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6800000018

第18章 傅山灵石纪行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受人民爱戴的人物。傅山一生中到过很多地方,但一个山区小县到过六次,一处山野小庙去过五回,尚不多见。傅山先后于顺治四年(1647年)、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十六年(1959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6次到灵石、介庙,或讲学,或传艺,或游览,或隐逸。其间,留下了不少诗文、联匾、墨宝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傅山“反清复明”的志向与“誓不仕清”的节操,也可以窥得傅山博学广识、多才多艺之一斑。

一、顺治四年春(1647年),傅山游罢绵山后,来到位于绵山脚下的介庙,写了一首题为《神林介庙》的七言律诗:

青松白栝十里周,梐青枑白祠堂幽。

晋霸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

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丘。

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容分到牡丹头。

12年后,即顺治十六年(1659年),傅山第三次来到介庙时,欣然提笔将这首诗书于介庙后殿的西壁上,并补了跋文:

丁亥来,曾有此什。己亥重来,补书留之。即取第六句额其楣。偕来者,榆关白盈采、离石王浯、汾阳胡亮、胡同兄弟。太原傅山题。

跋文中“即取第六句额其楣”,说的是傅山还为介庙书了一块匾,内容为“承颜堂”三个字,行书,字大一尺,字形圆转流利,独具一格。据虞奕绶(灵石县知县,乾隆五十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在任)《刻傅徵君承颜堂书记》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虞奕绶与王约轩因怕岁久废毁,便“求善镌者刻于石”,虞奕绶并为此写了跋文。此刻石现存灵石县天石公园碑廊中,长1.77米,宽0.53米,厚0.15米,保存完好。

傅山将《神林介庙》诗书于壁上136年后,即乾隆六十年(1795年),这年的五月十六日,灵石四大家族之一蒜峪陈氏家族的陈思贤(七世)将其高祖(三世)陈星(字济云)双钩的傅山题书摹勒石上,并将摹勒经过撰写成文附于原诗、跋之后:

傅徵君品学、字法名我山右,侣游时莅神庙者再。拘咏挥壁,久经剥落。后继丹青黄手,鸦而真气荡然矣!吾族济云公,工书,为吾高祖辈行,曾双钩遗藏。幼从借阅,时得颦效。乙卯夏,公之孙复出见示。因摹寿贞珉。匪弟志吾所好,亦存古云。

乾隆六十年五月既望。后学陈思贤谨记。

此碑长1.8米,宽1.4米,厚0.1米,无额、无座/碑原存于灵石介庙,现存太原晋祠关帝庙山门西侧。

二、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郑成功率十七万水军从崇明岛登陆,长驱直入,破瓜州,克镇江,直困南京,江淮地区又掀起了反清复明的高潮。傅山获息,兴奋异常,当即偕傅眉南下,欲助郑反清保明。然而,当父子二人日夜兼程来到南京时,郑成功已兵败溃散,南明小朝廷也风雨飘摇,不久于世。这使傅山十分失望,只得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北返。这年的深秋,傅山偕子傅眉,取道沁(源)灵(石)古道,途经灵石石膏山,在山上逗留数日。傅山在石膏山期间,(一)演武传艺,宣传反清。与天竺寺住持海涌法师演练五禽戏,并将五禽戏法传授给寺内和尚与当地名士;同时,以武会友,结交志士,借机宣传“反清复明”的政治主张。(二)游后寨门,写《义峰》诗。后寨门位于罗汉顶南端的悬崖上。傅山、傅眉与天竺寺住持从莲花池下山,又沿着山坡向南攀登后到达后寨门。据传,石膏山在明代佛家入山之前,一直为山大王盘踞,后来先后被唐丞相之女景秀英、北周大将赵普、赵匡胤等占领,或聚众习武,或养马练兵,目的都是与朝廷作对。正因为此,傅山才不畏攀援之险来浏览后寨门的。傅山等三人攀上后寨门,抬头一望,石壁上有许多洞穴,蜂房一簇挨一簇,洞穴外群蜂遮天蔽日,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说:“进得后寨门,挖蜜三千斤。”可见群蜂之多。当时傅山由群蜂矢志不渝、以死自卫,联想到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反清复明的无数志士,感慨不已,于是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为《义蜂》:

群蜂失其主,浩荡往来飞。

苦螫撩人打,甘心得死归。

穿花红乍落,入树绿全腓。

烧睫君臣泪,无从湿道衣。

本诗引喻言志,寄托深沉,通过对“义蜂”的歌颂,抒发了自己的胸怀。此后,傅山曾一度以“义蜂”自喻,并以“义蜂”为别号。

傅山下山前,应天竺寺住持海涌法师恳请,为石膏山题了“山林埜趣”四个字,并主动为后寨门题“义蜂壁”三个字。值得注意的是在题“山林埜趣”时落款为“大明崇祯年太原傅青主题”,当时已是明亡后的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而傅山却故意写为“大明崇祯年”,细微之处不难看出傅山“反清复明”的坚定意志。后来由道成法师将“山林埜趣”刻制成木匾,悬挂于天竺寺山门之上。此木匾现悬资寿寺天王殿前,长1.4米,高0.5米,字大一尺,雄浑遒劲,凝神聚气。同时还将“义蜂壁”镌刻在后寨门的悬崖上,字大如斗,豪放潇脱,至今依稀可见。

三、顺治七年(1650年)、十六年(1659年)、康熙七年(1668年),傅山三次到介庙隐居,开设武馆,招集反清志士,习武练拳,以酬夙愿。傅山出身于家学渊源、数代成名的书香、官宦家庭,不仅如此,而且祖辈精通兵法,这为他开武馆、聚志士、反清复明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介庙时,广泛联络反清志士,秘密建立反清团体,同太原的“南社”、洪洞的“必社”、离石的“朱楼社”、潞安的“谁白社”以及“静友会”、“白莲教”、“禅教”等反清社团都有联系,往来奔波于各社团之间,多次组织反抗朝廷的行动。

傅山之所以选择介庙为联络中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仰慕介之推“功不言禄、隐居山林、死不渝志”的节操,誓以介之推为楷模,将反清复明的斗争进行到底;二是介庙位于深山野林之中,不易被官府发现,便于从事秘密活动;三是介庙地处晋中、晋南、晋东南三地的交界处,往来联系比较便捷。

四、顺治七年(1650),傅山再次来到介庙,明为浏览、闲逸,实为讲学、传艺。此次到介庙后,被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请去,一边给何家子弟讲学,一边教何家子弟习武,为何家子弟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据《何氏族谱》(道光戊子年重修本)载:“公讳世基,泽远其字……乡塾久无师,里人贫乏者子弟,多不能读书,公立义学,出修脯,择师教之,自此,邑人多成才者……”又载:“世基闻青主在介庙闲逸,遂亲临邀请。青主知其为人,乐而应之。就学者为世基子侄等。”傅山在两渡双藤书屋(建于顺治初年,为何氏族塾)凭自己的博学广识,传道授业解惑,重振了何氏家族“崇教重读”之家风,此后,何家出过进士15名、举人29名,贡生、监生、生员111名。

傅山在两渡讲学时,还将其独创的“傅氏太极拳”传授给何世基子侄。傅氏太极拳经全国武术研究院武术专家审核,认为该拳法内容丰富别致,为拳法中所罕见,其中既有传统的养生功法——八段锦的基本内容,又有道家紫微八卦舞的很多精华,技击变化多端,招式舒展简朴,集健身与技击于一拳,为广大强身、练武者所接受。有《傅氏太极拳图》(经山西省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传今,现存于灵石县体育运动中心,为灵石县夏门镇老中医蔡承烈先生于1984年捐献。蔡承烈的祖母为两渡何氏,此书为何氏出嫁时带到蔡家的。

五、年过花甲年的傅山又于康熙七年(1668年,时61岁)、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时75岁)两次到介庙“闲逸”。其间,(一)傅山向灵石县后沟村出家修道的孟太真传授了一套独特拳术,后经增减程式定为“绵山太极拳”,此拳法弘扬了傅拳的内外功法,贯穿了“阴阳”、“虚实”等法则。该拳在傅山死后广为传习,绛州人王宗岳受传后,因定居洛阳而传到河南,后王宗岳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洛阳编著了《太极拳论》,此书为太极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又与张三丰等人的太极拳结合,演变发展为河南温县陈玉廷太极拳,陈玉廷撰写了《陈氏拳谱》流传至今,成为广泛流传海内外的太极拳。(二)傅山为介庙题写了“千年寒石”、“山林埜趣”八个字,后来由介庙18村执掌请人镌于石上,介庙毁坏坍塌后,该石刻散失于民间,至今尚未觅得。(三)傅山在两渡为何家写了一副中堂,内容为:“尽人欲真汉子,完书债是男儿。”现为何氏族人何文苑所存,借展于王家大院凝瑞居大厅。(四)傅山从介庙到平阳府第一村——静升村游玩时,曾赞美地处绵山脚下、静升河畔的静升村云:“一径抵幽山,居然城市间。”用精炼、简洁的十个字将地处“山重水复”中、市井车水马龙的静升村描述得恰如其分。

总之,傅山在灵石留下了较多的足迹、珍贵的墨迹与壮美的诗篇,成为灵石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将给灵石县的旅游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2001年4月)

同类推荐
  • 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人间草木、葡萄月令、自得其乐、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自得其乐”为汪老的散文名篇,代表其对生活的态度。汪老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本书以中国意象为主题,以时间为轴心,在分秒间不停追赶,在流逝的光阴里惋叹,烘托出中国文人对时间的一种敬畏,一种反思。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热门推荐
  • 史通会要

    史通会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魔君

    异世魔君

    牧影语录:“争霸天下,难度简直弱爆了,现在我活着只有两件事要做——征服一切,一切征服”。
  • 乾道临安志

    乾道临安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夫驯养记

    萌夫驯养记

    剩女不是不想嫁,而是没遇上对的人,被人称为“剩斗士”的励志娱记夏夕凭借自己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断前进,却在某天下班路上遇见一帅哥......不料这帅哥竟是个傻子!真傻还是装傻?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趣事?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亲娘惨死,亲爹偏心,嫡母面和心毒……为求生存,苦苦巴结嫡姐为得真心,样样依了公子洞房花烛,公子未到,却被一粗鄙下人进了房。本想呼救,却发现嫡姐整和公子相依成双,看着这出好戏。不甘受辱,砰——与那下人玉石俱焚……重生,魂归十三岁那年嫡母嫡姐狠毒,要毁她这个庶出的名声,栽赃嫁祸,抢夺美玉,步步为营,庶女见招拆招,让其自食恶果父亲偏心,一心只为嫡女好,从不管舒婉这个庶女的死活。那好,她就让他看看,他偏袒的嫡女到底是什么心肠渣男心花,那就为他与美人嫡女牵线搭桥,成就一段姻缘。只是不知,和七皇子抢女人的渣男,下场如何。……冷看尔虞我诈,淡视男色权财复仇是她的目标,狠戾是她的武器欠她的,她一点点要回来!她欠的,她一点点弥补。皇子殷勤,渣男回心,太子苦求,然而浴火重生,岂会耽恋男色?众人口中的低贱庶女,看她如何玩转秀色门庭,朱色宫墙,
  • 祸水:妖颜惑君

    祸水:妖颜惑君

    她,刚穿越成富家千金,却遭受变身为妖的境遇。他,翩翩公子,遭遇家破人亡之变故,为求报仇不计任何代价,甚至包括送她入虎口。他,当今天子,遭遇丧后之痛,独宠于它,竟是借物思人。误食异果,她由花季少女变幻成妖物,从此她踏上寻找还原之路。据闻冷无尘是有名的怪医,专治怪病,却从无人能活着被他治好,但她还是决定去寻找。怪只怪,她太过可爱,太过异常,沦为宠物。他虽待她好,但她不甘只是宠物一只,想尽办法逃出去寻访冷无尘。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捉弄,她千辛万苦寻找的人竟然一直就在她的身边。怪医的治疗规则,她是否也将遵守?
  • 今天程直男作死了吗

    今天程直男作死了吗

    【看书前请点开置顶加精评论】 【熬过前面程敬阳的嘴贱后面就是甜甜的爱情】 史诗级中单法王暴躁萝莉vs毒舌冷漠电竞打野小王子萝莉界网红小公主白苏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温柔可人懂礼貌的好女孩,直到她遇到了程敬阳。这个传说中冷漠不可一世,站在游戏神坛巅峰上的男人,在她看来就是一个毒舌无品恶劣的钢铁直男。用白苏的话来说,喜欢程敬阳不如喜欢一坨屎,屎还能当肥料,程敬阳只能拿来当花瓶。“动点脑子,别拉低RT整体智商。”“要是你瞎蹦哒能长高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矮子了。”“嘴巴涂得那么红,是赶着去唱大戏?”白苏忍无可忍,“程敬阳,废话那么多,有种solo啊?!”
  • 读写他们(一)

    读写他们(一)

    电脑引发的电脑的普及,无疑解放了我等吃文字饭的诸位,每天上班,主要的事就是盯着两台电脑,一个是内网用来分内工作,一个是接外网了解信息,用它同这个世界联系。尽管用电脑办公十多年了,眼睛为之提高了度数,还冒着辐射的侵害,而这个电辐射、光污染的家伙,还是给我等坐办公室的带来极大方便。至少,查资料、写东西十分得便。而且用上了这五笔字型,字随意到,敲击快慢之间,文字跳跃闪动,声音噼哩啪啦,有动感,有声响,也有光影。这可人恼人的家伙,还是方便也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