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接合同写作,几个月了,每天晚上都是如此,战斗到深夜。大年初一那天,一个人帮姐姐照顾着药店,一边还坐在电脑前写文章。怕的就是错过了合同的截止日期。平时里,大家都觉得我做编辑,多么文艺高大上,只不过是这些情绪没有吐出来罢了。谁不是在为了活得更好,一边做着孙子,一边和生活抗争着呢……
吐槽了一大通,有人惊讶,有人安慰,觉得从来没想到那个开口无节操、闭口高冷的盒饭叔,竟然心里也有那么多的压力和情绪。
可生活中谁不是有那么多的压力和情绪呢?活着,本就不易,但要想以死亡来了结这一切,那倒反而显得轻松了。可死亡之后,这尘世的喜怒哀乐,之于你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可以开心了在家里笑,难过了在家里哭;有一个女人在家里,可以叫无数次她的名字,她都会在那里应答你;我还想要有一个女儿,把她打扮得像一个小公主,在放学回家之后,对我说一声:爸爸,我回来啦!
我知道,吐槽完那些情绪,还得继续上路。也许开始出发之前,我想过无数次,有一天自己要做一个作家,可走到今天,我还想说,我也想做个平平凡凡的男人,过一世淡然而幸福的生活。越是平凡,越是不易。吐槽了不满,我们还得回到尘世的战场里,把这场仗打完。实现了,它就是理想,没实现,至少我们也为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努力过。
迷茫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青春年少,盲目的自信和梦想,让我们甚至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上天摘星星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的事儿。
墨一现在是个在CG业界还蛮有名气的画家。
好像只有成功了的人才适合谈梦想似的。那日采访,他给我讲了一个很漫长的故事。
墨一的老爸是书法家,从小他就喜欢老爸笔墨生辉。耳濡目染之下,同学们都去读文化考大学的时候,他15岁就入了艺术类专科学校,学传统绘画,后来考进大学学习动画漫画。
到这里为止,他的人生和其他人的人生都没有多大差别。
他在大学里,看到了以前小时候没见过的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觉得以后自己也要从事艺术行业,要做一个艺术家。他也很自信于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把握。
毕业之后,他从吉林来到北京。
都说北京是个充满梦想的城市,这座城市汇聚了很多行业资源,不管做什么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发挥自我的舞台。但汪峰《北京北京》、大乔小乔《北京情结》、好妹妹《一个人的北京》又唱出了这座城市的忧伤与迷惘。
墨一带着满腔热情,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到梦想。
在北京,他一个人都不认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刚大学毕业,这次挫折把自己满腔的艺术热情浇了个透心凉。他像被莫名地投入到一个闷罐里,连呼吸都觉得陌生。他拖着行李箱在北京的街头走了一天,寻求工作的压力,以及街上那些把他当奇怪的人看待的眼神,让他感到深深的孤独。
那种孤独感虚无感,让他心生恐惧,这种恐惧没有吞噬他,后来他进了游戏公司做原画设计。他的绘画才能终于转化成生活来源。艺术热情归艺术热情,没办法生活又怎么追求梦想。
他辗转去过多家游戏公司担任原画设计师,也担任过游戏设计讲师,虽然每次他都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可那些还不是自己追求的东西。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他自己也不太清楚。
直到他遇到日本CG大师正子公也。正子公也画《百花三国志》《绘卷水浒传》,把中国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也开始画《西游记》。开始画《西游记》,本意只是想让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时,那些空虚孤独的时间有所消度,也当作是练笔,不要荒废了自己的绘画技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力。这一画便画成了他的人生里程碑。
面对压力、冷漠、孤独和梦想,他拼命地画,像是一种发泄,也像是一种追逐。这一画就是四年半。四年半之前,他还是初到北京的有满腔热情和梦想的新鲜人。四年半之后,他回到长春开起了自己的CG工作室。在北京,热情被浇冷水,体验了各种梦想碰南墙,之后他在《西游记》这个绘画项目里找到了自我。
那些画风像CG绘画的霸气与凌厉,每一幅画都是他耗费好多个日日夜夜一笔一画涂抹上去的颜料,却堪比电脑绘画一样精致。那些精致的画,让他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专注到只能看到画,什么梦想、冷漠、孤独都看不到。
他常常画得自己像一个“疯子”“神经病”,凌晨爬起来仿佛走火入魔般地挥动笔墨。画上道之后,他一度非常渴盼画完那天的喜悦,可四年半之后,他却显得无比冷静。那天他在长春的工作室里,抽着烟,心里一片宁静……
他知道,该是开启新的项目继续画下去了。
本想是修炼心性,却无意中画出了梦想。他在自我修炼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在北京开始画,一个人在长春画完,途中经历了很多人的来来回回,有的人来过,有的人离开,他也变得更冷静起来。他说,很高兴这些年自己成长了,成长的不只是画技,更多是心灵的感悟。
曾经那个满腔热情的少年,只身来到北京闯荡,想实现自己的艺术美梦,终于在绘画中找到自我,变得冷静,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了。
他办CG工作室,教人绘画,而自己也带着绘画走遍了日韩,中国的香港台湾,还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画得越多,越有种近乎信仰的执着。
年少的我们,曾经有多少次像当年的墨一,带着满腔热情,渴望着实现伟大梦想的快乐,最终因为那华丽的梦想一次次碰南墙,一次次地感受到梦想和失败从来都是相亲相爱的小伙伴,一次次地追逐到最后都忘记了我们是为什么而出发,只看到那个华丽梦想的模糊影子,却忽视了梦想更细腻真切的模样。
有个小伙伴Y,他爱看武侠小说,写得颇好的文字,一身侠气,写的诗歌又有柔情又充满了情怀。他很爱写诗。
偶尔有次,我们聊天,问起以后的梦想。他说,是“荣华富贵”吧。挣钱,买一套三居的房子,给自己留个书房。然后娶一个皮肤白皙的老婆,天天腻在一起。偶尔写点小文章,就再好不过了。
我想,这算是个终极的理想吧。作家也好画家也罢,那些虚荣的背后,应该都是简单幸福的生活吧。可虚荣太美,美得年少的我们,常常不能自持。往往被虚荣冲昏头脑之后,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
目标是什么?自己在哪里?从此处到彼端怎么达到?
这些细致的问题都被我们简化成“热血上脑”。
我知道小伙伴Y曾经的梦想是做一个诗人。可穷诗人在这世界上有多少立足之地?他渐渐地放下了那华而不实的梦想,现在在一个路桥公司做设计师,常常拼命加班到很晚,不过就是为了达成他“荣华富贵”的梦想。
青春年少,盲目的自信和梦想,让我们甚至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上天摘星星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的事儿。校园的环境太单纯,太适合做梦了。所以也常常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昂着头工作生活不看脚下的路,迟早要掉进下水道里。
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就是我们的热血和现实出现了落差,这种落差太大,它可能会毁了我们,但肯定会有落差,这种落差才正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
有追求有梦想,从来都是好的。就像曾经采访国内知名80后作家笛安,她说卡波特就是她的梦想,有梦想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努力达到那个目标。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但你知道你自己的实力,你知道你的方向,你努力去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个成功的人,没有时间自我怀疑
成功的人,大概是永远没有时间自我怀疑,他们在跌倒的地方总结经验,迅速爬起来,走得更快更高。
一
前些时间,发生了一个搞笑的新闻事件。
广西柳州,一螺蛳粉店里,女孩在吃粉。本来吃得好好的,可对面一对情侣你一口我一口地秀恩爱,一边吃一边还对着她笑。姑娘觉得他们是在嘲笑自己单身,怒火中烧,一气之下将吃剩的螺蛳粉,从头到脚地泼到了对方姑娘身上,然后拔腿就跑。无奈,姑娘最后被抓住,赔偿了对方600元精神损失费。
这好像是在讲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秀恩爱给单身带去的痛苦。
笑过之后,想想还蛮心酸的。大概身处其中,如果我们是那个被嘲笑的姑娘,大概我们也会理解那样的行为。可是,对方是不是真的在嘲笑她呢?互不相识的人,别人又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单身,或许只是一个人在这里吃饭而已,又有什么理由可以嘲笑呢?到底,不过是女孩自己想太多。心魔作怪,让她把别人的表情变作了镜子,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胆怯和软弱。
二
高中的时候,我学过一年吉他。那时候也认识了一些热爱音乐的朋友。
可我天生不是玩音乐的料,买吉他,练习,玩了一阵之后,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初中的时候,还幻想过以后做歌手,到了高中,现实早就把我拉回了地面,有点爱好总也是好的。
当时在同个琴行练琴的一个男孩,他比我进琴行学琴晚一些。吉他老师是琴行的老板,他有个自己的乐队,担任主唱和节奏吉他。跟他学吉他没有分班,就随意地坐在琴行后面隔开的房间里。店铺开设在学校外面的那条街上。所以一起学习的,多数都是学校的同学。
那个比我晚进来的男孩,音色很好,但唱歌总是有些放不开,像是被提着脖子的感觉。大概和他内向的性格有关。每次他都是一个人背着吉他来琴行,一个人离开。
每次老师都叫我们先“爬格子”,左手在不同的品位不同的弦上滑动,右手相应地拨动琴弦,音不能破,一定要弹奏出声音。每次他都练得特别慢。但也一直试图跟上大家的节奏。一起在琴行学习的,有很多人都不用练习了,他们在背着曲谱,开始弹奏一些曲子。
我也不是天赋型选手,不过好在我放松心情,只当是个爱好,我这种人是肯定进不了什么校园乐队,音色也不出众。但我觉得那个男孩完全有做主唱的潜质的,就凭借着他那音色就可以迷倒不少人。
有次大家都在休息。偶尔也有人在练习点弦、滑弦等特殊的炫技。这时候他还在拼命地张开左手,把手指分开放在不同的弦上,练最基础的C和弦。可他的手指总是会碰到其他的弦,右手拨不出声音,或者拨弄出奇怪的噪音。
旁边有个帅气的男孩,说,你手稍微放松一些,不要摁太死了。
吉他老师也肯定了他的说法。
一起学琴的同学,说完之后又自顾自练习起来。他却微微颔首,脸都涨红了。问了句老师,我是不是手张不了那么开,摁不住C和弦啊。
之前说话那个男孩笑了笑,怎么可能呢。C和弦可是最基础的了呢。还有些跨了多个品位的改进版和弦,那些才是夸张呢。
他没有说话,在那里还是练习C和弦。
想想,我刚开始来学琴的时候,也像他一样,有些和弦总感觉掌握不好。而且刚开始练的时候,高音的mi那根弦非常的细,勒得左手生疼。起老茧之后,才开始没有了强烈的痛感。
因为跨层次教学,琴行里坐着不同水平的吉他爱好者。有些男孩都是可以自己写歌的水平了,交钱学琴,只是想找个练琴的地方,有同好能够更好地督促自己进步。有的虽然不到写歌的水平,至少也都是可以随便弹奏几首Beyond的歌,或者自己买书,照着谱子学一些时下的流行歌曲。
我是属于比较笨的那种,想着能够学会几首歌,能够以后拿来炫耀就够了。琴行老师教我调琴的时候,也让那个男孩跟着看我这边一起学。因为他来得比我晚,这些对他来说可能比我来说还要艰难。
老师拿出一个吹奏式调音器。说琴弦松紧会影响音阶的高低变化,久了琴音就会不准,需要我们调校。可以听每个弦音的变化,来调整琴弦松紧度。如果不会的话,也可以用吹奏调音器,调音器的发声就是对应的琴弦应该校准的音阶。
老师把我和那个男孩的琴弦都拧乱了,让我们自己试着调一下。我拧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感觉。那个男孩也是,根本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在调音器声音的影响下,慢慢地找感觉。调好之后,老师说,勉强算找到感觉了,回去多练习。可那个男孩怎么也没有调准。后来老师帮他调准,让他还是从最基本的和弦开始练习吧。
过了几天那个男孩没再在琴行出现。课时还没有完结,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还问了老师,他说他也不知道,估计是有什么事情来不了了吧。
偶然,在学校里碰到他。原来他是低我一年级的学弟,平时不在一栋楼里上课,也很少遇见。我问他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吉他课了。他说,他感觉大家都好厉害,写歌的写歌,弹奏的弹奏,就只有自己,几乎一个月一直都在练习最基本的和弦,总感觉自己毫无长进。
他感觉那些练得很好的人,总是在嘲笑自己。越是那样的状态下,越练不好,越发地感觉到压力大。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理由说出来也觉得搞笑,便没有给老师说,再也没有去了。
当时我只是安慰了他几句,觉得他不应该放弃之类的。觉得他音色那么好,就这样放弃了也有点可惜。现在想想,也确实挺可惜的,不知道他后来去了哪里,是不是还在唱歌或者玩吉他。
有时候,我们总是很在乎别人的眼神,别人的评价,好像我们的生活就是活给别人看的。生活终究是自己的,路是自己的,没有谁可以评价你的路。我们可以把优秀的人作为自己的目标,但生活本身却并不应该做横向的比较,只有纵向的回望,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