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1800000028

第28章 绳子上的血

站在井沿,我往下看了一眼,黑漆漆的。而且,好像还有一股子阴风从下面往上吹,冷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我一下子害怕了起来,双手立刻抓紧了手中的绳子,急忙说道:“吴大师,你可得多看着点,要是情况不对的话,要马上把我救上来呀。”

看到我那么害怕,吴大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出事的,不然谁帮我。

虽然他这么说了,但我心里还是很怕。

坐在井沿上,双腿伸到井里后,我立刻就感觉腿发软,没啥力气了。此时,我真得很想爬出去,说要不改天再下去吧。

但之前豪言壮语说出来了,现在再打退堂鼓的话,实在是不合适。再说,我不下去,难道要三叔或者要我妈下去吗?

这么一想,我的胆子立马就大了一些。

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吴大师他们慢慢把我放下去。

我把电筒叼在嘴里,左手拿着杏木钉子,右手把纸钱拿出来,准备随时撒出去。

到了井下四五米后,我按照吴大师的吩咐,把纸钱撒了下去。

纸钱飘洒下去的时候,哗啦啦作响。在电筒光的照射下,那些纸钱落下去后,大多数落到了井水里,然后沉了下去。少数落在棺材头上,漫反射着电筒光,使得井里稍微明亮了一点点。

继续往下,我的心也逐渐提到了嗓子眼,而且也换右手抓住杏木钉子,眼睛直直地看着棺材。要是有什么怪异情况,我要随时准备出击。

但直到我双脚贴到了水面,那口棺材也没有动静。

这时候,吴大师在上面喊:“有什么情况吗?”

“暂时还没有。我已经到井水的水面了。要下水吗?”我问道。

其实,我是挺不想下水的。因为电筒光照不到水下,而且井里很潮水,井水打起来的时候也是冰冷的。我要是泡在水里,行动不便,还非常冷,会让我更加恐惧的。

但吴大师好像不在乎这些,说要下水,不然怎么把绳子绑在棺材上?

虽然我很不想下水,但想着既然都来了,还是得把事情做完。

所以,我只能往上喊:“那把我放下去吧,也顺便把绳子扔下来。”

刚说完,我的身体突然一沉,双脚立刻伸到了井水里。

嘶!

我吸了一口冷气,水真冷。

身体往下,井水从脚踝,到膝盖,然后到腰上。

果然不出我所料,井水真的很冷。而且,我几乎跟棺材靠在一起了,心里特别害怕这时候水下突然有什么东西抓住我的脚,然后把我往水里拉。或者是,担心棺材盖突然打开,什么恐怖的东西突然冲出来,把我拉进棺材里。

脑子里不断地出现这些念头,我心里就极其恐惧,非常想马上就离开这儿。

但我没好意思开口,所以就只能心急地喊:“快点把绳子扔下来。”

绳套突然从掉了下来,打在了棺材头上。我一把抓住,然后赶紧给棺材套上,着急忙慌地还把套往下挪,移到三分之一那个位置。

我真的是一秒都不想再待下去,所以弄好了后,立刻急切地喊:“已经套好了,快点先把我拉上去。”

他们肯定也很担心我的安危,所以就立刻拉绳子。

我的身体快速地从水里出来了,然后朝着井口飞速靠近。

看到井口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跟着激动了起来。但就在上升了差不多四五米的时候,我的身体突然停了下来,没有再上升了。

怎么停了?

我激动的心情瞬间消失了,马上开始变得害怕起来,急忙喊:“怎么不拉了?快点把我拉上去呀。”

听到我的喊话,三叔立刻在上面喊:“四儿,你是不是被什么勾住了?怎么突然变得好重,我们四个人都拉不动。”

勾住?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动了动脚,没什么东西勾住我。于是我赶忙回答说:“没有东西勾住我。快点把我拉上去,我在这下面很害怕。”

刚说完,就听到上面传来了我爸焦急万分的声音:“吴大师,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怎么拉都拉不动呢?”

“你们先拉着,我去取鸡血。记住,不能让四儿掉下去,否则就救不了他了!”

吴大师刚说完,我的身体就突然往下掉。

我啊地惊叫了一声,身体仿佛掉到了冰窟窿里,一下子冷得我汗毛都竖了起来。同时,我赶紧用力地抓紧绳子,眼泪都要吓出来了,然后恐惧万分地喊:“哎,你们不往上拉,怎么还松手呀?别放手,快把我拉上去。”

喊完后,我就听到我爸的声音:“吴大师,绳子越来越重了,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往下拉,我们快要撑不住了,麻烦你快点。”

刚才吴大师就说,让我爸他们一定要拉住我,不能让我掉下去,否则就救不了我。现在我爸又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往下拉。

这让我立刻就慌了。因为从这话里我可以大概猜测到,好像真有什么东西在使劲把绳子往下拉。究竟是什么呢?

正在这时,我听到上面传来了鸡的叫声。紧接着,一只公鸡突然从上面落了下来。它扑打着翅膀,一边叫着一边往下掉。同时,不知道是什么液体,突然掉在我脸上,有些温热。

公鸡落下来,掉到水里后,扑腾扑腾地挣扎着。下一秒,绳子突然往上拉,我的身体再次迅速地朝着井口靠拢。

到了井口后,我赶紧伸出双手抓住井沿,然后三叔跟我妈立刻来搀着我,把我给拖出去。

双脚终于踩在地面后,我腿一软,立刻倒了下去,然后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这时,我妈急忙问道:“四儿,你没事吧?”

我爸、三叔,包括吴大师,都凑过来了,问我有没有事。

我笑着摇了摇头,说没什么事。

见我说没事,我爸顿时拍了我胳膊一下,说:“刚才绳子在往下掉的时候,真是吓死我了。哎,到底是什么在拉你?”

我说,没有东西在往下拉我呀。

这话一出,他们三个立马看向了吴大师。我立刻坐了起来,急忙问道:“吴大师,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们就突然拉不动了呢?”

吴大师说:“你们看看绳子就知道了。”

他这么一说,我才赶忙顺着把绳子拉过来,然后就看到离我大概有两米多的一段绳子,是血红色的。

看到鲜血后,我吓得妈呀一声,立刻把绳子给扔了出去。然后着急忙慌地把腰上绑着的绳子解下来。但系的是死扣,所以我半天都解不下来,心里非常着急。

而这时,三叔突然操起了一把带血的刀,立刻把绳子割断。

绳子断开,我赶忙扯开,扔到一边去,然后急忙站起身来,躲到一边。

别说我,连我爸妈都很害怕。但吴大师一点都不怕,他把绳子捡起来仔细看了看,说看这个血手印。棺材里,应该有一位才是。

放下血绳,吴大师偏过头来对我们说:“来,咱们一起把棺材给拉上来。”

说着,他走到井口,抓住了绑着棺材的那条绳子。

我看了看爸妈他们,然后就走到了吴大师那边。他们也跟了过来,抓起绳子。

“一、二、三,拉!”

吴大师喊完口令后,我们几个人同时用力,然后拉着绳子后退。

不知道是不是泡了水,那口棺材非常的重。我们五个人使出全力拉,每往前走一步都感到非常艰难。但还在期间没有发生什么变故,所以基本上还算顺利。

把棺材弄出井口后,吴大师让三叔找两条长凳来,然后我们在一起用力把它抬到长凳上。

放好之后,我跟我爸四个人走到一边去,不敢离棺材太近。

吴大师站在棺材旁边,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一番,表情很疑惑。

我急忙问道:“吴大师,这棺材到底什么来历?”

“暂时还看不出来。”吴大师顿了一下。他走到棺材头那里,双手放在棺材头上,用力地推棺材盖。使劲之后,棺材盖纹丝不动,仿佛跟棺材连在一起似的。

停下来后,他才说道:“看样子,这棺材里面阴气很重,白天肯定打不开,那就只能晚上打开来看看。”

晚上?

我的眼皮突然跳了一下,心里忍不住害怕了起来,说万一里面真有什么邪性的东西,怎么办?要不咱还是别打开,直接找个地方埋了吧?

听到我这么说,吴大师立马偏过头来,说就这么草草埋了。万一明天你家井里又冒出一口棺材来,怎么办?

他这话让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是啊,万一再冒出来一口棺材怎么办?

虽然这事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眼前这口棺材,不就是这么出现的吗?

说完后,吴大师继续说:“而且,这口棺材,我感觉好像和普通的棺材不大一样。”

和普通棺材不大一样?

难道又是子母棺那种稀奇的棺材?

想起张寡妇,我心里就很害怕,然后就忍不住吞了口唾沫,急忙问道:“吴大师,这口棺材里的那位,应该不会缠上我吧?”

吴大师立刻看向了我,说那可不一定。

同类推荐
  • 山经传

    山经传

    天高有九重,地亦分九泉;洪荒肆虐,便是那九泉被打开,禹帝将那洪荒妖兽,神鬼妖魔,纷纷赶回了九泉之中,铸鼎镇压之,并让人间帝王世代守护。直到有一天,九鼎失落了。他是庸碌的富家子弟,却因莫名其妙的灵异事件成了一个活死人,有家而不得归。直到有一天,从别人的口中听说,他从小生活的故乡并不存在...故乡都不存在了?那父老乡亲呢?本书是个以山海经洪荒神话为背景的灵异类故事,与道,佛并无多大关系。讲的是佛陀东渡之前的地府由来。
  • 摄瞳人

    摄瞳人

    她时常做一个梦,梦到白衣长衫男子手持柄剑刺进她的胸口,无数次她想看清那男子的面容,却从看不清楚。传言有一种人专门剜取鬼魂的双眼,阴界称之其为摄瞳人,摄瞳人手中有一把刀为摄冥刀,凡阴邪之物触碰,轻则灼伤,重则魂飞魄散。李天旭:“小时姐,你真的剜鬼眼睛当下酒菜吃啊。”苏青时咬牙:“谁对你说的。”李天旭一脸无辜:“我二哥啊……哎?小时姐你要去哪里!”苏青时头也不回:“剜了你二哥的眼睛给你当下酒菜!”民国时期的老上海,一件件离奇的死亡案件接连发生。南明路12号警区,新来锋宇队成员苏青时打着混吃混喝的名义与亡者通灵。新书推荐:《半世烟雨半世桃花》正在连载中。。
  • 绝命风水师

    绝命风水师

    风水养人,亦可伤人。我家世代都是做风水先生的,祖上留下两条古怪的规矩,违背规矩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太爷和爷爷先后离世,同样的命运落在我的头上……
  • 诡域行者

    诡域行者

    普普通通的监测站为什么会频频出怪事?三个头的鬼喇嘛,死而复苏的天葬师,神秘的西藏禁书,悄无声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恐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没人看见他们怎么死的,真正的死因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谜团,那个叫伊娜的女人,到底是死人还是活鬼?她出现之后,本来平静的五号点振频率出现异常速度,那东西直奔而来!受伤的人嘶喊声音越来越猛!监测站就像被一只巨魔之手从地下连根带血地拔出,拼命晃动!它来了……
  • 雍正墓陵

    雍正墓陵

    1915年间,军阀混战,为了补充军队军饷,军阀张作甫命令营长李强到民间偷盗陵墓,而吴江正好是李强营里的参谋长便跟随李强来到了金阳山。李强拿着一本不知名的册子在命人潜入金阳山上的墨湖,自己带一部分人去了金阳山深处,吴江在上山路上正好拉肚子和部队走散。吴江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找到部队,部队里所有人都倒在血泊中,全身被高度啃咬,死因不明,吴江在尸体上仅仅发现了掉落的虫子,吴京把虫子抓在布袋里,又拿走那本不知名的册子就去墨湖那找下水的人。
热门推荐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与来时一样,子衿依旧着一袭深蓝色的旗袍,她从的士后坐探出头来招手向风道珍重时,旗袍领口两侧的两朵纯白的风信子在桔红色的晨曦里显得特别宁静而醒目……子衿就这么宁静地远去了,正如她远天远地的来,不是跟她的风说再见,而只道了一声珍重!还有,风忽然又想起来,还有“更不能占用阿姨的……”半句谜一般的话。子衿走了,她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从肉体到灵魂,只为喜欢与爱。已经过去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她没有再在微信里出现过。风也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不去打扰她,或许他原本就喜欢着这样的一种开始,也喜欢着这样的一种收鞘。如同生命只有一次,人生至少应有一次全然抛开道德与责任的真欢喜与真相吸的从灵魂到肉体的爱……
  •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安静改变世界:你所不知道的内向优势

    用安静改变世界:你所不知道的内向优势

    有数据调查表明,在这个世界上,性格内向与外向的人在数量上大约是一比三。由于内向性格的人要承受更多的“改变自己、迎合社会”的压力,因此必须在生活中发展额外的应对技能。本书通过分析内向性格的种种优势:智慧优势、执行优势、进取优势、竞争优势、合作优势、处世优势、行为优势,通过分析内向性格的不同特征和行为现象,教你如何判定性格类型,帮助你将内向性格的各种特质一一转化为自身的优势,发展好自身的内向力量,从而在人际关系、工作职场等方面都能自如应对。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
  • 添品妙法莲华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加倍偿还

    加倍偿还

    8岁女孩茉莉遭人绑架,返家以后母亲克莉丝遇害,接着克莉丝的上司也因车祸而死,这时才发现她很可能侵吞了300万美元巨款……受茉莉父亲之托,私家侦探乔治亚·戴维斯与影视制片人艾利·福尔曼(《谋杀鉴赏》、《谜案鉴赏》、《凶案影象》与《绝地反击》之主人公)再次联手破案,兵分两路,乔治娅身处险境,行程万里,历尽艰辛,终于查到了真相……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结局。《加倍偿还》是亚马逊长盛不衰的热销佳作《谋杀鉴赏》系列的姊妹篇,曾于2009年秋被五大湖区畅销书协会评选为:“伟大的湖泊产生的伟大作品。”
  • 情深或是缘浅

    情深或是缘浅

    他和她本是一对幸福的情侣,一个突然的意外让她不得不离开他,两年后的回归他(她)又该何去何从,知道真相后他该怎么面对………………
  • 古树

    古树

    张钊拿着斧子和锯子刚刚一打开堂屋门,他老婆邓晶恶声恶气的声音就从黑暗中横劈了过来:“你又到哪里去?”张钊吓了一跳,似乎看见了声音爆炸背后的火花,刚刚准备迈出门的脚停下了。刚才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张钊发现邓晶已经坠入了梦乡的怀抱,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没想开门的声音还是把她弄醒了,看来她对他的警惕并没有放松。在这个世界上,知道他白天是人晚上是鬼的只有他的老婆邓晶和他的儿子张龙。张龙正在外面读大学,自然不会监管他。邓晶自然成了他唯一的监管人。“你别管我。”张钊没好气地说过,就轻轻地掩上房门,一头扎进了黑夜之中。
  • 盛世宠妃之撞上邪魅王爷

    盛世宠妃之撞上邪魅王爷

    一次意外,她穿越到古代成了有名的小姐;他是名满天下的王爷;一次意外的相遇,他们居然要紧紧的绑在一起。
  • 人生元本一首诗:唐诗故事

    人生元本一首诗:唐诗故事

    本书稿叙述了唐初至唐末五十余位诗人的故事,以诗为切入口,通过读诗得以读人,通过读人得以读历史。通过读诗——读人——读历史扩展人们的审美能力、精神世界、社会阅历和文化自觉。书稿叙中有评,评中有议,在解读诗和诗人时能做到有史有据,从而拓展读者对诗人、诗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