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400000010

第10章 勤恳朴诚,为广西大学校训 大家拼命,是我们教学精神

1931年10月10日,西大举行本科第一届新生(理学院第一班30人)开学典礼,马校长在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广西大学成立了,从此,广西有了自己的大学,不必去外省读书了。广西经济贫困,是文化落后的省份,首先办实用科学。所设理、农、工3个学院,今年先招收农科和工科学生,以培养建设广西必需的人才。现在所请的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教授,希望现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勤奋读书,不要辜负广西父老的希望。”“我们要提倡这样的学风,师生共同生活,教授似家长,学生像先生的子弟;学生很用功,自修时间均在自修室自修。”“我们提倡‘锄头主义’来建设美好的校园。有了‘锄头主义’,才能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担负起建设广西的任务。”

马校长亲自撰写校训:“勤恳朴诚。”

他还撰写了广西大学的校歌,歌词是:

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

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

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

求得知识,练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

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

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

学校行政组织分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各处下设各小组。院系有理学院一年级1个班,预科三年级9个班,共有学生588人。

1932年9月,理学院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并成立农、工两学院。农学院分农学、林学两个系,实习有农场和林场;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系,次年增设机械工程系,实习有机械工厂。

1934年秋,工学院又设采矿专修科。马校长亲自兼工学院院长,盘珠祁兼农学院院长,马名海为理学院院长。

1935年9月,广西大学将矿冶专业改为采矿冶金系。生物系因两年来无人报考,事实上并未开班。自此,全校理、农、工3个学院9个系,其中理学院有学生114人,农学院136人,工学院202人。另,附中学生350人,总计802人;有教职工90人,其中理学院30人,农学院23人,工学院23人,附中专任教员8人,语言科教授、讲师6人。

学校开办费为100万元,1931年复课后,5年经费由每年20万元增至28万,临时费年近20万元。到1935年底,校产共达1亿2000多万元。

说到广西大学初具规模,不能不感谢校长马君武博士。

马君武重回广西,致力于办好广西大学,努力培养广西人才,可谓呕心沥血。居正先生在《马君武碑铭》中,说马在广西大学的创建过程中“一木一石,一瓦一椽,一几一席,悉心擘画,手胼足胝,虽在疾中,未尝少息”。

西大第一届毕业生苏宏汉先生多年之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蝴蝶山的沟坎是我们填平的,操场的土方是我们挖的,所有路旁的树木是我们栽的……将一座荒山建成幽雅安静而美丽的校园,这都是马校长策划的结果。”当然,这仅仅是校园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广西大学在基础很薄弱的起点上,迅速获得了超常的发展,接近或跟上国内先进大学,引起全国的瞩目,这不能不说是马校长的功劳。

他儿子马保之回忆,马君武平日以俭朴著称,家居生活中除许多书籍外,陈设极为简朴,全都是陈年的旧家具。饮食方面,他从不讲究,如果他单独吃饭,煎两个荷包蛋就是佐餐佳肴。担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大元帅府秘书长、总长、省长、大学校长期间,穿的都是长衫、布鞋,他不爱穿西服或当时的制服。他的官职不低,权力不小,但从不苟取一文,也从不浪费一文,操劳一生,遗留下的只有6000元港币的存款。他经常告诫两个儿子:为人务宜诚实、勤俭,切不能损公肥私;为人应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才能扪心无愧。为了要儿子做到勤俭,在上海市郊杨行居住期间,叫儿子干农活,除护理果园之外,要他们踏水车、挑水。马君武从来就要求儿子成年后该自力更生。马保之筹办婚礼时,父亲叫他对婚礼的费用自行负责,且叮嘱不宜铺张,只将100元当作“见面礼”送给儿媳,还自撰并书就一副很有教育意义的楹联——“诚实为做人初基,勤俭乃立家根本”,送给马保之夫妇。

但为了建校,或有穷学生向他借钱,马君武却能慷慨解囊。

马君武是工科出身,广西大学初创阶段对理工科特予重视,当时经费很少,他特别强调要添置一些实验用的仪器。马君武一贯认为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实验,绝不能仅凭课本和讲授,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他经常要求、督促有关人员,尽可能地将财力用在增加实验仪器方面。尽管实验仪器价格较贵,而且要往上海、广州去采购,仅一个材料试验机便花了20万元,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康有为去世之后,他的家人有意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前往接洽,花了6000元,将康有为的2万余本私人藏书收购,运回梧州广西大学。当时,学校藏书达76000多册,其中中文占七成,外文占三成,善本古籍2万多册,报纸32种。故学校图书设备胜过当时中山大学。

为了吸引、鼓励各地人才到广西大学任教,马君武对外来教师给予相当优厚的政策,发给不同于本省教师的工资,尽可能安排最好的房子。马君武的大儿子马保之(原名马保罗),从金陵大学毕业后,马君武要求他约两位同班同学到广西大学任教,并指定儿子担任生物学助教,每周只上两个下午的课,但规定儿子每晚都要到教室,答复学生中有关化学、生物、数学、英文等方面的问题,还规定助教必须住在蝴蝶山上学校的宿舍中。当时,马保之每月的薪水是120元,外省籍的助教每月的薪水却比他多40元。父亲向儿子解释:广西既穷,又缺少人才,想将外省籍的老师罗致到广西来很不容易,外省籍的愿意来西大任教,只能用这种多给一些钱的办法来鼓励。

当时的广西,通用两种语言,一种是广话(白话),另一种是官话(桂林话),马君武要求将讲广话和讲官话这两种不同语言的学生,混合搭配在同一间宿舍,目的在于让两种不同语言的学生便于沟通感情,不易产生隔阂,也不致形成地域观念。

马保之回忆,父亲虽然住在山下,但除了假期之外,不论晴雨寒暑,他每夜都提着马灯上山巡视课室和宿舍,经常参加学生的讨论,有时也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父亲的责任心很强,性格相当急躁,见到学生或教师中有时有些不对的地方,往往严加批评,受批评的通常不敢作声,他自己却从没意识到自己性格的急躁。他为官、办学都相当严肃,从不徇私情,不用私人。业余时间,他常和同事、学生闲谈,有时很风趣,引起一片笑声,往往使人忘却了他严肃的一面。他的朋友黄炎培先生曾说过:“马君武博士像一位幽默大师,当他轻松的时候,谈笑风生,诙谐不绝;当他严肃的时候,那分幽默感就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时,大多数学生是农村富绅子弟,来到梧州读书,第一次见到繁华的城市风光,有的人便有点沉醉其中,老爱往城里跑,影响了学习。马君武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蝴蝶山自然景物幽美,形势天成,榜山横于前,阻隔混浊之梧州不映眼帘,盼大家少到市里,以节省金钱和韶光。于兹正值春风惠临,绿柳发芽,水碧山青,春鸟乱鸣,应乘时努力学习,往应该去的地方,如往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和大自然去,以求得智识,练好身体。”

他曾为学生梁庆培写有一联,以鼓励学生励志,并勉励学生注意品行修养和勤奋治学。联曰:

守身严似犬防贼,治学勤如蜂筑巢。

后来,又在此联之下加了两句,成七绝一首,名为《示梁生》:

但使每年增一尺,到头终比万山高。

在马校长的得力治理下,西大日益健全和壮大,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内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不少,学生的学习风气异常浓厚。马君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西大的教学氛围:“西大有一种精神,就是‘大家拼命’,这或许是别间学校所没有的。”

他亲自为学校制订了“上山主义”,即要学生发扬建校时期的艰苦精神,以劳动为荣,保勤俭之本色,不受浮华繁艳的诱惑。他自己身体力行,爱校如家。他说过:“我有两个家,一个是很小的家,一个是很大的家,就是广西大学……当我在外面时,很多人问我,你在低头想什么?我答,我在想我的家……没有一天不挂念着。”

为了这个“家”,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低下“勇武”的头颅。传闻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待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

作为一个教育家、大学校长,马君武对待学生既以言教,又以身教,既关心学生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生活。他经常在中午或晚间去学生宿舍看望学生,检查学习,了解情况。在学生自修时,他常常提一盏马灯或一只灯笼,到学生宿舍,一个个房间巡视点名,问学生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教师讲课讲得怎样,有什么问题等等。学生有时向他提出数理化课程上的问题,请他解答,他能解答就当时解答,不能解答则说“我明天晚上答复你”,并且言而有信。因此,他对几百个学生中,哪个勤奋,哪个偷懒,学得怎样,都了如指掌。正因为如此,每个学生都不敢偷懒,晚上都能按时自修。

马君武对贫寒学生更是关心有加。他在校内筹集“苦学基金”,基金由学校银行存款利息和教职工自愿捐助的钱组成,用来鼓励成绩优秀而家境贫寒的学生能继续完成学业。《学生免费暂行条例》规定奖学金分6个等级:在一个学期内每次月考各科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可以免去全部学杂费、伙食费和书籍费,这是最高级的奖励。学期各科平均分数达80分以上的,可免学费,这是最低的奖励。二者之间,又按成绩高低,还有4个等级。另外,还搞勤工俭学,以补贴学生生活费之不足。当年在西大读书的贫苦学生,好些人就是依靠获得奖学金和工读苦学成才的。

马校长慧眼识人,对可造就的人才悉心培养。著名教授秦道坚(台湾大学教授),青年时期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听说广西大学可以半工半读,便来到梧州,给马君武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介绍自己的情况,还特意要求学校能安排勤工俭学。马君武得知他在考试中成绩排名第二,当即在信上批示:准予注册,应交的膳、宿、学、杂费日后再定。入学不久,秦道坚因身体不舒服,有一天上课时竟趴居桌子上睡着了。恰好马校长来巡视,他将秦道坚唤醒后说:“才九点钟就困了,你可要好好用功。”言罢转身而去。秦道坚要求工读的事却一直没有批下来,每逢收费的日子,会计部门就会将一张欠费条子送来,弄得他有口难辩。好不容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考的是第一名。第二天,马君武就叫人把他请到校长办公室,对他说:“拿着条子到会计室去,把这一学期欠的费用结清,以后每天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两小时。”

秦道坚一直称马君武为恩师。粤桂战争时,秦道坚流落到香港某报馆当临时书记,他想到上海求学,又没有钱。马君武得到消息后,立即汇来路费,叫他到上海后暂住在自己家中,后又介绍他到上海大夏大学读书。当时还有二十多个西大预科生在上海求学无门,马君武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分别介绍他们到各大学读书。

马君武任校长时,爱才如宝,用人唯贤,在选择教员时,不论其贫富,不以衣着取人,唯才是用。有青年教员郑建宣,壮族,广西宁明县人,与马君武非亲非故,武昌大学毕业后,在省立四中即梧州中学教书,只因教学有方,被马君武聘到西大当助教。一天深夜,当他正在阅览室埋头备课时,被巡夜的马君武碰见。马校长对这个勤奋工作的年轻助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深入的了解、考察,马校长认为郑建宣是一个可造就的人才,于是,在1933年派他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后来回西大任教。1980年,我辈采访郑建宣先生时,他任西大副校长。他说,他回国时,马君武已不当校长,寄居上海,他便到上海拜访马校长。马校长一见他,非常热情,倒茶让座,又捏捏他的手臂,笑呵呵地说:“国外的洋面包,把你养得又白又胖了。”他向马君武请示是否回校任教,马校长当即说:“你是广西人,用广西钱留学,怎么不回广西?”并亲笔写信向广西大学推荐。年过古稀的郑副校长,回忆起四十多年前见到老校长时的情景,仍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郑建宣教授不仅自己热爱广西、热爱西大,后来,他的儿子、我国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郑志鹏教授同样热爱广西、热爱西大。父子俩的“西大情结”让人敬佩:当年,广西大学送郑建宣教授留学英国,他的老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小比尔格教授;1978年,郑建宣教授的儿子郑志鹏被选送到德国留学,其老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星移斗转,1958年广西大学重建,从吉林大学请回郑建宣,任命为广西大学常务副校长;1989年,广西区党委任命郑志鹏教授兼广西大学副校长,到了1995年至1997年,郑志鹏兼任广西大学校长,为西大申报“211工程”(即国家教委制定的在21世纪建设100所重点大学的规划)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西大申请“211工程”获得教育部通过。

西大不了情,父子两校长,一时在广西传为美谈。

因此,差不多所有在马校长任内读过书的学生,都爱戴马君武。有人这样描绘马校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他视学生如儿女,学生视他为父母。”

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这样的好校长却受到国民党军政当权者的排挤,最后不得不离开广西大学。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
  •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是德育专家张万祥从引导审美、关注青春期、排解苦闷、疏导“早恋”、注重安全、疏导心理、化解叛逆、提升修养八个方面,精选了100个女生教育的智慧妙招,帮助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巧妙地解决女生教育中的各种难题,在保护女生身心、培养女生气质的同时,也提升自己教育事业的价值。
  • 中国城市性格

    中国城市性格

    人是有性格的,没有了性格就没有了魅力。本书分析了中国最具性格魅力的20个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西安、苏州、厦门、杭州等。
热门推荐
  • 一拳超人中的仙人

    一拳超人中的仙人

    这是一个普通的穿越者,在普通的一拳超人世界中的普通故事……
  •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完结宠文】转学第一天,竹马校草竟然当着全校的面强吻了她!还宣布她是他的女朋友!他一路宠她、护她,虐渣渣,掐桃花,就是傲娇的不承认自己喜欢她。直到有一天——【宠文√】【青梅竹马√】【禁止转载与改写√】
  • 话农家

    话农家

    这就是一本家长里短,丁家二房在命运的捉弄下,兄妹两人相依为命,各自找到幸福的故事。在这期间,他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最终完美落幕,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活还在继续,未来等待谱写……
  •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大婚之日,洞房花烛之时,而她,成了耻辱,转眼由正妻沦为小妾!…“贱人,娶了你,是我一生的耻辱,你真让我恶心!”冰冷无情的字眼,是她那青梅竹马的夫君说出来的话!“呵呵,姐姐啊姐姐,多谢了你的成全了呢!姐姐你好生的去吧,妹妹会代替你好好照顾相公,帮你享受这些你没能够享受的福分!”笑颜如花的容颜,堂妹吐出的字眼,却是让她浑身冰凉!“孽女,沈家没有你这不知廉耻的女儿,你给我滚!”这是她的亲人吗?不是!…成为众矢之的,当她被人浸入那冰冷刺骨的湖水之中,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人的算计!可是,已然晚矣!…如有来生,如有来生……重生,回到父母健在的时候,这个时候她还不是孤女,父母尚在,恩爱依旧,而她还是曾经那个深受宠爱的沈家嫡女!这一世,她一定会守护自己所爱的人,再也不会重蹈前世的覆辙!而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她也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云霄完结文:《弃后重生之风华》《殿下独占小狐妃》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田园美色

    田园美色

    来自异世的鱼儿穿到贫贱之家,好在娘疼弟妹亲。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前世就有素描底子的她靠着给绣铺描花样子,挣下了第一份银子。买田买地种菜,咱卖酱菜去,这小小酱菜也能卖出金子。象棋斗地主拖拉机,现代牌艺被鱼儿在这个年代耍得风生水起。卖着酱菜,开着绣铺,耍着牌艺,还勾上个有权有势的美男,这日子实在是太潇洒。
  • 快穿之男主又来要名分

    快穿之男主又来要名分

    颜如玉发现,自从她开始快穿后,除了越来越美越来越牛,好像还越来越忍不住要黑化?直到某人凑到了她眼前,不顾她的逃避和躲闪,将她强势搂入怀中——“你美着就好,其他的,我来。”当某人笑嘻嘻问:“为什么后来每回你都能一下子把我认出来?是因为我太帅?还是你对我太爱?”颜如玉面无表情推开这个粘人的家伙:“因为那么多人里面,就!你!最!浪!”1V1宠文,身心干净~~放心入坑~……新书【男主怎么老崩坏】延续多多的故事~完结坑【逆天小凤妃:上神,独家宠】【异能系统:男神,撩上瘾】欢迎移步~~书友裙半缘修道半缘君群号1,2,7,3,0,7,1,5,有缘千里来相会,么么哒~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南斗延寿灯仪

    南斗延寿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晨曦教皇

    网游之晨曦教皇

    身负兄长血仇而进入《莱茵》的天才牧师,一同冒险的热血伙伴,在剑与魔法的游戏世界中创造传奇的故事。你为什么而成为牧师?因为复仇吗?不,我只是想让更多人能够幸福。站在至高的尖塔上,为整个世界带来破晓与晨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