱听这个。”袁承志急道:“我没骗你,我真的爱听呀,真的。”温青道:“你明天要去啦,去了之后,你永远不会再来,我还吹什么箫?”顿了一下,又道:“我脾气不好,我自己知道,可是我就管不了自己……我知道你讨厌我,心里很瞧不起我。”袁承志一时不知说什么话好。温青又道:“因此上你永远不会再来了。我……我再也见你不着了。”

听他言中之意,念及今后不复相见,竟是说不出的惆怅难过,袁承志不禁感动,说道:“你一定瞧得出,我什么也不懂。我初入江湖,没学会说谎。你说我心里瞧不起你,觉得你讨厌,老实说,那本来不错,我起初见你动不动杀人,很不以为然。不过现下有些不同了。”温青低声道:“是么?”袁承志道:“我见你本性还是挺良善的,多半受了人欺压,心中委屈,出不了气,这才脾气有点怪。那是什么事?能说给我听么?或许我能帮你。”

温青沉吟道:“我跟你说。就怕你会更加瞧我不起。”袁承志道:“一定不会。”温青咬一咬牙道:“好吧,我说。我妈妈做姑娘的时候,受了人欺侮,生下我来。我五位爷爷打不过这人,后来约了许许多多好手,才把那人打跑,因此我是没爸爸的人,我是个私生……”说到这里,语音呜咽,流下泪来。

袁承志道:“这可怪不得你,也怪不得你妈妈,是那坏人不好。”温青道:“他……他……是我的爸爸啊。人家……人家背地里都骂我,骂我妈。”

袁承志道:“有谁这么卑鄙无聊,我帮你打他。现下我明白了原因,便不讨厌你了。你如真当我是朋友,我一定再来看你。”温青大喜,跳了起来。

袁承志见他喜动颜色,笑道:“我来看你,你很欢喜吗?”温青拉住他双手轻轻摇晃,道:“喂,你说过的,一定要来。”袁承志道:“我决不骗你。”

忽然背后有声微响,袁承志站起转身,只听一人冷冷道:“半夜三更的,在这里偷偷摸摸的干么?”那人正是温正。只见他满脸怒气,双手叉腰,大有问罪之意。

温青本来吃了一惊,见到是他,怒道:“你来干什么?”温正道:“问你自己呀。”温青道:“我和袁兄在这里赏月,谁请你来了?这里除了我妈妈之外,谁也不许来。三爷爷说过的,你敢不听话?”温正向袁承志一指道:“怎么他又来了?”温青道:“我请他来的,你管不着!”

袁承志见他兄弟为自己伤了和气,很是不安,说道:“咱们赏月已经尽兴,大家回去安息吧。”温青道:“我偏不去,你坐着。”袁承志只得又坐了下来。

温正呆在当地,闷闷不语,向袁承志侧目斜睨,眼光中满是憎恶之意。

温青怒道:“这些花是我亲手栽的,我不许你看。”温正道:“我看都看过了,你挖出我的眼珠子么?我还要闻一下。”说着用鼻子嗅了几下。温青怒火大炽,忽地跳起身来,双手一阵乱拔,拔起了二十几丛玫瑰,随拔随抛,哭道:“你欺侮我!你欺侮我!拔掉了玫瑰,谁也看不成,这样你才高兴了吧?”

温正脸色铁青,恨恨而去,走了几步,回头说道:“我对你一番心意,你却如此待我,你自己想想,有没良心。这姓袁的广东蛮子黑不溜秋的,你……你偏生……”温青哭道:“谁要你对我好了?你瞧着我不顺眼,你要爷爷们把我娘儿俩赶出去好啦。我和袁兄在这里,你去跟爷爷们说好了。你自己又生得挺俊吗?好白白净净么?”温正叹了口长气,垂头丧气的走了。

温青回到亭中坐下。过了半晌,袁承志道:“你怎么对你哥哥这样子?”

同类推荐
  • 来去匆匆(中篇小说)

    来去匆匆(中篇小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代人,来去匆匆,忙忙碌碌,一路风尘,上天入地,南北奔波,都是为自己想得到的那种生活。他们都得到了么?从我客居的海岛出发,是清晨5点30分。飞机从海岛上的凤凰机场起飞时间是6点50,从我的住处到机场需要30分钟的时间——这是我估计的。头一天晚上我便订好了出租车。就是说,我把一切都事先安排好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且我还有早晨喝豆浆的习惯。
  • 兄弟,爱情

    兄弟,爱情

    郭云天一直以成为极品富婆而目标而努力奋斗,却在二十八岁时遭遇“三十而立的困惑”。为了解除自己的困惑,郭云天想为自己买套住房,手里却实在没钱。听说同事孙笃所住的区域半年后就拆迁,便和孙笃假结婚,半年后再离婚,想以此套得一套住房。没想到孙笃本人虽然不错,其母却非常难搞,竟在他们“婚后”不久,就提出让孙笃的大哥前来暂住的要求。郭云天不得已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却意外地发现孙笃的哥哥孙畅是一位帅气的公务员。郭云天对他一见钟情,准备“拼房”的同时再“拼个老公”,没想到她的梦中情人异常抢手,自己的闺蜜和他的一位酷似苍井空的同事同时看中了他,或明抢,或缓图,令郭云天压力极大。
  • 鹰无泪

    鹰无泪

    本书为钟正林中短篇小说集,是“巴金文学院书系”其中一本。钟正林的小说,从小说的内质到语言,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但与过去的乡土小说不同,钟正林的小说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质,他一方面眷恋田园般宁静纯美的故乡,一方面又痛心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人生活与精神的撞击以及对环境的戕害,既有无奈又有反思,并对因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提出警示,主体非常鲜明。
  • D叔一家的探秘之旅

    D叔一家的探秘之旅

    紧紧围绕“生活在锦绣科学小镇上的D叔一家”探寻生命进化奥秘,寻找“十二生肖秘钥”,守护龙城安危神奇惊险的旅程展开。生命进化场景重现,各人物在远古—现代—未来时空穿行,探索见证生命进化历程;与远古物种相见,揭开生物种起源奥秘,成功获得未来生命之树种子,最终保护了“龙城”,延续了“龙城”一片绿色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 离天堂半步

    离天堂半步

    这个秋季阴雨连绵,南方的梅雨天气占据了陂县城的上空,也耗尽了朱云山的耐心。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心情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好在已是仲秋,空气不潮湿,也用不着烦躁时训斥隔壁的女秘书。这是朱云山的领地,方圆四十亩,厂房八九间,工人六七十个。此刻陈玲玉正在外边监工,指手画脚,忙个不停。细细的雨丝笼着她,更显出独有的妩媚。不过,朱云山并不赏心悦目,只看一眼,他心里就堵。不得不把目光转移,看围墙外雨中骚动的槐树。最后,他的目光落到室内那尊镇邪石兽上,这个石兽叫什么?朱云山不知道,余伟亮送来时,只是反复交代它的功能:镇邪。
热门推荐
  • 金沟里的戴枷人

    金沟里的戴枷人

    公元一八八七年(清光绪十三年)残冬的一天,看看将近午时,北京街头突然响起一阵阵沉闷的锣声,这令人心悸的声音,使本来就砭人肌骨的寒风,显得更加阴冷。随着锣声,一辆木笼囚车,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兵丁和刽子手,押进了菜市口法场。刽子手打开囚车,把穿着罪衣,插着斩标的囚犯拉出木笼,架到了刑场上。黎庶们冒着凛冽寒风,前拥后挤地围在法场四周看热闹。只见那名斩犯,膀宽背窄,身材魁梧,虽是蓬头垢面,眼含悲愤,却也能看出昔日的英威。此人乃是吉林候补道尹李金镛。
  •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最佳时期。本书编写了5~7岁小朋友爱读的性格故事,主人公有善良的小猴子、诚实守信的小熊、自信的小蝴蝶、感恩父母的小松鼠、积极乐观的小鲤鱼等。不仅呈现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而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养成好性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 你是晚风辞山河

    你是晚风辞山河

    凌芊羽首发作品。
  •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本书以名人名言的方式,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教育孩子的有关知识、家教艺术及带领家长走出误区,并给以科学指导和建议,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 武安县志

    武安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金罐

    赤金罐

    一六四五年春,湖北繁华之地襄阳城。城里大街东头有家古董珍宝店,店堂富丽,几只又高又大的红木百宝架上摆着一件件古董,有陶瓷的,有金银的,甚至还有青铜的,形状不一,色彩各异,煞是琳琅满目,另有几只高高的屉柜,想必盛的是小件古董珠宝,店号“聚宝”,老板姓蒋,名世贤,年届不惑。蒋世贤两条卧蚕眉,浓黑如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洞察细微,不说威风,也见精神。一身打扮富而不俗,又文又武,若是听到蒋世贤的言谈则更见其精明不凡。蒋世贤来襄阳开店没有几年,可襄阳城中绅士大户、官场权贵人人皆知,因其豪爽,多与结交。
  • 大秦帝国之惠夫人

    大秦帝国之惠夫人

    温柔苦命的失婚老女人重生到战国时期的秦国,带着系统平台,种田生子的故事,本来以为这辈子就是种田流,没想到男人是一国之君。
  • 窃国枭雄的法宝

    窃国枭雄的法宝

    刺婢狎婢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号称运河“龙头”、“小燕京”的通州,有一座距河三百米,始建于北周的燃灯佛舍利塔。砖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穿雾摩云,颇具冲霄之势。悬铜铃二千二百四十八枚,为世界之最,也是古通州八景之魁首。塔影倒映,微波荡漾,白帆穿梭于碧柳拂水的河面,不但如诗如画,亦为运河上端航标。因而有了“一支塔影认通州”的传世佳句。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1900年9月5日),英、美、德、意、日、俄、奥等国的军队侵占通州。枪声、马嘶声由远而近,通州火光四起,洋兵洋马如同恶魔从天而降。
  •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食野鹿鸣

    食野鹿鸣

    一头鹿,因为一个善良的人,逐渐开了窍,然后成就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