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2700000004

第4章 第九次微笑(4)

“你觉得她的文章主要差在哪里?”我继续套他的话。“单调,矫情,思路不够宽,文笔有局限,小家子气太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不由地又跳出了角色,为自己辩护起来。

“知道有局限就更应该努力去认识和突破。”他在这句话后面呈现给我一个得意的笑脸。

“你对。”稍停了停,我承认。

之后又聊了许多,哲学、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以及我们地方上的几个作家。他居然都能侃侃而谈,知之甚详。我边和他聊边感慨:我们地方上还有这样聪明的人!

聊了一个多小时,我想下线了,便向他道别。他道:“往后没事儿多来几次,大伙多聊聊,说不定会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灵感呢。”

“我不创作,何来灵感?”

“你就是乔叶。别装了。”“何以见得?”

“仅有一处便可证明。”

“请明示。”我仿佛看见了他得意的笑脸。

“刚开始聊时我说乔叶的文章有的不错,有的太差。如果你不是乔叶,你一定会问哪些不错,以便互相交流。但是你却只关心哪些太差,差在哪里。一般读者的兴趣只在于欣赏和享受,只有文学评论家和作者才会深究利弊得失。你是文学评论家吗?不是。所以你只能是乔叶。”

“……”我哑口无言,表现了大跌眼镜的模样,几乎就要认输了。

见我默许,他乘胜追击,继续损我你的伪装技能太臭了,你一上来我就确认了你。别把网络上的人想得那么弱智。”他开了一个最过分的在网上却又是最平常的玩笑,“你在我面前几乎就是裸体的。”

天!我几乎就要仓皇逃窜,然而想想又太吃亏了,不甘心。终于我淡淡道阁下的智商我实在钦佩。不过随你怎么说,挨骂落好的都算在乔叶账上,与我无关。我确实是学文艺理论专业的,有一点点底子。请不要再用对待乔叶的口气和我讲话了,”我还使用了各网通用的“大话西游式”语言,“饶命啊英雄!”

他顿了顿,似乎在思索,最后终于说你也很优秀,希望以后多见面!”

我连忙告辞。又有几个人过来和我打招呼,我怕再遇髙手,不敢回应,退下网来。忆起方才的一幕,我忽然觉得:惟其虚假,网络才可以那么直率,惟其自由,网络才显得生机盎然,惟其丰富,网络才让人有余地自选,惟其复杂,网络才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一个不能估测的未来。而在这一切一切之中,网络又自有它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仿佛能给人一个充裕的空间去释放自己。人们互相宠爱,也互相嘲弄,互相抨击,也互相欣赏;互相贬低,也互相宽容。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主角。只要你愿意。谁说只有看戏的人是真实的?演戏的人可能比看戏的人更真实。——也许惟其拥有了这种真实,网络才显得魅力无限。

不是吗?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他不可避免的优点和缺点,都有他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与趋向。网络也是。它必然会伸出越来越长的触角伸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也许不是沉溺它,更不是拒绝它,而是尽量客观地使用它和尽量智慧地面对它。

现在,我偶尔也上网,但只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偶尔也聊天,但绝不用自己的真姓名。

第一和第二

一次,和一个女大学生聊天,我询问她上高中时的情形,她说她总是第二名。

“那是不是挺失落的?”

“从来没有。”她笑道,“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我非常喜欢做第二。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似乎是有意识地在保持第二的位置。”

我惊奇地看着她为什么?”

“因为第二没有第一的压力,却有着追赶第一使自己继续进步的动力。没有第一那些不必要的虚名和荣誉,却有着与第一不分上下的实力和精神。而在胸襟和气度上,第二又比第一胜出许多:第一容易骄傲自大,第二知道山外有山。第一的目标往往是要保持地位,第二的境界却是更上一层楼。第一一般不能够冷静地面对失败,第二对失败的承受却会比较平和。第一常常会拘泥于自身的局限,而第二却会从对第一的观望中结晶出自己特有的超脱和悠远——总之,第二虽然是处在第二的位置上,占据的却是第一的心情和姿态。”

我不由地微笑。她的话显然是她学业多年提炼出的精华。当然适用于她自己。从以上这些理由来看,她这个第二自然有她的舒适和高妙之处,这种人是懂得让自己松弛的聪明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也有许多身处第二的始终停留在第二的档次,而不少居于第一的人也确实无愧于第一的称谓——其实这体现到某位具体的人身上,就全靠个体的悟性和智慧了。

我还注意到,她所信奉的这些第二的所有的闪光点,其实都是以第一的深暗背景来生辉的,由此推想,做第一的人就显得更加不易,更加卓绝,从而也更让人敬畏。因为,他必须永远战胜最强大的敌人——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恒久的第一。

所以,世界上从来就鲜有公认第一的人。即使有,这个第一必定不认为自己就是第一,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第一。

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

有一则花絮似的短新闻,已经读过好几年了,但我始终无法淡忘。

那一年,土耳其发生了7. 4级大地震。在这次大地震中,有将近两万人遭到了灭顶之灾。10岁的以色列小女孩希林幸运地被人从废墟中挖了出来。她重返地面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有没有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

“你有没有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如果她只是渴了,她可以要不论怎么样能喝就行的水。可她要的却是可口可乐,而且还要插着吸管。我无法得知她的心态,不过,我推想,在那时,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也许是她在恶梦中所向往的外面那个繁华世间最具体最可爱的象征,是她活着的最充分的理由和最强大的动力。于是,她被救后的第一句话就必然是它。于是,鲜灵灵活泼泼的生命在大灾难面前不打一丝折扣,带着最原始的激情、最本质的生机和最完美的青春力量喷薄而出,让人如闻天籁,一见倾倒。于是,如同我大病初愈时第一次闻到的爆米花的香气一样,如同某个著名作家去逝前喃喃叙说着巧克力的名字一样,如同二战后德国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摆放的鲜花一样,一杯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成为了这个心如珍珠的小女孩对这个世界最纯净的依恋,最强烈的热爱和最深情的表达。

“你有插着吸管的可口可乐吗?”当小希林说出这句话时,许多人不由地微笑起来。报纸上评论说她稚气未消,童心正盛。我觉得评论得太肤浅了。

我对她和她这句肃然起敬。

最沉重的土豆丝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讲过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许是望女成凤吧,他们从小就对我十分严厉。虽然在生活上不亏待我一点儿,但在思想上却很少和我交流,在学习上更是髙压管制,从不放松。当时就觉得他们很残酷,现在才明白,他们和其他盲目溺爱孩子的父母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溺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十分孤独,所以在我开始学习写作文起,我就养成了主动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做完功课之后,我都要尽情地在日记上倾吐我的酸甜苦辣和我的秘密心情。日记,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这种状况下,我考上了市内最好的中学。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我每天早上都带着午餐去上学,中午在学校里把饭盒一热,就在教室里吃。带午餐的同学挺多,大家免不了就会在一起“交流”。要是觉得哪个同学带的什么菜好,我就会在日记里提上一笔,有时有人夸我带的菜,我也会顺手写上一两句。

开始还没留意,后来,我慢慢发现,凡是我在日记里记过的那些味道不错的好菜,隔上一两天,妈妈就会让它们又出现在我的饭盒里。莫非,妈妈偷看了我的日记?我不愿意相信。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日记本就在抽屉里放着,我从没有上过锁。我丝毫没有怀疑过父母,他们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编辑,那么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怎么会这么做呢?

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发现日记里的书签好几次被挪动了。——对这种细节,青春期的我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

可我还是没有贸然出击,我想了一个花招儿。那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道:“中午,大家在教室里吃各自带的盒饭。张伟丽带的是土豆丝,是用青椒丝和瘦肉丝拌着炒的,脆脆的,麻麻的,真香!张伟丽的妈妈真好!张伟丽真幸福!”

第三天早上,我打开饭盒,扑入眼帘的便是青椒丝和瘦肉丝拌着炒出来的香喷喷的土豆丝!

我愤怒极了,当即把饭盒扣在地上。妈妈吓愣了,呆呆地看着我。

“你是不是看了我的日记?”我冷冷说道。

妈妈说不出话来。爸爸走过来说就算看了又怎么样?你也不能这样对待你妈妈呀!”

“那你们是怎么对待我的?知不知道你们这种行为有多么不道德!多么虚伪!多么卑鄙!”我叫道。说完我就冲出门,在大街上逛了一天。

那是我第一次逃学。我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实在是令我绝望:连父母都不值得信任,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连生命都没有意义了,那学习呀、成绩呀、考试呀、未来呀、前途呀等等这些附属品更是不值一提。现在想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我当时确实就是这样钻进了牛角尖里,开始了严重的心理封锁和自我幽闭。我整天自暴自弃,无所事事,迟到早退,游手好闲。

往后的事情可想而知:我成了那个城市少有的问题少女,被校方建议休学两年。

休学之后,也是无处可去。那时候,在这个城市里,心理医生和心理诊所还是些许人闻所未闻的新鲜名词。我就那么守在家里,和父母几乎不搭腔。他们想和我说话,我也不理他们。我把自己关在房里胡思乱想,有几次甚至差点儿割腕自杀,只是因为勇气不足而临场退却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给我办了好几个图书馆的借书证,我就开始去外面看书。就这样,我熬过了漫长的两年——现在想来,能熬过那两年,还真亏了那些书呢。

这之后,我又到一所普通高中复读,髙中毕业又上大学,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工作。不知不觉间,我的生活又步人了正轨,唱歌、跳舞、交朋友,成了一名平凡而快乐的年轻人,以前的阴影似乎已经渐渐隐去了。

24岁生日那天,妈妈做了很多菜,其中一道菜就是土豆丝。看到土豆丝,我一下子想起了旧事,便开玩笑地谈起我当时的糟糕状况。没想到,父母眼睛当时就都湿了。妈妈说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看到一盒土豆丝把你弄成了那样,我真是连死的心思都有啊!”

我十分震惊。我从没想到,那盒土豆丝居然在父母的心上也压了这么多年,并且膨胀成了沉重的千斤重担。而且他们负载的是自己和女儿的双重痛苦。

当年他们固然有错,但从本质上讲,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他们虽然是父母,可也并不是圣人,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权利,有也在人生中不断学习的权利。也像我一样,是个会受委屈的孩子,需要在犯错误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宽容。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也许我们对待父母最公正的态度,就是用成人的态度而不是孩子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与他们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父母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我们,但父母之爱仍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话。讲故事的朋友最后说而我想说的却是:如果父母能够试着理解我们,我们也能够试着去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理解和爱便可以融汇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最美好最恒久的财富。”

敏感的人

敏感的人是尖刻的人。

敏感的人常常尖刻。也有不常常尖刻的时候,那一定是在偶尔心动的瞬间,他对体味的迷恋胜过他表达时的快感。

敏感的人很容易尖刻。也有不容易尖刻的人,那一定是因为他已经尖刻到了极致,无路可走,便以宽容和超越的容颜返回。敏感的人其实都是尖刻的人。有的人喜欢显示这种毛刺,有意无意间去扎痛别人。有的人却把它制成柔软细微的毛刷,只在内心梳理自己。敏感的人是极度热爱生命和在意生活的人。

同类推荐
  • 江西九人诗选

    江西九人诗选

    《江西九人诗选》是由熊国太主编,汇集汪峰、三子、饶祖明、聂迪、林莉、吴素贞、傅菲、圻子、熊国太等九位诗人的代表性诗歌而成的一部现代诗歌集。收录的作品包括:甘蔗、草帽的火焰、荷花、写在宗谱上、二胡、唢呐、梅、蝴蝶·李清照等。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别了,美利坚

    别了,美利坚

    一个怀揣美国梦的埃及年轻移民为了获得联邦教育贷款,谎称美国公民身份。这个冒失之举不但让他身陷囹圄,刑期结束后还被宣判不得再入境美国。五年后,这个埃及学生在世界一流学府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美国司法系统的不公造成了他和身为美国公民的女儿骨肉分离,不得团聚。《别了,美利坚》通过作者的真实经历控诉了美国司法系统对刑满释放者的终身歧视,以及美国移民法让家不得团圆的种种不公,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坚持信念、勇敢前行的真实经历。本书在科研界中引起重大反响,美亚上更是有数百条评论褒贬不一,围绕塔梅尔博士的生平与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展开激烈讨论。
  •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热门推荐
  • 吻吻欲动:总裁养女成妻

    吻吻欲动:总裁养女成妻

    十一岁,苏吻险遭街头被侮辱,意外成为千亿豪门童养媳。七年入骨疼爱,订婚前夜,腹黑总裁却把她送给大哥……始于阴谋,终于爱情,一个从养成到摧毁的故事。“谈宗铭,我讨厌你有那么多女朋友,讨厌叫你叔叔!你既然把我捡回来,就要负责到底!只能疼我一个人,宠我一个人!不然我就……”听着苏吻幼稚的表白,谈宗铭夺回掌控,居高临下地质问,“你就怎么样?”“去爱别人!”一把拉入怀里:“想都别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放逐的初恋

    被放逐的初恋

    初恋在任何时候都是世间最为美妙的事情,有着其独特的滋味。从一而终,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许下的一世诺言,说出的天涯海角,陪在身边的人却终究无法陪伴自己一起走下去。当青春不再。当初恋被放逐到遥远的他乡。命运的捉弄结束的时候,受伤的人儿,终于被爱领回了家。芋头新书力作,《被放逐的初恋》欢迎大家的支持收藏哦~~~最好用你们的票票砸死我吧^_^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末之世以致,此为命运战场

    终末之世以致,此为命运战场

    大家好!我叫王大锤(啊呸)我叫颜晓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圣杯战争的master然后,这个世界居然一次出现在上百多位英灵在大乱斗。更想不到的是,我的servant居然是个真正的小妖精!啊!你想干嘛?一场毁灭纪后的圣杯大战,四个求生种族的残忍厮杀。一个少年,一群伙伴,一个同样的心愿。
  • T台的秘密:台前幕后那些事儿

    T台的秘密:台前幕后那些事儿

    本书真实地揭露了经济危机大环境下,都市时尚业一族的血泪打拼史,真实地反映了爱情、婚姻、经济、权利以及人性等当下热门的社会现实问题。小说以一场处处透着阴谋、谎言和潜规则的模特大赛为主线,以名模赵子琦的婚姻为导火索,主要描写了名模朱迪因爱生恨的报复以及嫩模沈珍妮的一段错位人生,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现了神秘的时尚圈的真实面貌。尽管亲情、友情、爱情,在扭曲的职场人格中被看得一文不值,但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却试图通过黑暗的职场氛围,去宣扬正面励志的正能量:坚守爱情和友谊,坚守人格中永不泯灭的正义感,人生才会真正的圆满和幸福。
  • 龙凤宝钗缘

    龙凤宝钗缘

    本书和《大唐游侠传》的时间相连,讲述了段克邪和史若梅之间的感情和江湖故事。大唐游侠段珪璋与大唐进士史逸如相交莫逆,双方指腹为婚,并以龙凤宝钗为凭。不料,史逸如死于安禄山之手,段珪璋亦在安史之乱的睢阳危城中以身殉国,段珪璋夫人窦线娘也在不久后病死。段子段克邪为大侠南霁云的遗孀夏凌霜所收养,史女史若梅则被安禄山之部将薛嵩收养,改名薛红线。后薛嵩投降唐王朝,官居潞州节度使,薛红线亦成官家小姐,对自身身世并不知情。
  •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智谋全书。在任何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或深入浅出地需要用到一些智谋。战争的胜利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不过最根本的因素还要回归到人的因素。于是,如何做人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张易山编著的《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结合《三国演义》的故事,将其中的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一边说着比战争还难搞的是爱情,气得你咬牙切齿;一边又执着地把初恋写成了永远,又让你满心欢喜。这就是军人的爱情,波澜不惊,细水流长。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豪门契约小妻

    豪门契约小妻

    温暖的阳光,熙熙攘攘的街头,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为了生存和生活,每天奔波忙碌着,叶洛也是这其中的一个。公司最近接了一个大案子,每天都忙的昏天暗地,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她还是想亲自下厨,为自己爱的人做晚餐。尚奕最近心情很不好,总是说工作很忙,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坐在一起吃顿饭了!伯母的过世对他的打击很大,而她也只能一直在他的身边默默的支持着他。只是看到街头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