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100000002

第2章 帝国崩溃在残路前 (1)

詹天佑首开京张路

夜读《詹天佑文集》,感慨难眠。由一人一时一地,想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历经百年血火,步履难乎其难。詹天佑,这位仪表堂堂的中华首席工程师,率万众开山辟洞,最先凿通暗夜,张举双臂,迎来了一个大时代的强烈曙光。而先生平生最耗气力者,是两条干线:先筑京张铁路,历尽艰辛始成,开华人全权独立修路之先河,彪炳史册;继而转战川汉铁路宜万段,同样历尽艰辛,却半途泣血停废,遗恨长江之畔。一条路成功了,一条路断掉了,构成《詹天佑文集》的主体内容。叹悠悠岁月,长河激浪,翻卷故事无穷。

詹先生所处的时代,古老帝国危机四伏,走向衰微了。不知是何缘由,由英国缘起的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亚洲,更没有发生在东方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帝国江河日下。列强欺辱,国将不国,也促使朝野痛下决心,革旧鼎新。到1872年,即同治十一年,清政府选派幼童120名,出洋学习。首批赴美30名,詹天佑即为其中一员。这一年,他不满12岁。

九载春秋,詹天佑携蔡绍基、梁敦彦、郭绍仪、吴仰曾、欧阳庚、梁如浩、邝景阳等小伙伴,在美国先小学而中学直至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于1881年应召撤回祖国。詹先生所学专业,正是土木系铁路工程。他在耶鲁理工学院两夺数学第一名,获得金质奖章,取得哲学学士学位。

詹先生回国是光绪八年,中华大地上倒是有了铁路,有了隆隆作响的蒸汽机车。不过,那不是咱中国人的,而是属于外国人的。中国地面上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段吴淞路,它给古老的农业大国带来震荡,也震荡着詹天佑那颗年轻的心。因为这条铁路由英国人运营了一年后,被清政府赎回,但在赎回后反而一气之下给拆除了,咱自己不会用呀!詹天佑回国时刚刚20岁,全中国没有一家铁路筑建机构。先生仰天长啸,只好前往福州海岸边,先学驾船,考了头名,又到“扬武号”兵舰上,做了一名战士。叹学非所用,詹天佑在海上参与对外一战,表现英勇,清政府给他奖了个五品顶戴。适逢湖广总督张之洞惜爱人才,詹天佑应邀来到广东水陆师学堂,一边教习外语,兼而完成了我国第一幅军事海图——广东沿海形势图,为政府修筑沿海炮台。

国家不强盛,修好炮台也忧伤。回国七载,詹先生无法用自己所学专业,报效国家。直到1888年,他在留美同学邝孙谋帮助下,终于回到铁路公司实践专业,这时,已是光绪十四年了。按说,好不容易回归专业了,可喜可贺,而詹先生却依旧郁闷寡言,每逢酒宴,辄不能开怀畅饮。这是因为他先后任职的天津公司、中铁公司、北洋官铁公司、关内外铁路总局、锦州铁路、萍醴铁路、新易铁路、湘汕铁路、江苏铁路、道清铁路等,均被洋人不同程度所控制,外资大半,外权大半,利润大半,均不在我。詹先生居无定所,报国无门,他怎能高兴起来?叹何时何地,才能有中国人独立自主经营建设的浩大铁路线,使公真正开心颜?

再读《詹天佑文集》,眼前忽然一亮,凸现一段文字令人怦然心动:在1905年,清廷举办最后一次科举,遂于当年结束了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到1910年,又有好几批中国留学生陆续从海外归来。皇朝学部与时俱进,对这些学子举行新式复考。詹天佑应召出任考官。朝廷之意在于通过考试,适当任用这些学子,大小给你个官做。山西留日学生阎锡山,就曾于归国后赴京赶考,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晋军标统。

而詹天佑先生做了主考官,却担心学子们过分迷恋乌纱帽,不能正确对待仕途与报国,于是詹先生在考场上公开讲道:“我们留学国外,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努力做一点事,贡献国家。而如果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能做官。而且做惯官的人,一旦没有官做,精神便会十分痛苦!”詹先生首先亮明以上观点,告诫学子们不可痴醉于官帽,然后进一步讲明第二层意思,说如今“官员不可做,却又不可无。在现在的中国,倘若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个官职,就没有地位,就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詹先生很清楚,封建王朝主导工业化运作,却未出现独立的资本体系,因而事事必讲官阶名目,所以诸位学子赶考为官,目的还要明确,头脑还需清醒,那就是:专心为国家富强做具体事情,而不是挺进仕途,另有图谋。

从那时起,中国的所谓政治体制改革,便斗争激烈,万般艰险。凡具有一些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们,不得不在朝廷逐级任职。我涉猎山西早期兵工业史料,得知其重要管理者,为大清四品官员,还享有黄马褂。想来汉阳兵工厂亦不会例外。詹天佑先生在1897年的官职为“州同”,1902年为“同知”,也就是道台。1908年,因京张铁路即将建成,詹先生功德显著,被光绪帝提升为二品大员,通车后,即被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在学部任一等咨议官。另外,清朝各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不叫工程师,而叫“工程司”,颇具官场气息;詹先生那时的顶头上司,是朝廷大臣袁世凯。筹建京张铁路,詹天佑需先给一品主官袁世凯打报告,袁再禀奏皇上批折子。换言之,袁世凯是中国独立自主修建第一条铁道干线的总监,詹天佑是工程总指挥和总工程师。而詹天佑配班子,还需袁世凯调人任用;詹天佑的车马交通补助,即“马驹津贴”,也要由袁世凯审批发放,为每月200两白银。那么詹天佑当时的朝廷俸禄该是多少呢?从詹先生日记中可见,在他尚未晋升为二品大员之前,即1905年前半年,詹记载月薪如下:

1905年7月8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初六

到公事房研讨公务。领到我二、三、四、五月的薪水,每月500银两另加每月津贴300银两及房租150元,总共3200银两加600元。

此时詹的官职为“同知”,不算租房补贴,詹每月可得白银800两。相当可观了。据记载,那时一亩耕地,卖白银20两左右。“同知”应该类似于后来的一个地师级或者副省级干部吧,可见朝廷对于海外归来诸学子,待遇不薄。要不为啥人人都想做官呢!而首批留美幼童归国后,詹天佑的官阶还不算很高,其中一位梁如浩,即梁孟亭,这时已经做了“关内外铁路总办”了。

詹天佑先生与直隶总督袁世凯,自1905年春起,日夜为京张铁路操劳。二人反复测算工程费用,詹亲自踏勘山野路线,下定了打通八达岭、上马独资路的决心。到这年6月初,詹天佑正式出任由袁世凯任命的京张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一职。一年后由会办升为总办,集管理与技术于一身。

詹先生在连续四十多天实地踏勘京张线之后,风尘仆仆返回天津驻地。同年6月18日将名片送呈袁世凯总督“挂号”,19日晚接到总督衙门电话,“告知袁总督将于明早七时半召见我。因此,需在夜间将平面略图及节略准备好,以候明早面呈总督”。次日——詹天佑关于这一天的记载非常重要:

早九时许见到袁总督。他询问此路线的全部情况,并问是否有困难以及我们中国人能否修筑这项工程。在回答中,我告知他,真正的困难在八达岭,那里需要开凿一座山洞。我并告知,我们中国人能够修筑此项工程!然后,袁继续询问此路的运输问题……按我的计算,现在每日平均有1250吨货物运输,运输费用以每吨3?郾6银两计算,我们每日将有4500银两的货物运输收入。每日如有旅客500人……可入700银两,人货两项每日共计5200银两,年收入1872000银两,相减年开支1080000银两,每年将有792000银两的盈余。

而后,仅仅用了十天时间,詹天佑便将完整的工程预算和开工报告上呈袁世凯。袁复于7月1日召见詹,二人决定:将机车车辆和总务费用(约156万两白银)随后呈报朝廷,先以500余万两奏请光绪皇帝,推动工程上马。

平地一声惊雷,晚清帝国斥资500万两白银,要独立修筑京张铁路!这消息立即传遍了全世界,列强震动。多数西方媒体认为,京华北往张家口,山大沟深,崇山险峻,在此修筑铁路是根本行不通的。他们甚至十分鄙夷地宣称:修筑此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生出来呢——这叫人话吗?

詹天佑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坚信未来中国,定将是一个铁道成网、四通八达的世界强国。他深谋远虑,向大清政府提出长远建议,要求全国在修建铁路时,统一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铁轨,即用1?郾435米的宽轨,统一全国铁路标准,同时建议全部机车统一采用“姜尼自动车钩”,使全国列车畅行无阻。

整个晚清帝国,在动荡中摇摇欲坠。皇陵铁道上,人们可以看到这般场景:庞大列车需用骡马拉动,借此代替蒸汽机车,说是火车头“惊耳骇目,鬼神呵谴”,唯恐惊扰了吾皇陵寝。而海外学子们学成归国,穿西装便不能晋见朝官,必须长袍发辫,以合乎礼制。在《詹天佑文集》中,有一封詹先生求助友人谭先生的信,内容奇而又奇:

谭:我有一友人,刚从香港来此参加我们的工作。他最近从美国归国,仍穿着西装。因为本路同仁均需是中国人,故必须先更换服装,才能在我处就职。而北京及天津均无假发辫出售,故需从香港购买。闻知你有此物,且现在不使用,可否先借给他一用?俟他从香港买到后,即奏还。如蒙同意,请交给来人。多谢!

落款是“詹天佑1906年3月29日于北京”。

吸收一名归国学子修筑京张铁路,先要派专人,去借一条假辫子用,以便与旧式服装配套。而詹天佑此举,在当时却毫不奇怪。詹先生回国时,120名学子受到李鸿章接见。这批人西装革履,均无发辫,当下受到李鸿章斥责。

这样一个施工环境,如同我们近日说起某县某乡“投资环境不好”一样,肯定是令人惆怅了。

事实上,京张铁路由中国独资修筑,也是被外国人给逼的。当时,俄国人为扩张其势力,要在工程上插一手;英国人见利而上,也要在工程上插一手,两强争执不下,大清政府谁都惹不起,始决定自行修筑,以摆平两边。而外国人则认为清政府不过是异想天开,根本无力修通此路,倒想看看中国人的笑话,这才表态不予干涉。詹天佑正是在这般屈辱之中披挂上阵的。而袁世凯时乃朝廷中坚,以直隶总督之身力主工程上马,支持了詹天佑,促成了这件大事。袁世凯也做过正经事。

1909年9月24日,北京至张家口200余公里铁路干线,全线通车。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多么重要啊!早在1825年9月27日,乔治·斯特芬在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与之相较,我们晚了遥遥84年。人家看不起我们詹先生在留美同学会上发表演讲,回顾京张铁路开工时情景,说:“时有一英国友人曾在伦敦演说,谓中国工程司能建筑铁路通过南口者,此人尚未出世云云。……当时吾等亦不究其意旨何若,惟因此英友所言之激刺,吾等乃必欲显明,其不仅已经出世,且现生存于世也!于是上自工程司,下至工人,莫不发奋自雄,专心致意,以求达工竣之目的!”

积贫积弱,古老中国,国人难得如此豪迈一回!詹天佑,这位中国广东茶商之子,披肝沥胆,为中华民族争了一口气,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宜万铁路的腐败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崇尚实业造产而拯救贫弱帝国的爱国者,疾呼直面西方列强,我们也要船坚炮利,正所谓以夷制夷。大多数新兴资产阶级和志士仁人们,没有认识到,仅以器物层面强兵,或单纯发展经济,忽略乃至不允许在政治体制层面上鼎力变革,终不能真正强国。即使经济实业腾飞起来,所获成果仍将因政治体制的腐败滞后而丧失。飞起来可能落下去。封建帝制,历接千载,在黎明前的探索中,要提高认识,非经过痛苦反复不可。

1909年秋,京张铁路大获全胜。这件事,如同在中华大地黑暗时段,劈出一道惊人闪电,瞬间刺激了一道实业造产救国的强光。一时间,用自家工程师,造自主铁道线,成为实业救国者们最强烈呼声。不等詹天佑先生从京张铁路撤下身来,四川和湖北大地上便发出了一片盛邀之声。兴建汉川铁路,打通巴山蜀水,连接中心城市大武汉,振兴西南经济,顿成时代强音。

同类推荐
  •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是著名散文家安谅先生近期推出的一部散文力作。他以极小的点切入,带人进入广阔的生命体验里,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伟大,庄严,神圣,有的只是一些寻常细微甚至很可能被忽略的风景。尽管他的写作呈现出一种轻盈之美,它又不同一般的心灵鸡汤。在琐碎细小的事物背后,可以看到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禅意,学识,智慧,以及一种深切的悲悯意识都在这个集子里很好的呈现出来了。同时,我们又在里面看到了一种纠缠之美,生活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纠缠。对个人经验的珍视,对无法来得及驻足的风景的告别,对世声灯影,浮华人间的复杂感受都糅杂在此书中。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两片叶子不孤单

    两片叶子不孤单

    《少儿奇幻童话故事精品集:两片叶子不孤单》文采斐然的童话盛宴,简洁流畅的文字辅以形象可爱、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鲜活灵动的童话世界,这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下,流淌的是真爱纯美的情愫情感,蕴含的是积极探索的童真童趣,能有效帮助孩子培养好品质、好习惯。
  •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本书为熊召政的旧体诗集。他的诗有的充满恬淡与闲适;有的富有禅境和禅机;有的则表露了诗人在投身商海后“爱钱偏又爱清高,避席常固浊气豪。还是去当闲士好,清风明月自逍遥”的矛盾心情。
热门推荐
  • 剑主苍穹

    剑主苍穹

    “我这一生,只出过两剑……”“第一剑,以十年养剑、十年淬剑、十年藏剑,一剑惊天。”“第二剑,明心、见神、得真、悟道,而后持剑,一往无前。”“今日于你,我将出第三剑!”……剑神,非剑术通神,任何人只要心中秉承永不言败信念,皆可称剑神。十年前北月剑神玄天湛手持一剑,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十年后化名王城再现天下,以毫无仙根的凡人资质,问鼎巅峰,战诸天神圣,镇日月苍穹!
  • 三年K班

    三年K班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
  • 快穿之媳妇快到碗里来

    快穿之媳妇快到碗里来

    没做任务前:祁烨:“啧,死了还要被虐,劳资愿意用一个亿换一个对象!”“祁爷,你看我怎么样?”一个身材火辣的女人围了上来,祁烨一掌将围上来的女人拍飞。“莫挨老子!”做了任务后:祁烨:“我觉得这个媳妇儿很熟悉!”系统:“你想多了。”某女子有些委屈的看了系统一眼。后来,系统变成了一个只听祁烨话的傀儡。“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劳资最受不了的就是媳妇儿受委屈?”“……”“欺负了我媳妇儿,你觉得后果是什么?”“祁爷求放过!”这是一个没(心)心(思)没(缜)肺(密)大少爷爱上一个天(误)孤(入)煞(异)星(世)的妹子的故事。
  •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秦振耀,笔名秦三澍,江苏徐州人。青年批评家,兼事诗歌创作和英、法语诗歌翻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比较文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和中国新诗研究,近期关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对中西诗学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问题,兼及当代汉语新诗批评。曾获柔刚诗歌奖、重唱诗歌奖等文学奖项。现兼《飞地》丛刊诗歌编辑。
  • 堂吉诃德(经典译林)

    堂吉诃德(经典译林)

    《堂吉诃德》取得如此高的评价是作者始料未及的。如果塞万提斯地下有知,看到人们把他看作是西班牙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世界文坛的天才的话,定会大吃一惊。他同时代的人也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塞万提斯在世的那个时代他只被认为是一个平庸的诗人,没有成就的小说家。尽管他因写骑士历险的小说获得成功,但他却不属于任何高雅的文学沙龙。他一生生活贫困,经历坎坷。即使《堂吉诃德》成了畅销书,他仍处在穷困潦倒之中。然而,《堂吉诃德》的发表,以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却使塞万提斯在他死后逐渐成为世界文坛声名赫赫的经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 Tales of Trail and Town

    Tales of Trail and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媚正当时

    明媚正当时

    青春已跌跌撞撞地走过,但人生还有很多迷惑,随时等待着选择。过去已逝,未来未知,看得见的此时此刻总像置身于十字路口,不知明媚在何方。这是一本献给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迷茫和彷徨的年轻人的文集,关于生活、关于失去、关于拥有、关于青春、关于梦想……重新拾起勇气,把过去清零,把想要的未来试图过成每一天的日子,活在当下,相信明媚正当时。
  • 达磨大师破相论

    达磨大师破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古武贩卖商

    星际古武贩卖商

    人类自从进入到星际大航海时代后,地球人类的科技已经不能独步天下,难道地球人类就这样被其它宇宙种族压制住了吗?男主角杨明昊因为一次意外,得到了古武的传承,于是决心带领地球人类,打破目前这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地球人类想要重振往日的雄风,当今之计唯有复兴古武,这样才可以打破宇宙种族对地球人类的技术封锁,在庞大浩瀚的宇宙中站稳脚跟,看男主角杨明昊是如何复兴古武的,带领地球人类在宇宙中占据一席之地。
  • 民间歌手

    民间歌手

    刚刚从乡上开会回来的村支书说,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乡上要举办一次“劳动者之歌”歌王演唱大赛,全乡干部群众都可以报名参加。不仅如此,为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群众共享文化盛宴,乡上还明文规定,每个村至少要选派一名以上代表参加这次歌王大赛,这项工作要和村“两委”的年终考核挂钩,作为本年度的一个政绩工程来考评。据村支书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的说法,这次“劳动者之歌”歌王大赛,乡上的领导非常重视,目的是为了通过劳动者的歌声来体现全乡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