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哪里能放过他?李骁通不能白死啊,未到前线,就损失一员大将。赵匡胤催马就追。两个人的马都快,一会儿工夫,就追出去十来里。一路上,那大汉还在喊,“哎呀不好了啊,逃命啊!”赵匡胤又好气又好笑,照理他不该这样追,但是今天不一样,他被李骁通的死弄得心乱如麻,只想着报仇雪恨。就在这时,他的马突然一个前翻,滚倒在地上,他从马脖子那儿被甩出去,也掉在了地上。
边上一群喽啰兵涌上来,用渔网样的东西,罩住了他,一会儿,他被绳捆索绑,穿在一根大竹杠上,抬了起来。他心里又气又愤,一闭眼睛,“唉!天不眷我!让我今天死在这里!”想到李骁通死时的惨状,他对生还不敢做打算,只是心里想,这个时候,自己死不要紧,连累了这一千军卒。他们还在路上奔波,却不知道自己的主帅已经命丧黄泉。平军山啊,平军山,难道这里真是自己的死地?
正想着,发现自己被人放到了地上,就听身边有个女人在问:“哥,你今天又打猎去了?抬回来啥?野猪?”
赵匡胤听着,心里这个气啊!睁眼一看,是个女人,二十来岁的样子,穿着战袍,一身戎装!齿白唇红,娇美身材,赵匡胤看在眼里,觉得奇怪,这荒山野岭,哪来这样俊俏女子啊?
那女子见赵匡胤睁开眼睛,也吓了一跳,“哎呀,是个大活人?你弄个大活人回来干嘛?”
那大汉叫道:“妹妹,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谁啊?”
“他说,他是赵匡胤!”
那女子听见这么说,叫人打了灯,提到近前,仔细打量赵匡胤:“你就是赵匡胤?高平之战,一人勇闯万人阵,棍打张元徽的赵匡胤?”
赵匡胤不答话,眼睛也不看她,没脸面啊,他被捆得像粽子一样,站都站不起来,还答什么话啊!
没想到那女子却突然口气柔和起来:“如果您真是赵匡胤,小女子王平山这厢有礼了!”说着,那女子向他款款一礼,命人给他松绑。
那大汉叫道:“妹妹,不能松绑,赵匡胤武功了得!”
那些喽啰看看那女子,女子喝道:“还不快松绑!”
那些喽啰上来替赵匡胤松了绑,那女子道:“让大哥受惊了。当年,我父亲王显,也曾是大汉名将,与令尊赵弘殷赵老将军是同僚好友。之后,我父亲受命西征,怎奈时运不济,全军覆没,先父自刎于军中。临终前,吩咐家校送家母和我兄妹来这里隐居,我们兄妹是不得已才来到此山中,占山为王。然而父亲一生都忠于汉室,要我们练好武功时刻准备好保家卫国,为国尽忠!”
那大汉有点儿心虚:“妹妹,你这话什么意思?老爹说的是让我们建功立业,为皇上尽忠,那是要我们保汉室,那当然是要杀大周的人。赵匡胤投靠郭威、柴荣,背叛汉室,我们当然要杀他啦!你怎么放他?再说了,他在高平之战,杀的是我汉家宗室,咱们更加不能轻饶他了!”
赵匡胤听闻他们是王显的后人,不由得一愣,心里不好受起来。汉室衰微,弄得一员猛将人不人鬼不鬼,当初王显兵败,并不能归罪于他。汉室懦弱,官员腐败,满朝文武没有人愿意带兵打仗,都是缩头乌龟,躲在汴梁好吃好喝好玩,只有王显,自愿领军出征。可怜王显,后无救兵粮草,孤军东征契丹,先胜后败,一个人的能干,配上一群人的贪腐,就是悲剧。战争是国力的较量,也是人心的较量,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他一个王显,如何获胜?三万大军,埋骨契丹境内病王台!只听说王显在军中自杀,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王显将军的后人,那也是忠烈之后啊。
他也施礼道:“王小姐,当初末将追随太祖叛汉,实在是因为隐帝小儿太过残忍,杀郭威九族,我们大军在阵前抵挡契丹的铁骑,他隐帝在汴梁却对我军将官的家属举起屠刀,仅我同僚中遭灭门的就有三十余户,实在是不得不反!听你所言,你也是名门忠烈之后,如今大周天子世宗,少年神武,明君也,胸有良策,心有大志,前次北征刘崇而不灭其城,实在也是我大周皇上仁慈,不忍前朝没有血祀。这天下,本不是谁家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也是为了保天下苍生福祉。后蜀犯我边境,杀我边民,如今大周用人之际,不如小姐弃暗投明,和我们一起同保大周。我们合兵西征,救黎民苍生于水火,安西陲于倒悬,将来骏马得骑,高官好做,也不枉来人世一遭!”
王小姐蹙眉沉思,并不答话。她不答赵匡胤的话,也不答她哥哥的话。
赵匡胤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想,一时没了主张,心里只盘算着如何脱身。
王小姐看看赵匡胤道:“将军是想着如何脱身吧?放心,小女子绝无加害将军的道理。小女子从小跟随黎山圣母学习兵韬武略,虽不能学先父去做那安邦定国的伟业,却也知道忧国忧民!”
赵匡胤听了不由得对王小姐佩服起来,当今世上,有两大高人,一位是黎山圣母,相传她在黎山修行,武功韬略了得,乃是得道的世外高人;另一位则是陈抟老祖,其人曾在洛阳开馆授徒,门下奇人无数,可惜当年自己在洛阳时,未能得见。
这时,王小姐转身吩咐喽啰,“来呀,请赵将军客房安座,上酒上菜,不要亏待了将军。”
赵匡胤哪里有心思喝酒,心里担心陶谷、王彦升、潘美,恐怕这些人此刻也是急得不行了吧。陶谷和潘美都特别谨慎,有了后手,才做前事,做事有前有后,但不够果断,恐怕要等王彦升后军追上来,他们前后呼应了,才能派兵来找他!他心里着急,但是不好多说,只好跟着喽啰退出大厅。那些喽啰,一行六个人,前后左右围着他,他知道,这是人家防着他呢,不让他跑!
一会儿,有人送来热水毛巾,又有人端来四个热菜,一壶酒。赵匡胤喝不下酒,更加吃不下菜,只是坐在桌边,想着如何是好。一会儿那大汉来了,坐在他对面,给他斟了酒,又给自己慢慢斟上一杯,举起,对赵匡胤说:“赵大哥,我有眼无珠,杀了你的人,错抓了你,你能谅解小弟我吗?”
赵匡胤此时身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啊,他着急脱身,顺口说道:“不知者无罪,不怪你!”
那大汉立即高声喝道:“我说呢,我妹妹还担心你不能原谅我。我说赵将军大人大量,当然不会计较我这个莽夫啦。来来来,我们多干几杯,举酒泯恩仇!”说着,大汉也不顾赵匡胤是否同意,自个儿连干了三杯。
赵匡胤酒量好,平时也好酒,但是今天没有兴致。他举举杯子,应付了一下,还想劝劝这对兄妹,随他西征。
还没等赵匡胤说出口,那大汉说道:“赵将军,你是要去征西啊?你这点儿人马哪里够?不如带上我们的人马,我们兄妹保你西征!”
赵匡胤听了心里一阵高兴,“那敢情好!时间紧迫,就请王将军赶紧准备,我们马上出发!”
那大汉却道:“不急,要我们追随你不难,但是有一件事,你得答应我们兄妹。”
赵匡胤道:“只要你们愿意为国出征,什么事都可以答应!”
那大汉道:“你得娶我妹妹做媳妇!”
赵匡胤不假思索道:“这个我答应不了啊。我家有贤妻,还有儿女,你妹妹乃名门之后,娶你妹妹,那太委屈她了。更何况,临阵娶妻是死罪,按军法当斩!我乃西征军二路元帅,怎么能自毁长城,坏了军法?”
那大汉并不理会赵匡胤的理由,直直地道:“你就别说什么理由了,就单说你愿意不愿意吧?”
赵匡胤摇头,那大汉抽出佩剑,压在赵匡胤的脖子上,“嘿嘿,你今天在我手里,答应更好,不答应这个亲也得成!”说着,他一声喝令,对着喽啰道:“来啊,绑了!”那几个喽啰早就准备好绳索了,一轰而上,又把赵匡胤给绑了起来!
赵匡胤一闭眼睛,“唉!虎落平阳!”
这时,王小姐走了进来,她止住了众人,对着赵匡胤款款一礼:“婚姻乃是大事,本应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如今,我兄妹无父无母,孤悬这平军山,实在是报国无门,投靠无着。如蒙将军不弃,做了小女子的夫婿,小女子兄妹明日一早,就率领山上三千将士,追随将军,鞍前马后,绝不懈怠。”
赵匡胤听王小姐说得诚恳,细细思量,想到这兄妹原来也是显宦人家,如今在这里落草,的确不是正路,而今大周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他们兄妹如果能归顺朝廷,效忠我大周,也是我大周之福。赵匡胤语调和缓下来,道:“贤妹不弃,乃是我赵匡胤的福气,也是我大周的福气。只是,如今正在打仗之际,儿女情长的事情,不敢思量,我答应小姐,待我西征得胜归来,一定迎娶小姐!”
听罢,王小姐重新解开了赵匡胤身上的绑绳,三人重新落座,正欲细细商量行程安排,就听门外边腾腾的脚步声,跑进来一个喽啰,大声喊道:“小姐,不好了,外头有个叫王彦升的来叫阵,要我们出去应战。”
赵匡胤道:“不要惊慌,那是我手下将官,我去叫他进来。”
赵匡胤叫了王彦升进来,把王家兄妹的来龙去脉介绍给王彦升听,但是,没有说王小姐要和他成婚的事。王彦升听了赵匡胤的话,不好反驳,但是心里不服气:“什么人,抓我大哥,杀我弟兄?我倒要看看!”
进来一看,一个黑脸大汉在厅正中央站着,他问道:“你就是杀李骁通的人?你可知我是谁?”
那大汉叫道:“行不改名坐不更姓,王秉坤!你是何人?今天是不打不相识,多有得罪了。”
王彦升上前施礼,身子靠近王秉坤,两个人就像要抱在一起的样子,王秉坤不由得伸手托住王彦升的双手,哪里知道,王彦升整个身子一沉,手臂使上劲儿了,这厢两个人开始了角力。赵匡胤一看,王彦升要惹祸啊,刚刚说好的山上三千军兵明早出发一同出征,这事不能黄了。他轻轻一拨,四两拨千斤,把两人分开。
这时王小姐已经让人添了座位,请王彦升入座。王彦升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看到有酒,气呼呼地拿起来就喝。“大哥,你在这里好吃好喝,我们众兄弟可是在山里到处找你,只能餐风饮露!”
三人正要说话,外面进来一女子,那女子指着王秉坤就大骂起来:“公公乃是大汉忠良,你却要投靠周室,你们这是卖身求荣!公公九泉之下必不瞑目!”说着,那女子痛骂起来,骂郭威郭雀儿是配军出身,贼配军窃国,骂柴荣卖身求荣,不配当皇帝,连着赵匡胤也一起骂:“你们这种人,助纣为虐,不过是蝇营狗苟,贪图富贵享乐之徒!还不给我滚出山寨!”
王彦升听了,脸上挂不住,他也不言语,“嗖”地跃起,一步到了那女子跟前,一剑下去,那女子就上下身分离了!一摊血,两段尸首,屋里充满了血腥味!
再看王彦升,已然重新落座,斟酒自饮。这个王彦升,的确是天下第一剑,可惜性格暴躁,一剑斩杀一个人,剑比脑子快,比言语快。这时,王秉坤冲过去,抚尸痛哭:“老婆啊,你怎么就死了啊!”
赵匡胤也没有醒过神来,但是他知道,今天这事不好了,王彦升闯大祸了。这时,王小姐一拉赵匡胤,“将军,你们快跑吧。我这哥哥鲁莽,你手下人杀了我嫂嫂,我恐怕你们会有性命之忧。”
说着,拉着他俩,来到屋外,已经有人把赵匡胤的枣红马和王彦升的马一并牵来,两人翻身上马,由一名小喽啰带着,疾驰而去。
行到一处大路,那喽啰一指前路,“你们沿着这条山路,一直向前走,不出一刻,就能看到你们的大军了。”说着,那喽啰掏出一块令牌,交给赵匡胤,“将军,这是我家小姐赠给将军的,平军山方圆百里,十二座山寨,只要看到这块令牌,都会对你们予以礼遇,不会为难你们。”
赵匡胤接过令牌,一拱手道:“代我向你们小姐请罪。”
没想到,那喽啰却说:“请罪的事,我可不能代告,他日将军得胜还朝,就请将军无论如何自己来一趟吧!”
赵匡胤感觉这个喽啰不一般,想问他姓甚名谁,日后也许有个联络,那喽啰却已经走了。两人一路狂奔,回到与王秉坤交手处,却不见大军。正疑惑间,楚昭辅从黑暗中跳出来,“将军,你们果真回来了,我们担心死了!”
赵匡胤顾不得楚昭辅的担心,急忙问道:“大军哪里去了?是前进了吗?”
楚昭辅身后又走出杨徽之,杨徽之答道:“元帅,多有得罪,刚才是下官建议潘美、陶谷两位率军西进,由我和楚昭辅在此处等候您归来。”
赵匡胤点点头,“你们做得对,大军西进要紧,不能因为我个人而耽搁行程!”
四人合在一处,追赶大军,没出几里,就看见路边黑压压聚集着一群露营的军士,到近前,互相通报了口令,才知道正是自己的军队。原来潘美留下三百名军士在这里驻扎过夜,要他们天明后搜山救人。见到赵匡胤回来,大家都非常兴奋,有的欢呼起来,赵匡胤让大家立即起身,打起火把,星夜赶路。潘美领着前军,一路疾行,眼前已到了华山地界。潘美一看,好一个险峻地界,从这里出去,就接近战区了,该让大家休息一下。
太疲劳了,很多军士骑着马,在马上就睡着了,走着走着,突然就从马上摔了下来,摔醒后上马再走。
大军埋锅造饭,准备饱餐一顿,进入战区以后,吃饭就不那么容易了。
扎好营,大家休息了一会儿,赵匡胤带着中军也到了。
这时,就见远处林中群鸟飞起,林子上空升起一路尘埃,按照兵书上的说法,这应该是林中藏有大军,而且正在靠近。赵匡胤手搭凉棚,策马飞驰到一处高地,向远处眺望,军营里大家立即准备战斗。
尘埃越来越近,到了近前,赵匡胤才看出来,那不是后蜀兵,而是平军山的兵,他们打着大旗呢,平军山平西大军!还是前天送他们出山的那喽啰,一马当先来到赵匡胤跟前,下马敬礼:“赵将军,我家小姐让我带一千军马支援将军平西,末将王元功愿意在将军帐前听令!”赵匡胤听了心生感动,来得正好啊,真是及时雨。私下里对王小姐产生了丝丝惦念,也不知道她兄妹如何了。只怪王彦升太过粗暴,动手斩杀了王秉坤的老婆,这个王彦升,太嗜杀了。
赵匡胤走马近前,牵了王元功的手道:“怪我们不慎,杀死了你家嫂嫂,请你不要介意。如今用人之际,暂不处罚王彦升,让他在营中多活几日!”
王彦升嘟囔道:“那样的老婆,不如不要,跟你家大公子说,只要他来我们军营,一旦开战,要多少媳妇我给弄多少媳妇!杀个女人,用得着记恨吗?隔天再娶她几个不就得了?”
“混账东西,说话如此混账,还不住嘴!”赵匡胤喝止了王彦升,否则还不知道他狗嘴里吐出些什么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