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取出手帕,拭了拭眼泪,道:“自从两年多前,我和一位师姊因事失和之后,我便不敢去见师父,也不敢回家……”张无忌道:“哼,‘毒手无盐丁敏君’坏死啦!姑姑,你不用怕她。”纪晓芙奇道:“咦,你怎知道?”张无忌便述说那晚他和常遇春如何躲在树林之中、如何见到她相救彭和尚。纪晓芙幽幽叹了口气,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下人的耳目,又怎能瞒过?”张无忌道:“姑姑,殷六叔虽为人很好,但你要是不喜欢他,不嫁给他又有什么打紧?下次我见到殷六叔时,请他不要逼你。你爱嫁谁,便嫁谁好啦!”
纪晓芙听他说得天真,将天下事瞧得忒煞轻易,不禁苦笑,缓缓说道:“孩子,也不是我有意对不起你殷六叔,当时我是事出无奈,可是……可是我也没后悔……”瞧着张无忌天真纯洁的脸孔,心想:“这孩子的心地有如一张白纸,这些男女情爱之事,还是别跟他说的好,何况眼前之事,也不见得与此有关。”说道:“我和丁师姊闹翻后,从此不回峨嵋,带着不儿,在此以西三百馀里的舜耕山中隐居。两年多来,每日只和樵子乡农为伴,倒也逍遥安乐。半个月前,我带了不儿到镇上去买布,想给不儿缝几件新衣,却在墙角上看到白粉笔画着一圈佛光和一把小剑,粉笔的印痕什新。这是我峨嵋派呼召同门的讯号,我看到后自是大为惊慌,沉吟良久,自忖我虽和丁师姊失和,但曲不在我,我也没做任何欺师叛门之事,今日说不定同门遇难,不能不加援手。于是依据讯号所示,一直跟到了凤阳。”
“在凤阳城中,又看到了讯号,我携同不儿,到了临淮阁酒楼,见酒楼上已有七八个武林人士等着,崆峒派的圣手伽蓝简捷、华山派薛公远他们三个师兄弟都在其内,可是并无峨嵋同门。我和简捷、薛公远他们以前见过的,问起来时,原来他们也是看到同门相招的讯号,各自赶到这儿赴约,到底为了什么事,却谁也不知。”
“直等到向晚,不见我峨嵋派同门到来,后来却又陆续到了几人,有神拳门的,有丐帮的,都说是接到同门邀约,到临淮阁酒楼聚会,但个个是受人之约,没一个是出面邀约的。大家商量,都起了疑心:莫非是受了敌人愚弄?”
“聚在临淮阁酒楼上的一十五人,包括了九个门派。每个门派传讯的记号自然各不相同,而且均严守秘密,若非本门中人,见到了决不知其中含意。倘若真有敌人暗中布下阴谋,难道他竟能尽知这九个门派的暗号?我一来带着不儿,生怕遇上凶险;二来我也确不愿和同门相见,既见并非同门求援,便起身下楼。”
“忽听得楼梯上笃笃声响,似是有人用棍棒在梯级上敲打,跟着一阵咳嗽之声,一个弓腰曲背、白发如银的老婆婆走了上来。她走几步,咳嗽几声,显得极是辛苦,旁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扶着她左臂。我见那婆婆年老,又身有重病,便闪在一旁,让她先走上来。那小姑娘神清骨秀,相貌美丽。那婆婆右手撑着一根白木拐杖,身穿布衣,似是个贫家老妇,可是左手拿着的一串念珠却金光灿烂,闪闪生光。我凝神看去,只见每颗念珠都是黄金铸成的一朵梅花……”
张无忌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口道:“那老婆婆便是金花的主人?”纪晓芙点头道:“不错!可是当时却有谁想得到?”她从怀中取出一朵小小的金铸梅花,正和张无忌曾拿去给胡青牛看的那朵无异。张无忌大奇,他这几天来一直想着那“金花的主人”,料想他不知是个多么狰狞可怖、凶恶厉害的人物,但听纪晓芙如此说,却是个身患重病的老婆婆,实大出他意料之外。
纪晓芙又道:“那老婆婆上得楼来,又大咳了一阵。那小姑娘道:‘婆婆,你服颗药罢?’那老婆婆点头,小姑娘取出一个瓷瓶,从瓶中倒出一颗药丸,老婆婆慢慢咀嚼了咽下,接连说了几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她一双老眼半闭半开,喃喃的道:‘只有十五个,嗯,你问问他们,武当派和昆仑派的人来了没有?’”
“她走上酒楼之时,谁也没加留神,但忽然听到她说了那两句话,几个耳朵灵的江湖朋友一齐转过头来,待得见到是这么一个老态龙锺的贫妇,都道是听错了话。那小姑娘朗声道:‘喂,我婆婆问你们,武当派和昆仑派有人来了没有?’众人都一呆,谁也没回答。过了片刻,崆峒派的简捷才道:‘小姑娘,你说什么?’那小姑娘道:‘我婆婆问:为什么不见武当派和昆仑派的弟子?’简捷喝问:‘你们是谁?’那老婆婆弯着腰又咳嗽起来。”
“突然之间,一股劲风袭向我胸口。这股劲风不知从何处而来,却迅捷无比,我忙伸掌挡格,登时胸口闭塞,气血翻涌,站立不定,便即坐倒在楼板上,吐出了几口鲜血。我茫无所措,但见那老婆婆身形飘动,东按一掌,西击一拳,中间还夹着一声声咳嗽,顷刻间将酒楼上其馀一十四人尽数击倒。她出手突如其来,身法既快,力道又劲,我们一十五人竟没一个能还得一招半式,每人不是穴道遭点,便是为内力震伤脏腑。那老婆婆左手连扬,金花一朵朵从她念珠串上飞出,一朵朵的分别打在十五人身上。她转过身来,扶着那小姑娘,念声:‘阿弥陀佛!’便颤巍巍的走下楼去。只听得她拐杖着地,发出缓慢的笃笃之声,一步步远去,偶而还有一两声咳嗽从楼下传来。”
纪晓芙说到这里,杨不悔已编好了一个花冠,笑嘻嘻的走来,道:“妈,这个花冠给你戴。”说着给母亲戴在头上。
纪晓芙笑了笑,继续说道:“当时酒楼之中,一十五人个个软瘫在楼板上,有的还能呻吟几声,有的却已上气不接下气……”杨不悔惊道:“妈,你在说那个恶婆婆么?别说,别说,我怕得很。”纪晓芙道:“乖孩子,你再去采花儿编个花冠,给无忌哥哥戴。”杨不悔望着张无忌,问道:“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张无忌道:“要红色的,嗯,还要些白色的,越大越好。”杨不悔张开双手道:“这样大么?”张无忌道:“好,就是这么大。”杨不悔笑着拍手走开。
纪晓芙续道:“我在昏昏沉沉之中,见十多人走过来,都是酒楼中的酒保、掌柜、厨子等等,将我们抬入厨房。不儿这时早已吓得大哭,跟在我身旁。那掌柜的手中拿着一张单子,指着简捷道:‘在他头上涂这药膏。’便有个酒保将事先预备定当的药膏涂在简捷头上。那掌柜看看单子,指着一人道:‘砍下他的右手,接在他左臂上。’两名厨师取过利刃,依言施行。那掌柜说到我的时候,命人在我左肩、左臂砍了三刀,敲碎我臂骨,又强喂我服了一碗甜甜的药水。我明知其中必有剧毒,但当时只有受人摆布的份儿,又如何能反抗?”
“我们一十五人给他们希奇古怪的施了一番酷刑之后,那掌柜的道:‘你们每人都已身受不治之伤,没一个能活得过十天半月。金花的主人说:她老人家跟你们原本无怨无仇,瞧你们可怜见儿的,便大发慈悲,指点一条生路,你们赶快到女山湖畔蝴蝶谷去,恳求一个号称“蝶谷医仙”的胡青牛施医。要是他肯出手,那么每人还有活命之望,否则当世没一人能救你们性命。这胡青牛又有个外号,叫作“见死不救”,你们若不是死磨烂缠,他决计不肯动手。你们跟胡青牛说,金花的主人不久就去找他,叫他及早预备后事罢!’他说完之后,更详细指明路径,大夥儿便到了这里。”
张无忌越听越奇,道:“纪姑姑,如此说来,那临淮阁酒楼中的掌柜、厨师、酒保等一干人,都是那恶婆婆一夥?”
纪晓芙道:“看来那些人都是她的手下,那掌柜的按照恶婆婆单子上写明的法子,对我们施这些酷刑。直到今天,我仍半点也不明白,那恶婆婆为什么要干这桩怪事?她若跟我们有仇,要取我们性命原只举手之劳。若存心要我们多吃些苦头,以这些恶毒的法儿来痛加折磨,为什么又指点我们来向胡先生求医?又说她不久后便来找胡先生寻仇,难道用这些千奇百怪的法儿将我们整治一顿,是为了试一试胡先生的医道?”
张无忌沉吟半晌,说道:“这金花婆婆既要来跟胡先生为难,按理说,胡先生原该将你们治好,齐心合力,共御大敌。否则他口说不肯施治,为什么又教了我各种解救的方术,施用起来,确具灵效,那是他明里不救,暗中假手于我来救人。可是他教我治好了你们,半夜里却又偷偷前来下毒,令你们死不死、活不活的。真奇怪之极了。”
两人商量良久,想不出半点缘由。杨不悔已编了一个大花冠,给张无忌戴在头上。
张无忌道:“纪姑姑,以后除非是我亲手给你端来的汤药,否则千万不可服用。晚上手边要放好兵刃,防人加害。眼前你还不能便去,等我再配几剂药给你服了,内伤无碍之后,乘早带了不悔妹妹逃走罢。”
纪晓芙点点头,又道:“孩子,这姓胡的居心如此叵测,你跟他同住,也非善策,不如咱们一起走罢。”张无忌道:“嗯,他一向对我倒是挺好的。他本来说,要治好我身上阴毒之后,再将我害死,但他既治不好,自也不会出手害我了。本来咱们这时便走,最是稳妥,但如何医治姑姑内伤,我还有几处不明,须得再请教胡先生。”纪晓芙道:“他既暗中下毒害我,那么教你的方术只怕也故意说错。”
张无忌道:“那又不然。胡先生教我的法子,无不效验如神。这中间的是非,我是分辨得出的。奇就奇在这里。我本来想,那金花的主人要来为难胡先生,他身在病中,我可不能在他有难之时离他而去。但胡先生似乎是假装有病。”
当天晚上,张无忌睁眼不睡,到得三更时分,果然又听到胡青牛悄悄从房中出来,到纪晓芙的茅棚中去下毒。这般过了三日,纪晓芙因不服毒药,痊愈得什快。简捷、薛公远他们却好了又发,反反覆覆,有几个脾气暴躁的已大出怨言,说张无忌的医道太过低劣。张无忌也不理会,准拟过了今晚,便和纪晓芙母女脱身远走,自己阴毒难除,也不回到武当山去了,免得太师父和诸师伯叔伤心,找个荒僻的所在,静悄悄的一死便了。
这晚临睡之时,张无忌想明天一早便要离去,胡青牛虽然古怪,待自己毕竟不错,若非得他医治,焉能活到今日?这两年多来,又蒙他传授不少医术,相处一场,临别也颇感黯然,于是走到他房外,问候了几句,又想起那金花婆婆早晚要来寻事,不知他何以抵御,不禁为他担心,说道:“胡先生,你在蝴蝶谷中住了这么久,难道不厌烦么?干么不到别的地方玩玩?”
胡青牛一怔,道:“我有病在身,怎能行走?”张无忌道:“套一辆骡车,就可走了。只要用布蒙住车门车窗,密不通风,也就是了。你若愿意出门,我陪你去便是。”
胡青牛叹道:“孩子,你倒好心。天下虽大,只可惜到处都是一样。你这几天胸口觉得怎样?丹田中寒气翻涌么?”张无忌道:“寒气日什一日,反正无药可治,就任其自然罢。”
胡青牛顿了一顿,道:“我开张救命的药方给你,用当归、远志、生地、独活、防风五味药,二更时以穿山甲为引,急服。”张无忌吃了一惊,心想这五味药和自己的病情绝无关连,而且药性颇有冲突之处,以穿山甲作药引,更是不通,问道:“先生,这些药份量如何?”胡青牛怒道:“份量越重越好。我已跟你说了,还不快快滚出去?”
这些年来,胡青牛跟张无忌谈论医理药性,当他是半徒半友,虽年岁相差什远,待他向来颇有礼貌,这时竟忽然如此不留情面的呼叱,张无忌一听之下,不由得怒气冲冲的回到卧房,心道:“我好意劝你远行避祸,没来由却遭这番折辱,又胡乱开这张药方给我,难道我会上当么?”躺在床上,想着适才胡青牛的无礼言语,只觉太过不近人情,正要蒙眬入睡,忽地想起:“当归、远志……那有份量越重越好之理?莫非……莫非他说当归,乃是‘该当归去’之意?”
一想到“当归”或许是“该当归去”之意,跟着便想:“远志”是叫我“志在远方”、“高飞远走”,“生地”和“独活”的意思明白不过,自是说如此方有生路,方能独活,那“防风”呢?嗯,是说“须防走漏风声”;又说“二更时以穿山甲为引,急服”,“穿山甲”,那是叫我穿山逃走,不可经由谷中大路而行,而且须二更时急走。
这么一想,对胡青牛这张药不对症、莫名其妙的方子,登时豁然尽解,跳起身来,转念又想:“胡先生必知眼前大祸临头,是以好意叫我急速逃走,可是此刻敌人未至,他为什么不明明白白跟我说,却要打这个哑谜?倘若我揣摩不出,岂不误事?此刻二更已过,须得快走。”暗想胡先生必有难言之隐,因此这些日子始终不走,说不定暗中已安排了对付大敌的巧妙机关,他虽叫我“防风”、“独活”,但纪姑姑母女却不能不救。
他悄悄出房,走到纪晓芙的茅棚中。只见纪晓芙躺在稻草上,却另有一人弯着腰,俯在纪晓芙身前。这一晚是月半,月光从茅棚的空隙中照射进来,张无忌见那人方巾蓝衫、青布蒙脸,正是胡青牛,瞬息间千百个疑团涌向心间。
只见胡青牛左手揑住纪晓芙脸颊,逼得她张开嘴来,右手取出一颗药丸,便要喂入她口中。张无忌见情势危急,急忙跃出,叫道:“胡先生,不可害人……”
那人一惊回头,便松开了手,砰的一响,背上已给纪晓芙一掌重重击中。他身子软倒,蒙在脸上的青布也掀开了半边。
张无忌一看之下,不禁惊呼,原来这人不是胡青牛,秀眉粉脸,却是个中年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