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一棵白菜,可以估算价钱,也不是一吨黄金,可以作为炫富的资本。在幸福面前,总有人追求高贵,也有人向往淡雅,比较出来的幸福永远是外在的境遇,内心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生活。
第一节 “三人成虎”的背后——从众心理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参。他对人仁慈,孝顺父母,不会做为非作歹的事,更不会杀人越货,触犯刑法。方圆几十里之内,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当然,他的父母对他的为人更是极为了解。
一天,邻镇上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后又跑掉了。第一个听到消息的人,来到曾参的家里,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相信儿子的品行,反驳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官府贴出了通缉的告示,正准备抓他归案呢。”曾母心中将信将疑,但是仍然坚持说:“我了解他的为人,他是不会做犯法的事的。”正在曾母犹豫时,第三个人又跑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官兵正在赶来的路上,马上就要把他抓起来了。”没等他把话说完,曾母已经翻过墙头,远远地逃开了。
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样形成的。虽然每个人都在标榜自己的个性,主张面对困境,要学会独立思考,可是很多时候,任何人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接受随大流的命运。因为面对选择时,对于那些自己并不清楚的事儿,那些没有把握的决定,随大流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实际的做法。
随大流,心理学上叫作从众心理,指的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一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群体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向大多数人妥协。因为,在一个团体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能够和身边的伙伴和平相处,如果谁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必定会成为一个团体的背叛者,遭到其他成员的排斥,甚至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很多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会选择从众,以保持和团体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将十个人分到一个小组内,让他们辨识线段的长短。这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试,另外九个则是实验助手,也就是主试的“托儿”。他们会故意说假话,以混淆视听。
主试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线段A和线段B,在A、B旁边画一条斜线段C。然后主试提问:“第三条线段C,和线段A、B哪条一样长?”主试的话音刚落,作为“托儿”的九个人陆陆续续发言,说是B和C一样长。可是,三条线相比,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B比C长一小段。在众人的选择中,真正的被试犹豫了。将类似的测试重复一百次之后,统计结果显示,有38%的人会选择漠视心中的真理,认定众人的选择,即使他明明知道那是错的。
通过这个实验,真切地说明了群体中的很多人,会屈从与多数人一致的压力,即使在明知道选项错误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
日常生活中,这种从众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大街上有人在吵架,一开始有两三个人在旁观,随着人数的增多,会有来自远处的更多人参与围观;在商品限时抢购的促销活动中,路过的人也会因为店里的热闹场面,而去参加抢购商品,即使最后他发现,买到的东西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另外,已经流传多时的风俗习惯也会变成一种从众,如结婚请客,节日祭祖,后来人基本无须思考,就会遵照习俗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这种毫无思考地遵照他人的做法,不仅会让自己丧失了独立的思考,有时候还会闹出笑话来。
二战后的英国,物资严重缺乏,生活在伦敦的每个人都养成了排队领面包、领牛奶的习惯,因此对于街头上排队的人群,也会过分敏感。一次,一位男士正无所事事地游弋在街头,忽然看见街角处排着一条长龙,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站在队伍中,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这位男士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生怕正在派发什么急需的生活用品,被自己的大意给错过了。
队伍实在太长了,男士开始等得有些不耐烦,不过,为了拿到宝贵的物资,只得耐下心来慢慢等待。等他终于排到队伍的前头时,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在排队上厕所。大失所望的他,心中懊恼自己的愚蠢,更害怕在众人中闹出笑话,贻笑大方,于是他悄悄地退出了队伍,穿过人群,默默地向家里走去。
其实,现实中的从众,有时候是迫于多数人的压力,有时候则成为生存选择的一个必须。一个社会拥有统一的秩序、统一的道德评价、统一的行为方式,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这个角度说,从众成为一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仍然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虽然一个人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面对时常出现的复杂局面,难以具备全面观察、高效解决的能力,但是,冷静地观察,理性地行动,仍然是我们选择从众与否的前提。
第二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的比较级
“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你在羡慕谁,谁又在羡慕你?”这是一个微博上广泛流传的段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幸福一定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通过金钱的计算,才能显现出来。
刚交了第一套首付的人,觉得有三套房的人才是幸福;住在公寓的人,觉得住在远郊别墅的人才是幸福;养一个孩子觉得吃力的人,觉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人才是幸福;挤在公交车里的人,觉得开着宝马的人才是幸福……
奇怪的是,失业的人在羡慕被上司痛骂的员工;身在职场的人,却羡慕可以在家喝酒、打牌、看电视的失业者。好像每个人都在比较,都在衡量,而且永远用别人的风光,看自己的阴影。好像永远有个别人,过得比自己快乐,比自己幸福,却从来没有人想过,每天自怨自艾的自己,自己的不幸生活,也会成为他人向往的目标。
美韵和嘉玲是大学同学,多年不见的两个人,竟然因缘际会地再次相见,而美韵也成为嘉玲家里的常客,两人互相谈心,倾诉多年来的生活和衷肠。
美韵一直是那种有些想法的女子,上学时,就整天吵闹着今后要做女强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如今,果真让她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却也难免每天辛苦奔忙,出来进去,把自己练成了钢铁侠。相比美韵,嘉玲一直都特别实际。凭借不俗的姿色,在大学里找到一个高干子弟,毕业就结婚生子,随着丈夫事业的发展,她也算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终日看景种花,十指不沾阳春水。
美韵第一次去嘉玲家时,心里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嘉玲向来喜爱花草,她老公特别为她选了一处露台宽广的房子,放眼望去,不知名的盆景一排排地整齐摆放,花儿芬芳,叶子婆娑,一百多平的地方,简直变成了一个花草的世界。美韵看着她最钟爱的夹竹桃和风信子,心中不禁感慨:“我和老公辛辛苦苦供款买下的房子,大小也不过如此,如今,人家的一个露台,就抵过我几年的努力。”想起从前的过往,女人的嫉妒心难免翻起酸意。念书时,美韵处处比嘉玲好,如今却落得天差地别,不禁要感叹命运弄人。
看着走过来的嘉玲,美韵称赞道:“你们家的露台真漂亮,你也太幸福了,有一个这么疼你的老公。”嘉玲赔笑着,脸上的表情却怪异得很。不一会儿,嘉玲老公回家了,和美韵打了一声招呼,就提着公事包,直接进了书房。美韵看着一脸失望的嘉玲,探询道:“你先生真忙啊,这么晚才回来!”嘉玲说:“鬼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反正他忙他的,我忙我的,我们现在谁都不管谁了。”看着嘉玲渐渐冰冷的脸色,美韵知趣地告辞,匆匆离开了那个过于梦幻的房子。
在回家的路上,美韵一直在想:“嘉玲用的几千块一套的化妆品,我永远也买不起;嘉玲经常去的那家SPA,我这辈子都不会成为那里的会员;嘉玲种花的那个露台,可能以后还会变大,可是我家的房子却要成为我一辈子的窝了——可是,我有一个回家就会大声喊我名字的老公,他从来不会跟我摆臭脸,也不会让洗洁精伤我的手,虽然他能力不够,赚钱不多,在事业上也不能帮我的忙,却给了我最真挚、最实惠的幸福。”如此比较了一番,美韵的心里舒服多了,不再感慨嘉玲的奢华生活,也不再自怨自艾。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永远看到别人的优势,关注自己劣势的人,注定只能在无穷尽的唏嘘和自卑中,毁掉自己的生活。
如果和舞蹈家相比,没有谁能有那样纤细的身材和曼妙的舞姿;如果和运动员相比,没有谁能有那样强健的体魄;如果和博尔特比,你永远跑不快;如果和伊辛巴耶娃比,你永远跳不高。自寻烦恼的人,喜欢在比较中称量自己的幸福,在金钱数字堆里计算自己的快乐。
记得,有一位老人曾经说过:什么是幸福?医院没有我家的病人,监狱没有我家的犯人,这就是幸福。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的幸福定义更加简单:有一份公职,能遇上自己的爱情,拥有爱妻。其实,幸福的本质很简单。它不是来自物质的堆积,不是来自外在的处境,而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身穿华服,拥有全部物质享受的贵妇,在别人看来,她很幸福,可是,她的内心不一定这样认为;粗茶淡饭,整日为了生活奔波劳累的主妇,在别人看来,她活得辛苦,活得紧张,谈不上幸福,可是,她的内心也不一定这样认为。
幸福不是一棵白菜,可以估算价钱,也不是一吨黄金,可以作为炫富的资本。在幸福面前,总有人追求高贵,也有人向往淡雅,比较出来的幸福永远是外在的境遇,内心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生活。
第三节 乐善好施为哪般——利他行为的动机
汤姆逊瞪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亚、肯尼亚及苏丹南部的小型羚羊,它们喜欢在长有丰富食物和拥有自由空间的开阔草地活动。汤姆逊瞪羚很擅长逃跑,也擅长跳跃,它跳一次高度达到3公尺,距离长达9公尺。它转弯的速度甚至比印度豹还快,因此它常用急转弯的方式摆脱猎手的追赶。
汤姆逊瞪羚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当一只瞪羚看到狮子或其他敌人正在逼近瞪羚的群体时,它不会第一时间逃跑,而是在原地跳跃蹿动,向它的同伴们发出危险的讯号,同时也把敌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为它的同伴创造逃脱的机会。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而且,这种行为只发生在汤姆逊瞪羚身上。所有瞪羚群体,最早发现危险的那只汤姆逊瞪羚都会如此反应。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的瞪羚,应该最先逃跑,或者一边喊叫,一边逃跑,这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心理学家解释为,这是汤姆逊瞪羚的一种本能行为;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这是动物界罕见的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不过,这种常常被看作纯粹利他的现象,尚未寻找到科学的依据。
所谓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如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主义行为等。所谓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至于利他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是利己,也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不是利己。
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形式的利他行为。比如,四川地震时,那些踊跃捐款的爱心人士;多年来坚持收养流浪动物的女子;为病情危急的陌生人奉献血液的小伙子;将所有的青春投入到山村教育的志愿者……不过,一个行为的发生,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些人做出善行的原始动机,是利己还是利他。
清朝有一部小说,叫作《镜花缘》。书里曾经勾画了一个君子国。生活在君子国里的人,从来不关心自己,只关心他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在出售货物时,一定会拿上等货给买主,并且收最低的价钱,而买主则一定要买店铺里的次等货,并且愿意付最高价钱。这个国家的国王也非常克己,如果臣民给他进献珠宝,不仅不会受到夸赞和赏赐,进献的人还必须将珠宝烧毁,并且接受相应的惩罚。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道德水平非常高,人人为他人着想、谦虚有礼的社会。不过,从物种生存的角度严格审视,这个社会的生存策略实在难以恭维。如果我的拉链开了,要求你帮我拉上;我的鞋带开了,要求你代我系上;你缺了柴米油盐,要我去操心置备;你赌博欠债,要求我帮你偿还。这种舍弃依靠自己调试来创造更加方便和迅捷的生活,而要彼此之间相互代理的社会模式,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最终也会被更高效、更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无条件的利他天性,无条件地帮助那些无亲缘、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会使个体失去存活的可能,这并不符合进化的规律。
当然,现在文明社会的道德约束、学校教育,甚至是宗教信仰,同样还是可以助长利他行为,因为社会道德宣扬“互帮互助”,宗教也向教徒宣传“与人为善”。不过,目前心理学界的研究依然认为,人类社会不存在纯粹的利他主义。一切帮助行为都有着内部和外部的获益,类似于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虽然利他行为远不是一种纯经济的交换行为,而是一种更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等价交换是人类道德和情感维持的巨大杠杆。
任何看似利他的行为,实际上本质都是利己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来换取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付出爱时,想要得到他人更多的爱;付出友谊时,同样需要他人的友谊,并且满足与人交往,心有归属的需要。对陌生人付出感情和物质,都是为了某种程度的回报,有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有的是更大的物质丰收。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良好品德与社会舆论约束和鞭策,以为拥有了这些高贵的品质,我们就会变成更好的人,将会觉得感情丰盈,精神世界是那么纯洁无瑕。殊不知,能够拥有难以抗拒的亲和力和好人缘,早已成为内心期待的回报之一。在一个个漂亮的外壳之下,利他的本质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饱满。
现实生活的真相总是那么残酷。当我们投资股票时,希望股市飙涨,收益满盘;当我们选择爱人时,则期待着获得对方更长久的爱恋;当我们养育子女时,希望将最优良的基因,最好的教育传给下一代,出于DNA的自私性,我们对后代的重视永远超过对父母的关爱。
虽然利他主义的本质如此,也不代表它就应该被鄙夷或者抛弃。由于利他主义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加融洽,人们更愿意在群体中树立一种公认的道德标准,社会风气也会因此变得更适宜人类生存。
第四节 围观造成的悲剧——旁观者效应
张军下班后,吃过晚饭,闲来无事便决定到楼下转转。快速行走了几百米后,他走到了一个卖小吃的大排档,要了两样小菜和啤酒之后,在座位上静静地享受起美味来。
突然,张军听到大排档的尽头传来了一阵骚动,接着就是桌子、板凳碰撞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张军看到前方的两人被喷溅的啤酒瓶碎屑溅到,纷纷躲开,为了避免受伤,他也连忙起身离开。不过,张军天生爱凑热闹,最后还是忍不住跟着移动的人流,走上前去围观。
原来,吵闹的是两个喝醉的男子,因为几句口角,加上酒精的刺激,在街边开始大打出手。张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报警,他刚掏出来手机,就听到周围的人在喊:“赶紧打110,叫警察来呀。”张军一想,这么多人在看,肯定有人已经报过警了,他就不必多此一举了。过了十几分钟,两个人纷纷倒在地上,看着碎了满地的啤酒瓶,两人应该是伤得不轻。张军心想:“醉酒闹事,看一会儿警察来了,怎么收拾你们!”看着人群散去,张军打包了他的啤酒和小菜,安然地回家睡觉了。
一夜长梦让那场莫名其妙的打架搅得乱七八糟的,没想到,第二天的报纸新闻更让张军觉得揪心。巨大的新闻标题写着:“醉酒闹事两人被打成重伤,围观群众竟见死不救。”还有报纸写道:“民众如此麻木不仁,令人痛心疾首。”张军内心的愧疚之情顿时翻涌。“当时旁观的那么多人,怎么会没有人打110?原来那些胡乱喊叫的人,都没有行动吗?”张军一边为自己的冷漠和缺乏行动力而自责,一边思考着“群众麻木”的问题。
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比如,一个落水的小学生,竟然在几十个人的注视下,溺水身亡;一个准备跳楼的男子,原本只是情绪激动,无意轻生,竟然在楼下众多人围观,很多人起哄说“你跳啊!”“你怎么还不跳?”的情况下,真的坠楼身亡。其实,张军昨晚经历的场景,正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多时的一种心理现象——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现象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难者提供帮助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心理学家也总结了一个规律,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越少人在场,受难者获救的概率就越大。因为,少数人会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和见死不救的罪恶感,而想尽办法对受难者施救。当旁观者增多时,整体的罪恶感和羞耻心会被人群平分掉,责任分散在每个人身上,个体的责任就会相对减少。同时,随着旁观者的增加,每个人都在等待他人的反应,甚至出现推脱责任的现象,因此,受难者获救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现象并不能单纯地解释为旁观者的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旁观者受不同的群体影响,援救行为也会变得不同。
除了在紧急事件中,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平时说话总是自信满满,滔滔不绝,可是一站到演讲台上,面对台下落座的观众,就会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原本练习多次的讲稿也会说得结结巴巴。不过,旁观者效应也有促进行动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如果是只身一人,恐怕难以与坏人正面对抗,当周围有人围观时,我们就会鼓起勇气,用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
每一年的美国大选,各个党派的候选人都要到全美各州进行宣讲活动。一次,民主党的候选人爱德华兹来到了达拉斯。一下车,他和随行人员就遇到了抗议的人群,他们围在车辆旁边,久久不肯散去。就在工作人员组织开路时,一位农夫向候选人爱德华兹扔了一个鸡蛋。顿时,他的西装上沾满了黏糊糊的蛋汁。围观抗议的人看到这一情景,纷纷拍手称快。众人的嘲笑让爱德华兹觉得丢尽了面子,恼羞成怒之下,他指着扔鸡蛋的农夫骂道:“你这个乡巴佬,看你能扔得起多少只鸡蛋?”话一出口,就受到了众人的指责。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事,使得全美的公众都看到了爱德华兹情绪失控的这一幕,原本一路领先的民主党支持率急转直下,最后,爱德华兹竞选失败。后来,爱德华兹回忆时,对当时的举动深表后悔,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如果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他扔我一个鸡蛋,我会擦拭一下,不再理会。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觉得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个软弱的领导者。而最终的结果表明,我的强硬是多么的愚蠢。”
爱德华兹正是旁观者效应的受害者。就像在众人围观之下,原本打算吵两句就散去的两个人,可能为了受伤的尊严,愈吵愈烈,甚至大打出手。这种围观造成了人群对当事人的一种隐性攻击,或许事情的结果并不出于旁观者本意,可是,事实的确是在围观者的注视下,才得以发展的。
幸好,这种隐性攻击还是可以避免的。社会心理学家提示到:如果你作为一名旁观者,遇到了突发事件,这时,首先要克制住观望、看热闹的冲动,因为身处险境的人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救援。然后,立刻采取行动,打电话报警或者向周围人呼救。即使情况还模棱两可,即使你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最后制造出一个惹人笑话的乌龙。但是,被人笑话事小,救人性命事大。
第五节 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角色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当时,身为吉州万安县县令的是一个叫作黄炳的人,他收到消息后,立即调集了大批人马,在城门口严加守卫,时刻准备着与叛军作战。
一天黎明前,探报来说,叛军即将杀到。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可是,巡尉迟迟不肯离去,支支吾吾地想要说什么,黄炳见此情形,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巡尉怯怯地说:“将士们到现在还没吃饭,饿得浑身无力,到战场上怎么打仗?”黄炳一听,马上面露难色,过了一会儿,他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
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身边的几个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知县老爷买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都在做早饭,听说知县大人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手下付足饭钱,便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推走。这样,士兵们既填饱了肚子,又没有耽误行军,与叛军交战中,个个奋勇杀敌,最后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个县令黄炳,没有亲自捋袖做饭,也没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只是借别人的手,做好了自己的饭。县令的买饭之举,看来平淡无奇,算不上高明,甚至有些荒唐,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就像士兵是用来打仗,巡尉是用来协调县令和士兵之间的关系,而县令本人,则是用来出谋划策,统筹大局。故事中的县令黄炳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他知道自己不是用来冲锋陷阵,也不需要事必躬亲,去身体力行地帮着士兵做饭,而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最便捷的方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一个团体中也是如此。社会是一个大团体,公司或者家庭是一个小团体。无论是谁,在团体中都在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可能是领导者,可能是谋划者,也可能是参与者。角色的不同,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点。有的人非常现实,崇尚努力,喜欢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责任心和自控力,因此,这样的人会成为团队中的实干者,他对团队忠诚度高,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团队整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有的人成熟自信,办事客观,能够引导一群不同能力和个性的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人会成为团体的协调者,他具备强烈的个人魅力,能够发现团体成员的优缺点,并且帮助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目标。
对于处在不同团体中的我们来说,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找到我们在团体中的位置,比完成棘手的工作更重要。因为,团体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互相依赖,相伴而生的。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如果一个人不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角色混乱,从而使自己陷入矛盾、自卑的情绪中,影响自己,也会影响他人。
张伟是汽车厂一个生产车间的普通员工,进入车间三年来,他一直表现出色,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与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都在其他员工之上。车间主任孙师傅特别器重他,希望张伟将来有不错的发展。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对张伟的印象大打折扣。年底人事变动时,孙师傅调到了分公司任经理,张伟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地由班组长升任车间主任,接替孙师傅的职位。没想到,人事任命下来后,是另外一位叫作胡兵的同事接替了孙师傅的职位。
张伟心里非常不满,工作上开始不积极,还经常挑胡兵的毛病。一次,在车间施工时,胡兵按照规定的图纸指导员工工作,但张伟不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非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安装,胡兵指出他的毛病之后,他不客气地说:“孙师傅在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怎么就你事儿多啊?”胡兵和他争执了几句,张伟更加挑衅地说:“看来你根本不是做主任的料,我劝你,还是该干吗干吗去吧,让有能力的人来当主任才对。”
胡兵将事情反映给经理,原本就看不惯张伟气焰嚣张的经理,一气之下将他分配到郊区的配件厂。孙师傅得知后,赶到配件厂看望张伟,才了解到,原来他一直为没能升任车间主任的事情耿耿于怀。孙师傅无奈地解释道:“说你脾气坏,让你改,你还不听,最后事情还是坏在你这脾气上吧——我跟经理说过了,过两个月,让你到分公司来帮我,你咋就沉不住气呢?”看着孙师傅失望的表情,张伟才明白,原本的一件好事让他给搞砸了。
在纷繁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总要经历不同的角色:生病了,住进医院,就变成了病人;病好了,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变回了员工;饿了,去餐馆吃饭,是消费者;自己做生意的,就成了老板;从员工升职之后,又变成了主管或者经理……可是,无论什么时候,处在何种职位,都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即使像张伟那样,升职不成,也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如果一名小员工,整日以领导的姿态工作,总有一天会碰到钉子,也会让自己吃到苦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