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7000000002

第2章 监视之眼(1)

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

美国国家安全局是隶属于国防部的联邦层级机关,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帕塔克森高速公路旁。

自一九五二年成立以来,国安局一直对各样信息进行监控,近几年大多集中在网络和电话上。其权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张,如今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监视的通话与信息数量已超过两百亿笔记录。

【第一章 十一月初】

法兰斯·鲍德向来认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从前他几乎不曾试着承担起父亲的角色,如今儿子都八岁了,对这份工作他仍觉得不自在。但这是他职责所在,他是这么看的。孩子跟着前妻和她那个讨人厌的同居者拉瑟·卫斯曼同住,日子并不好过。

因此鲍德放弃了硅谷的工作,搭上飞机回家来,现在就站在阿兰达机场前等候出租车,几乎处于惊吓状态。天气恶劣到了极点,雨水像鞭子似的打在脸上,他已经自问不下一百次: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像他这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笨蛋竟然要当全职父亲,这念头多疯狂?他还不如到动物园去工作。他对小孩一无所知,大致说来,对人生也所知不多。最奇怪的是根本没人要他这么做。不管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外婆都没有来找他,哀求他承担责任。

这是他自己做的决定。他打算挑战为时已久的监护权裁定,毫无预警地走进前妻住处带儿子奥格斯回家。到时肯定会陷入混乱局面,那个讨人厌的卫斯曼八成会狠狠揍他一顿。但他抛开这些念头上了出租车。司机是个女的,嘴里一边猛嚼口香糖,一边试图找话题和他闲聊。其实就算在鲍德心情较好的时候,她也不会成功,因为他天生不善聊天。

他坐在后座想着儿子和最近发生的一切事情。他辞去索利丰的工作并不完全是为了奥格斯,这甚至不是主要原因。他的生活一团乱。有一刻,他不禁怀疑自己到底知不知道在招惹什么麻烦。当出租车驶进瓦萨区,他感觉全身血液仿佛都流干了,但已经无法回头。

到达托尔斯路后,他付了车钱,拿起行李放在紧邻大门内侧的地方,只带一只空行李箱上楼。箱子是他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买的,其外壳图案是一张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他站在公寓门外,大口喘息,双眼紧闭,想象着所有可能发生的打斗与尖叫情节,同时心想:说真的,这也怪不得他们。有谁会这么突如其来地上门,强行将小孩带离家中?更遑论是个一直以来只管把钱汇入银行账户的父亲。但现在情况紧急,因此他压制住逃跑的冲动,咬紧牙根按下门铃。

起初毫无动静,随后门猛然打开,出现的是卫斯曼。他有双锐利的蓝眼睛、壮硕厚实的胸膛和两只巨大拳头,仿佛天生就有伤害人的本钱,所以他在银幕上才会老演坏蛋,只不过鲍德深信:他演过的角色没有一个像真实生活中的他这么可恶。

“天哪,”卫斯曼喊道,“看看这是谁大驾光临啦!是我们的天才先生啊!”

“我来接奥格斯。”鲍德说。

“你来干吗?”

“我要把他接走,卫斯曼。”

“你在开玩笑吧?”

“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他正想解释,只见汉娜从左侧另一头的房间走出来。的确,她已不似昔日貌美如花,因为经历了太多不愉快,抽烟抽得凶,而酗酒恐怕也是原因之一。然而他还是意外地涌上一股激动情绪,尤其是看到她喉咙的一处瘀青。在这种情形下,她似乎仍想说几句欢迎的话,却始终没有机会开口。

“你怎么忽然间关心起孩子来了?”卫斯曼问道。

“因为奥格斯受的苦够多了,他需要一个安定的家。”

“你以为你这怪胎有能力提供吗?你除了盯着计算机,什么时候做过其他事情?”

“我改变了。”他觉得可悲,因为他也怀疑自己是否真有任何改变。

眼看卫斯曼移动庞大身躯、带着郁积的怒气走上前来,鲍德不由打了个寒噤。万一这疯子发起疯来,他绝对无力抵抗,这是再清楚不过了。打一开始,这根本就是个疯狂的想法。但说来奇怪,卫斯曼没有发作、没有大吵大闹,只是阴阴一笑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什么意思?”

“时候也差不多了,不是吗,汉娜?大忙人先生终于展现出一点责任感,太好了!”卫斯曼边说边夸张地鼓掌。事后回想起来,这是最让鲍德感到震惊的:他们竟如此轻易便放手让孩子离开。

也许奥格斯对他们而言只是负担。真相难以断定。汉娜朝鲍德瞄了几眼,看不出眼神中的含义,而且她双手发抖、紧咬着牙,却几乎没问什么问题。她本该不断追问他、向他提出千百个要求与警告,并担心孩子的作息被打乱才对,不料她只说:

“你真的要这么做吗?你应付得来吗?”

“我是认真的。”他说。接着他们进到奥格斯的房间。鲍德已经一年多没见到他,很羞愧自己竟忍心抛弃这样一个小男孩。他是那么秀气可爱,一头浓密鬈发搭配细瘦身躯和一双严肃的蓝眼睛,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两眼直盯着一幅巨大的帆船拼图,身体姿态似乎在大喊着“别吵我”。鲍德慢慢走向他,就像在接近一头无法预料的未知生物。

没想到他到底还是成功地让孩子牵着他的手,随他走进走廊。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刻。奥格斯在想什么?他觉得当下是什么状况?他既没有抬头看他也没有看母亲,对于他们频频挥手道别当然更是视若无睹。他只是跟着鲍德走进电梯,就这么简单。

奥格斯患有自闭症,也很可能智力不足,不过医师还没有针对后者作出明确诊断,而且远远看去,任谁都可能觉得他天资聪颖。他精致的脸庞散发出一种庄严超然的神情,至少也像在表达他认为周遭的一切不值一哂。但若是细看,便会发现他有种深不可测的眼神。他至今尚未开口说过一句话。

这一点,他完全不符合所有医生在他两岁时作的预测。当时,医生都说奥格斯很可能是属于极少数没有学习障碍的自闭儿,只要给予密集的行为治疗,前景相当看好。不料事情的发展丝毫不如预期,鲍德既不知道对孩子的那些治疗照护与辅导,甚至对孩子学校教育后来的进展也一无所知,因为他逃到美国去过自己的日子了。

以前的他真傻。但现在他要偿还这笔债,要来照顾儿子。首先他调出儿子的病历记录,并打电话给各个专科医师与教育专家。一件事立刻真相大白:一直以来他寄去的钱都没有用在奥格斯身上,而是一点一滴都花在其他方面,十有八九是被卫斯曼拿去挥霍和还赌债了。他们似乎任由孩子自生自灭,日复一日地重复他的强迫行为,说不定还更糟——这也是鲍德回国的原因。

曾有一位心理医师来电,对奥格斯的手脚、胸部与肩膀上布满不明瘀伤表达关切。据汉娜说,那是因为儿子突然发作,前后剧烈晃动才受的伤。第二天鲍德便亲眼目睹了一次,吓得手足无措。但他心想,这无法解释那么大面积又深浅不一的瘀痕。

他怀疑是家暴,便向一位家医科医师和一位与他有私交的退役警员求助。尽管他们无法证实他的忧虑是否为真,他却愈来愈气愤,着手准备寄发一连串正式信函并提出种种报告,忙到几乎把儿子都抛到脑后了。鲍德发觉要忘记他很容易。鲍德在索茨霍巴根的家里替儿子准备了一个房间。大部分时候,奥格斯都坐在这个房间的地板上玩一些超高难度的拼图,把数以百计的小图片拼接起来,最后再全部打散,从头再来。

起初鲍德会盯着他看得入迷,就像在欣赏伟大的艺术家工作,有时候还会突然幻想儿子可能随时抬起双眼,说出一句成熟的话。但奥格斯一个字也没蹦出来过。就算拼图拼到一半,他抬起头来,目光也是直穿过他父亲,望向俯临大海与海面上粼粼波光的窗子,到最后鲍德也只得任由他去。他几乎不带儿子出门,就连屋外的院子也不去。

依法而言,他并没有监护权,在想出办法解决之前,他不想冒任何风险。所以,买菜、煮饭、打扫,都由帮佣萝蒂·拉丝珂负责。鲍德对于这类事情一窍不通。他很多事情都不在行,只熟悉计算机与算法,因此也就更沉迷其中了。夜里,还是和在加州时一样睡不好。

眼看官司诉讼与风暴迫在眉睫,他每晚都会喝掉一瓶红酒,通常是阿玛罗尼,虽然能暂时得到舒缓,长期下去恐怕也没什么作用。他开始觉得状况愈来愈糟,并不时幻想自己化成一缕烟消失不见,或是离开这里到一个荒凉偏僻、不宜居住的地方去。没想到十一月的某个星期六,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很冷,风又很大,他和奥格斯走在索德马尔姆区的环城大道上,冻得半死。

他们到法拉·沙丽芙位于辛肯路的家里吃饭。奥格斯早该上床睡觉了,但那顿饭吃到很晚,鲍德倾吐了太多心事。沙丽芙对人就是有这种魔力。鲍德是在伦敦皇家学院念信息科学时认识她的,如今沙丽芙是瑞典国内极少数水平与他不相上下的人之一,而且也是极少数能大致理解他想法的人之一。能遇到一个有共鸣的人,让他松了好大一口气。

他也觉得她很有魅力,但经过多次尝试,却始终打动不了她。鲍德一向不太擅长追求异性。不料这回他们的道别拥抱差点就变成吻别,可以说是往前跨了一大步。和奥格斯经过辛肯斯达姆运动中心时,他还在回味那一刻。也许下次应该请个钟点保姆,然后说不定……谁知道呢?一段距离外有条狗在吠,接着有个女人的声音冲着狗大喊,听不出她是怒是喜。他望向霍恩斯路口——那里可以拦出租车,也可以搭地铁到斯鲁森。感觉好像会下雨。到达路口时红灯亮起,马路对面站了一个四十来岁、神情疲惫不堪的男人,看着有些眼熟。

就在这一刻,鲍德牵起了奥格斯的手,他只是想让儿子乖乖待在人行道上,但立刻就感觉到奥格斯的手紧绷起来,仿佛对什么东西起了强烈反应。他的眼神专注而清澈,就好像一直以来蒙住眼睛的薄纱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掀开来。此时奥格斯不再凝视自己内在的复杂心思,反而像是看穿那个路口格外深远而重大的一面。因此绿灯亮了,鲍德也不予理会,只是让儿子站在原地凝神注视眼前景象。不知为何他竟满心激动,连自己都觉得奇怪。那不过就是一个眼神,何况还不是特别开朗或欢欣的那种。但这眼神扰动了他一部分沉睡已久的记忆,让他隐隐约约想起什么。好久好久以来,他第一次感觉到希望。

【第二章 十一月二十日】

麦可·布隆维斯特只睡了几个小时,因为熬夜看伊丽莎白·乔治[1]的推理小说。这么做其实并不明智。当天早上稍晚,赛纳传播的报业权威欧佛·雷文将要为《千禧年》杂志主持一个策略研讨会,布隆维斯特确实应该好好休息备战。

但他无意保持理智。好不容易才勉强自己起床,用优瑞咖啡机煮了一杯浓得不寻常的卡布奇诺。这台机器是不久前快递送到家里来的,里面还附了一张纸条:“依你说的,反正我也不会用。”如今它矗立在厨房里,像座美好时光的纪念碑。他与赠送者已完全断了联系。

最近他几乎提不起劲来工作,到了周末甚至考虑找点新鲜事来做。对布隆维斯特这种人来说,这可是相当极端的念头。《千禧年》一直是他的最爱、他的生命,他人生中最精彩、最戏剧化的事件也多半和杂志社有关。但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或许连对《千禧年》的爱也不例外。再说,现在开一家专作调查报道的杂志社,时机也不对。凡是怀有远大抱负的出版业者无不面临失血过多的紧要关头,他不得不反省自己对《千禧年》抱持的愿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或许是美好而真实的,却不见得有助于杂志社的存活。他啜饮着咖啡走进客厅,看着窗外的骑士湾水域。外头正风雨大作。

原本秋老虎发威,让城里的露天餐厅与咖啡座持续营业到十月中下旬,但如今已转变成风强雨骤的天气,街上行人全都弯腰快走。布隆维斯特整个周末都待在家里,却不仅仅是天气的缘故。他一直在进行一个野心勃勃的复仇计划,偏偏一事无成,这可不像他——不管是以前的他,还是后来的他。

他不是个甘居下风的人,而且不同于瑞典媒体圈无数大人物的是,他没有那种过度膨胀的自我需要一再地吹嘘安抚。另一方面,他也经历过几年的苦日子。还不到一个月前,财经记者威廉·柏格在赛纳旗下的《商业生活》杂志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布隆维斯特的时代结束了》。

既然还有人写关于他的文章,说明他还受到关注,说明他的地位依然稳固。没有人会说这篇专栏文章写得好,或写得别出心裁,大家很快就会把它抛到脑后,因为这不过是一个心怀妒忌的同行的又一次出击。但不知为何这件事竟闹得沸沸扬扬,事后回想起来仍令人不解。一开始或许可以解释为一场针对新闻媒体的热烈论战,不料辩论却逐渐脱轨,虽然一些大报置身事外,社群媒体上却出现了各种谩骂。发动攻击的不只是财经记者和产业人士(如今敌人暂时变弱,他们当然有理由出手),还有一些较年轻的作家想趁此机会提高知名度。他们指出布隆维斯特既没有推特也没有脸书,根本就该被当成过时的老古董。还说只有他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大把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慢慢钻研那些落伍的怪书。也有人乘机凑热闹,发明一些好玩的标签,如“#布隆维斯特时代”。全是一堆无聊废话,大概没有人比布隆维斯特更不在乎了——至少他这么说服自己。

同类推荐
  • 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套装共两册)

    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套装共两册)

    前编:征服美浓后的斋藤道三倒在养子义龙反叛的刀刃之下,他将自己统一天下的美梦寄托于女婿织田信长。奇袭今川义元初崭头角的信长伺机为岳父道三报仇,得到贤臣木下藤吉郎和竹中半兵卫的相助智取美浓。志在上京的信长接着又准备称霸京都地区……此篇描写了信长的革新战术与用人技巧,通过谋臣明智光秀展现其怒涛般的强烈个性。后编:风驰电掣般展开进攻的织田信长得以上京,拥立足利义昭为将军,逐步实施天下布武之理想。然而,信长与其重臣明智光秀之间却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外向的激情四射与内向郁结的纤细感受——两人都曾备受斋藤道三的宠爱,互相倾慕对方之天资却最终无法相容,此篇作为完结篇,用现代感描绘了两种强烈的个性,揭露了“本能寺之变”的真相。
  • 迷途的羔羊

    迷途的羔羊

    身为供电局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张子亮是按照例行的规矩,早上八点一上班,先到党委书记安国庆的办公室报到,把昨天干了的工作、今天要干的工作,以及书记关心的事都汇报了,听了书记的意见,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规矩,单位的规章制度里没有要求,是上一任党委办公室主任高宇阳留下的。两年前欢送高宇阳到办公室就任主任时,高宇阳喝得有点高,搂住张子亮的肩,摇摇晃晃地在耳边喊:“早请示晚汇报知道吧,领导喜欢这个。”
  •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一)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一)

    埃勒里·奎因,是两位美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费雷德里克·丹奈和曼费雷德·B·李的笔名,两位作家从1932年开始合作,创作出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侦探小说,其中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笔名发表。他们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其奎因探案系列脍炙人口,风靡美国及欧洲,至今畅销不衰。奎因侦破的每一个案件都是难解的谜团,整个案情扑朔迷离,没有明确的线索,使人如坠五里云雾摸不着头绪。不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三期连载埃勒里·奎因的侦探小说《美国枪之谜》,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时不妨接受作者的挑战,试试你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这可能会增大你的阅读兴趣。
热门推荐
  • 父亲被打之后

    父亲被打之后

    杨天明接过局长的电话,兴奋地叫道:太好了,然后,身子向后一靠,靠在转椅背上,美滋滋地摇摆起来,身子在飘,心也在飘,感觉好极了。下班的铃声响了,杨天明还沉浸在飘飘然的感觉中。杨天明走出办公室。楼道里寂静无声。单位的人都下班走了。小车等候在楼道门前。杨天明上了车。坐在小车上,杨天明显得悠闲自在。小车行驶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停在了住宅楼的门口前。下车就下了,不需要向司机说一声再见。一切都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有人说司机是领导的家奴,应该是吧。只是不能说穿了。
  • 末日乐园

    末日乐园

    末日,正向她呼啸而来……——————末日终于要出实体书了!这次出版方做了官方的签名+赠品预售版,4月20日晚上8点开启预售,预售的渠道和链接我会放在留言区和章节后的!
  • 网游之大神的养成方法

    网游之大神的养成方法

    大神不是天生的,大神曾经也是个菜鸟。同样身为菜鸟的童瞳亲眼见证了另一只菜鸟蜕变为大神的历程,然而不论对方曾经的经历是有多悲催,当其已经成为全服行榜中的NO.1时,自己却还在与十十级的小怪厮杀打斗。当童瞳被一群大神笼罩的瞬间,顿时有一种吾心甚慰的感觉。此感觉,甚妙,甚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替嫁皇妃太顽皮

    替嫁皇妃太顽皮

    她,皇上新封的皇贵妃,可也是别人的替身。别人作替身,多半儿不情愿,她可是兴奋异常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地要求作替身;别人作替身,或为情或为义,或为主子或为亲人,她纯粹为了好玩儿;别人作皇妃,或八面玲珑,或计谋深沉,她专搞恶作剧,毛毛虫迷药痒痒粉点穴齐上阵,把后宫搞得鸡飞狗跳,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一句:好玩他,元盛皇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却并不是万事顺心,他还没想出法子削弱权倾朝野宰相的势力,人家却要送女儿进宫做他的皇妃,他冷笑,封她为贵妃,却从来不去她的柔月宫,冷落她,不理她,但是为什么她还逍遥自在?而关于她的传言也总在耳边出现?听说她戏弄贵妃,捉弄太监,迷死御花池中的金鱼,跳上房,爬上树,把后宫弄得鸡犬不宁,他决定会一会这个惹祸精,得到的结果却是这小妮子包袱款款溜了?!哼,看你往哪逃...
  •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22世纪的女科研家余苗,变成了古代的冲喜小丫头鱼苗,不止白捡了一个便宜的病秧子相公,还多了一大家子奇葩的娘家人。母亲懦弱,弟弟瘦小,相公,秘密多多。鱼苗手握自己研发的空间,边致富,边欺负欺负争宠的美丫头,还顺手帮病鬼相公修理了恶仆。奶奶欺上门,大伯娘打秋风,小姑姑对她的相公痴迷到不可自拔,她皆一一解决掉,而病鬼相公,也在她的灵泉水的浇灌下,越加得玉树临风。银子多多,小两口蜜里调油,不止成功地摆脱了一堆的极品亲戚,更是财路官路皆亨通。考状员,上京城,病鬼相公成了人中龙凤,她却因为没有孩子而被诟病。“娘子莫怕,不是你的问题,是为夫的。”
  • 龙王之我是至尊

    龙王之我是至尊

    出生时因为天资太高,为上天所不容。我是龙王,一个站在巅峰的强者。
  • 不要送我玫瑰花

    不要送我玫瑰花

    聂小可从舞台回到化妆间,就看到了摆在她桌上的一大束红玫瑰。不用猜,她知道准是柏叶青送的,今天她跳《大河之舞》,他本来说好要来看演出,可是公司里突然来电话说他的设计出了些问题,要他务必过去。每次都是这样,如果柏叶青不能亲自到剧院来,准会让人送一大束红玫瑰给小可,结婚三年了,一直如此。为这,团里的小姑娘们嫉妒得直跺脚。一个人跺脚还没什么,二十几个姑娘一起跺脚,那种场面可不得了。有一次让她们的廖团长见识了,惊得半天站在原地。待弄清缘由后,被公认为具有绅士风度的廖团长摇着头说了一句话,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意乱神迷。
  • 魂极后

    魂极后

    一个出生就引起天地异象的人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前世,而他又该怎么样寻找他的前世。强者之路,充满坎坷,但强者之所以为强者就是不回头勇往直前。且看残月如何从一个弱小的人物历经种种磨难终于今生前世相逢,突破魂极,唯我独尊。我为天,天为我。
  • 爱情白皮书

    爱情白皮书

    乔以沫嫁给傅司年,是因为……爱情。傅司年娶乔以沫,是因为……恩情。乔以沫知道傅司年不爱她,所以背着他偷偷打了两次胎。直到第三次——她想留下孩子,却亲眼看着别的女人亲吻他的唇。乔以沫握紧化验单,眼泪模糊了视线。“傅司年,我们离婚吧……”她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