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2800000008

第8章 木棉袈裟(4)

端方的脸色有些难看了,但仍语气平静地问道:“还说了什么?”曾东海只得继续说下去:“他们还说,现在您在资州,资州周围乱党猖獗,要是您有本事,就先去把乱党收拾干净,再去成都接任赵尔丰。”端方冷笑几声说道:“这个赵尔丰,他是被皇上免的,不是我端某免的,端某不过是奉命前往接任他,他凭什么和我叫板?他就不怕我参他一本?”

端方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曾东海见端方发怒,不敢坐着,赶紧站起来,低眉垂手,静等端方发话。端方转了几圈后,语气平和地说:“回去吧。”

曾东海走后,端方又呆呆地站了一会,心里不住地叹气。这个大清王朝真的变了,连被免了职的总督都敢抗命不遵。如今的局势,虽然不能说是天下大乱,但离大乱已经不远了。大清王朝,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关键时刻。对这个王朝,他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客观地说,在大清这帮重臣中,端方算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在宦海沉浮多年,难以一展胸中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回想这么多年来的经历,端方不禁摇头叹息。

21岁那年,他考中举人。不巧的是,刚入仕,父母相继去世,按例只能在家居丧守制,28岁才正式受命做官。37岁时,他获任直隶霸昌道。在翁同龢与刚毅的保荐下,他第一次被光绪召见,获得光绪的青睐。

不久,光绪在康有为等人的鼓动下,开始维新变法。端方对变法表示拥护,对光绪的锐意改革感到欢欣鼓舞。光绪在北京创办农工商局,将他召回京城主持局务,他提出一系列振兴农业和工商业的具体方案,曾一天连上三折。那段时间,他虽然很忙碌,但过得很充实。

可好景不长,他提出的方案还没来得及实施,变法失败,那些维新人士血洒京都,参与变法的官员也受到惩罚。他督理的农工商局被撤销,面临被牵连惩罚的危险。多亏他平日与荣禄和李莲英关系不错,加上是旗人,又向刚毅送厚礼说自己参与新政是为了刺探康有为等人的消息,最终只受到撤职的处分。

为了维持政治生命,他四处打点,慈禧太后不仅没有继续追究他在变法中的过错,还任命他为陕西按察使。在按察使的位子上没坐多久,端方又被任命为陕西布政使,代理陕西巡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出逃到陕西。端方闻讯前往接驾,护卫周到。慈禧很是满意,将他调任河南布政使,后升任湖北巡抚。过了两年,代理湖广总督。又过了两年,代任两江总督。

一年后,端方被召回北京,升任闽浙总督。还没去上任,就受命与其他大臣出使西方考察宪政,预备制定宪法。他历访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俄国十个国家,次年8月回国。回国后,他总结考察成果,上书《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学习蓝本,尽快制定宪法。

不久,他出任两江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调直隶总督。结果,他在直隶总督的位上屁股还没坐热,就因在慈禧出殡拍照惊扰隆裕皇太后被罢官。说起来,这里还有个渊源。

端方从西方考察回来后,带回两件西洋玩意儿:电影放映机和照相机。回国后不久的中秋节,他举办家宴,邀请了镇国公载泽、户部尚书荣庆等一群名公巨卿。为了助兴,他叫人拿出放映机请大家欣赏。影片是美国片,说的全是英语,但有通判何朝桦解说,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正在高兴时,一声巨响,放映机突然爆炸,坐在放映机周围的何朝桦等人被当场炸死,名公巨卿们吓得心惊肉跳,狼狈而逃。载泽因为惊吓过度,回家后大病了一场。

事也凑巧,早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英国驻北京公使放电影祝寿,也发生过马达炸裂的事情。端方放电影爆炸的事情很快被朝廷知晓,大家议论纷纷,都说放映机这洋玩意儿是不祥之物。朝廷就下令,严禁放映。

端方在放电影这个事情上吃了一亏,但毕竟没有触动他的官职。不看电影也罢,听戏也是一样的逍遥快乐。但他带回的另一件洋玩意儿照相机,却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祸害,甚至差点把命都丢了。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25日,慈禧太后在西苑中南海仪銮殿去世,享年74岁。为使她的奉安葬礼显得风光体面,在慈禧“皇媳”隆裕太后的主持下,这个葬礼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1909年(宣统元年)6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11月初,隆裕太后任命亲信太监小德张,坐镇玉田县城,监督和检查由北京到东陵的灵道事宜。

小德张虽然是个太监,但因受到隆裕太后的恩宠,很是得势。端方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的确太大意了,一点没注意到这个小德张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他和小德张不认识,但手下人张勋和小德张交情不错。一天,他和张勋等人去拜访小德张。

端方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而小德张却特别看重礼数。与小德张见面时,张勋来了个大鞠躬,端方只是略微动了一下胳膊以示行礼。在和小德张交谈中,端方一会儿坐在沙发上,一会儿坐在椅子上,有时还跷腿伸足,给小德张留下了“轻佻、傲慢、无礼”的坏印象。

11月15日,慈禧奉安大典举行,端方参加了葬礼。参加葬礼前,端方突发奇想,如果能把这盛大的场面拍摄下来作为纪念,那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端方擅作主张,为了拍照需要,他在风水墙内的树上安设电线电灯,又偷偷安排两个摄影师伪装入场进行拍摄。结果,因为照相机拍照时闪光灯冒烟,引起葬礼主管官李国杰的注意,摄影师被当场抓获收监,端方被牵扯出来。

李国杰是李鸿章的孙子,对端方本来就不爽,加上小德张跳出来怂恿他参端方一本,李国杰就上奏隆裕太后说:“御前拍照,惊扰圣安,大逆不道。”“妨害风水,破坏灵道,偷照御容,故意亵渎。”按大清律为大不敬罪,应该予以斩决。隆裕太后勃然大怒,主张严惩端方。

幸亏负责处理此事的是宣统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载沣的本意是大事化小,因为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下斩杀朝廷重臣所引发的隐患远甚于太后遗容被偷拍的后果。端方当时也真的被吓坏了,多方疏通求情,终于起到了效果。朝廷军机处阁议后,以“恣意任性,不知大体”为由,对端方予以革职处分。

弄巧成拙的端方,一下子从名重京城的直隶总督宝座上跌落下来,成为一介草民。幸亏他家底殷实,今年初,花了不少银子打点庆亲王奕劻,又起复为候补侍郎。不久后,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到任才几个月,就被派往四川。

端方的晚饭是在闷闷不乐中吃完的。回到住所,看到搁在砚台上的毛笔,端方这才想起今天还没有写字。他重新提起笔,面对宣纸,笔头却难以落下。他长叹一声,放下毛笔,在屋内走来走去。

最后端方走到墙角那堆箱子前,仔细端详了很久。这些箱子里,装的全是他几十年来的心血,每一件都是喜爱至深的宝贝。

端方把最上面的一个箱子打开,开始整理里面的宝贝。这些宝贝,端方平时决不允许任何人动一下,即使是家人,也不许动个指头。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一些他最爱的书籍。想到今天心情不好,端方决定看看书。只有把自己沉浸在书中,他才会暂时忘记很多烦恼。

端方拿出一套八本书,把箱子盖上,回到案桌前。坐下后,端方把铺在面前的宣纸卷起放到一边,端起茶杯轻轻地啜了一口。茶水温度正好,想必宝廷刚刚新倒了热水进去。宝廷看到端方拿出书来,知道端方要看书了。端方看书时,绝对不允许别人打扰,即使站在旁边一声不吭也不行。

宝廷用目光在房间内搜寻一番后,对端方说道:“大人,请早点歇息。”端方的眼睛看着堆放在案桌上的书籍,头也不抬地说:“知道了。”宝廷又说道:“那我出去巡查了。”端方挥挥手,宝廷退了出去。

端方又静坐了一会儿,抬手拿起那八本书最上面的一本。这本书很陈旧,但封面上的“石头记”三个大字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褪色。这本书的作者叫曹雪芹,算起来,还是端方的老乡。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端方祖居也在丰润,而且,这套书是端方在丰润城隍庙的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当时他看到此书就眼睛发亮,用十两银子买了下来。

曹雪芹的《石头记》成书于乾隆二十年代。曹雪芹去世后,《石头记》开始在世间流传,世人争相传抄,出现了很多抄本。比较有名气的抄本有甲戌本(又称脂评本)、乙卯本、庚辰本、丙子本、立松轩本、蒙府本、戚序本、舒旭本、郑藏本、梦稿本、程高本和丰润本等十多个。

丰润本就是端方摆在案桌上的这套书。这套手稿一共有八本,一百回,但中间缺了二十多回。端方对《石头记》颇有研究,他想通过研究把那残缺的二十多回补齐。但因仕途不顺,事务杂多,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补上。这个手抄本与流行的版本相比,内中情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丰润本中,薛宝钗是难产而死的,贾府败落后,贾宝玉流落街头,与成了寡妇的史湘云结婚等。

端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石头记》手抄本的封面,端详了一会儿,轻轻翻开,一张信纸掉落出来。端方把书合上,拿起信纸,展开,再次读了起来:

陶公四弟大人左右:

昨由京舍寄到惠赐食物、花绢各件,阖家分领,欣感同深。路政想已筹商就绪,月内当可起节为盼。何令棪有函致仲勤,谓一时未能脱身。

昨来邺后,面询情形,实有为难之苦衷,原函附呈。清签此令,办事虽甚结实,而才华稍欠开展,谅已早在洞签。

现若须人驱策,有湖北候补道周学辉者,系郁老爱子。上年随郁老来邺,数与晤谈,才识甚优,极有条理,与缉之相似。其性情亦与路矿各业相近,湖北情形亦不隔膜,似可留意罗致,不妨询商缉之,祈卓裁。

近闻湘人颇有风潮,大节似宜先驻汉阳,分投委员勘查,步步经营,想高明筹之熟矣。肃此祈请,双安。

愚小兄凯叩上

五月初十日

这是端方任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后,儿女亲家袁世凯写给他的一封信。端方的独生女儿嫁给了袁世凯的五儿子袁克权,所以端方和袁世凯关系亲密。袁世凯不愧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对当前大清帝国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来信中对端方的关切之情溢于纸上。

袁世凯对端方的建议可谓中肯,但现实是多变的,谁也没想到四川的保路风潮会闹到难以控制的局面。端方在危难之际接受入川的旨令,不得不率兵离开汉阳。端方合上信纸,靠在椅子上,脑子里不禁浮现出到武汉前和袁世凯的那番谈话。

午后的北京城,初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端方和袁世凯在后花园里散步,袁世凯身材壮实,在阳光下影子显得更为魁梧。袁世凯背着手,一边看着花园里的景致,一边对端方说:“陶斋兄,你我是儿女亲家,有些话我就直说了。”端方回道:“容庵兄,但请直说无妨。”

袁世凯说:“你此次去湖北履职,虽然是任铁路督办,但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军权,尤其是新军的军权。我是军人出身,我的眼里只有兵。只要手里有兵,比什么都强。”

端方点头称是:“容庵兄所言极是。你在小站练兵,卓有成效,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军事才干。你训练的新军,那可是我大清最精锐的军队,不能不说是我大清之幸啊。”

袁世凯笑了笑,挥挥手说:“陶斋兄,你就别夸奖我啦!如今,列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会匪乱党到处兴风作浪,而我大清兵力疲惫羸弱,再不练一支精锐之师出来,这大清天下可就真的危在旦夕啦!”

端方正色道:“说天下危在旦夕,恐怕还为时尚早。有你这么一位股肱之臣顶着,大清还是能平安无忧的。”袁世凯哈哈大笑,对端方的辩驳听而不见。袁世凯抬头看了看天空,缓缓说道:“放眼当今朝野,今后也就陶斋兄和我能保大清平安了。”

袁世凯说完,斜睨着端方,脸上似笑非笑,充满深意。端方没想到袁世凯会说出这番惊人之语,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不敢与袁世凯对视,低头说道:“小弟不才,怎敢和容庵兄相提并论?大清天下,今后全靠容庵兄独力支撑,小弟当全力做好你的助手。”

袁世凯又是一阵大笑,用手拍了拍端方的肩膀说:“陶斋兄,你我都不是外人,我所说都是实话。你到湖北后,如果局势不妙,可自行带兵北上,我将亲自接应你。”

端方很是感动:“容庵兄如此仗义,小弟今后将感恩图报,不负兄之厚望。”袁世凯说:“到时,你我会合在一起,联手做事,只要你我齐心协力,有志于打出一片天地,天下还不都望你我项背?”

袁世凯的这番话,端方隐约察觉出一点不对劲的地方,但一时半会又想不出哪里没对。他只得不住地点头,没有说话,眼睛看着远处。他不知道的是,此时袁世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端方把信纸折好,放进《石头记》书中。想起和袁世凯的谈话,他不由得自言自语说道:“如今我被困资州,进退不得,前有赵尔丰阻道,后有乱党困扰,大清王朝命运多舛,端方怎能当逃兵北上?容庵兄,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不能学你,我也学不了你。我生为大清朝臣,食朝廷俸禄多年,蒙受圣恩数载,我定当竭尽全力挽狂澜于危急之际,即使人头落地,也不负朝廷对我的浩荡圣恩!”

说完,端方两眼含泪,抬头望着屋顶。突然,屋顶发出轻微的声响。端方不禁脸色一变,站了起来,转身将墙上挂着的宝剑抽出握在手里。

同类推荐
  • 第十四门徒:死亡拼图

    第十四门徒:死亡拼图

    艺术的谋杀方式,被切割残缺的尸体,以及有意留下的线索,都汇聚成了一个扭曲变态的人格。罪恶交织,真相缥缈。凶手是谁?做案动机是什么?在犯罪心理学的抽丝剥茧下,凶手将被撕扯下神秘的面纱……
  • 落霞孤鹜

    落霞孤鹜

    民国初年,落霞和玉如本是两位苦命的女子,在留养院的相遇,自小与父母失散,被人贩子卖到官宦人家当仆人,不堪富贵人家的百般虐待,一心寻死的落霞,与童年丧母,受尽继母凌辱,被亲戚视为累赘的玉如,一见如故结拜成异性姐妹;可命运的捉弄却让她们爱上了同一个优秀男人江秋鹜,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写法,达到了“浑然天成而真切的”的境界,因此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就改编并拍成电影,由著名影后胡蝶主演。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1888年的纽约,煤气灯依然闪烁在城市上方,但“电”的奇迹已经萌发。谁能掌握这种把黑夜变成白昼的技术,谁就能创造历史——并且获得巨大的财富。托马斯·爱迪生在这场赛跑中领先,他起诉了仅存的竞争对手乔治·威斯汀豪斯,索赔金额达到前所未见的十亿美元。威斯汀豪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选择:他聘用了年仅26岁、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律师保罗。爱迪生是一个强势、狡诈而危险的对手,保罗面对的挑战令人胆寒。但他与大名鼎鼎的对手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计任何代价也要获胜的冲动。这桩官司让保罗有机会见识了镀金时代纽约上流社会的疯狂——他发现每个人都各有打算、每个人在表象之下都另有面目,直到他遇见尼古拉·特斯拉——一个脾气古怪却智慧超群的发明家,他手里很可能掌握着击败爱迪生的关键。
  • 翻过神仙岭

    翻过神仙岭

    今年的天气有些异常,春插才接近尾声,就显得格外闷热,太阳也火辣辣的了。在通往井上村的山间小路上,扶贫队长张金强和两名工作队员在柏家乡党委书记李锋的陪同下,冒着正午的太阳,手提肩扛着行李,汗流浃背艰难前行。刚才在乡政府听了井上村的基本情况介绍,扶贫队长张金强心里就咯噔了几下。在来之前,组织找他谈话时,简单介绍了井上村的情况,虽说了村里的困难,但没有说得这么严重。穷点苦点累点不怕,远点闭塞点没关系。支部不健全,组织涣散,边界矛盾突出,械斗频繁。尤其井上村位于大山深处,是全县唯一不通乡村公路的村,困难超出了他的想象。
热门推荐
  • 改变决定人生

    改变决定人生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对普通人而言,工作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状态。人之为人,都应当乐意并有能力去工作。诚实劳动的人认为要生存就必须工作;其实,对于一切生存着的和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来说,同样如此。当别人辛勤劳动的时候,怎么会有人游手好闲呢?那他怎么能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荣誉并承担责任呢?工作是最好的老师,它迫使每个人和其他人以及现实的社会打交道。如果我们研究名人传记,就会发现:那些最伟大的人都是那些在工作中最勤奋刻苦的人;都是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的人;都是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的人。实际上,人类的知识、才干和社会的进步、文明,都源自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对冷寒来说,穿越什么都无所谓,只是换了一个时空活着而已,虽然很穷,一个馊馒头吃三顿,她不在乎,可面前这个六七八岁的孩子,一次次跟她说。“娘亲,你不要丢下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去哪里都带上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吃,思锦不饿,真的不饿!”“娘亲,世界那么大,可思锦觉得呆在娘亲身边是最幸福的!”“娘亲,你一定要等思锦长大,然后赚好多银子,让娘亲过好日子!”“娘亲…”她冰冷的心似乎融化了,慢慢的变得暖和,慢慢的接受了他。既然接受了他,她也不能整日做废人,等着小小的他出去乞讨度日。想方设法赚钱买房买地买奴仆,带着孩子奔小康。男人对于冷寒来说,有和没有并无区别,只是一张床以前睡一个人,后来睡两个人,只是这憨厚的男人一次次对她说。“寒,有事尽管说一声,大壮什么都没有,有的是力气!”“寒,不管你要做什么,大壮都无条件支持你!”“寒,这世间谁也不能欺负你,谁要是欺负你,大壮就是豁出命,也要为你讨一个公道!”他不是最英俊的,也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最富裕的,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农民,可冷寒知道,将大壮是用命在爱她。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努力教导两个男人独挡一面。待到万贯家财时,有夫有子如此,她在偷偷笑。【片段一】挑拨离间“大壮啊,你整日围着一个女人屁股打转,丢尽我们男人的脸,你羞不羞啊!”“羞是什么东西,多少银子一斤?你有,你卖不?”【片段二】自以为是“冷寒,你看我,英俊潇洒,仪表堂堂,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你跟我回去,正妻之位还是你的!”“这是谁家的男人,怎么不看好,让他在路边乱吠,咬着人怎么办!”这是一个齐心协力赚钱养家的种田故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若是加上一个懂事早熟的小屁孩,那又该是如何?
  • 辽阳闻见录

    辽阳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说新语故事

    世说新语故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先驱,讲述了从汉末到南朝(主要是魏晋)时期帝王将相、文人百姓之间发生的小故事,篇幅虽然简短,但故事生动,语言简练,人物描写生动富有趣味,栩栩如生。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依旧使用着大量源于《世说新语》的成语。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潜心研习,巧妙地将古典名著与孩子们的需要相结合,为小读者们引入浩瀚奇妙的经典文学旅程,让孩子们接触经典名著,亲近经典文学,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 前生2

    前生2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人间朝歌

    人间朝歌

    君既如堂前明月,亦作花间晚照。君晚照把酒临风,豪放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愿尝尽人间百态,所过之处皆留痕。庙堂江湖都走个遍,我乾坤在手,不畏人间!(非爽文,慎点。男猪略微有点不寻常,慎重。)
  • 说唐

    说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尊天记

    尊天记

    世上谁人不死,千古悠悠之间。一个少年为复活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走上那武道之路,在前方等待少年的是什么?
  • 玄苍域

    玄苍域

    曾经的年轻一辈第一人又怎样?不还是因为美人而陨落!但那又关我何事……看我凌胜回来,笑傲玄苍!
  •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