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左门右垔),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释意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投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投降为上策,而打垮敌人的军旅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卒投降为上策,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为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使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费时数月才能完成;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数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却未能攻克,这就是强行攻城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彻底、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法则。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与敌相等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战争发生。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表弱。
国君可能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强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强使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就会导致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危险。这叫做自乱其军,徒失胜机。
所以能把握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有准备来对付无准备的敌手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凡此五条,就是把握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可取胜;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用兵必败。
第一节 伐谋伐交
“伐谋”就是打破敌人的战略企图,在战略上战胜敌人;“伐交”就是在外交上争取盟友、孤立和战胜敌人。这两者都超越了一般军事行动而属于政治战略的范畴。伐兵和攻城则纯属军事行动。孙子认为必须尽量争取“不战而胜”的最佳结局,而竭力避免屯兵攻城、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的灾难性后果。
【退避三舍 城濮大战】
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个诸侯国争霸中原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且楚国有许多盟国,声势浩大。城濮之战以楚国出兵攻宋,宋成公派人来晋求救为引子展开。但晋国未与宋国相邻,远道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形势于晋不利。但是,晋军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运用谋略争取了齐、秦两个大国的援助,取得了“伐交”、“伐谋”方面的优势,最终击败了楚军,争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城濮之战中晋军的胜利,不胜在实力,而胜在谋略。
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发展,攻占了申、息、邓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遏制了楚国向北扩张的势头。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展,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
正当楚国图谋中原霸业时,在今天的山西西南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文公即位之时,周襄王遭到宗族叔带勾结狄人的攻击,王位被夺,晋文公及时抓住了这个尊王的好机会,平定了周室的内乱,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周襄王以文公勤王有功,便赐以阳樊、温、原等地。晋文公遂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于晋文公抓住了“尊王”这块招牌,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晋国势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楚国的警惕。楚国急于遏制晋国的发展,而晋国要想夺取中原霸权,就非间楚国较量不可。因此,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扩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晋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并不与晋国邻近,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恐怕无法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
第二年正月,晋文公把军队集中在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3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虽然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再次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盟国,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会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中计,拒绝了秦、齐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你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还故意去攻打它。”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给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于是,子玉以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国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了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国军队为右军,许、郑国军队为左军,直向晋军扑去。
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己,使者又被扣,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优势兵力,贸然带兵扑向晋军,寻求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撤,以避开它的锋芒。属下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以前在楚受楚成王恩待,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要遵守诺言。”实际上,晋军的“避退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避退三舍”(九十里)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避退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晋军退到城濮,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九十里也到达城濮,随后就派使者向晋文公挑战。晋文公很有礼貌地派晋使回复子玉说:“晋侯只因不敢忘记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这里。既然这样仍得不到大夫的谅解,那也只好决战一场了。”于是双方约定了开战的时间。
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晋楚两军决战开始。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将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攻击楚军右翼——陈、蔡军,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惊慌失措,弃阵逃跑,楚军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晋军同时也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楚左翼。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指挥车上故意竖起两面镶有彩带的大旗,非常醒目,远远就可望见。狐毛和许、郑联军一接触,就故意败下阵来。在逃跑时,在车的后面拖了很多树枝,树枝刮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给在高处观阵的子玉造成了错觉,以为晋军溃不成军了,于是急令左翼部队奋勇追杀。晋中军元帅先轸等见楚军已被诱至,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入重围,基本就歼。子玉见左右两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晋军善于伐交伐谋,使楚军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最终溃不成军。
【上战伐交 破敌联盟】
战国时期,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势弱,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执政,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苏秦挂六国相印使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即“合纵”。秦国为抗击六国联盟,重用张仪,张仪采用伐交的手段,使用“连横”,同时破坏楚齐联盟,在这段历史中张仪可谓伐交的高手。
张仪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奏明自己的策略,就被派到楚国去了。张仪到了楚国,先贿赂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楚怀王知道张仪是名士,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果然心动,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此事,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必定攻打楚国。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马上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禀报,楚怀王大怒,发兵十万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大溃,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得到,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大伤元气。张仪用伐交手段破坏楚交联盟,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秦国从而达到了孤立楚国的目的,可谓不费兵卒。
【欲取先予 入主关中】
617年七月,李渊父子誓师于野,准备进占关中。当时,除了正面隋军的抵挡外,李渊还面临左侧东路洛阳附近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大军的威胁,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李渊在进军途中多次致书李密,要求联合。
李密的政治目的,也是入关,夺取全国最高封建统治权,但由于瓦岗军兵力集中在洛阳附近与隋军主力作战,所以无暇顾及入关。现在眼看李渊要捷足先登,李密很不甘心,他给李渊回信,自称为盟主,要求李渊亲自带兵,来河内郡面结盟约。
李渊接到信后,佯装承认李密为盟主,稳住李密,借他的力量牵制洛阳的隋军,让他们不得西顾,李密在洛阳也无法脱身,有利于晋阳李渊军集中全力,抢先占据关中,表面上李渊言辞恭敬,使李密自觉骄傲。在给李密的回信中,李渊一方面大肆吹捧李密,尊他为天下盟主;另一方面,自称年老体衰,将来如能封王于唐,也就很满足了。同时他又以安定汾晋地区为借口,隐蔽自己抢先进入关中的真正意图,并婉言拒绝去河内郡会盟。
李密收到李渊的信后,洋洋自得,从此对李渊进兵关中放松戒备,只专门对付隋军,李渊父子则长驱直入关中。为李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正是孙子所言的“伐交”策略。
第二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如何不动一兵一卒而屈人兵就成为优秀军事家的思考,孙子提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的思想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舌如利刃 说秦撤军】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秦国以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为借口联合围攻郑国,同时讨伐郑国与楚国结盟,背叛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到了晚上,郑军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穆公。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仔细想想吧!”秦穆公同意烛之武的观点,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假如没有秦穆公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离开郑国。
烛之武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心理,从而不用出兵,就避免了国家的危亡,并且使敌军退去,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
【以牛劳军 弦高退敌】
弦高是郑国的商人,在秦军准备偷袭郑国的时候,他巧妙地把自己的牛和牛皮送给秦军,自称慰劳秦军的使者,使秦军将领怀疑郑国已有准备,从而撤走,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晋文公做了霸主后,曾经和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结果烛之武说退了秦军。过了两年,晋文公病死,他儿子襄公即位。秦穆公决定趁晋国有丧事的机会,与驻在郑国的三个将军里应外合偷袭郑国。郑国离秦国很远,到了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军队才进入到滑国地界(今河南省滑县)。当时郑国有个贩牛的商人名叫弦高,他正赶着牛去河南洛阳做生意,碰上了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企图,一方面派人赶快回郑国送信;一方面想办法对付秦军。他赶着十二头肥牛来到秦军驻地,要求见秦国主将孟明视。孟明视接见了他,弦高冒充郑国使臣说道:“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知道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十二头肥牛,慰劳全军将士,以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孟明视听了大吃一惊,心想:郑国使臣远路赶来慰劳军队,说明郑国已有了准备,我们的偷袭很难成功了。他连忙解释说:“我们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请你回去吧。”收下了送来的十二头牛。弦高走后,孟明视与属下将领说:“郑国已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希望了,还是回国吧。”秦军顺路灭掉了滑国,就退兵了。这时郑国国君也接到了弦高的信,急忙派人到北门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国的几个将军已做好打仗的准备。他毫不客气地向秦国的三位将军下了逐客令。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机密已泄露,便连夜将兵马从郑国撤走了。
【四面楚歌 楚军溃散】
垓下之战,汉高祖采用张良楚歌散楚军的策略,命令士兵学唱楚歌,夜晚楚歌四起,导致楚军士兵大量逃亡,从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掉会稽太守,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上柱国。第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迎立楚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宋义骄傲自大,却又驻军不前,被项羽袭杀。楚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称王。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四十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楚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反楚。刘邦也平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张良教汉军唱楚歌,楚军将士误以为汉军已经全部攻占了楚的大后方,是楚国老百姓在唱歌,因此军心涣散,偷偷逃亡者很多。四面楚歌导致楚军很多官兵投向汉军,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八百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二十八骑。汉将灌婴率五千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以至乌江自刎而死。
第三节 将是国家柱石
孙子认为,要在战争中取得全胜,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明君,二是贤将。统兵将领是辅助国家的骨干,其能力的大小高低对于战争结局和国家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
【渭水钓客 周室宰辅】
商朝的末代统治者纣,是个荒淫无度,惨无人道的君主。周部族的首领文王姬昌看到纣王的昏庸腐败,决心剪灭商朝,取而代之。
为此,他一方面亲自率领老百姓在田间耕作,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广泛访求各方面的人才,常常忙得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当时许多有才能的人,都被他网罗麾下,连商朝的一些文臣武将,也不断跑来投奔他。但周文王感到还缺少一位既有雄才大略,又善于运筹帷幄的军事统帅,他就经常外出访求。
有一天,他以打猎为名,驾车野外,在渭水河边,他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目光炯炯的老渔翁,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钓鱼,任凭马嘶人叫,丝毫不受惊扰。周文王跳下车来,拱手走到老渔翁面前,诚恳地向他施礼,并和他谈论天下大势。老渔翁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从政治到军事,见解精辟,分析透彻。周文王喜出望外,请老人与他同车而归,老人就是姜尚姜太公。
周文王请到姜子牙后,立即拜为军师。他们一面整顿内政,鼓励生产,训练兵马;一面对周围的小诸侯国恩威并施,团结、争取。结果,使芮、虞等一些小国归附了周国,西边的犬戎和密须也被征服,这就为大军东进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他们便东渡黄河,吞并了邗、黎、崇等商朝的附属国,为进军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扫清了障碍。
周文王去世后,姜子牙继续辅佐文王的儿子武王,统率周朝军队,在离朝歌70里的牧野,与商军进行了决战。商纣王大败后在鹿台自焚身亡。从此周朝取代了商朝,周武王封姜子牙为齐侯。
由姜太公可知为将之重,将之于国确有柱石的作用。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姜太公由渭水钓客,被周文王奉为上宾,并拜为国之辅助,周文王可谓深谙将之于国家的作用。姜太公得知遇之主,也施展自己的才华,尽力辅佐周朝君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终于在武王的时候,统兵推翻了商的残暴统治。
【隆中卧龙 西蜀贤相】
刘备屯兵新野期间,司马徽和徐庶向他推荐了很多贤士,其中诸葛亮被誉之为卧龙。诸葛亮隐居隆中,实是孙武所言的辅国之才。徐庶也向刘备介绍说:“诸葛亮的才干,完全可以与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相比。”刘备急切地对徐庶说:“那就麻烦您去把诸葛亮请来吧!”徐庶说:“诸葛亮是个大贤,不是随便能够请得动的。你如不愿诚心诚意亲自前去恭请,恐怕他不会轻易出山的。”
建安十二年深冬的一天,刘备载着重礼,带领关羽、张飞,亲自到隆中拜会诸葛亮。适逢诸葛亮外出,连他的书童也说不清他的去向,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过了几天,有消息说诸葛亮外出已回。刘备闻讯,急忙冒雪再访。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犯不着让您一再去请,派人把他叫来不就得了?”刘备说:“想见贤明的人而不用恰当的方法,就好像想让人从门外进来却将门关闭着一样。诸葛亮是当代的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人去召他呢?”刘备说服了张飞,又带着关羽、张飞二人再次出发了。这一天,北风刺骨,大雪纷飞,张飞提出不如先回新野,待天晴再来。刘备又耐心地解释说:“我怕诸葛亮不接受我的邀请,所以专门趁这种天气去请他,使他知道我对他是真心渴慕,也许会因此而感动他出山呢!”不料这一次访问,刘备仍未见到诸葛亮,仅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刘备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封信,诉述了他的诚意。
过了数天,刘备决定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一回,连一向比较持重的关羽也不满地说:“诸葛亮避而不见,恐怕他并无真才实学。”张飞更是鲁莽地说:“年轻书生,好大架子,欺人太甚。不如派人用绳子绑来算了!”但刘备虚心礼贤,矢志不移。他安抚了关、张,第三次踏上去隆中的路。这次总算遇到诸葛亮在家,但正午睡。刘备不敢打扰,屏声静气在门外久候,一直等他醒来。刘备恭恭敬敬地向诸葛亮施礼问候,倾吐了自己的志愿和渴望他出山的请求。诸葛亮深为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向他分析了天下大势,并欣然接受了出山的邀请。
诸葛亮离开隆中茅庐,年方二十七岁。在尔后的二十七年中,他联合东吴,共同御曹,西入蜀地,夺取益州,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内勤于政,外联孙权,厉行法治,任人唯贤,奖励耕战,发展农业;积极维护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传统关系,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赤壁鏖战、进军益州、南征平叛、六出祁山等战斗,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姜太公之于周、张子房之于汉、诸葛亮之于蜀都,体现了将辅国家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孙子重将的微言大义。
【王翦灭楚 知敌强弱】
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楚,大败楚兵。然后王贲率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魏王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其他地方。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魏被灭后,三晋之地已尽数被秦国吞并。东北面的燕国名存实亡。南面的强敌楚国已经数次败给秦军了,王翦之子王贲也攻取了楚的好几座城邑。秦准备尽早灭楚,楚国虽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王在灭楚大战需要多少兵力的这个问题上拿不准主意,于是征求众将的建议。秦王问年轻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灭楚,李信回答最多不过20万人。这个李信,年少英勇,雄壮威武。曾率数千军马追击燕太子丹,最后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杀。秦王政因此非常欣赏李信的能力。所以秦王政一开始就询问他。问完李信后,秦王政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却回答说没有60万人马是万万不行的。秦王政听后对王翦说:“王将军你已经老了,连胆子也变小了。李将军果敢威武,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派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翦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用,便称病回到家乡频阳。
李信与蒙恬分别从平与、寝邑两路发兵,其间曾大败楚军。李信接着又将鄢、郢都攻下,于是向西前进,准备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此时项燕率领的楚军已经悄然地在李信军后面跟踪,接连三天三夜马不停蹄,李信却丝毫没有注意到楚军的动静。结果楚军找到打击的机会,向李信的部队发动突击,攻破了秦军两座营垒,斩杀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楚军击败李信军后,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亲自赶往频阳,向老将王翦道歉,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己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并执意要王翦为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王翦代替李信为将攻楚国的消息被楚王负刍得知后。楚王就尽数调集全国的军力来抗击秦军。王翦的军队在赶赴战场后,马上构筑坚固营垒只守不攻。楚军每每挑战,王翦始终不应战。王翦与士兵每日照常休息沐浴,并与士兵一起进食。这样两军对峙,王翦派人问军中士卒平常在玩些什么?军中士卒回答说:“正在比赛投石和跳远。”王翦看到士兵的精力都很充沛,于是说:“士卒可上战场作战了。”由于秦军一直坚壁不出,楚军以为秦军只是防守边境,于是开始向东撤军。王翦马上抓住楚撤军时机,率军追击楚军,楚军失利后撤。秦军就一路乘胜追击到蕲南,击杀楚将项燕,主帅一死,楚兵全面溃散。秦军顺利拿下了楚国的各城邑。一年后,王翦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尽收楚地入秦,设为郡县。
在秦国灭楚的战争中,初期秦王任用知已而不知彼的李信为将,结果导致秦军初战失利。老将王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对各国实力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认为灭楚必须大规模用兵。他为将后,并不急于和楚军作战,而是消耗敌人的锐气,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寻找战机,战机出现马上坚定用兵,从而大败敌人,真可谓知彼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