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0800000010

第10章 徕卡照相机(6)

她把这页纸撕下来,用一枚图钉钉在墙上的一幅油画印刷品旁边。这是一幅风景油画,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的《靠近悬崖的房子》。林译苇看见过德加一些人物画印刷品,却很少见过他的风景画。这幅画的画面呈现出暖色调,几幢乡村房屋的斜坡式房顶在夕阳下闪耀着玫瑰色的光泽,呈现出一种永远的安谧氛围。她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

她往后退了两步。在这个距离,纸上的字已经变得模糊了,但那张画片上的天空、房屋和树丛还清晰可辨,它们从时间的另一端浮现出来,展现出古代空间的特质。林译苇的视线融化在画面的色彩之中。随后,她又想到了玻璃板下面压着的那几张没有色彩的照片——荒野的风景——河流、荒坡上的小路和石块、旧木屋和栅栏。一幅油画与一张照片所传递的信息不一样。她想,油画所表现的空间是主观的空间,而照片记录的空间是客观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的方向性不同。一个画油画的男人或女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画笔显现消逝的事物,他们可以让一座古代的村庄浮现在一块画布上,可以让一个牧羊人在古代的阳光里行走。而一部照相机只能再现同一时间里的事物。如果一个行走的当代人被一部照相机拍摄,他的影像被固定在感光胶片上时,他在空间移动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生活在一连串的瞬间之中。她想,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被一种物理的方式固定下来,并且被分解。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当生命和生活纠缠不清的时刻,就是一个人迷惘的时刻。

林译苇又开始在便笺本上书写。

早上,林译苇离开家去上班。她走下住宅楼外面的斜坡。这是一条十米宽的水泥道路,两边是刚长出嫩绿色新叶的法国梧桐树。柠檬色的阳光像明亮清澈的水,将树叶洗得透亮。林译苇走在斜坡上的树荫里,跳跃的光斑在她身上闪烁,她看见斜坡的尽头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他身穿一件缀有许多口袋的帆布背心,肩上挎着一个黑色尼龙摄影包。他的长头发扎成一束马尾巴,脸部处在阳光的阴影里。搞摄影的人总是这样打扮,林译苇想,他们总是做出很艺术的模样,总是把一些符号化的东西作为标志,成为时代的常识。

突然,她意识到这个人可能与自己有关。他似乎是在等自己。离他越近,她就越是感觉到他是一个障碍物。而且,他的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危险的气息。这时,她的高跟鞋踩进路面一处浅浅的凹坑,右脚崴了一下。她想起自己每当面临紧张场面时,往往会崴脚,这是自己最不争气的地方。她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向前走。

那个年轻人跟了上来,与她并肩走在一起。他打开摄影包,取出一个棕色牛皮纸袋。

“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说。

林译苇很少与陌生男子并肩行走。他的身上有一股强烈的男人气息,夹杂着淡淡的陈旧烟草味。林译苇对这种气味很敏感,但她并不觉得讨厌。只不过,他的装束让她感到别扭。她加快脚步,他也加快脚步,把一沓黑白照片递到她眼前。

林译苇曾经细致描述过一些黑白照片的内容,那是一些城市的风景,是各种建筑物。这个男子递过来的黑白照片上,仍然是城市的风景,但其中的主体却是一个女人的背影。她认出来了,这个女人是自己,穿一身黑色的风衣,行走在一条街道上,像走在一个梦里。她的衣襟被行走时产生的气流拂动,充满动感。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她的目光转向右边。她第一次欣赏到了自己的脸部侧面。

林译苇看完了这沓照片,镇静地看着年轻人的眼睛。他的眼睛像深褐色的水晶石,又深沉又透亮。

“你为什么要跟踪我?”

“为了拍摄你的照片,你的背影。我没有恶意。你可以把这样的行为理解为摄影艺术创作。”

“你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现在我就征求你的意见。也许你会喜欢这些作品。”

林译苇不说话了。她的步子迈得更快了一些。年轻人跟了上来。

“我叫叶飘。”他说,“你呢?”

“你既然有本事偷拍别人的照片,就应该有本事知道我的名字。”

“我不知道你这是在表扬我,还是在挖苦我。”

“总之我不会说谢谢你。你可以走了。”

“我的手中还有一张照片,那是我在另一个地方拍摄的。那上面有你。”

林译苇停住脚步。她转过身来面对着他。他直视她的眼睛。他在她的眼睛里发现了一丝奇特的神色——它包含了愤怒和惊讶,也许还包含了一点点兴奋。他无法描述这样的眼神。他只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猛烈跳动。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多事?”

叶飘从她的语气中感觉不到怒气和厌烦。他仍然与她并肩行走。不知不觉之间,两人靠近了一点。

“我叫叶飘,飘落的树叶。”

“你说第二次了。”

“很正确。但是你还没有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对你说过两次,你对我说一次就行了。”

“你这个人心眼儿多,话也多。”林译苇说,“我的名字是林译苇。”

“噢,谢谢。怎么写呢?”

“树林的林,翻译的译,芦苇的苇。”

“好精彩的名字。”叶飘说,“我正好知道有个哲学家说过,人是一棵芦苇,但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林译苇,我懂了。”

“你懂不懂不要紧,我想问的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我的?”

“几天以前,在前门街,离嘉乐面包坊不远。你想一想,摩托车出事的地方,那天你去过那个地方没有?”

“你到那里去做什么?”

“我平时为报纸拍摄新闻照片。这是一份临时的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好,我每天都背着相机在城里东奔西走,拍摄各种新鲜事情。有一天,我正好碰见两辆摩托车撞在一起,我无意中把你也拍摄下来了。”

“我知道,你们这些搞摄影的人,身上挎了一架照相机,就以为自己有了特殊的话语权。你们的优越感主要倚仗一个机器,一个工具。”

“你说的那种人的确有。但那一定不是我。我的理解是,摄影活动是一种很自由的行为,每个人的动机也不同。所以,搞摄影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的。”

“不一定。在我的眼里,摄影者都是一种类型化的人。当然,这也许是你们类型化的外表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林译苇说,“搞摄影的男人都身穿一件有许多口袋的背心,背着一个大挎包,脑袋后面扎着一条马尾巴。也许是因为你们拥有这样的装束,再加上照相机这样的工具,自我感觉就特别好。也许你们自认为可以用这种工具对这个世界随意处置和随意评价。你们自己为自己赋予了一种权力。拥有权力的人感觉应该很好。你是不是这样认为?”

“也许吧。”叶飘说,“我有一点你所说的感觉,但是……”

“‘但是’并不重要。”林译苇说,“有这种感觉,你就会成为类型化的人。这种类型化不是职业的特征,而是心理的特征。一个人只要在肩头挎上一部照相机,他就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说到底,这是因为工具会延伸人的力量,会提升人的价值。照相机是一种工具,而且,这样的工具不是简单地制造物质产品,它还制造精神产品。它创造一种文化,或是负载某种思想。所以,它具有不确定性。拥有它的人也许就拥有了探索世界或者表达世界的可能,但这个人往往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会迷恋于表达他所理解的社会关系,表达他所感兴趣的图像。因而,就会有大量的男人拿着照相机去拍摄女人。这一点我很理解。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是最平淡无奇的事情。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有些人却把它看得很神圣。为了这种神圣,有的人感到兴奋,有的人感到紧张,有的人感到如临大敌。如果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这种摄影观念是叶飘从未听过的。他感到新鲜。他小心地吸了一口气,没有闻到他所期待的香水味。显然,身边这个女子没有使用香水。他回忆起自己过去拍摄人体模特儿的场景。那些青年女子赤裸的身体在他的记忆中闪烁着象牙般的光泽。当他从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对准她们的裸体时,他总是有点激动。将女性完美的身体留在胶片上,再复制在照相纸上,这是创造艺术品的过程。他对这样的过程着迷,同时也感到信心不足。每次他从彩扩店取到冲印出来的彩色照片时,都会对自己所拍摄的画面感到失望。曾经很生动的场景变成简单的图像,照片上的女人身体变成平面的呆板物体,那上面附着的颜色变成纷乱的视觉信息,干扰阅读者进入更深的层面。后来,他只拍摄黑白照片。在彩色照片和数码照相机的时代,黑白照片是一扇朴素的门。它阻拦了繁杂的信息,将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构成人们视线的入口,使阅读者能够径直进入事物的核心。

叶飘明白了身边这位女士对他产生吸引力的原因。第一次的拍摄现场是灰蒙蒙的阴雨天,第二次的拍摄现场是灰白色的街道上,在这两个场景里,她都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这本身就类似一幅黑白照片。当他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拍摄了她,然后在黑白照片上认出了她时,她全身蕴含的气质就不可阻挡地在他的意识里洇散开来,侵蚀了他的灵魂。

现在,他和她并肩走在彩色水泥砖铺成的人行道上。他觉得自己像是在梦游。他在一张正在显影的照片上发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子,后来他又在现实中找到了她,与她一起在街上行走,听她作为一个局外人对摄影人进行评价。他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评价。在她的语调里,他感到摄影人简直像一群傻瓜。

他们拐过一个弯道,来到另一条街面。叶飘感觉到,他们一同拐弯,这很有意思,这是一个象征,仿佛他的生命轨迹也随之拐了一个弯。这时,她停住脚步,转身面对着他。

“我家里有一部旧照相机,牌子是徕卡。”她说话的时候,仍然没有表情,好像是一个证人在法庭上陈述事实,“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试一试。也许它还能拍摄照片。”

说完这句话,她加快脚步,径直向前走去。叶飘呆呆地站在原地。

韩其楼在高峰砦下面的天顶小学围墙外面走来走去,倾听校园里发出的声音。他听见的是自己的皮鞋踩在草丛中的沙沙声。

一阵电铃声打破了沉寂,随后,孩子们兴奋的喊叫声像浪潮一样从围墙上空漫出来。下课了。

韩其楼从裤兜里摸出被焐热了的三星牌手机,翻开机盖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时间。现在是上午十时五十分。他又转身看了看远方的竹林。几天前,他曾经和凌志在那里捕捉画眉。由于空气中潮气较浓,那一大片竹林呈现出模糊的蓝灰色,一些灰色的小点子从竹林里弹出来,然后又消失在竹林中。那是画眉鸟在嬉戏。文纹说得对,它们又回来了。

韩其楼在手机的按键上按了几个数字。电话通了,他不希望像刚才那样,没有人拿起听筒。今天,他已经是第三次向这个电话机打电话了。

今天一早,他乘公交车来到天顶寨。下车后,他去那片竹林观察了一下,林中有许多画眉鸟。它们像一些烦躁的影子,不断地在林中的竹枝间闪来闪去,并发出叫声。他能够分辨出来,发出“啤啤”声的是雌鸟,雄鸟的叫声更悦耳,富有旋律性。

他沿着上次追赶画眉鸟的小路来到那幢砂岩砌成的房子后面,那扇玻璃窗却紧紧闭着。他拨通了房间里的电话。他听见微弱的铃声从窗户的缝隙里透出来。没有人接电话。她是教师,她一定是在教室里。他想。但也许她会在下课的时间回到这间屋子。

屋里没有人接电话,他感到失望,又感到轻松。他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并没有一个男人拿起电话听筒,然后厉声地问他是谁。

然后,他期待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在学校下课的时候再次拨通了电话,有人接了。是她的声音。

“喂?”她在电话里说。

韩其楼不知不觉地捏紧了手机。

“我是韩其楼。”他说,“我想问一下画眉的消息。它们飞回来没有?”

电话那一端在沉默。

“文纹,你听不出来我是谁了?我是那天钻到你的床下捉画眉鸟的那个人。”

“我听出来了。”文纹说。她的声音很轻,似乎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并不感到惊讶,“你在哪里?”她轻声问道。

“画眉鸟飞回来没有?”

“它们一直没有飞走。现在你在哪儿?”

她说的是实话。画眉鸟确实活跃在竹林里。她还想知道他在哪里。韩其楼的心跳加快了。他对她说,他在学校的大门外。

“我刚才听见了铃声。”他说,“我希望这是放学的铃声。”

电话那边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搁下了电话。

韩其楼感到自己的心脏不断地往下沉。他的双腿有点发软。他沿着那堵灰色石头砌成的围墙向前走。他想走到那扇窗户旁边去看一看,那是一扇让他失眠的窗户。

在离那扇窗户十多米远的地方,他感觉自己的身后有人。转过身来,他看见一个身穿灰色套裙的青年女子向他走来。是文纹。经过他身边时,她没有停下,而是看了他一眼之后继续向前走。她沿着他上次追赶画眉的小路走了几十米,拐上了一条灰色的沥青小公路。这条小公路也许很久没有通汽车了,路面长了一些苔藓。韩其楼远远跟在她的后面。当她走到小公路与一条大公路相交的地方,一辆客车驶了过来。文纹招手让汽车停下,她回头看了一眼,抓住车门把手上了车。韩其楼紧走几步,也上了这辆汽车。

同类推荐
  • 白蛇

    白蛇

    《白蛇》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的一部,含《白蛇》《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魔旦》《白麻雀》《学校中的故事》五部中短篇作品。主打篇目《白蛇》:文革中,因出演《白蛇》而“镇压”的著名女演员孙丽坤被囚于破败的布景房中。曾经倾倒众生的她,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与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渐渐变得庸俗、麻木。十月里,来了一个身着旧黄呢子军装的青年,常驻足于她的窗下。不久看守她的女娃告知将有上级派来的人前来审查……严歌苓以诗一般精妙的语言讲着故事,对古老的男女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不可言说、隐隐作痛的爱情,揭示的是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3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3

    刘备虽然进入益州,夺取益州的过程却艰险异常,雒城之战围攻一年未克,乃至庞统中箭殒命,数万将士埋骨西川。关键时刻,诸葛亮果断率军入川增援,终于坐拥天府之国。然而,荆州集团刚入成都,便遭遇益州豪强集体施压,一时间士绅抗议、民怨沸腾。当此之时,诸葛亮以雷霆手段震慑豪强,挽救民心,将复杂的乱局一一理顺,益州遂成为蜀汉政权的坚实基础。坐稳益州后,刘备集团在定军山打出一场千古名役,将曹操的十几万大军成功逼出汉中。至此,益州汉中连成一片,外则有荆州做辅,诸葛亮隆中对两路出击中原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而刘备、诸葛亮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
  • 风铃

    风铃

    只因无端陷入一桩匪夷所思的“狗血”绑架案,接受调查便成为杜连福全部生活内容。这一切让他猝不及防。知道我们为什么传唤你吗?……知道。太阳西沉,街灯未亮,这是一天中城市最昏暗的时刻。杜连福走出洗浴城大门抬眼向大街上空望望,诡异的暗黑不由得使他的心往下一沉,害冷似的打个战,下意识地往下拉拉帽檐,又将出门前未系的羽绒服纽扣一颗颗系好,这才迈步向前,穿过马路,走进更为黑暗的待拆城中村。老爷子,往前走,别转身。杜连福听到身后有压低声音的说话,正疑惑这话是不是冲着自己时,只觉后腰被一硬“家伙”顶住。枪,遭劫了。
  • 穷乡书记

    穷乡书记

    湖东村的大堤没有炸,洪水是在赖崇明倒下之后十多分钟渐渐退下去的。赖崇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听小田一说,就要爬起来去乡里看看。小田按住他,说你还挂着水呢!赖崇明叹口气,说全乡损失这么大,我愧对几万人民啊!小田劝道,赖书记,天灾人祸谁也挡不住的。你又何必内疚呢!稍时又告诉赖崇明,张乡长在这里看你一天一夜了,他嘱托我醒来告诉你,他说他对不住你。赖崇明一听乐了,这个老张真有意思,他怎么对不住我的呢!小田说,反正我也说不清楚,我见张乡长当时的表情很复杂,也很动情,后来吴县长、李秘书他们来了,他就没说下去。正说话,赖崇明的父亲挎着一篮子鸡进来了,小田急忙走到走廊上,让他们父子俩说话。
  • 热望的人(中)

    热望的人(中)

    章小茜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秀人在一起。感情来得悄无声息而又无比迅猛,如一轮巨浪袭来,整颗心浸润其中。说来他们的关系是因为秀人一次“见义勇为”变得亲密起来。学期接近尾声,舞蹈老师开始筹备花桥镇一年一度的学生舞蹈大赛,作为以舞蹈见长的特招生章小茜,自然是领舞位置的热门人选。原本气氛融洽的舞伴们,都变得各怀鬼胎起来,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交头接耳。
热门推荐
  • 三斩

    三斩

    “我要走到天之巅峰,地之尽头,我要看尽这天地的风云变幻,蔚然壮阔。”“我要喝最烈的酒,修最大的道,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景。”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仙界危机

    仙界危机

    不良少年王城,误入仙途,从此踏上修仙之路!
  • 与狼共生

    与狼共生

    你一定听说过狼孩吧!但是你知道狼和人在一起是怎么生存的吗?我们将一起解读狼道与狼性,如果你是狼迷,亦或是生存迷,不妨都来这里看看一个上班族是如何在荒野之中,与狼共生的!part1.郎桐坠入四面环山的山谷,面对生存危机!一方面是饥饿与疾病,一方面则是猎食者——狼与其他野兽!郎桐应该怎样生存?part2.郎桐终于得以回到都市,但是狼却被送到了动物园。习惯了自由与安和的野外生活的郎桐却开始对社会不满,他究竟如何拯救自己,拯救狼群?
  • 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From Morgan Rice, #1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SORCERER'S RING, comes a riveting new fantasy series.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tells the epic coming of age story of Royce, 17, a peasant farmer who senses, with his special fighting skills, that he is different from all the other boys in his village. There resides within him a power he does not understand, and a hidden destiny he is afraid to face.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秘方秘方》少年阿亮先后遇上了三个奇特的秘方。这三个奇特的秘方分别掌握在三个不同的、奇特的人手里……这就注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有人说:每个秘方都包含一些生死祸福、恩仇善恶等等的故事。而人生、社会不也就是这些“等等”组成的么?照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是必定会遇上一些“秘方”的了?也许,也许。《绝招》暑假的某一天,马丁忽然发现自已有一个绝招,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名人。成了名人,当然就会有人追着求签名的,当然动不动就会有奇遇的,当然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当作两只脚的猫的……这下子可热闹了!马丁有什么绝招?别急着回答,至少等读完了这本书再说。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其实是一本美国平凡小镇生活观察笔记。《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一个美国人眼中真实的美国。翻开本书,领略美国繁华背后真实而平凡的小镇生活。美国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处处都是繁华吗?美国人的生活真的如美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吗?真实的美国到底什么样?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亲身游历美国38个州,行驶13978英里,考察上百个美国小镇的风俗、饮食、娱乐、交通后惊奇地发现: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似乎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灯红酒绿,而是在平凡真实中透露出淡淡的寂寞。
  • 梨花误

    梨花误

    步蘅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睛,有种摄人的吸引力,令她怎么也挪不开目光。那竟是一双……绿色的眼睛!不,是一只绿色的眼睛!另外一只是灰褐色的……不一样的颜色,却都一般晶莹亮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