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600000010

第10章 莱比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3)

莱因霍德·哈贝兰德是默克尔在莱比锡大学的考试指导老师,他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对于民主德国的政治体制,哈贝兰德的态度与默克尔的父亲一致:不反对、不拥护、尽量远离。为了让学生在政治高压下能够获得相应的自由,哈贝兰德想尽办法保护学生远离政治,默克尔非常佩服哈贝兰德教授的为人。莱因霍德·哈贝兰德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他是科学院莱比锡分部的骨干人员,从事重要的科研工作。在莱比锡大学教书算是他的一个兼职,因为他想把最先进的科学成果及时地传达给青年学生。默克尔总是说,遇见哈贝兰德教授是她一生的幸运,教授不仅是她的学业导师,更是她的人生导师。

拉尔夫·戴尔教授是莱比锡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只比默克尔大12岁,在信息工程系任教。与老成持重的哈贝来德教授不同,年轻的戴尔教授在政治上非常激进。他反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反对民主德国政府的政治高压,总是挖空心思跟政府过不去。因此,他成为国家安全部重点监控的对象,他的著作只能在国外出版,而他本人也被禁止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即使这样,戴尔教授也毫不妥协,他如此不合作却并没有受到民主德国政府的惩罚,源于他在学术上的造诣。戴尔教授年纪轻轻便硕果累累,始终致力于研究理论物理与实用技术的结合之道。戴尔教授十分欣赏默克尔,多年之后回忆起默克尔在学校的表现,他依旧赞不绝口:“她很正直、自信,是个有主见的学生。她不喜欢乱七八糟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导师对学生们要求太高时会主动站出来提意见。她会计划安排生活,对事物内在关系的理解也比人们想象的要清楚得多,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默克尔非常佩服戴尔教授的勇气。在对待政治的态度上们,戴尔教授做了她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最终,默克尔选择了戴尔教授作为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她虽然非常敬重哈贝来德教授的智慧和才华,但是戴尔教授的激进更符合她内心蠢蠢欲动的青年热血。戴尔教授愉快地答应了默克尔的请求,甚至为此有些骄傲。

经过多天的讨论,默克尔在哈贝来德教授的建议下将论文定名为《密介质中的双分子基本反应对反应速率的空间联合反应》。这个选题非常重要,是科学院放射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如果这篇论文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院将会非常愿意接受默克尔为其工作。这也是哈贝来德给出这个建议的初衷,他认为默克尔只有被科学院吸纳,才不会被埋没。

虽然哈贝来德的建议是好意,但是却给默克尔出了一个难题。尽管默克尔在上了大学之后,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聪颖,已经弥补了高中物理不好的缺憾,成为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然而,做实验并不是她的强项,完成一篇需要大量试验的论文对她来说非常困难。但是,默克尔从来都不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反而事情越具有挑战性,她就越感兴趣。因此,她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哈贝来德教授的建议。

为了完成论文,默克尔为自己选择了一个绝妙的地方“闭关修炼”。在物理系实验大楼的顶层,有一个原本用来放杂物的小屋子。由于位置太高,没有人愿意上上下下,所以小屋一直空着。默克尔凭借在物理系良好的关系网拿到了小屋的钥匙,准备在这里撰写论文。在撰写论文的几个月里,默克尔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屋子里至少十个小时。寂寞、孤独、枯燥充斥着在这里的每一分钟。但是,默克尔没有放弃,对于选择了的事情她从来都不会轻易示弱。在这些日子里,默克尔经历了她日后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所需要承受的所有历练。终于,毕业论文完成了,戴尔教授和哈贝来德教授纷纷欣慰地把她的论文评为优秀。

就这样,在默克尔的严谨态度和不懈努力下,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学生活也结束了。默克尔离开学校开始了新的征程。大学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让她之后的社会道路变得更加顺畅。

【17.学习之余那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或许莱比锡大学生俱乐部门口的酒吧还记得1974年那场浪漫的表白。那天晚上,星空格外美丽,与城市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为莱比锡大学披上一层梦幻般的轻纱。青春逼人的默克尔害羞地低头摆弄鸡尾酒酒杯,诗人般的乌尔里希滔滔不绝地说着醉人的情话。默克尔的心开始一点一点地融化,最后变成美妙的彩色鸡尾酒。第一次与爱情邂逅的默克尔丧失了所有的理智,只剩下激动与疯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一对男女进入青春期都必将与爱情不期而遇。当与爱情相遇时,我们总想着要付出所有,却很少思考彼此是否合适。我们将恋爱中的矛盾和争吵当作幸福的小插曲,一厢情愿地认为爱情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的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因为爱情的滋味太过美好,任何人沉浸其中都无法自拔。理智、谨慎的默克尔,也会被爱情迷惑,更别说普普通通的我们。

上大学之前的默克尔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甚至连对爱情的向往都没有,原因有很多。首先,默克尔是一个对优秀有着炽热渴望的人。在她看来,谈恋爱无疑是浪费时间,每天要考虑如何让对方更加喜欢自己、要精心打扮自己、要为对方准备惊喜等这一切事情都让她觉得无法承受。她喜欢有条不紊的生活,认为爱情只会让生活变得乱七八糟。其次,默克尔虽然成绩优秀,但为人十分低调,从来不爱出风头,简直就像一面背景墙。所以,很少有男孩子会注意到她,并向她伸出爱情的橄榄枝。另外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默克尔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的,她是一个在感情上非常晚熟的人。

到莱比锡大学读书之后,对爱情的向往开始蠢蠢欲动。看着学校一对对情侣或手牵手在梧桐树下漫步、背靠背在湖面看书,或肩并肩在假山上看日落,默克尔非常羡慕。刚上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默克尔都被孤独、寂寞和失落所包围,她急切地渴望有人能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莱比锡大学的物理系历来都是男生的天下,女孩子寥寥可数。在这里哪怕一个女孩极其普通,也不会再被人忽略,默克尔已经不可能只做一面普通的背景墙了。各种各样的示爱方式总是隔一两个月就会发生,但是追求完美的默克尔一直在天真地寻找那个让她“怦然心动”的人。终于有一天,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乌尔里希·默克尔,默克尔姓氏的来源。

那时的默克尔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并开始租用大学生俱乐部的吧台调制鸡尾酒。乌尔里希是默克尔吧台的第一位顾客,尝一口鸡尾酒后便赞不绝口:“安格拉同学,我不得不说,你调制的鸡尾酒和你的人一样美妙,让我有一种爱情的感觉。”

听到乌尔里希这样赤裸裸的表白,默克尔第一次觉得心跳加速。她竟然害羞地低下了头。乌尔里希接着说:“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1954年7月17日出生在联邦德国汉堡,不久就跟随父母迁居民主德国,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唯独被体育和手工课难倒。如今就读于莱比锡大学物理系,是班级青年团文化委员。每周都要去参加大学生基督教会活动,课余时间总是在图书馆五楼靠窗的位子读书,最喜欢蓝色的衣服,香草蛋糕是其最爱……”

“请问先生是安全部的工作人员,还是警察署的档案管理员?”乌尔里希的话让默克尔越来越难为情,只得开个玩笑来解围。

“我是拐卖人口的坏人,不知道安格拉同学愿不愿意被我拐卖?”乌尔里希继续他诗人一样的表白。

“好啊,不管拐去哪里,我都跟你走。”这是默克尔第一次如此草率地做决定。爱情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理智瞬间消失。

同类推荐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性。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已经对武则天的故事有了基本的印象。围绕着武则天的故事,一直都有正史、野史之争,那么在外国人眼中,武则天的历史又是什么面貌呢?在劳雷尔·洛克菲勒的这本书中,武则天本名武照,公元705年在她去世前几周改尊号为“则天”;她是唐朝官员武士彠次女,天资聪颖,精于算计,从小就不符合儒家贤妻良母的标准;她沉浮于宫廷,最终成为一位帝王。她是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毁誉参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的?让我们跟随外国人的全新视角去探索则天皇帝曲折传奇的一生。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主神的钟形编辑器

    主神的钟形编辑器

    张毅获得了一个青铜钟。青铜钟有一个地图编辑器的功能。于是,张毅开始构思如何成为主神。
  • 重生之情薄天下

    重生之情薄天下

    西夏元年十月,西夏国册封三公主冷幽璃为太女,六国国主亲临六年前曾轰动一时的西夏国二公主冷薄情走出六年未曾踏出一步的冷宫,在六国国主与西夏国主瞪大的瞳孔中,手起刀落,斩杀了将要成为西夏太女的三公主冷幽璃——众人震惊,面色齐变。六年,二千多个日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所有人都淡忘当年那个惊才绝艳,风华绝代的西夏二公主时,她却用着更为震惊世人的面目,从冷宫深处一步一步走出,直至众人心底.整整六年,冷薄情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直至再也不需要人挡在她的身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冷傲淡漠的女子,她凌厉,阴冷,邪肆,魅惑,风华绝代,惊才绝艳!当现代女王穿越到古代被打入冷宫的二公主身上,便已注定,这片大陆将再无安宁!P:本文NP!女强!【简介无能。。。。简而言之,此女重生前不是什么善茬,重生后更不是什么善茬。】
  • 成功有捷径

    成功有捷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启示成功是一种习惯,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它。本书列出了57种简单易的方法,令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转型为“成功模式”。你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成功的潜力其实一直就在你身上。其目的是帮助你认清理想,坚定你的信念,锤炼你的意志,平衡你的心态。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并完成了书上的要求,你必将从人群里脱颖而出!
  • 三月三的风筝

    三月三的风筝

    君为其难,我为其易。舍生取义易也,忍辱取义为难。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小镇的小院中,长年在外生活的白易生携带红颜知己回乡终老,却被传出曾在抗战时期当过叛徒。其中的原委,交织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感情?不是爱情小说,却包含爱与情;不是谍战小说,却充满火药味。这是一部记叙抗战,解密天才,个人与国家考量下,忍辱负重的故事。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我的系统是个BUG

    我的系统是个BUG

    一个对于生活没有臆想的废物大学生的无聊幻想。不太监但是更新不定时,全凭天意。游戏什么时候打完,或者有空(我自己觉得)就会更新。以上,反正也就是消磨时间的。(报复社会的)注:千万不要在意小说里的设定,那都是用来吃的。
  • 替身太子妃

    替身太子妃

    身穿之后,长乐的目标就是嫁给村头的软柿子林秀才,可是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嫁给了当今太子,自己变成了软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锻炼学生实践力的智力游戏策划与项目(上)

    锻炼学生实践力的智力游戏策划与项目(上)

    青少年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具有很大的塑造性,通过智力游戏活动,能够培养和开发大脑的智能。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具有巨大的学习压力,智力游戏活动则能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既完成繁重的学业任务,又能提高智商和情商水平,可以说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同名电视剧安徽卫视热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出现了无线电台,一时间,上海居民耳目一新,一些私人电台蜂拥而起,不仅播放文娱节目,还负责传递商业业务。阮清恬在学校里学过无线电知识,她因为帮助任浩铭建立电台,从而和任浩铭相识了。任浩铭由于一个误会,迁怒于阮清恬,他将阮清恬最重要的传家宝流苏耳环拿走了。阮清恬必须要拿回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