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她来了就让我回去见她,难道她不知道我是怎么走出那个家的吗?”……
“既然这样,也别让亲家母为难,但我总不能去你姐家登门拜访吧!”……
王红雷夹在中间无奈地来回传着话。最后——
酒店单间内,婆家这边先到了。
“妈,咱们是来解决问题的,她们必竟是客,一会儿人家来了,咱得以礼相待。”二姑姐小声叮嘱婆婆。
过了一会儿,娘家人也到了。
“哎呀,亲家母,咱们可是好长时间没见面了,身体还好吧!”安小红的妈妈首先热情地开了场。
“挺好,就是岁数不饶人,不服老是不行啊!”
“红雷啊,快点菜,挑你妈爱吃的点,今天我请客。”
“亲家母,那可不行,你是客,要请也是我们请。”
菜上桌后,相互又客客气气地寒暄了一番,便进入了正题。
“小红这孩子在家是老幺,打小就被我给惯坏了,也不会做什么家务,所以亲家母还得多包含。”
“这做不做家务倒也无所谓,懒就懒点,可这最起码对长辈要有礼貌吧!进门就冷落个脸,给谁看呢?这出门进门,打个招呼,叫声妈,咋就那么难呢?”
“阿姨,按理呢,这场合没有我这晚辈说话的份,可我还是得说,我这妹妹就是一闷葫芦,有话宁可搁心里憋着也不说。就说上回那事吧,为三五百块钱就求借无门的,你说这丫头,你倒是往家里打个电话呀,我给你汇过来不就完了吗?何苦让人家难为成那样。”
“大雁,你这是在怪我呢吧?可这钱最终我可是借她啦!”
“是借了,可还不如不借呢,借得让人心寒哪!”
“这事我妈做得是有些欠妥当,可也不能说这借钱还借出错来了呀!”二姑姐接过话说。
“大雁,这没你说话的份!亲家母,这家中无大事,何必非得争论个谁是谁非。这小红也有她的不是,我已经批评她了,这不管怎么样,摆冷脸就能解决问题了?上班走,下班回,怎么也应该打个招呼,叫一声妈呀!”
“我说亲家母,这多年媳妇熬成的婆,你我都是过来人,你说我总不能老了老了,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吧?”
“毕竟时代不同了,老的观念也该改一改了,像咱们这做长辈的也得放下架子,不能倚老卖老不是?这现在的媳妇可不愿意再像咱们当年那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侍候公婆。亲家母,你说咱们那时候多苦呀!我可没少受我婆婆的气。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所以,赶上咱们这一代的婆婆们就可怜喽,自己好不容易熬成婆,却被媳妇革了命,这心里不是滋味呀!可这也没办法呀,谁让咱赶上了呢!”
“这时代再怎么不同,这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传统啥时候都不能变吧!”
“亲家母,不知道你听没听说,现在兴这么一句话:要想好,老敬小。”
“老敬小,你可真新鲜哪!你在家是怎么敬小的,我管不着。在我这可行不通!”
“这虾不错,亲家母,你尝尝。我说这话你也别不爱听,这老话说得好:十对婆媳九不和。这是为什么呀?还不就是太近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能不有个磕磕碰碰的。这小品里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吗?”
“赵本山还说了,这距离有了,美没了。亲家母,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不用拐弯抹角的。”
“不瞒你说,自从孩子他爸走了以后,我就一直和大雁他们一起生活,这闺女是妈的贴心小棉袄,这话可不假。这些年我过得挺舒心的,儿子媳妇也经常走动,婆媳关系可比以前融洽多了。”
“亲家母,我算是听明白了,合着我这前脚刚走,你就要替你闺女把我彻底扫地出门哪!”
“这你可是误会我了,我绝没有这个意思。我就想啊,这婆媳一旦有了矛盾,是吵一回架离一回心哪!如果还硬拧着劲儿在一起过,那不就是等于往火yao桶里扔烟头吗?”
“这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呢,这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的,再说我栽的树,可不是为了给别人乘凉的。我们还有点事,就先走了,你们慢用。”
“你以为只有你栽的是树,人家闺女就是自己长出来的野草啊!我可头一回听说这栽树是为了给自己乘凉呢,古语讲得好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雁咱们走!”