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8600000134

第134章 惜醉

“松下观棋无细问,回神已是烂柯人”

-

“百年屈辱,今朝洗刷,令人快哉!”邓属跟着我叹道。随后,邓属又跟我说道:“对了,先生,我动身之时听闻,张议潭要留在长安为质。”

初闻此讯,令人唏嘘。于是我转过身,问邓属道:“是陛下要求的,还是张议潭主动提出的?”

“听二公子说,是老堂主给张议潮出的主意。”邓属答道。

这在我意料之外,细想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遂叹道:“老堂主真是洞悉帝心啊······”

邓属在山上盘桓数日,之后就回洛阳过年去了。

三年后的一天,邓属依然是着急忙慌地上山。这次他带来的,却是一个让我痛苦的消息。

我邀邓属在草庐坐下后,邓属表情凝重地对我说道:“先生,陛下给死于‘甘露之变’的百官平反了,但···郑注和李训除外。”

“仅此二人没有昭雪吗?”我皱眉追问道。

邓属点点头,回我道:“嗯···二公子让人提醒陛下,陛下却坚持说,此二人乃罪魁祸首,险些倾覆大唐,罪无可恕,其亲族不赦。知道这些话后,二公子便没有再多做什么。临行时,二公子特意嘱咐我,让我替他跟先生说声抱歉!”

“此事乃圣心独裁,二公子也无计可施,我不怪他。要怪,也只怪陛下不分是非曲直。文宗朝,宦官一手遮天,在那样的情形下,郑注和李训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乃忠勇义士,怎会是‘罪无可恕’呢?虽然他们操之过急,未能成功,但初心是为了国家和皇室,怎可指责他‘倾覆大唐’?如此耳食之言,怎能不让天下仁人志士寒心?”我有些愤慨地接过话,又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哎······”

“二公子还未将此事知会岭南,他让我问先生,是否需要知会那边?”邓属问道。

我想了想,回道:“还是告诉他们吧···这种事,不必瞒着。珠玑有权知道真相,纵然真相残酷无情,也无需欺瞒。他是个坚韧不拔的人,能承受得住。对了,他近况如何?”

“诗岚姑娘的近况,我所知不多。听闻几年前他诞下一女,想来应该还不错。”邓属答道。

我点点头,心中念着珠玑,口中对邓属说道:“那就好···他半世漂泊,孤苦伶仃,如今能栖身岭南,实在是件幸事。”

“哦,还有一事忘了说。李椅找到二公子,想探听先生的下落。二公子问,是否要告知他?”邓属转述萧秀的话,问我道。

我回想起与李椅的过往,心中愧疚,于是回道:“还是不要告知了吧。他···我不知该如何面对。对了,他的父亲,卫国公如今怎么样?”

“卫国公···”邓属有些支支吾吾,随后突然问我:“先生,你的‘醉梦令’之毒,解得如何?”

我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如实回答他:“上次神医孙来放完血后,已经让我停止服用压制毒性的解药了。不过神医孙说,还需放两次血,才能彻底去除毒性。邓领卫为何突然问此事?”

“那先生的身体如何?是否恢复到从前?”邓属没有回复我,反而追问道。

我虽不解,但还是诚恳回道:“已经好了许多,‘醉梦令’的症状都消失了。”

“哦···我应该可以说了。”邓属低着头,自语道。

我愈发纳闷,问道:“邓领卫怎么了?”

“没···没什么。大中元年,卫国公被贬为潮州司马。大中二年,等卫国公抵达潮州,他又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这样的路途颠沛,让已经耳顺之年的老国公染上了恶疾。一年后,在大中三年十二月,卫国公于崖州病逝。由于神医孙说先生那时正是解毒的关键时期,不可大喜大悲,故而府中便对先生瞒了此事。万望先生见谅!”邓属有些内疚地对我说道。

我听完,悲从心起,但见到邓属的无措,还是先安抚他道:“邓领卫和府中的苦心,我感激不尽。哎···卫国公如此下场,都是我的错。若那时你们告知我,或许我真的会痛彻心扉。即便是现在闻之,也让我为其哀伤。”

“是啊,无数学子都对他的遭遇嗟叹感怀。白崇儒还写了首诗,其中两句,广为传颂:‘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因为这两句诗,还让陛下特意下旨,令身为秘书省校书郎的白崇儒,好好校书,反思己过。从那以后,白崇儒再无升迁。”邓属跟我介绍道。

我心中想起许多事,自言自语道:“‘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南望···难忘···这么些年了,白崇儒始终未曾改变。看来一个人若秉性耿直纯善,是难以被他人改变的,哪怕是父兄亲友也无法改变。他做校书郎,虽有些大材小用,不过在当下的朝局中,是最为合适的。”

“是啊,一个人的秉性很重要!二公子也说,用人之时,才能只决定是否胜任,而秉性才能看出是否合适。比如李椅,就不太适合朝堂。”邓属接过我的话,有感而发。

我看向他,很认真地问:“卫国公仙逝后,李椅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处理完老国公的后事,李椅就踏上了云游之路。这些年,他游历了各处的名山大川。当然,知道柳泌就是曾经在此山中遇到的人,他就没有往这里来。前不久他回长安,通过郭靖节找到二公子,探听先生的消息。”邓属回道。

我追问道:“郭靖节?他不是不喜欢萧兄么?怎么,他们还有联系吗?”

“他们曾经是不对付,不过就在三年前,张议潭入长安的时候,他们又在天香楼遇到了。听说那一次,他们把酒言欢,饮了三天三夜的酒,作了三十三首诗,谱了三十三支曲,载歌载舞,逍遥快活。为此,二公子还被老爷斥责了。但自那以后,郭公子就经常与二公子见面,或饮酒或对弈,俨然已成挚友。”邓属回我道。

听到这些,我原本是很诧异的,不过细想想,又觉得可以理解。看到萧秀与马新莹的日常模样,就可以料定,若没有家族重担,萧秀大概也如郭靖节一般洒脱不羁吧。他们虽看起来神色各异,但本性却有些相似。

想到这里,我点点头,有些羡慕地说:“郭公子值得一交!萧兄在他面前,或可卸下许多负重,能轻松片刻。郭靖节也能与萧兄吐心,许多不便说出的话,都可倾诉。这对他们彼此来说,都是幸事。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次邓属多逗留了几日,因为他很喜欢吃班心采的毛草菇。往后的几年,他都在这个日子,准时上山来找我们。当然,也会连着吃十多天毛草菇,之后才会离去。

两年后,在一个入秋的夜里,山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伴着“咚咚咚”的敲门声,我举着蜡烛,打开门,看到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出现在门前。

“阁下何人?”我打着哈欠,问道。

那人手握拂尘,对我行礼道:“请问可是‘山中隐士’弟子?”

“‘山中隐士’早已去长安了,你去京都找他吧。”我答道。

那人却说:“我要找的是你!一月前,隐士算到自己寿命将尽,托我来此告诉你,他想临终前再见你一面。”

“他在宫内,我如何见?”我问道。

那道士回道:“他在‘吟风楼’等你。”

“我知道了,谢道长不远万里送信,还请进屋歇息!”我邀那道士进屋。

不过却被他拒绝:“话已带到,贫道清修去了。”

说完,他便转身,没多久,身影就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日,我与班心商量,班心却很平淡地说:“你去与不去,只看你内心是否愿意,无需与我商量。”

我纠结了三日,最终还是决定去见他最后一面。我在山下雇好马车,备了些衣裳干粮和路费。

临行时,班心到山下送我。在盘点了我准备的东西后,他看着我说:“你越发细心了。早去早回,遇事小心!”

“你留些毛草菇晒干,等我回来吃。”我微笑着回他道。

班心一副不屑的表情,对我说:“放心吧,我才不爱吃那东西。你虽身体好了,但别忘了孙老头的话,不可沾酒!”

“知道啦,你回吧,我走了哈!”我也不耐烦地回他,随后坐上马车。车夫摇着鞭子,驱车前行。

这一路,我虽坐着马车,却走了一个多月,才最终抵达长安。马不好,车也不好,没办法的事情。路上最怀念的不是班心和毛草菇,而是萧府的马车,尤其是那辆汗血马车。

进入长安后,我没有直接去“吟风楼”,而是先去了曾经住过的杜孺休的旧宅。下马车,看到门头上挂着“知命轩”的匾额,这让我有些陌生,也不知萧秀还在不在此。邓属每次上山,从未提过这里的情况。

我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仆人。他看到我,似乎很激动。

我问他:“请问······”

“先生!”他打断我,欣喜地喊了声。接着他边退到一旁,边邀我进去:“先生快进来!”

接着他对身旁一人说:“快去禀报领卫。”

我很吃惊他认出我了,疑惑地看着他道:“你······”

“先生大概不记得小人了。小人曾打翻铜洗,泼了先生一屋子水。先生仁慈,未曾怪罪。先生的恩德,小人可一直都记着呢!”那仆人领着我往正堂走,同时跟我介绍道。

我想起来了,冲他点点头,随后问他:“十年过去了,这院中的人,难道都没换过吗?”

“其实先生离开长安不久,院中人就都被换去其它地方了。但小人不想走,请求二公子将我留了下来。”那人对我回道。

“哦···二公子呢?”我又问道。

那人答道:“二公子昨夜吃酒醉了,此刻正睡着呢!”

“他···什么时候好上这口了?”我追问道。

那人随即回道:“也不常吃,只是偶尔。不过,最近有些频繁。”

我看路两旁景色焕然一新,便继续问道:“这里经常翻修吗?”

“自先生离开后,大修了一次,之后就是时常维修。二公子说,‘守景如守心’,不让人轻易动。”那人答道。

我笑道:“呵呵···他什么时候如此顽固了?对了,‘知命轩’这名字也是他起的吧?”

“嗯!二公子说,‘君子见机已隐休,达人知命须居守’,故而起了这个名字。”他边跟我解释,边邀我在正堂坐下。

随后那人招呼仆人端上茶水点心,自己则在一旁陪我等邓属。没多久,邓属过来,那人便退下了。

没等我与邓属打招呼,就见他单膝跪地,对我请罪道:“先生来此,邓属无知无觉,渎职怠慢,请先生责罚!”

“邓领卫快请起!”我忙起身去扶他,安慰他道:“我若跟新莹叫,得称呼你一声‘邓叔’,哪有你跪我的道理?再说,你哪有什么怠慢渎职,责罚就更无从说起了。邓叔,你还是快些起来吧!”

“先生下山来长安,属下一无所知,一路上未曾护卫,岂能说没有渎职?先生来此,属下却未曾出门迎接,实在怠慢无礼。先生若不忍责罚,那就按府中规矩处置了,还请先生允准。”邓属在我搀扶下起身,对我认真地说道。

我忙辩驳道:“我下山便一直在马车中,你怎么能知道?你不知道我来长安,又怎么能提前在门口相迎?再说,连你都不知道,旁人就更不知道了。我一路上什么危险都没有,你何须自责呢?还有,你说的什么规矩?我怎不知?”

“先生上次在长安的时候,很多事都是特例特办,故而并未恪守规矩。如今不同了,这里又恢复了府中的规矩。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即便是二公子,也不能破坏规矩。除非能者出,可对规矩破旧立新。像属下这样的平庸之辈,便只能服从,不得破坏。规矩,就是智者立,之后让慵者有例可循,不至混乱。唯有如此,才能齐家治国兴天下,久而不衰。望先生谅解,莫再阻挠了。”邓属规劝起我来。

听到这些话,我也没办法,叹了口气后,冲他点点头。

之后邓属对门外喊了一声:“来人···按府中规矩,渎职怠慢当杖三十,即刻施罚。”

接下来,我眼睁睁看着邓属在正堂被打了三十杖。

打完,我赶紧上前搀扶,关切地问:“邓叔是否伤及筋骨?需不需上药?”

“谢先生关心!属下皮糙肉厚,这么几下,还伤不了我,放心吧!嘿嘿···”邓属笑着回我,接着问我道:“对了,先生此次突然前来,所为何事?”

“家师大限将至,让我过来见最后一面,不得不来。”我答道。

邓属点点头道:“哦···那是需要见一面,我这即去安排。不知,先生去哪里见他?”

“不急,我想先看一眼萧兄。许久未见,既然来了,想看看他近况如何。”我对邓属说道。

邓属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二公子,他······”

“我方才听说了,他昨夜饮酒醉了。不碍事,我只远远看一眼,不会打扰他休息。”我接过话道。

邓属随后答应了:“好!先生随我来······”

我跟着他,在院内绕了许久,一路上的景致已经面目全非,变得典雅脱俗,与我在时大相径庭。

雨打芭蕉新旧叶,一池绿水洗苔阶。日照西楼,一排秋雁南飞;树掩小亭,风吹枝乱隐约······

最后我们到达一处有竹,有松,有花,有水的屋子。进到屋内,绕过屏风,我看到一方书案,书案上笔墨纸砚胡乱放着,还有案上和地下散落的许多纸。在书案的后面,一人披头散发,盖着半截被子,随意地躺在榻上酣睡。

我来到书案前,拾起书案上一张压在砚台下的纸,上面潦草地写着:

-

《表白词》

泪眼婆娑望朝阳,好似春长。怪君何故又名扬,一笑难忘。念念入梦乡,徘徊在回廊。

昨日思,太牵肠,三杯浊酒倾疏狂,看尽人间皆寻常。借醉斗胆,敢问雨中仙,可愿爱一场?

-

这字字句句,看着让人揪心。我望向榻上的萧秀,轻声问邓属:“他这样多久了?”

“自从见过吕微雨,回来后的当夜就喝得酩酊大醉,已经两日过去了。”邓属也压低声音,回我道。

我追问道:“吕微雨是谁?”

“哦···是一个竞选‘长安十一花钿’的女子。”邓属答道。

我又问:“头名?”

“不是!那女子落选了。但二公子说,他的眼睛会笑。”邓属继续回道。

我接过话道:“萧兄既然中意,去求娶便是,何苦如此?”

“依照府里规矩,像吕姑娘这样露过面、出了名的人,是无法娶进门的。”邓属遗憾地对我答道。

我气愤地脱口而出:“什么破规矩?”

接着,我被不远处地上散落的一张纸吸引住。我走过去,捡起来,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

-

《将进酒》

凭谁问,长江之曲万古同,但知共饮不知情?

凭谁问,水生抱柱何不去,一众草莽笑人痴?

皓月当空邀故友,金樽失意语低幽。

我生天材又何用,开怀畅饮勿悲秋。

美酒佳肴悉数列,千灯万盏夜不休。

将进酒,将进酒,莫停歇,无所求。

劝君惜玉液,半酣岂可下高楼?

对酌不快举壶倾,莫负一生一场酒。

仙狂圣悯皆归土,我辈尽是蓬蒿囚。

昔时年少家国事,思报河山枕百忧。

此刻登高浑眼望,长安无梦羡风流。

弃吴钩,轻王侯,今宵一醉与天寿,不顾人间万里愁。

-

我看着手中的诗,问邓属道:“这篇也是他醉后写的?”

“是!昨夜二公子邀郭靖节来府中,他们在西楼饮酒作诗,这就是那时写的。我命人将其收来此处,定是被风吹落地上了。”邓属跟我描述道。

我又问他:“郭靖节呢?”

“昨夜送回去了。”邓属答道。

这时从身后的榻上传来,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迷糊的声音:“尔等何人?”

我转过脸去,看着披头散发,半撑着身子,没睡醒的萧秀,心中不由得感叹道:

久别故心休,重逢醉友愁。

回眸声似旧,未语泪先流。

同类推荐
  • 大秦孤竹君

    大秦孤竹君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天生重瞳异相的王诩意外穿越。成为神秘古国孤竹国的大帝,面对手持天子剑尽斩六王的秦始皇,王诩只能避其锋芒,带着孤竹遗民向东迁徙。对逐鹿中原没有兴趣,王诩只想在辽东建立一座动物园。隔山海,与秦峙。在辽东,他猎了一条巨蟒名东胡,一只熊罴叫肃慎,一只水獭唤扶余。在动物园中养了猛虎,羚牛,驼鹿,狐狸,貂鼠,仙鹤,豺狼,苍鹰,猞猁,狍子等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有一天,王诩忘记了关门,动物园中的小动物就顺着山海关跑入了中原。于是,变天了。---多年后登泰山以封禅的王诩,想起那只带头跑出去的重瞳小老虎。耳边依稀响起他清亮的嗓音。“师父,重瞳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下啊。”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

    后世一个N线城市的小公务员,过着名不见经传的平凡日子,机缘巧合穿越到明朝末年,他究竟是成为明末乱世中的浮萍,亦或者是在明末搅出翻天巨浪?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热门推荐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武天尊

    万武天尊

    异世醒来,萧晨获得传世之宝,武神攻略。从此,一代学神横空出世。脚踩仙帝,拳打魔尊,太古神明供我驱使,洪荒巨兽给我看门。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牛?呵呵,一句话——有文化,真可怕!
  • 城市英雄

    城市英雄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表现武昌首义。全书前后有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二位先生所作的序言和作者本人创作谈式的后记。正文部分共18章,前面5章归纳了武汉的城市历史地位和酝酿武昌首义的社会大环境;中间9章叙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建立与武昌首义暨阳夏保卫战的发生经过;后面4章回顾了武昌首义的意义及影响包括首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 佛仙异界游

    佛仙异界游

    九五之尊,一统江山;九八之尊,掌管三界;九九至尊,为天地不容,命格超越天地。而他,曾经的小小仙人却在被天道遣送异界后,踏上九九之路。大闹天庭,鼓噪三界,他凭借皇者的威压,霸者的霸气,佛者的慈悲,超三界而独立,成为异世界里名副其实的帝者。
  • 三国杀之运筹帷幄

    三国杀之运筹帷幄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以自己8年三国杀的经历为线索,稍加脑补出来的。一句话,不喜勿喷
  • 大神夫人萌化了

    大神夫人萌化了

    始于偶遇,终于命运,一但爱上就再也忘不掉。莫蓓萌长的像“萝莉”,实则是个混世女魔王。乔一帆崇阳一校霸,却成绩一流!一次小巷的偶遇造就一段“孽缘”的开始。不良少年竟被“柔弱”的萝莉所救?为了维护自己“不良”的尊严,乔一帆从此黏上莫蓓萌——教室,“莫蓓萌你答应做我女朋友,我就帮你补课!”小树林里,“莫蓓萌,以后再有人欺负你就提我名字,这片都是我罩着的。”翻墙逃课的墙头上,“成为我的女朋友,我就下去!”小区门口,“你救过我,我要以身相许!”……命运多舛,契阔重逢…… 乔一帆西装革履,金丝眼镜“莫小姐,好久不见!”莫蓓萌一身戎装,双眸含笑“乔先生,别来无恙婚礼上有人问:“乔一帆,莫蓓萌都离开那么久了,你为什么还要等她?”当年纨绔张扬的不良少年,如今沉静内敛的男人眼底一片宠溺“我的心里有一座迷宫,莫蓓萌一直没有走出去。”
  •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眼大师

    妖眼大师

    一个没有心的美艳女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店,招揽了一群不可思议的爱讲故事的客人。最近,我发现老板娘和这些客人之间似乎有不可告人的……还有,请叫我大师!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天体悬浮

    天体悬浮

    符启明和丁一腾是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做人左右逢源,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混得风生水起。丁一腾却踏实、谨慎,循规蹈矩。他们一起抓嫖、抓赌、千方百计搞罚款,还帮助所里侦破命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生死之交。他们一同和大学生妹子小末、沈颂芬谈恋爱,租住农家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日子过得快乐充实。文艺青年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快乐的生活,大学生妹子先后弃他们而去,两人又因一个编制之争而离开派出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以前聚集的人脉经营色情场所并进入房地产业,成为风云人物。他成立“杞人”观星俱乐部,实际上是扩大色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