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6800000001

第1章 灵石古八景游记

据《灵石县志》记载:“灵石八景大都邑之名胜”,“八景者,冷泉烟雨、翠峰耸秀、汾水鸣湍、介庙松涛、夏门春晓、苏溪夜月、两渡秋晴、霍山雪霁也”。

四月五日星期三雨

今天是清明佳节,天下着蒙蒙细雨,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一般来说,游人遇上雨天算是扫兴,可我遇着这蒙蒙的春雨却喜出望外,游兴大增,因为这正是观赏“冷泉烟雨”的绝好机会,此乃得天时者也。早饭后,戴了顶草帽,直奔冷泉……从两渡到冷泉,十里路,没一顿饭的工夫就到了。

我爬上一座小山丘,极目远望。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湍湍南去的汾河水,两岸青山相对而出,连绵不断,确有“雄关锁汾”之势。难怪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时,雨越下越密,与其说是从天上下的,倒不如说是从面箩里筛出来的。细雨蒙罩着冷泉关隘,像炊烟,像薄雾。透过细雨,影影绰绰可以看见周围的村舍林木;隔着细雨,清清晰晰可以听到对岸的鸡鸣狗叫。田里的农夫,路上的行人,反倒慢慢踱着,并不急着干活、赶路,他们在这第一场春雨中尽情地沐浴着……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我不禁想起“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儿时感到费解,然而,当我置身于这冷泉烟雨中时,才把“烟”与“雨”自然地连在一起,原来,春雨真像烟一样细密,烟一样轻袅。

此景此情,不禁使我诗兴大发,遂步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之韵,填词一首:

湍湍汾水贯三晋,

沉沉同蒲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冷泉锁大关。

古关今难觅,

剩有游人处;

观景乐陶陶,

心潮逐浪高。

四月七日 星期五 晴

昨天,从冷泉到夏门,又步行,又坐车,实在把我这个文弱书生累坏了。旅途的疲劳使我很快便进入梦乡。然而,我又怎能“春眠不觉晓”呢!因为我正是来看“夏门春晓”的,所以,夜幕未隐退、繁星尚满天的时候,我已经爬上了百尺楼顶。

雨后乍晴,空气格外湿润清新。汾河水在脚下的深山狭谷中迂回曲折地向西流去,两岸山上柏树丛生,把石山盖了个严严实实,苍翠葱绿;偶尔在翠柏丛中,钻出几枝桃花,开得正鲜,和岸边的几棵垂柳,恰好绘就一幅桃红柳绿、山青水碧的山水画。

约摸过了个把钟头,东山顶上不大的一块天开始发亮了,周围的云由铅黑色变为暗灰色,继而又变成了银灰色,不大一会儿,云层透亮起来,渐渐地变红了:先是粉红,接着是玫红,最后染成了血红。之后,这血红的朝霞更亮了,山后云中迸出一道道金光,这金光由大红逐渐变成淡黄。当这道道金光开始刺眼的时候,眨眼间,又圆又大的朝阳露头了,霎时,百尺楼上首先洒满阳光,使得这座古老的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太阳渐渐照进这深山狭谷,使先前秀美的山水画增添了热烈的色彩。山谷间开始喧闹了:春燕在山谷里穿来穿去,忙着捉虫哺雏;山雀在树林间飞上飞下,急着鸣叫求偶……

我恨自己不是画家,不能将眼前的美景写生下来;我恨自己不是诗人,不会即景生情,讴歌这春晓胜景;我只能用这支笨拙的笔,写下以上的文字。

五月十四日 星期日 晴

流水落花春去也,转眼就是夏天。

今天是个周末,一早,我便趁凉快向翠峰山攀登。钻过同蒲铁路桥洞,跨过东夏公路路面,便是翠峰山脚下。这时,当你翘首仰望时,翠峰山立即给你耸秀之感。耸者,高峻耸立也;秀者,景色秀丽也。其实,这翠峰山并不算高,只是因为她兀然矗立在山城之侧,才显得如此高峻;其实,这翠峰山并不算秀,只是满山遍野长满了乔灌藤草花,才显得格外迷人。山顶上,文昌阁的断壁残垣赫然可见,文昌阁下,千百年来被山洪冲刷得纯乎是石头,棱角可见,像是用大斧劈凿出来的,给人以力量。

沿着崎岖的小路从西麓向上攀,“之”字形的山路一直蜿蜒到山顶。小路两旁的山梁沟壑满是枝叶繁茂的荆条、马茹、狼牙刺、酸枣……上面开满各色的小花;贴地面生长着山草、野花,遮盖得不多见土石。小鸟在山谷间、灌木中穿来穿去,叫个不停。啊!初夏的早晨,真是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山色郁葱,空气清新!

我坐在文昌阁废墟旁的一块青石上,环顾四围:身后的群山,一个山峰接着一个山峰,连绵不断,直接绵山;眼前,我不敢俯瞰翠峰山的绝壁峭崖,会使人头晕目眩。山顶原建有文昌阁,当年游人不绝,想也繁闹,使灵石县出现数百位名贤、豪杰。文昌阁下,已成为屋舍毗连、人声喧闹的居民区,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土石裸露的乱坟茔呢。

火车一声长鸣,将我从陶醉中唤醒,远眺山下,一列满载着焦煤的火车呼啸而过,公路上装载着石膏的汽车奔驰如梭……这时,太阳已上了头顶,我沿着北麓的山路开始下山,路上,我吟了一首小诗:

翠峰耸秀入云端,

势屏山城暑天寒;

文昌高阁今何在?

阁下人民歌声欢。

七月二十二日 星期六 晴

周末的晚上,有的人爱听戏看电视,有的人爱喝酒打麻将,有的人爱唱歌跳舞,有的人爱阅报看书……而我,独爱到汾河滩上散步。像是要把一周工作的疲劳都倾撒到滚滚南去的汾水中,让它奔流到海,永不复返。

今天,又逢周末,再加上是酷热的伏天,我照例到汾河畔上散步……

盛夏的山城,像是装进了罐头,憋得人透不过气来,只有这汾河滩上还有点风凉。我袒着胸,由南向北漫步。对面沿岸耸立着连绵不断的山峦,被开采出来的石膏像白色的瀑布直泻下来;河这边,是被汾河空出的大片菜园:西红柿挂满枝,茄子发黑紫,黄瓜是那样的鲜翠,豆角又是那样的嫩绿,彩蝶纷飞;莫道如此美好的田园风光香气袭人,我却无心欣赏,今晚我要欣赏、聆听的却是另一番景观——“汾水流经此处,与乱石相激”。

在静升河同汾河的交汇处,河面特别宽,乱石遍滩,汾河水流经此处,与乱石相激,汇成巨大的声响。我坐在一块被汾水冲刷得溜光的石头上,闭着眼睛,所有的神经都集中在听觉上,这声音像喧闹的锣鼓,像大海的波涛,像山洪在怒吼,像高山在崩裂……夜渐渐地深了,这声响也更加洪亮了,在空谷旷野上萦绕回荡,久久不绝,时而夹着几声青蛙的叫声,时而和着几只夜鸟的叫鸣,大自然简直是在给我们演奏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我虽然对人类的音乐一窍不通,但对这自然界的合奏却似乎能够听懂。

夜,越深了,也更静了;水声,越响了,也更美了。这时,水声作拍,我吟诵着这样的诗句:

狂汾奔注山谷中,

激石争喧响声洪;

疑是玉帝宴宾客,

鼓乐日夜震长空。

九月十七日 星期日 晴

中秋佳节,本应与家眷团聚赏月,但我岂能放弃这样好的机会到苏溪观夜月!况且苏子有诗云“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正好用来安慰妻子儿女;于是,我便骑着自行车沿东夏公路向苏溪村奔驰。

苏溪村坐落在绵山脚下,静升河畔,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美。黄昏时候,我已经坐在河边。眼前的秋水显得格外碧绿,身后的庄稼已是籽粒饱满,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农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和佳节的狂欢之中。因为我是专程来观赏苏溪夜月的,所以眼巴巴地望着远处的绵山之巅——月亮升起的地方。

不知是我心急,还是月亮姑娘有意姗姗,足足有一顿饭的工夫,绵山顶上才有了点亮光,这亮光把黑黢黢的绵山顶上也点起了亮光,这亮光把黑的绵山衬托得更加浑黑幽暗。一会儿,山顶上的天空由淡黄变为橘红,这橘红又亮了起来。这时圆似磨盘、黄如金盘的月亮羞羞答答地露出了美丽的脸庞,顿时,月光像清水一般泻满人间,像白霜一样撒遍河山。月光照到荡漾的溪水上,像无数的碎金在闪闪发光,月亮照到摇曳的树林间,像斑斑光片在频频跳动。有个成语叫“月朗星稀”,留心观察朗月的夜空,深邃的天幕上只稀稀拉拉地缀着几颗银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月朗星稀”的意境。

月,缓缓地高了,小了;夜,渐渐地深了,静了;欢度佳节的村民陆续进入梦乡,我也该上路回城了。

当我回眸苏溪全貌时,古寺、村舍、树木、庄稼、山峦、溪水……万物都笼罩在柔和的月色之中。

十月八日 星期日 雨转晴

深秋季节,秋风萧瑟,天高气爽。

前年的深秋,我正在北京,曾游览香山,尽情观赏那“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山都是血一般红的颜色;去年的深秋,我恰在乡下,曾跑遍了山原沟川,欣赏农家那果实累累的收获,高粱红,玉米黄,谷子低了头,糜子随风摇……山上山下,场里村外,真是五彩斑斓、应有尽有;今年的深秋,我却冒雨来到了两渡,专门等着看“两渡秋晴”后的景色。农谚语“秋雨连阴四十天”,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整整下了七天,才算是盼来了一夜西北风,耳听窗外“呼呼”直刮的秋风,高兴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清晨,万里长空,一碧如洗。天空,更加高远了些,秋色,更加浓烈了些。云雾被强劲的秋风一扫而光,落叶被无情的秋风刮得飒飒直响;被秋雨淋滤过的空气,更加清新;被秋雨洗涤过的山峦,格外洁净;汾水猛涨,满满一河床,汹涌南去;秋晴桥,数百年来不知经受了多少次风吹浪打,但至今仍安然无恙地横跨两岸。汾河彼岸,山上山下,一片金黄,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汾河这边,回首两渡古镇,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古老的煤乡换了新装;当年的“窑黑子”,如今成了矿山的主人,生产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美满。

十一月三日 星期五 风

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三,我的朋友请我去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因此,我紧裹大衣,顶着刺骨的寒风,从静升村向张嵩步行。与其说是参加婚礼,倒不如说是去介庙欣赏松涛。

吃过饭,娶亲的队伍走了,我便趁着酒兴,向介庙直奔。

我是第一次到介庙,来到位于绵山西麓的介庙一看,与我想象中的介庙大相径庭。这里,只有三孔窑洞,住着一家人家;窑洞前面和左边,裸立着几通石碑,既没有金碧辉煌的介之推庙的殿宇,更没有荫天蔽日的松林,只有黄蒿在凄冽的寒风中摇曳;不远的地埂上,有几棵树叶落光的核桃树,我不禁产生了敬仰与赞美之情。在这土地瘠薄、气候恶劣的荒山野郊,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该是多么的坚强啊!

没有松树,当然也没有松涛了,我只好扫兴而归。回来的路上,恰好遇上张嵩村的黄老汉,他告诉我说:“民国三十九年,介庙的破皮红松树被日本鬼子砍了个干净;没砍之前,那松树不知道有多少棵;每到刮大风的时候,好几里远的地方都能听到松涛的声音……”我边听黄老汉的描述,边想象着那令人惊骇、给人力量的“介庙松涛”。

十二月二十四日 星期五 雪

“二〇二”单位的汽车在韩信岭上爬行,外面虽然是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但爬坡的汽车驾驶室里却十分暖和,我靠在松软的靠背上,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花,不禁想起了“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的诗句。不是吗?你看,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漫山遍原,一片皆白,万物像是玉雕蜡铸一般,好一个琼天玉宇。

我这次冒雪前往“二〇二”的所在地——李家山,正是观赏雪后放晴的霍山美景。《灵石县志》上称作“霍山雪霁”。这一带的山,海拔大都在2500米以上,连绵起伏几百里,一直延伸到霍县、沁源等县,说它是灵石八景之一,未免太自私了。

几天来,我就住在“二〇二”职工宿舍里,天天等着雪停天晴,但老天爷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整整三天没有停过片刻雪花。唉,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只好耐心地等待,好在“二〇二”有比县城清晰的电视,每天总要看它个完完了了。

昨夜西风劲,天晴云散尽,二十九日早晨,我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军大衣,扛着把木锨出了门。寒风呼呼直刮,卷着积雪直往脸上打,像是无数的小刀在割。我一边除雪开路,一边艰难地向制高点爬。

登上高处,极目远眺东南,远处的山峰一座座像汉白玉雕成,群山连绵起伏,像一条条玉龙,雪峰座座高耸,如一头头蜡象……这时,一轮又大又圆又红但不刺眼的朝阳从洁白的雪山后面爬上来。这时的世界,只有三种颜色:红的太阳、蓝的天空、白的山原;每一种颜色都不混有一点杂色:红得那样烈,蓝得那样纯,白得那样洁。置身于这样洁净的世界,仿佛自己的五脏六腑也被淘洗得干干净净。

面对这样的景色,我再找不出满意的词句来描绘,只有毛泽东的“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最合适。

回到“二〇二”宿舍,我即兴写了以下一首小诗。

霍山崔巍积雪浓,云散天晴丽日红;

银装素裹何清净,天地尽在琼瑶中。

(1984年12月)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谁的奋斗不带伤

    谁的奋斗不带伤

    本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纪实佳作。在如今的浩瀚书海中,能够让人读来欷歔动容、潸然泪下的书并不多,而这本《谁的奋斗不带伤》却是个例外。作者赵美萍用她细腻感性的笔触,将自己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山村采石女、到知名杂志编辑、再到大洋彼岸的人生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在当今许多人绞尽脑汁地粉饰自己高贵的出身与辉煌的学历时,她却平静而从容地展现着自己卑微低下的出身与不堪回首的苦难。
  •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草原上的情人节

    草原上的情人节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草原上的情人节》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社会写真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社会写真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严肃深刻,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鞭辟入里,让热爱社会写真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田敏,24岁;徐棠,23岁。花样年华遭遇国破家亡;坚贞爱情面临长期考验。两位我党的潜伏者,不同的人生际遇,共同的革命理想,一生相依相伴,却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时刻再度别离……2007年12月23日,我参加了一场家庭宴席,庆贺两位老人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我与他们相识有40多年了。我总觉得,他们不是老人,还是像我当年刚认识他们时那样年轻,那样朝气勃勃。
热门推荐
  • 农家恶女

    农家恶女

    疼!头好晕,好疼!失手从高低杠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夏小翜疼得忍不住呲牙咧嘴,连睡觉都无法睡熟。“娘,二姐好像醒了。”小女娃稚嫩的声音响起,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夏小翜听着,皱了皱眉,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吗?我看看。”又是一道温和的女人声音,“二妞儿,二妞儿?你醒了吗?”夏小翜很不耐烦,张嘴就吼,却吼得毫无气势:“靠!谁特么开着电视呢?吵我睡觉……
  • 龟裂土

    龟裂土

    夜色早已浓稠,一支四十来骑的队伍,沿着河流方向,悄然行进在菲留扎谷地。这条凉幽幽的山谷——蜿蜒于波斯与土库曼人肆意驰骋的广阔平原间,四面为科佩特山脉环绕,山峦起伏,依稀连绵,森严地守卫在峡谷两侧。这条千年沧桑的伊朗古道,无尽的岁月中,见证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人们的心灵,有过欢腾和喜悦,有过悲伤和流泪,也有过死亡和别离。长夜漫漫,已深入越发漆黑的后半夜,一线绵长的马队旁,有十四个身影,拖着步子蹒跚而行,一根绳索将他们前后相连。内中,有九名年轻女子和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那女孩倒没用绳子拴着,疲惫不堪地落在队伍后面。
  • 海贼之木之界

    海贼之木之界

    一世为青雉养子,了解到失的八百年后,引发世界大战,世界得救,不幸身亡。二世回到了二十年前,失去记忆,变成孩子,被打被骂,变成奴隶,孩子们在他的眼前变成残肢断臂,他踏过血泊走向自由。仿佛是命运般的安排,他又走上了老路,一条不归之路。
  • 我死党穿越了

    我死党穿越了

    我叫李尧,我现在慌得一批。我收到了已故死党发来的信息,虽然她是个跟我玩的很好的妹子,长得也很俊,可该慌还是要慌的。后来死党说她穿越了,还成了法师……我知道,我可能要发了。……李尧:“说好的赏心悦目的使魔呢咋还是个黑漆漆的魔怪啊?!我要求退货啊我跟你说!”林晓薇:“滚!”李尧:“好的呢!”书友群:死党聊天群:390247839(一群已满死党闲聊群:205276702(二群已满)死党催更群:726620619(三群可加)
  • 我被封印三十七年

    我被封印三十七年

    前期玩梗较多,不喜快喷别忍着…反派:书上说的果然不错,正义可能会迟到。可是正义你是睡着了吧,主角能不能快点动手,给我个痛快啊…物是人非,归来仍是少年。 山河破碎,何处为家。 人彷徨,血未凉,不若一战,何妨?
  • 半玉玦

    半玉玦

    神秘宫女入宫查案,身份成谜。在险象环生的深宫之中,她步步为营。相爱的人亦敌亦友难辨真假。一件谜案,牵涉众多。当真相一步步被揭开之时,究竟是保持沉默,还是让真相浮出水面?一干人等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庆堂随笔

    重庆堂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魅老公追逃妻

    邪魅老公追逃妻

    美国拉斯维加斯,一个充满爱恨国度的天堂之地。深夜是很多人向往的疯狂时间段,这些人中不排除亚洲超模展皓宸。刚刚拍完一段广告的他在一家不算太大的夜店里,陪同新一轮绯闻女友在这里喝酒解闷。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消遣的方式。“宸,来,干了这杯。”身为展皓宸新欢的女人眉开眼笑地劝展皓宸多喝几杯。展皓宸微眯双眼,接过酒杯,摇晃了两下,讪笑道:“亲爱的,你都劝我喝了很多了,你该不会动了什么手……
  • 狐恋之还你一世情缘

    狐恋之还你一世情缘

    她本是血巫族最年轻,最强大的血巫圣女,因被最爱的人背叛出卖,不得不斩断情丝,以灵魂为引,以鲜血为媒,启动血巫族最强大的禁咒,阻止魔族入侵。他本是狐族之王,只因在哪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里,那不经意的一瞥,为她放弃了万年修为。
  •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柳树这几天很闹心。相好小莉跟他说怀孕了,要跟丈夫离婚,非要跟柳树结婚不可。他不离婚,小莉这头不答应;离婚吧,跟妻子青豆和孩子又没法张这个嘴。柳树思忖半个月也没找出来跟青豆离婚的理由。最让他头疼的是女儿。一看到这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样子,就像拿刀子割着柳树的心一样疼。小城街边的树被秋霜涂染上了油彩,陪衬着晚霞显得分外的别致。夜晚饭口的时候,因为女儿一直吵着要吃红焖鸭头,不常上饭店的柳树带着一家三口选个临街的饭店点了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