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到达大觉寺,孟罗衣看着这数月前来过一次的宝相庄严之地,联想起这几月中发生的事不禁有些晃神。按说寺庙该是最为清静的地方,但是林子大了,到底什么鸟儿都有,寺中一些僧侣也并不是都那么六根清净,某些师傅仍旧与这红尘世俗有着挂碍。
正走着就听见大太太道:“大觉寺也是帝京数一数二的佛寺了……”后面小声嘀咕道:“……也不知会不会冒犯佛祖。”
孟罗衣微微笑道:“义母如何不走了,师傅们都在等着了。”
崔氏打眼一看,来人是个年约四十的和尚,身上披着一件半袍袈裟。崔氏合十做了个佛礼道:“有劳大师。”
这个僧人也不多话,回了礼后道:“女施主请随贫僧来。”
倒是没有其余僧人谄媚的劲儿,看上去挺正直的。孟罗衣不由细细打量了这僧人一番,见他衣着干净,心中便又肯定了几分,只觉得这僧人在大觉寺中也算是个有地位的。
进了大觉寺的后院厢房,崔氏与罗衣先安定了下来,借口佛寺清静不喜玩闹,遣走了一部分跟随而来的家丁护院和年纪小些的丫鬟。崔氏环视一周觉得这厢房安排地甚为妥当,罗衣的住处便在崔氏的隔壁,其余的丫鬟住在临近一间大通铺屋子,剩余的家丁护院却是守到了厢房更外边儿。
多语机灵的眼珠子转了好几圈儿,这时见其余的人退了下去,才呵呵笑道:“太太终于是清静了,这些日子府里真是太热闹了,按说往年给咱们老太太祝寿的人也没这么多的,今年却是奇了怪了。好在是出来了呢……”
将军府那些日子的喜庆孟罗衣是半点没沾到。一则是因为她病着,要说热闹也不会热闹到她那儿去。二则便是竹院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了,偏到将军府的人声鼎沸还传不过来。丫鬟婆子们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瞅着那些达官显贵希冀着被人赏个几百钱儿,尽皆往前边儿凑去了,倒显得她那块儿地皮上的人还减少了些,相比起前面的热闹,她这后面倒是更加冷清了。
多言伸手拍了拍她,道:“既然都出来了就别说府里了,还不赶紧着去给太太和小姐倒茶,准备汤水?”
多语嘟了嘴,但她还是较为听多言的话的,闷闷不乐地去了。玉恒见机也忙上去帮忙。
崔氏便笑:“几个都是府里的丫鬟,偏被我惯地跟大家小姐似的,一个个儿的都是娇贵的。”
“那是义母宽慈体恤,要是换了别人,多言多言才不敢这般和您逗趣儿。”
孟罗衣扶着崔氏宽坐,自己立在一边给她挽了袖子褪下手腕上的玉镯子,多言端了已接好水的铜盆过来,罗衣便帮着崔氏净了手。多语随后跟了进来,换上茶盏倒了茶端到崔氏面前,微微翘起嘴角,一脸的不高兴。
“瞧,这还给我脸色看了。”
崔氏手指多语对罗衣和多言笑道,罗衣伸手去轻推了下多语嗔道:“多语姐姐可真是的,你看多言姐姐,她那脸儿啊,可黑了呢。”
多语便顺着孟罗衣的指示去看,多言正挑了眉看她,一副要与她秋后算账的调调。多语缩了缩脖子嘟囔,“明明咱们是一路的,偏我被你管着……”
崔氏便笑了起来,撵她二人出去,道:“一个个的猴儿精,都出去吧,我乏了,想躺一会儿。”
多言便拽了多语出去,玉恒也有眼色地跟了出去,关好了门。
罗衣扶着崔氏躺下,静静地给她盖了薄被,知道崔氏有话要说,见她给了个眼色便俯身过去。崔氏贴着她耳朵道:“今儿晚上你寻个机会过来。若无意外,今晚上就可以走了。”
孟罗衣微微有些吃惊,心想着怎么那么快大太太就安排好了?眼神中便带出一点儿疑惑来。
崔氏眼瞅了瞅外边儿,见只一个守门婆子在那儿立着,屋外面还有小丫鬟絮叨以及被婆子呵斥的声音,便知道应该没人偷听,徐徐说道:“寺中有人已安排好了,你要带你那个丫鬟一起走也不是不可,但人一多,目标就大了,你可要小心。另外,我只带多言走,多语……瞒着她,别叫她看出端倪来了。”
孟罗衣微微吃了一惊。在她的记忆里,多言和多语都是崔氏的心腹。带多言一起走是一定的,毕竟多言是楚战的人,崔氏不可能留多言一个人在府里,更何况她要北上,身边儿也不能没有伺候的人。但是撇下多语……这是不是说明了什么?
崔氏倒没让她多猜,直接告诉她道:“不止是因为多言和楚将军那边有联系消息的原因。多言是买来的,在府里没有依靠,若是她能好,我也不希望她跟着我颠沛流离。但正因为她以后无所托,所以我不能留她在府里。”
孟罗衣微微点头,崔氏又道:“多语这孩子心机不深,性格又活泼。忠心是有,但她身上的牵绊也多。她还有爹有娘在府里当着差,如果跟我走了,保不齐她爹娘受到什么诘难。况且阻止人家一家团聚也并不是积德的事情,我做不得,只能留她在这里。我也不希望她知道这些,只要她能安安稳稳的也就好了。”
孟罗衣深以为然,点头道:“罗衣知道了。能得义母这般为她们打算,也是她们的福气。”
“福气不福气的,我也不多想,只希望她们都能平安。”
崔氏叹了口气,掖了被子。她心中不是不清楚这一走代表的是什么,可是对于娘家,她并没有多大的感情。作为一个联姻的工具,她既然已经被泼了出去,便不打算再被他们收回来。所以这些年尽管守寡无子,可以再归家再嫁,但她不愿意再把自己陷入到被潜嫁的地步,再沦为一次工具,所以她拒绝,并不只是因为与顾大爷缱绻情深。
这一走,便是断了与崔家,与顾家的情分了。安宁的日子也到了头,名声什么的,大概也不好了。可是她头一次觉得在冲动之下做出的选择其实并不是那么冲动,至少她身边儿有个女儿陪着,刀山火海的,两母女一起受也就是了。
她虽是长在闺中,但嫁与顾家大爷后,因为顾家大爷的关系也是读了好些书,眼界也开了。对于如今的天下局势她并不算十分了解,但也是略知一二的。楚战那般人才,当今又是如此昏聩,改朝换代的腥风血雨已然刮起,这是天命也好,是人为也罢,身处漩涡中心的将军府待不得了,她是知道的。
她并不想走,若不是多言回来告知她,罗衣希望她随她一起离开,或许她至死也不会兴起这个念头。但罗衣提了,以一个女儿的拳拳之心。她这辈子生带不来钱财,死没有亲子送葬,丈夫早逝,守寡经年,唯一余下的,也不过是这个半途之中因为着实喜欢而认下的义女。她的寂寞总算是有人终结了,即使颠沛流离又如何呢?很多簪缨世家的女子一生也躲不过那高墙大院的铜锁楼阁,偏她走了出去,那便不要浪费罢。
罗衣已是点燃了宁神香,背影袅袅婷婷。崔氏静静看着她仿佛散着光晕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着:这辈子她也就这样了,这个女儿,可一定要好好的,嫁人,生子,再看儿女娶妻、嫁人……
便是慢慢沉入了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