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辞别周仓之前,曹操又冷着脸嘱咐了周仓几句,说是你们现在是朝廷的军队啦,既然是朝廷的军队就要遵守纪律,要保管好这里的财务;要加紧时间修炼,等着我回来检验;军中无戏言,我来检验的时间可要依军法行事等等。
周仓瞪着大眼一个劲的点头称是,最后下了重重的保证:“曹爷只管放心,若是有半点差错,您就砍了我这颗狗头!”
这样,曹操就心满意足的跨上了战马,说了一声:“最多十天,我就回来了。”说着把马鞭一挥,喊道:“驾!”那战马就撒开蹄子欢快的奔上了去扬州的山路。
留下周仓带着这一千多傻子窝在山沟里喝符水修炼。
虽然是冬季,草木不兴,山中沉寂,但是,伏牛山区的风光还是十分养眼——巍峨连绵的山峰遮挡着半边天空,路边山崖高耸陡峭,给人一种豪气顿生的感觉。
曹操就兴奋起来,在马上挺直身子,昂头朝着近处的山峰长长的嚎了几声,顿时诗兴大发,就要吟咏几句。
回头看看随从们,又想起去扬州借兵的的事情还没有眉目,就把闲情压了下去,问王元:“唔——文昌,在周仓这里过的滋味怎么样?嗯——”
王元不知道朝着那里回答,想了一下问:“曹爷,我就不明白——你真的要收留周仓他们跟您去打董卓?”
曹操冷笑一下:“这一群傻子能干什么?别叫他们惑乱了我的队伍······叫人恶心,傻子也想当神仙!张角真能干,全是忽悠了傻子,精细人谁听他兔子叫?”
“要是曹爷您在张角身边住的时间长了,您不一定不受他的影响!”
“肯定不会!我都想着忽悠别人跟我干事呢,岂能被别人忽悠了。”
······
初平元年二月三十日,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张昕正在刺史衙门说话。
二人是亲家,张昕的女儿定为陈温的儿子为妇,只是年龄太少,还没有过门。
这丹阳太守既是陈温的亲家又是他的属下,所以两家的关系自然十分亲密。
东汉末年的扬州,比起别的地方来,形势还是好的——没有大规模的太平道起事,朝廷内部混乱的一塌糊涂,也没有影响到扬州多少。
尽管太平道造反已经被镇压下去,还有十常侍被杀,董卓废帝立新主,曹操起兵反董卓这些事情,陈温和周昕都知道,但是,这些坏事也都没有涉及到陈温多少。
他就小心翼翼的在这里坐着扬州刺史,享受着这里的太平盛世。
这时二人正在说话,忽然门人来报,说是曹操曹孟德来见。
陈温听了心中一惊,转脸望着张昕。
张昕也有些吃惊,二人都感到疑惑——曹操不是带兵追杀董卓失败了吗,来这里干什么?听说还受了重伤,背中四箭。
惊异中陈温就问门人:“他来干什么?”
“小的不知道。”
“多少人?”
“二十多个。都在门外候着,等着接见。”
陈温低头想了一下,问:“是不是都穿得破破烂烂的?”
“啊呀,老爷。不呢!那为首的曹操骑着骏马,提着长戟,瞪着两眼想要吃人的样子,十分吓人。还有二十多个精壮士兵,个个龙睛虎眼的,神气着呢!”
“嗯——?哪那他们打胜了仗?”
陈温又一思索,自语道:“打胜了仗不会来这里。肯定有别的事情。”
说到这里陈温就问:“他们在门外干什么?”
“士兵站的笔直,在那里等着。那曹操骑着马瞪着眼四下巡视,好像要找什么东西。小的不敢仰脸和他说话。”
“谁要你和他说话来!去,磨蹭着等一会再出去通报接见。”
门人走了,陈温望着张昕,若有所思地说:“亲家,你说这曹操来到这里能有什么事情?”
“······”
“既然不是逃难的样子,肯定不是来投奔。但是······嗯嗯,来干什么呢?”
张昕说:“既然不是来投奔,肯定是有事相求,却不知道是来求何事。”
陈温是有经验的,张口就说:“无辜来登门,不是求财就是求人!但是······不见是不行的。我们又认识······听说这小子以前在京城混得不错,胆大敢作,是个不要命的家伙。”
“对!我听说当初许劭月旦评时,评他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如今天下大乱,这小子家世显赫,说不定将来能有一番大造化。要不,亲家,先迎进门再说,听听他的口气——无论求财还是求人,你不松口,他还能抢了去?”
“也是。这小子可不好对付,听说在京城把袁绍那家伙都玩得滴溜转——不是个善茬,可要小心的应付。”
陈温说罢就起身对张昕道:“换换衣服,收拾一下,把这小子迎进来吧。”
二人出门迎接,只见曹操还骑在马上,站在衙门外边高阜处,背朝衙门往远处看着什么。
陈温就急步迎过去,施礼道:“曹骑都尉远道而来,在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曹操听见拨转马头,也不下马,只在马上拱了拱手道:“陈刺史在这里过那太平日子,过得挺舒心,养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令曹某十分仰慕。”
边说边策马往衙门缓缓而行。
陈温听曹操这样说话,一时缓不过神来,心里乱糟糟的自思道:“这小子说的什么意思?”边想边说:“曹公······也不错嘛!”
“不错不错!差一点送了命!那董卓老儿可恨,”曹操说到这里咬牙切齿恨道:“我与这老贼势不两立,元悌你等着看,我早晚要收拾了他——乱刀剁成肉泥!”
这恶人身上自有渗人毛,曹操只这一句话,就把陈温震得全身麻酥酥的,不由自主的跟着说:“是是是是,乱刀剁——剁!”
说话之间就到了衙门,曹操下马,把缰绳扔给卫兵,一手握着陈温的手腕说:“军中事多,多日不见元悌,十分想念,今日特来拜见,不知元悌是否欢迎?”
陈温又随着说:“欢迎欢迎。贵客临们,欢——迎。请还请不到呢?岂能不欢迎。”
“哈哈哈哈哈。”曹操放浪大笑:“不欢迎也来啦!欢不欢迎由不着你啦!”
就这样说着进了衙门,陈温正要让座,曹操却是先坐在了主位上,叉着两腿,咧着大嘴,满面笑开了花,紧一句慢一句的和陈温说话。
陈温就不敢正视,目光游移不定的应对着。
曹操坐下以后,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元悌!年前曹某奉诏起兵讨伐董卓,檄文遍行各州,有十八路诸侯相应,连西凉马腾韩遂都起兵遥相呼应,扬州为何不见行动?”
此话问得陈温面红耳赤,一时回答不上来,支吾道:“这个——,这个——在下见到檄文,马上调拨部队就要北上,这个——听从您的指挥。但是······因为行动缓慢,还没有出了扬州地界,就听说曹公兵败——败。所以就撤回来,分兵保护扬州一地······”
说到这里,陈文偷瞄了曹操一眼,见曹操面色不变,接着说:“在下此举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扬州百姓。”
不想此话正中了曹操圈套,他就等着陈温这样说,此时见陈温说了,马上递上第二句:“你当时调拨了多小人马?”
陈温为了邀功,随口道:“不——多。两万。”
其实他见了檄文以后,根本就没调动一兵一卒。
陈温可是个胆小心细的精明人,当时他见了曹操的檄文,就好好酝酿了一番:“董卓是个有本事的家伙,如今把天子劫持到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力大着呢。曹操起来反他,有些不自量力。眼下谁胜谁败还很难说,倒不如我就在扬州按兵不动,将来哪方胜了就归顺哪方。这叫狡兔三窟······”
所以这次曹操之问起来,他就这样回答。却不知道这样回答正中了曹操的圈套。
曹操就问“这些兵现在都解散啦?”
“不敢。天下混乱,无兵怎能保全扬州一地。”
“好,好。元悌有功,为国家保全了一直生力军,好好。”
陈温还在暗自高兴时,曹操一句话却差一点令他背过气去,曹操说:“曹某奉献帝密诏起兵讨伐董卓,但是,第一仗被董卓老儿打败了,娘的!现在,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按兵不动。自有曹某意志坚定,誓与董卓老儿血战到底。无奈兵力不足,只得四处招兵。这不是,今天来到了这里。正好元悌还为国家保存的两万精兵,曹某这就带走!”
陈温还没有缓过气来,曹操接着说:“唔——讨伐董卓成功之后,元悌当记首功。其他按兵不动者,娘的啦——,曹某一定奏明献帝,定罪处置。哼哼——大部分要杀头,有的还要灭他九族!身为朝廷命官,国家有难,不思报效,却驻足观望,保存实力,罪不容诛。元悌,你说是不是?”
“是······是。”陈温这样吱吱呜呜的回答,心里很是不痛快。
(本书一般是上午8点左右上传,今天断电,一直等到如今才得以上传。不好意思,在此说明。
以后没有特殊情况,每天上传一章,三千多字。
请投票收藏支持,谢谢。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