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500000009

第9章 用心理学的眼睛看世界——社会心理学

幸福不是一棵白菜,可以估算价钱,也不是一吨黄金,可以作为炫富的资本。在幸福面前,总有人追求高贵,也有人向往淡雅,比较出来的幸福永远是外在的境遇,内心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生活。

第一节 “三人成虎”的背后——从众心理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参。他对人仁慈,孝顺父母,不会做为非作歹的事,更不会杀人越货,触犯刑法。方圆几十里之内,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当然,他的父母对他的为人更是极为了解。

一天,邻镇上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后又跑掉了。第一个听到消息的人,来到曾参的家里,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相信儿子的品行,反驳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官府贴出了通缉的告示,正准备抓他归案呢。”曾母心中将信将疑,但是仍然坚持说:“我了解他的为人,他是不会做犯法的事的。”正在曾母犹豫时,第三个人又跑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官兵正在赶来的路上,马上就要把他抓起来了。”没等他把话说完,曾母已经翻过墙头,远远地逃开了。

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样形成的。虽然每个人都在标榜自己的个性,主张面对困境,要学会独立思考,可是很多时候,任何人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接受随大流的命运。因为面对选择时,对于那些自己并不清楚的事儿,那些没有把握的决定,随大流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实际的做法。

随大流,心理学上叫作从众心理,指的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一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群体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向大多数人妥协。因为,在一个团体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能够和身边的伙伴和平相处,如果谁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必定会成为一个团体的背叛者,遭到其他成员的排斥,甚至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很多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会选择从众,以保持和团体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将十个人分到一个小组内,让他们辨识线段的长短。这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试,另外九个则是实验助手,也就是主试的“托儿”。他们会故意说假话,以混淆视听。

主试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线段A和线段B,在A、B旁边画一条斜线段C。然后主试提问:“第三条线段C,和线段A、B哪条一样长?”主试的话音刚落,作为“托儿”的九个人陆陆续续发言,说是B和C一样长。可是,三条线相比,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B比C长一小段。在众人的选择中,真正的被试犹豫了。将类似的测试重复一百次之后,统计结果显示,有38%的人会选择漠视心中的真理,认定众人的选择,即使他明明知道那是错的。

通过这个实验,真切地说明了群体中的很多人,会屈从与多数人一致的压力,即使在明知道选项错误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

日常生活中,这种从众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大街上有人在吵架,一开始有两三个人在旁观,随着人数的增多,会有来自远处的更多人参与围观;在商品限时抢购的促销活动中,路过的人也会因为店里的热闹场面,而去参加抢购商品,即使最后他发现,买到的东西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另外,已经流传多时的风俗习惯也会变成一种从众,如结婚请客,节日祭祖,后来人基本无须思考,就会遵照习俗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这种毫无思考地遵照他人的做法,不仅会让自己丧失了独立的思考,有时候还会闹出笑话来。

二战后的英国,物资严重缺乏,生活在伦敦的每个人都养成了排队领面包、领牛奶的习惯,因此对于街头上排队的人群,也会过分敏感。一次,一位男士正无所事事地游弋在街头,忽然看见街角处排着一条长龙,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站在队伍中,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这位男士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生怕正在派发什么急需的生活用品,被自己的大意给错过了。

队伍实在太长了,男士开始等得有些不耐烦,不过,为了拿到宝贵的物资,只得耐下心来慢慢等待。等他终于排到队伍的前头时,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在排队上厕所。大失所望的他,心中懊恼自己的愚蠢,更害怕在众人中闹出笑话,贻笑大方,于是他悄悄地退出了队伍,穿过人群,默默地向家里走去。

其实,现实中的从众,有时候是迫于多数人的压力,有时候则成为生存选择的一个必须。一个社会拥有统一的秩序、统一的道德评价、统一的行为方式,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这个角度说,从众成为一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仍然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虽然一个人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面对时常出现的复杂局面,难以具备全面观察、高效解决的能力,但是,冷静地观察,理性地行动,仍然是我们选择从众与否的前提。

第二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的比较级

“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你在羡慕谁,谁又在羡慕你?”这是一个微博上广泛流传的段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幸福一定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通过金钱的计算,才能显现出来。

刚交了第一套首付的人,觉得有三套房的人才是幸福;住在公寓的人,觉得住在远郊别墅的人才是幸福;养一个孩子觉得吃力的人,觉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人才是幸福;挤在公交车里的人,觉得开着宝马的人才是幸福……

奇怪的是,失业的人在羡慕被上司痛骂的员工;身在职场的人,却羡慕可以在家喝酒、打牌、看电视的失业者。好像每个人都在比较,都在衡量,而且永远用别人的风光,看自己的阴影。好像永远有个别人,过得比自己快乐,比自己幸福,却从来没有人想过,每天自怨自艾的自己,自己的不幸生活,也会成为他人向往的目标。

美韵和嘉玲是大学同学,多年不见的两个人,竟然因缘际会地再次相见,而美韵也成为嘉玲家里的常客,两人互相谈心,倾诉多年来的生活和衷肠。

美韵一直是那种有些想法的女子,上学时,就整天吵闹着今后要做女强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如今,果真让她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却也难免每天辛苦奔忙,出来进去,把自己练成了钢铁侠。相比美韵,嘉玲一直都特别实际。凭借不俗的姿色,在大学里找到一个高干子弟,毕业就结婚生子,随着丈夫事业的发展,她也算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终日看景种花,十指不沾阳春水。

美韵第一次去嘉玲家时,心里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嘉玲向来喜爱花草,她老公特别为她选了一处露台宽广的房子,放眼望去,不知名的盆景一排排地整齐摆放,花儿芬芳,叶子婆娑,一百多平的地方,简直变成了一个花草的世界。美韵看着她最钟爱的夹竹桃和风信子,心中不禁感慨:“我和老公辛辛苦苦供款买下的房子,大小也不过如此,如今,人家的一个露台,就抵过我几年的努力。”想起从前的过往,女人的嫉妒心难免翻起酸意。念书时,美韵处处比嘉玲好,如今却落得天差地别,不禁要感叹命运弄人。

看着走过来的嘉玲,美韵称赞道:“你们家的露台真漂亮,你也太幸福了,有一个这么疼你的老公。”嘉玲赔笑着,脸上的表情却怪异得很。不一会儿,嘉玲老公回家了,和美韵打了一声招呼,就提着公事包,直接进了书房。美韵看着一脸失望的嘉玲,探询道:“你先生真忙啊,这么晚才回来!”嘉玲说:“鬼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反正他忙他的,我忙我的,我们现在谁都不管谁了。”看着嘉玲渐渐冰冷的脸色,美韵知趣地告辞,匆匆离开了那个过于梦幻的房子。

在回家的路上,美韵一直在想:“嘉玲用的几千块一套的化妆品,我永远也买不起;嘉玲经常去的那家SPA,我这辈子都不会成为那里的会员;嘉玲种花的那个露台,可能以后还会变大,可是我家的房子却要成为我一辈子的窝了——可是,我有一个回家就会大声喊我名字的老公,他从来不会跟我摆臭脸,也不会让洗洁精伤我的手,虽然他能力不够,赚钱不多,在事业上也不能帮我的忙,却给了我最真挚、最实惠的幸福。”如此比较了一番,美韵的心里舒服多了,不再感慨嘉玲的奢华生活,也不再自怨自艾。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永远看到别人的优势,关注自己劣势的人,注定只能在无穷尽的唏嘘和自卑中,毁掉自己的生活。

如果和舞蹈家相比,没有谁能有那样纤细的身材和曼妙的舞姿;如果和运动员相比,没有谁能有那样强健的体魄;如果和博尔特比,你永远跑不快;如果和伊辛巴耶娃比,你永远跳不高。自寻烦恼的人,喜欢在比较中称量自己的幸福,在金钱数字堆里计算自己的快乐。

记得,有一位老人曾经说过:什么是幸福?医院没有我家的病人,监狱没有我家的犯人,这就是幸福。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的幸福定义更加简单:有一份公职,能遇上自己的爱情,拥有爱妻。其实,幸福的本质很简单。它不是来自物质的堆积,不是来自外在的处境,而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身穿华服,拥有全部物质享受的贵妇,在别人看来,她很幸福,可是,她的内心不一定这样认为;粗茶淡饭,整日为了生活奔波劳累的主妇,在别人看来,她活得辛苦,活得紧张,谈不上幸福,可是,她的内心也不一定这样认为。

幸福不是一棵白菜,可以估算价钱,也不是一吨黄金,可以作为炫富的资本。在幸福面前,总有人追求高贵,也有人向往淡雅,比较出来的幸福永远是外在的境遇,内心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生活。

第三节 乐善好施为哪般——利他行为的动机

汤姆逊瞪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亚、肯尼亚及苏丹南部的小型羚羊,它们喜欢在长有丰富食物和拥有自由空间的开阔草地活动。汤姆逊瞪羚很擅长逃跑,也擅长跳跃,它跳一次高度达到3公尺,距离长达9公尺。它转弯的速度甚至比印度豹还快,因此它常用急转弯的方式摆脱猎手的追赶。

汤姆逊瞪羚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当一只瞪羚看到狮子或其他敌人正在逼近瞪羚的群体时,它不会第一时间逃跑,而是在原地跳跃蹿动,向它的同伴们发出危险的讯号,同时也把敌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为它的同伴创造逃脱的机会。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而且,这种行为只发生在汤姆逊瞪羚身上。所有瞪羚群体,最早发现危险的那只汤姆逊瞪羚都会如此反应。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的瞪羚,应该最先逃跑,或者一边喊叫,一边逃跑,这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心理学家解释为,这是汤姆逊瞪羚的一种本能行为;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这是动物界罕见的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不过,这种常常被看作纯粹利他的现象,尚未寻找到科学的依据。

所谓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如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主义行为等。所谓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至于利他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是利己,也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不是利己。

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形式的利他行为。比如,四川地震时,那些踊跃捐款的爱心人士;多年来坚持收养流浪动物的女子;为病情危急的陌生人奉献血液的小伙子;将所有的青春投入到山村教育的志愿者……不过,一个行为的发生,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些人做出善行的原始动机,是利己还是利他。

清朝有一部小说,叫作《镜花缘》。书里曾经勾画了一个君子国。生活在君子国里的人,从来不关心自己,只关心他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在出售货物时,一定会拿上等货给买主,并且收最低的价钱,而买主则一定要买店铺里的次等货,并且愿意付最高价钱。这个国家的国王也非常克己,如果臣民给他进献珠宝,不仅不会受到夸赞和赏赐,进献的人还必须将珠宝烧毁,并且接受相应的惩罚。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道德水平非常高,人人为他人着想、谦虚有礼的社会。不过,从物种生存的角度严格审视,这个社会的生存策略实在难以恭维。如果我的拉链开了,要求你帮我拉上;我的鞋带开了,要求你代我系上;你缺了柴米油盐,要我去操心置备;你赌博欠债,要求我帮你偿还。这种舍弃依靠自己调试来创造更加方便和迅捷的生活,而要彼此之间相互代理的社会模式,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最终也会被更高效、更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无条件的利他天性,无条件地帮助那些无亲缘、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会使个体失去存活的可能,这并不符合进化的规律。

当然,现在文明社会的道德约束、学校教育,甚至是宗教信仰,同样还是可以助长利他行为,因为社会道德宣扬“互帮互助”,宗教也向教徒宣传“与人为善”。不过,目前心理学界的研究依然认为,人类社会不存在纯粹的利他主义。一切帮助行为都有着内部和外部的获益,类似于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虽然利他行为远不是一种纯经济的交换行为,而是一种更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等价交换是人类道德和情感维持的巨大杠杆。

任何看似利他的行为,实际上本质都是利己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来换取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付出爱时,想要得到他人更多的爱;付出友谊时,同样需要他人的友谊,并且满足与人交往,心有归属的需要。对陌生人付出感情和物质,都是为了某种程度的回报,有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有的是更大的物质丰收。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良好品德与社会舆论约束和鞭策,以为拥有了这些高贵的品质,我们就会变成更好的人,将会觉得感情丰盈,精神世界是那么纯洁无瑕。殊不知,能够拥有难以抗拒的亲和力和好人缘,早已成为内心期待的回报之一。在一个个漂亮的外壳之下,利他的本质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饱满。

现实生活的真相总是那么残酷。当我们投资股票时,希望股市飙涨,收益满盘;当我们选择爱人时,则期待着获得对方更长久的爱恋;当我们养育子女时,希望将最优良的基因,最好的教育传给下一代,出于DNA的自私性,我们对后代的重视永远超过对父母的关爱。

虽然利他主义的本质如此,也不代表它就应该被鄙夷或者抛弃。由于利他主义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加融洽,人们更愿意在群体中树立一种公认的道德标准,社会风气也会因此变得更适宜人类生存。

第四节 围观造成的悲剧——旁观者效应

张军下班后,吃过晚饭,闲来无事便决定到楼下转转。快速行走了几百米后,他走到了一个卖小吃的大排档,要了两样小菜和啤酒之后,在座位上静静地享受起美味来。

突然,张军听到大排档的尽头传来了一阵骚动,接着就是桌子、板凳碰撞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张军看到前方的两人被喷溅的啤酒瓶碎屑溅到,纷纷躲开,为了避免受伤,他也连忙起身离开。不过,张军天生爱凑热闹,最后还是忍不住跟着移动的人流,走上前去围观。

原来,吵闹的是两个喝醉的男子,因为几句口角,加上酒精的刺激,在街边开始大打出手。张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报警,他刚掏出来手机,就听到周围的人在喊:“赶紧打110,叫警察来呀。”张军一想,这么多人在看,肯定有人已经报过警了,他就不必多此一举了。过了十几分钟,两个人纷纷倒在地上,看着碎了满地的啤酒瓶,两人应该是伤得不轻。张军心想:“醉酒闹事,看一会儿警察来了,怎么收拾你们!”看着人群散去,张军打包了他的啤酒和小菜,安然地回家睡觉了。

一夜长梦让那场莫名其妙的打架搅得乱七八糟的,没想到,第二天的报纸新闻更让张军觉得揪心。巨大的新闻标题写着:“醉酒闹事两人被打成重伤,围观群众竟见死不救。”还有报纸写道:“民众如此麻木不仁,令人痛心疾首。”张军内心的愧疚之情顿时翻涌。“当时旁观的那么多人,怎么会没有人打110?原来那些胡乱喊叫的人,都没有行动吗?”张军一边为自己的冷漠和缺乏行动力而自责,一边思考着“群众麻木”的问题。

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比如,一个落水的小学生,竟然在几十个人的注视下,溺水身亡;一个准备跳楼的男子,原本只是情绪激动,无意轻生,竟然在楼下众多人围观,很多人起哄说“你跳啊!”“你怎么还不跳?”的情况下,真的坠楼身亡。其实,张军昨晚经历的场景,正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多时的一种心理现象——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现象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难者提供帮助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心理学家也总结了一个规律,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越少人在场,受难者获救的概率就越大。因为,少数人会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和见死不救的罪恶感,而想尽办法对受难者施救。当旁观者增多时,整体的罪恶感和羞耻心会被人群平分掉,责任分散在每个人身上,个体的责任就会相对减少。同时,随着旁观者的增加,每个人都在等待他人的反应,甚至出现推脱责任的现象,因此,受难者获救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现象并不能单纯地解释为旁观者的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旁观者受不同的群体影响,援救行为也会变得不同。

除了在紧急事件中,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平时说话总是自信满满,滔滔不绝,可是一站到演讲台上,面对台下落座的观众,就会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原本练习多次的讲稿也会说得结结巴巴。不过,旁观者效应也有促进行动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如果是只身一人,恐怕难以与坏人正面对抗,当周围有人围观时,我们就会鼓起勇气,用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

每一年的美国大选,各个党派的候选人都要到全美各州进行宣讲活动。一次,民主党的候选人爱德华兹来到了达拉斯。一下车,他和随行人员就遇到了抗议的人群,他们围在车辆旁边,久久不肯散去。就在工作人员组织开路时,一位农夫向候选人爱德华兹扔了一个鸡蛋。顿时,他的西装上沾满了黏糊糊的蛋汁。围观抗议的人看到这一情景,纷纷拍手称快。众人的嘲笑让爱德华兹觉得丢尽了面子,恼羞成怒之下,他指着扔鸡蛋的农夫骂道:“你这个乡巴佬,看你能扔得起多少只鸡蛋?”话一出口,就受到了众人的指责。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事,使得全美的公众都看到了爱德华兹情绪失控的这一幕,原本一路领先的民主党支持率急转直下,最后,爱德华兹竞选失败。后来,爱德华兹回忆时,对当时的举动深表后悔,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如果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他扔我一个鸡蛋,我会擦拭一下,不再理会。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觉得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个软弱的领导者。而最终的结果表明,我的强硬是多么的愚蠢。”

爱德华兹正是旁观者效应的受害者。就像在众人围观之下,原本打算吵两句就散去的两个人,可能为了受伤的尊严,愈吵愈烈,甚至大打出手。这种围观造成了人群对当事人的一种隐性攻击,或许事情的结果并不出于旁观者本意,可是,事实的确是在围观者的注视下,才得以发展的。

幸好,这种隐性攻击还是可以避免的。社会心理学家提示到:如果你作为一名旁观者,遇到了突发事件,这时,首先要克制住观望、看热闹的冲动,因为身处险境的人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救援。然后,立刻采取行动,打电话报警或者向周围人呼救。即使情况还模棱两可,即使你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最后制造出一个惹人笑话的乌龙。但是,被人笑话事小,救人性命事大。

第五节 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角色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当时,身为吉州万安县县令的是一个叫作黄炳的人,他收到消息后,立即调集了大批人马,在城门口严加守卫,时刻准备着与叛军作战。

一天黎明前,探报来说,叛军即将杀到。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可是,巡尉迟迟不肯离去,支支吾吾地想要说什么,黄炳见此情形,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巡尉怯怯地说:“将士们到现在还没吃饭,饿得浑身无力,到战场上怎么打仗?”黄炳一听,马上面露难色,过了一会儿,他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

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身边的几个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知县老爷买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都在做早饭,听说知县大人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手下付足饭钱,便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推走。这样,士兵们既填饱了肚子,又没有耽误行军,与叛军交战中,个个奋勇杀敌,最后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个县令黄炳,没有亲自捋袖做饭,也没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只是借别人的手,做好了自己的饭。县令的买饭之举,看来平淡无奇,算不上高明,甚至有些荒唐,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就像士兵是用来打仗,巡尉是用来协调县令和士兵之间的关系,而县令本人,则是用来出谋划策,统筹大局。故事中的县令黄炳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他知道自己不是用来冲锋陷阵,也不需要事必躬亲,去身体力行地帮着士兵做饭,而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最便捷的方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一个团体中也是如此。社会是一个大团体,公司或者家庭是一个小团体。无论是谁,在团体中都在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可能是领导者,可能是谋划者,也可能是参与者。角色的不同,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点。有的人非常现实,崇尚努力,喜欢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责任心和自控力,因此,这样的人会成为团队中的实干者,他对团队忠诚度高,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团队整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有的人成熟自信,办事客观,能够引导一群不同能力和个性的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人会成为团体的协调者,他具备强烈的个人魅力,能够发现团体成员的优缺点,并且帮助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目标。

对于处在不同团体中的我们来说,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找到我们在团体中的位置,比完成棘手的工作更重要。因为,团体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互相依赖,相伴而生的。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如果一个人不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角色混乱,从而使自己陷入矛盾、自卑的情绪中,影响自己,也会影响他人。

张伟是汽车厂一个生产车间的普通员工,进入车间三年来,他一直表现出色,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与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都在其他员工之上。车间主任孙师傅特别器重他,希望张伟将来有不错的发展。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对张伟的印象大打折扣。年底人事变动时,孙师傅调到了分公司任经理,张伟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地由班组长升任车间主任,接替孙师傅的职位。没想到,人事任命下来后,是另外一位叫作胡兵的同事接替了孙师傅的职位。

张伟心里非常不满,工作上开始不积极,还经常挑胡兵的毛病。一次,在车间施工时,胡兵按照规定的图纸指导员工工作,但张伟不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非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安装,胡兵指出他的毛病之后,他不客气地说:“孙师傅在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怎么就你事儿多啊?”胡兵和他争执了几句,张伟更加挑衅地说:“看来你根本不是做主任的料,我劝你,还是该干吗干吗去吧,让有能力的人来当主任才对。”

胡兵将事情反映给经理,原本就看不惯张伟气焰嚣张的经理,一气之下将他分配到郊区的配件厂。孙师傅得知后,赶到配件厂看望张伟,才了解到,原来他一直为没能升任车间主任的事情耿耿于怀。孙师傅无奈地解释道:“说你脾气坏,让你改,你还不听,最后事情还是坏在你这脾气上吧——我跟经理说过了,过两个月,让你到分公司来帮我,你咋就沉不住气呢?”看着孙师傅失望的表情,张伟才明白,原本的一件好事让他给搞砸了。

在纷繁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总要经历不同的角色:生病了,住进医院,就变成了病人;病好了,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变回了员工;饿了,去餐馆吃饭,是消费者;自己做生意的,就成了老板;从员工升职之后,又变成了主管或者经理……可是,无论什么时候,处在何种职位,都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即使像张伟那样,升职不成,也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如果一名小员工,整日以领导的姿态工作,总有一天会碰到钉子,也会让自己吃到苦果子。

同类推荐
  • 爱难猜

    爱难猜

    《爱难猜》是著名主持人、中国性格色彩学创始人乐嘉首部爱情工具书。书中收录了16篇精彩文章,乐嘉以睿智犀利的语言,结合诸如“买房贷款”、“父母棒打鸳鸯”、“偷看手机”、“消费男色”,等时下热议的爱情话题。手把手教你剖析对方的性格,运用性格色彩的知识,让你从根本上解决爱情中遇到的误解与困惑,从而在爱情世界中更加幸福!只要紧握性格色彩的钥匙,就能轻松打开爱人的心之门。本书集“悦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对情感迷惘中的男女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 心理控制方法

    心理控制方法

    输掉竞争时,你可能不会想到对手做了心理暗示;做出决定时,你可能不相信自己掉入了惯性的陷阱;…………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不得要领往往南辕北辙,借力合力则游刃有余。当你资金不如人,条件不如人,并不表示你在实际生活中就会落败。本书为您深度剖析生活中处处用得上的心理战术。只要你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掌握心理控制方法,就一定能旗开得胜!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对于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幸福、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聪明女人要读男人心理学:男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女人要读男人心理学:男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这是一本为女人量身定做的男性心理书,它不仅对男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男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男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鬼差不好当啊

    快穿之鬼差不好当啊

    万物皆有灵,最终都会化成一堆黄土。而死后的灵魂便会到安息地,它们称之为地府,经历过洗涤之后,再投胎转世。可总有灵魂心愿未了不肯回安息地,在人间逗留制造麻烦,就需要鬼差将这些灵魂捉拿回地府审判。罪轻者堕入畜生道或者打入地狱受尽折磨后转世;罪孽深重直接进入最底层地狱折磨,永世不得超生!“你是为什么不回地府啊?”白无常离轩对一位无头女尸问道。女尸指了指脖子上空荡荡的地方,比了一个圆形。“没有头而已,不也能投胎嘛!”离轩不在意的说着,看到女尸叉起了腰准备走人,哦不,走鬼了,“行行行,我帮你找头,找到头你就要跟我回地府啊?”无头女尸伸出手比了一个OK,就跟着她一块找头去了。
  • 太上明鉴真经

    太上明鉴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Barlaam and Ioasaph

    Barlaam and Ioasap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绮梦契丹(完结)

    绮梦契丹(完结)

    她是玉婉清雅的大宋公主,他是冷漠蛊惑的契丹王爷。政治与战争的阴影下,由于一纸婚约他们成了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她背负着国仇家恨,对他的仇视是化不开的纠结。他深爱着她,但她的敌意让他不得不隐藏他心底的炽热。她坚韧、善良、淡雅、清丽,他执着、霸道、俊美、神勇,他的心永远系着她的一蹙一笑,她的眼神中永远是迷茫。命运的捉弄,生活的波折,身世的疑团都让他们疲惫不堪。她会爱上他吗?他的“爱”字何时才能说出口?命运的齿轮依旧辗转,他们的结局是喜,是悲,还是一场人间闹剧……这是小桥的处*女*作。希望大家支持!终于完结了,谢谢各位对桥桥的厚爱与支持!!!!
  • 日久成婚:豪门老公太霸道

    日久成婚:豪门老公太霸道

    男朋友婚礼上,她睡了他的哥哥凌盛世!如梦如醒,她仓皇而逃,却从来不知道她至始至终都没有逃过凌盛世的手掌心。“凌盛世,你不能对我动手动脚!”她缩到墙角。“我们是夫妻。”他唇角含着邪魅的笑,丢下几个字,理所当然的索取自己的权益。她扶着小蛮腰,受不了了,“凌盛世,我要告你家暴!”他很无辜,“证据!”当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这份爱该如何供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摩登伽经

    摩登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现代职场小职员,梦回大唐,郎君不爱,婆婆不疼,嫂子暗妒,看我如何在古代纵横驰骋,扛起女子半边天。
  • 刍狗春秋

    刍狗春秋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已是春节后了,纷飞的大雪仍然厚厚地覆盖着这座东北边城。天寒地冻,路滑难行。这种天气,本该是待在家中,品品茶,看看电视,唠点趣闻轶事,要么一卷在手,神驰于古往今来……可我必须出行。这天是Billy(比利)走后的半年忌日。我想他,要去看他。在那个让我们情思牵系的处所,我朋友家后院,几株树木笼罩之下,有四个小小的坟丘,我家的Mary、Billy和朋友家的两只狗就静静地安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